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6738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2∕T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 DB42/T 18102022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ate maturing ponkan mandarin 2022-03-03 发布 2022-05-03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T 18102022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适宜区域 . 1 5 园地选择与规划 . 2 5.1 园地选择 . 2 5.2 果园规划 .

2、2 6 果园建设 . 2 6.1 整地 . 2 6.2 起垄栽培 . 2 6.3 定植 . 2 7 果园改造 . 2 7.1 高接换种 . 3 7.2 果园密度改造和树体改造 . 3 8 土肥水管理 . 3 8.1 土壤管理 . 3 8.2 施肥 . 3 8.3 水分管理 . 4 9 整形修剪 . 4 9.1 整形 . 4 9.2 修剪 . 4 10 花果管理 . 5 10.1 疏花疏果 . 5 10.2 促花与保花保果 . 5 10.3 越冬管理 . 5 11 病虫害防治 . 6 11.1 防治对象 . 6 11.2 防治方法 . 6 12 果实采收 . 6 附录 A(规范性)晚熟椪柑主要病

3、虫害化学防治年历 . 8 DB42/T 1810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长阳长农柑橘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起草人:蒋迎春、吴黎明、覃伟、刘继红、刘冰、向希才、何利刚、王志静、卢梦玲、郭世赞、李祖海、李向阳、费甫华、黄咏明、宋放、邓红卫、

4、鄢华捷。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 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联系电话: 13545186506,邮箱:。 DB42/T 18102022 1 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的种植区域、园地选择与规划、果园建设、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异常气候预防措施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境内的晚熟椪柑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5、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0 柑橘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9659 柑橘嫁接苗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971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NY/T 973 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规程 NY/T 975 柑橘栽培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2/T 520 柑橘防冻栽培技术规程 DB42/T 521 柑橘冻后管理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3.1 晚熟椪柑 late-mature ponkan mandarin 是指在

6、开花结实的第二年春季自然成熟的椪柑如成熟期在 2 月下旬的岩溪晚芦。 3.2 汁胞枯水 juice sacs section-drying 是指柑橘果实汁囊颜色变淡,汁泡皱缩,出汁率减少,变瘪、变干,部分汁胞形成胶粒状,果实重量明显减轻,果实内在品质显著降低的现象。 4 适宜区域 晚熟椪柑要求的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6.0,1 月平均温度7,1 月绝对最低温度-3,10的年积温 5500以上,年均降雨量 1000 mm 以上,霜冻期 15 d 以内。 DB42/T 18102022 2 晚熟椪柑在湖北种植区域包括清江流域的长阳县及三峡库区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等,应选择在海拔 360 m 以下

7、的低山河谷地区(主要是长江沿线及库区沿岸)种植,在海拔 360 m 以下的风口地、低洼地均要综合当地土壤和气候后选择性种植 。 海拔 360 m 以上 、 400 m 以内的阳坡地选择适宜的小气候适当种植 ,或覆盖越冬栽培,海拔 400 m 以上原则上不发展晚熟椪柑。 5 园地选择与规划 5.1 园地选择 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60 cm以上,pH5.08.0,地下水位不高于80 cm。土壤、水质、大气及其它质量及其它按NY/T 5010的规定执行。 5.2 果园规划 按 NY/T 975 的规定执行。 6 果园建 6.1 整地 灌溉条

8、件好的平地建园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建园,坡地建园不起垄,采用等高线带状梯地整地。土层浅薄的园址应抽槽,施足基肥。 6.2 起垄栽培 定植槽回填时,新建果园沿定植行线将行间的表土沿行向起垄,垄为梯形,高 20 cm50 cm,底宽 100 cm150 cm,上宽 80 cm100 cm。垄面下沉后的垄高为 40 cm50 cm。现有未起垄的平地果园在保证根茎部位外露的前提下可在行间挖排水沟,挖出的土可铺在树冠下,逐年把平栽改为起垄。 6.3 定植 6.3.1 幼树施肥 用枳或香橙作砧木,土壤 pH5.0pH 6.5 使用枳砧苗,土壤 pH6.5pH8.0 使用香橙砧苗。出圃苗木产地检疫应符合 GB

9、5040,嫁接苗分级检验按照 GB/T 9659 执行,生产中若采用露地育苗方式时,定植前,苗木可用假植袋等容器假植 46 个月后,采取大苗带土定植的方式定植。砧木地径在 0.15 cm0.2 cm 之间,嫁接口离地面 10 cm 左右。定干在假植时进行,定干的高度在嫁接口以上 40 cm 左右。生产中若选用无病毒容器大苗定植时,无病毒苗木繁育按 NY/T 973 执行。 6.3.2 栽植密度 平地及坡度在 15以下缓坡地,株行距 2.5 m3.0 m5.0 m;坡度在 15以上的坡地或梯地果园,栽植行的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株行距 3.0 m4.0 m4.0 m5.0 m,采用等高定植。 6.

