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建复杂动画》教学设计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 王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创建复杂动画”的内容。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多个动画同时进行的,所以本课一方面是巩固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图层的作用。学生在上一课中学会了单一对象的动画制作,本课是要将多对象放到不同的图层里来实现多个动画的同时进行,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修改元件;
(2)使用混色器;
(3)调整动作补间动画的变化速度;
(4)设置物体的旋转运动;
(5)动画同步。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实物(幻灯片)加深对图层的理解;
(2)通过自主学习,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透明且有立体感的水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动作补间动画的功能进行扩充,同时解决多个动画同步问题。
难点:多动画同步。
【学情分析】
前面三课,学生对Flash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图形,学会使用“库”面板中的元件,能够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创建简单的动画。这一节课就是把多对象放到不同的图层里来实现多个动画的同时进行,前面的学习为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能够在自然的过渡中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
1.将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调试好,保证其正常运行;
2.制作水汽蒸发的动画。
学生:教材
【教学方法】
本课实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和补充,教师可采用分析、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渐变填充色的设置比较难,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演示课前制作的动画
学生观看演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
授
1.创建动画。制作水滴1,2,3……
教师讲解并操作:
补间动画只对某个图层上
单一的对象有效;
而在包含组合图形的图层上,或在包含多个组件或元件的图层上,不会发生补间动画。所以必须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图层中。
2.调整补间动画的变化速度
教师辅导
3.设置物体的旋转运动
教师辅导
4.编辑修改元件。教师指导
教师向学生讲明:把一个元件从“库”面板拖入场景中应用,即生成该元件的一个实例。实例是元件的复制品,元件本身仍存在于库中,编辑场景中的实例并不改变库中元件的属性,但若编辑库中的属性,使用该元件创建的所有实例的属性都将随之发生变化。
5.填充颜色:放射性渐变填充色
教师指导,想要制作出色的Flash动画,必须掌握为图形填色的方法。纯色填充比较单调,动画不生动,使用放射性渐变填充色。
学生认真观察并模仿操作
学生看书完成操作。
学生测试影片,观察改变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操作,
进行探究式学习
直观演示与理论讲解相结合
给电脑学的好的同学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其他同学也有激励作用
通过任务驱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巩固
练习
专题一、专题二,小组任选其一
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增强学生互帮互助意识,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评价
小结
挑出几个做的好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
教师进行简单评价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
学生自我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本单元的总体思路是先进行总体规划,确定角色及剧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然后按规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具体实施。整个单元是以“任务驱动”形式,让学生在确定任务、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在整个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