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06871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设计一、示例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概括意境)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描摹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二、示例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

2、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分析上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步骤一)其中一二句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的飞翔无拘无束的唱歌的特点。(步骤二)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步骤三) 三、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 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这首词的

3、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案(1)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 (2)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象的手法。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

4、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 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五更钟:亡国丧音。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1)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答:_(2)“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 答案(1)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凄惶惆怅之情。 (2)这两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燕舞东风的春景,实

5、则以燕子的无情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伤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诗中的“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答:_ (2)一般来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请从状物和哲理的角度分析本诗。 答案(1)诗中的“柳”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第二句在动态上描写,第三句在心态上描写柳想用飞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柳来隐喻某一类人。 (2)状物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早春时节,杂乱的柳枝上刚吐新芽,还

6、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枝条张狂,柳絮狂飘乱舞,铺天盖地。哲理上:在 状物拟人的基础上,第四句冷静地指出天地间的大势,转换之间,借物喻理。“不知”一词表面是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实际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 小人。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答、(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 (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 答、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 “黄花”这一重阳节的特定景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 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 (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