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竹里馆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人称“诗佛”,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翻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来相映照。赏析:1、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超凡脱俗的气质。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幽篁、深林、明月。3、诗中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用了拟人的
2、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和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翻译:悠扬的笛声从谁家飘出,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全城。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柳曲,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赏析:1、诗歌主要叙述了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绪。“折柳”曲有惜别怀远之意,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是本诗的关键。2、“暗”指笛声不知从何而来,照应前面的“谁家”。3、“散”指笛声
3、被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4、“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进行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深厚。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唐朝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翻译:东望家乡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水打湿了双袖。在马上与你相逢没有纸笔写信,就请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吧。赏析:1、诗歌描写了诗人远赴边塞途中托返京使者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场景,表达思乡怀亲之情。2、第一句实写景物,东望点明长安位置,路漫漫点明离家时间久,路途远。3、“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思乡之泪打湿双袖表现深切思念亲人之情,也
4、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的铺垫。4、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5、“凭君传语报平安”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心情。晚春,作者韩愈,唐代诗人,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世称“韩昌黎”。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就会结束,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杨花榆钱没有艳丽的姿色,只知道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赏析:1、诗歌采拟人、比喻修辞手法描绘暮春群芳图,“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借草木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留恋。2、诗歌对杨花、榆荚的描写,蕴含了应抓住时
5、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贾生,作者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溫李”。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翻译: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被放逐的臣子,贾谊的才能无人能比。深夜虚心垂询却不询问治国安民的方法,只是关心鬼神之事。赏析:1、第一句从正面落笔,“求”“访”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的君王形象,也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群。2、三四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由扬转抑,“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突出汉文帝的昏庸和贾谊的怀才不遇。泊秦淮,作者杜牧,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赏析:1、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凄冷迷蒙的水色夜景,渲染凄清忧愁的气氛。2、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近酒家”为下文看到商女歌唱而借古讽今做铺垫。3、“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委婉深沉地讽刺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南宋诗人。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翻译: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骗得爬山的人
7、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赏析:1、“错喜欢”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2、“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和性格,生动形象。3、这首诗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约客,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翻译:黄梅时节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这时已经是半夜了,朋友却没有如约到来,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赏析:1、前两句交待时令和环境,从视觉和听觉描绘
8、了一幅江南夏雨图,营造了寂寞孤独的氛围。2、“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2、后两句叙事中抒情,“敲”用一个动作体现了诗人淡淡的怅惘和无奈。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往前不见古代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的明主。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悲伤难过,潸然泪下!赏析:1、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时间的久远,感叹生不逢时不能得见明君,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苦闷的情怀。2、第三四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表现个人的渺小孤寂。3、“独”与“悠悠”相映照,渲染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
9、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析:1、全诗紧扣“望”字,开篇一二句(首联)以设问形式,写远望泰山所见,总括泰山全貌,突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2、颔联写近望泰山。第三句用虚笔写泰山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崔巍高大。3、“割”字形象地突出了泰山之陡峭高大、遮天蔽日,仿佛把阳光都切断了。古人把山北、水南称“阴”,把山南、水北称“阳”。4、“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5、颈联写细望泰山,写山中的层云缭绕、飞
10、鸟归林,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的感情。6、尾联写由望岳产生的登山的愿望,其中“小”字不仅再次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更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雄心和抱负。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翻译: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身在最高层。赏析1、“千寻”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2、第二句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11、,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3、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告诉人们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同时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4、“不畏”二字表现了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翻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
12、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分析:1、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表现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2、“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3、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告诉人们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4、“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5、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6、尾联虚写,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诗人。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1、“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2、“吟鞭东指即天涯”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