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1--8课 总复习卷1
(要求:选择题独立完成,材料题能熟练背诵,由父母监督并签字)
单项选择题
1、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西晋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政权 C、隋军灭陈 D、大运河开通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3、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 )
A、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开通隋朝大运河
C、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D、重新统一全国
4、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
A、重新统一南北 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5、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统治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陈朝
6、隋朝开通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或作用)在于 (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一
7、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8、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9、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朱元璋
10、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康熙帝
11、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2、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1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5、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1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17、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18、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19、“贞观之风,一时复振。”这段话反映的是谁在位时的景象?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祖 D、唐玄宗
20、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
A、轻徭薄役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21、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22、唐朝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3、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24、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下列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26、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7、“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唐玄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8、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回族 B 藏族 C 维吾尔族 D 蒙古族
29、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30、“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唐朝对吐蕃的和亲政策 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结亲
C、尺带珠丹感恩唐朝皇帝 D、汉藏关系密切
31、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3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A.天竺 B.新罗 C.日本 D.波斯
33、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4、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35、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6、唐朝时,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崔致远 D、成旺
37、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 )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8、与曲辕犁同朝代创制的工具是
A、翻车 B、水排 C、筒车 D、耧车
39、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40、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诗经》 B、《易经》 C、《道德经》 D、《金刚经》
41、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A、吴道子——画圣 B、李白——诗仙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42、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43、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A.李白 B.苏轼 C.曹雪芹 D.吴承恩
4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5、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 曾
回答:(1)材料中的“长河”是指什么河流? 目的?
隋朝大运河 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这条河以哪儿为中心?南北分别到什么地方?分为哪几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大运河的开凿 隋的暴政
46、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唐太宗,武则天
(2)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被人们称为什么?
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图一中的人物在位期间采取什么治国措施?
①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 ② 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③ 合并州县,整顿吏治,革除民少吏多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④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4)两位人物在统治措施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47、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是唐朝什么时期的人? 杜甫, 由盛转衰时期
(2) 这首诗反映了哪个皇帝什么年间的盛世景象? 唐玄宗。 开元年间。
(3) 为什么引文称“开元全盛日”? 因为这个时期的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 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出现上述情景的原因?
①任用贤才;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④唐太宗和武则天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
4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皇帝时期?
科举制度 隋炀帝
(2)完善这种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关键人物有哪些?
唐朝 进士和明经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诗赋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8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完成这期板报。
回答:
选官制度:①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②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③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④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民族关系: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对外关系:①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文化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③玄奘前往天竺学习佛法
科技: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诗歌:诗歌繁荣,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书法: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绘画: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
艺术宝库:莫高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