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为下面加点的多音多义字注音。(1)舍:太丘舍去( ) 宿舍( )(2)不:尊君在不( ) 日中不至(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 ) (2)去后乃至(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日中不至( ) 3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_。4.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了陈元方和友人的活动,期行告诉我们_的道理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概括文章内容例题1:请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概
2、括课文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首先要通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及主要内容,然后来回答。答案: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点拨:抓住文章中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探究点二:分析人物形象例题2:文章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试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解析:此题考查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常见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例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表现了友人“无信”“无礼”。 例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语言描写表现了元方明事理、懂礼仪;聪明,孝顺。例3:“友人惭,下车引之。”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友人知错能改。点拨:抓住元方与友人的对话进行分析。(二)探究问题问题一:自读课文,初步感悟。1.积累文言词语。(1)与友期行 期:_ (2)期日中 期:_(3)太丘舍去 舍:_ (4)尊君在不 不:_(5)相委而去 委:_ (6)下车引之 引:_(7)入门不顾 顾:_ (8)去后乃至 乃:_(9)下车引之 之:_ (10)相委而去 去:_2.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4、?_3.翻译并复述课文。问题二:品读课文,分析形象4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人物有几个?5“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6“太丘舍去”,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从中表现了元方是怎样的人?问题三:再读课文,把握主旨7.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1文学知识填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2.下面加点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尊君在不B.相委而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D.元方入门不顾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敝人 卑职 陛下 令尊 寡人 足下 令郎 老朽
5、麾下敬词有_ 谦词有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二)精段阅读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6、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计日可期解说:两个“期”字意思不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期”是约定的意思,“计日可期”的的“期”是期待的意思。B.元方入门不顾 顾全大局解说:两个“顾”字意思不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是“回头看“的意思。“顾全大局”的“顾”是“照管,注意”的意思。C.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解说:两个“引”字意思不同,“下车引之”的“引”是“拉”的意思;“抛砖引玉”的“引”是“领”的意思。D.相委而去委以重任解说:两个“委”字意思不同,“相委而去”的“委”是“丢下,抛弃”的意思;“委以
7、重任”的“委”是“任,派,把事交给人办”的意思。6翻译下面句子。(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8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是从哪方面驳斥陈太丘的朋友的?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课后能力通(一)能力拓展提升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8、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 诺,期返而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故人来,方与之食( ) 恐其自食其言也( )1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昔吴起出
9、,遇故人而止之食。 1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二)挑战自我潜能15. 友人已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16. 请把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亲身经历诚信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柳絮( ) 差可拟( ) 雪骤( ) 无奕女( ) 谢道韫(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谢太傅寒雪日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撒盐空中差可拟( ) (6)柳絮因风起( ) 3翻译
10、下面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_(2)未若柳絮因风起。_4填空。(1)课文默写。公欣然曰:“_?”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公大笑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然后写了谢家子女_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_画面。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品评语言特点例题1:分析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说出喜欢的原因。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文中两个写雪的句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要从比喻的运用方面分析。运用比喻要本体与喻体
11、之间要有相似点,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答案:“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统一。点拨:从比喻的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分析。探究点二:分析人物形象例题2:文章是怎样刻画谢太傅这一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时要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
12、:例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中说太傅给侄子们讲诗文,他并没有正襟危坐、严肃刻板地按即定计划进行教学。而是即景生情,设疑、引导子侄辈设喻描写当时的雪景,把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是一个善于因势利导,开发儿女思维的人。例如: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公大笑乐。太傅对胡儿与道韫的两种回答,只是“大笑乐”,并没有明确表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只是报之以笑,是一个与子侄辈平等对话,善于鼓励晚辈的人。点拨:主要从谢太傅的神态上加以分析。(二)探究问题问题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积累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_ (2)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_(3)俄而雪骤 俄而:_ (4
13、)公欣然曰 欣然:_(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_;拟:_ (6)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_2.复述故事。问题二:再读课文,研讨问题。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问题三:精读课文,归纳主题6.概括文章主题。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1.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公大笑乐。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的古义与今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义_ ,今义_ (2)与儿女讲论文
14、义 文义:古义_ ,今义_ 3.翻译下列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_ (二)精段阅读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俄而雪骤不久 (2)未若柳絮因风起( )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_;_。7.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_8.“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_课后能力通(一)能力拓展提升孔
15、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注释】: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奕世:几代。踧躇(cj):不安的样子。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人以其语语
16、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1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12.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孔融怎样的品质特点? (二)挑战自我潜能13.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4.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基础知识达标1.(1)sh sh(2)fu b 2. (1)舍:放弃(2)乃:才,就。(3)期行:相约而行。(4)日中:正午时分。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天礼。元方入门不顾。4.做人要明礼守信三、课堂探究1
17、.(1) 期:约定。 (2) 期:约定的时间。(3) 舍:放弃; (4)不:通“否”,读“fu”(5) 委:丢弃。 (6)引:拉。(7)顾:回头看。(8)乃:才。(9)之:代词,代指元方。 (10)去:离开。2.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3.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就走了,走后不久,陈太丘的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发怒骂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不讲
18、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4友人、元方5.是个“无信”“无礼”的人。6.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不信”,二为“不礼”。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孝顺;伸张正义;正直不阿;落落大方7.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仪。四、当堂达标训练1.南朝宋刘义庆2.C 3. 敬词有:令尊 足下 令郎 麾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陛下 寡人 老朽4.C5. C 6.(1)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2)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7元方,语言和动作描写8.从“友人”的“无信”和“无礼”两方面驳斥陈太丘的朋
19、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9. 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10 fu sh 11约定 丢下,舍弃 才 害怕,担心12C 13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14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15.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16.诚信故事举例:商鞅言而有信;孙武斩姬演兵;曾子杀猪;诚信的试金石。第
20、二课时二、基础知识达标1.x n zhu y tn 2.(1)家庭聚会(2)快速、急速(3)高兴地、愉快地4)大致、差不多(5)相比(6)凭借 3.(1)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2)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4.(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即景赋诗咏雪;轻松和谐的。三、课堂探究1.积累词语:(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侄辈(3) 俄而:不久,一会儿 (4) 欣然:高兴的样子(5)差:差不多;拟:相比 (6)未若:比不上2.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
21、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4.“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些,因为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5.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6.咏雪通过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四、当堂达标训练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
22、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 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3.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1)一会儿 (2)比不上、不如5.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7.为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设置背景,以便更好的进行情景作诗。8.太傅对胡儿与道韫的两种回答,并没有明确表示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只是报之以笑,表现了太傅与子侄辈关系的融洽,更突出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9D(仆:我,古人的谦称) 10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11.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12.写了孔融机智回答的故事,表现了孔融聪明机智、明晓事理的特点。13.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笑”前喻,“乐”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