1、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4学会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5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
2、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数学思考: 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表示与处理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向学生介绍数据处理的一种新方法,使学生对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并作出相应的评判问题解决: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对于本章知识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并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适当的选择,而不要关注这些概念的识记性考察因此,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的举例,关注学生所举例子的合理性、科学性
3、和创造性,并据此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情感态度: 充分信任学生,努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二、单元重难点指导 单元重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从这一章的地位和作用可知,如果不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感受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4、体验统计的作用,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突出重点时,首先,教师教学中应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结论产生的过程,体会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所要探究的知识引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之又为实际生活服务的特征,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单元难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对于直方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教材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入手,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将数据分组,求出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确定数据的极差,参照极差
5、确定组距,进而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教材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以及根据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作出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法 三、单元知识及与其它相关单元的知识联系 从标准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第三学段的“统计与概率”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依据标准第三学段的内容标准和统计概率本身的特点,本套教材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独立于“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共有三章.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