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06456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代诗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衬静来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5.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

2、,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6、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声写静(以声衬静)的手法。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7、诗的颔联后来衍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它隐含了什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或隐喻了人的品性高洁,

3、情趣高雅,心志淡泊。】 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写出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二、登岳阳楼 杜甫 (唐代大诗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好在何处?【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坼”、“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3首联点明登临之意。有人认为表达喜悦之情,有人评价暗含抑郁悲凉。你同意哪种看法?说说理由。【答:(1)种

4、看法,认为表达作者喜悦之情,因为作者早就盼望登上岳阳楼,今天初次登上,自然满含喜悦之情。(2)种看法,认为作者暗含抑郁悲凉之情,因为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结合“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可知此时作者的坎坷落拓,在平淡的叙述中寄予了作者深沉和抑郁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这首诗历来被称为意境开阔雄伟之作,请结合颔联和尾联具体分析。【答:颔联将洞庭湖的广阔无边、水势浩翰描绘得雄奇壮观。尾联突出诗人虽孤寂多病,但仍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两联上下衬托,相得益彰。】 5、这首诗是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示例:这首诗三四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像。写出了洞庭湖壮阔和气势恢弘的特点。】 6、杜甫“凭

5、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示例:与亲朋失去联系,而且自己年老多病,孤单寂寞;更重要的是国家风雨飘摇,天下到处兵荒马乱。是个人的颠沛流离和国家的动荡不安促使着诗人“凭轩涕泗流”。】 三、蝉 虞世南 (唐朝) 垂绥(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ji)秋风。1“饮清露”象征着什么?【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2后两句隐喻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答: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品行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3、“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四、孤雁 杜甫 ( 唐朝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6、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其“诗眼”是 “孤”。 2.诗歌的抒情主人翁往往是自己。这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都表现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情。】 3.诗中“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 4、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哪句话

7、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作者写孤雁自比,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五、鹧鸪 唐朝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 这首诗首联咏其形,以华贵的山鸡类比,写出鹧鸪的“喜暖”的习性、斑斓的羽色。颔联咏其声,以青草湖边迷蒙的雨色、黄陵庙里飘零的落花等景物加以衬托,使鹧鸪的啼声倍觉悲凉。颈联写游子佳人闻其声而触动情怀。尾联写鹧鸪在苦竹丛中寻觅暖巢,衬托出诗人羁旅相思之愁。 2、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的啼声哀怨凄切,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话

8、最能体现这种感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旅思。“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六、沁 (qn)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描写的是北国雪景,用哪些语句描写北国雪景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些描写语句中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作者对雪景的描述,

9、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望”字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上阕在景物描写,是以动静、虚实相结合的方式写出来的,你能找出来吗?【A、“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B、实写的是望到的“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

10、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写出地域的辽阔。而虚写的是“须晴日”后红装素裹的壮丽景色。“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除了以上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你找一找。【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达到绝妙的意境主要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

11、起伏,远看的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结: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显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有雄才大略,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但也有不足,“惜”字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的欠缺

13、。当然,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的,这里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那么谁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这么说?【真正的英雄是今朝的“风流人物”,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自身。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

14、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七、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 分析本诗中梅花的形象。【答:毛泽东笔下的梅花的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毛泽东、陆游的这两首同名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5、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举例说明。【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4、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D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5、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

16、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附: 卜算子 咏梅 宋朝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作者孤傲清高之情。】 分析本诗中梅花的形象。【答: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毛泽东、陆游的这两首同名词都写出了梅花的哪些共同特征?【答:(1)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赞颂

17、了梅花崇高的品格。(3)作者以梅花自比。】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5、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陆游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作者在此诗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他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八、木兰诗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8、】 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5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6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九、观刈麦

19、唐朝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表明全家人艰辛劳动的诗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20、【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5、体现刈麦者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十、破阵子 宋朝 辛弃疾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写主帅军中生活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侧面表现抗金将士英雄气概的诗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抒发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2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6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8、概括这首词的主旨。【追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9、体味“梦回”“可怜”的表达作用。【“梦回”在内容结构上将现实与梦境勾连在一起;“可怜”结构上将词作内容由

22、梦境再拉回现实;情感上从前句情感表达的高潮跌入感情的低谷,表现出作者的抑郁、悲愤之情,使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十一、使至塞上 唐朝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

23、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全诗紧扣题目,叙述描绘了哪三层意思?【示例: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7、试体会“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诗人以征蓬与归雁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情感,抒发了自己身世浮沉之感和思乡之情。】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意境奇特,气象博大。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示例:示例:大漠无垠,一缕狼烟冲天而起,直上云霄;远处的黄河如绵长的锦带,映衬着西沉的夕阳。】 9、古诗讲求炼字,请你说说“直”“圆”的妙处。【示例:“直”状孤烟之高,表现了它的劲

24、拔、坚毅之美,写出了狼烟直上云霄的气势;“圆”,状落日之低,给人温暖而又苍茫的感受。这两个字准确而又生动,烘托出大漠雄奇壮丽的景象。】 10、诗中用典的诗句是那句,这用典的好处。【示例:“萧关逢侯骑,都户在燕然”,途中得知军情,语透英豪,显出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十二、黄鹤楼 唐朝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25、悠。】 3、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崔颢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赏析颈联:【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7、“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 “空余”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感。“空悠悠”突出白云清浮飘荡。联系上下联,两处“空”表现写

26、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感叹。】 8、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作者叹人生以及乡关何处的思乡等复杂感情。】 十三、归田园居 晋 陶渊明 (重点)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写辛勤劳动的心情和感受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本诗的点睛之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没有改变的

27、句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8、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 9、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诗歌解题技巧一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

28、几类。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爱情类。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二找意象。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

29、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

30、、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三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

31、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四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五下结论。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六品风格。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