10、3.3 栽植时间及栽植技术 栽植时间春季为立春后3 月上旬,秋季为 10 月上旬11 月中旬栽植。栽植技术按 NY/T 975 的规定执行。 7 果园改造 DB42/T 18102022 3 7.1 高接换种 椪柑、温州蜜柑和橙类可以作为中间砧换接晚熟椪柑。高接植株树龄要求 20 年以下,要求树体生长健壮,主干和主枝无病虫危害。品种以岩溪晚芦为主。高接换种时间选择春、秋季,春接在 34 月进行,嫁接方法采用单芽枝腹法,秋接在 8 月下旬10 月上旬进行,采用芽接法。高接时合理清砧,均匀分布嫁接点及芽头。10 年生左右树接 8 个15 个,20 年生左右树接 10 个25 个。检查成活率并补接、

11、解绑锯砧、抹芽摘心、增肥补养、病虫防治等高接后的管理措施及时到位。具体接后管理技术按 NY/T 971 的规定执行。 7.2 果园密度改造和树体改造 针对成龄密植郁闭晚熟椪柑园, 采用密度改造、 树体改造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 调节果园通风透光度,把密植园改为稀植园。 对株行距小于 2 m4 m 的椪柑园应进行密度改造,当株距在 2 m 以下时,采用隔株间伐进行改造;当行距在 3 m 以下时,采用隔行间伐进行改造。 对树冠高度大于 2.5 m,树体结构紊乱或者行间枝条交接的椪柑园进行树体改造。以开心形树形为主,采用开天窗回缩修剪的方法,树冠高度降低到 2.5 m,大冠改小冠。修剪后对大枝干伤口进

12、行涂白保护。 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8.1.1 土壤改良 成年果园应在冬、春季定期深翻改良土壤,结合增施有机肥,全园或树冠内深翻 40 cm 左右,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有冻害的果园需在立春后进行深翻和松土。 8.1.2 间作 定植后第一年可在离树干50 cm以外种植矮杆高效经济作物。禁种高杆、攀缘作物及与柑橘有共同性和交叉传播感染病虫害农作物,第四年后停止间作,实行生草栽培或进行土壤覆盖。 8.1.3 生草 在春季或秋季,果园内采用生草栽培或间作绿肥,要求无共同病虫害,推荐行间种植浅根、矮杆和非藤蔓类作物,以豆科植物如紫云英、豌豆、苕子、苜蓿等和禾本科牧草如三叶草、黑麦草、鼠

13、茅草等为宜,春季 34 月或秋季 910 月播种,待生长 30 cm 以上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 8.1.4 割草覆盖 在高温或干旱季节宜进行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覆盖物厚度 15 cm20 cm,但距树干 10 cm 范围内不覆盖。 8.2 施肥 8.2.1 幼树施肥 施肥时间和种类:栽植后 23 年开始施基肥,在 10 月下旬至 2 月中旬施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 30%左右。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施一次催芽肥,以氮肥为主,在生长季节新梢生长高峰期进行追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薄肥勤施,一月左右施肥一次,高温干旱季节少施或不施,以防烧根。DB42/T 18102

14、022 4 最后一次追肥控制在 8 月中旬以前施入,以防抽发晚秋梢。 施肥量:晚熟椪柑幼树年亩施 N10 kg12 kg、P2O50.8 kg1 kg,K2O1.2 kg1.8 kg,有机肥 1.0 kg1.5 kg,逐年增加。 施肥方法:浅沟施肥,离树干树冠滴水线内外 10 cm,深度 5 cm10 cm,或将速效肥溶解在清水中,浇施在树冠滴水线内外。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后在夏季沟施,或施基肥时施入;微量元素肥料在新梢即将转绿前进行叶面喷施。 8.2.3 结果树施肥 施肥时间和种类:结果树施肥每年施肥 2 次3 次,重点保证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旬的壮果肥和采果后的催芽肥。

15、催芽肥采果后(2 月下旬3 月下旬)施入,肥料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一定量的柑橘专用复合或复混肥,占全年用量的 25 %。微量元素按照 0.1%0.3%的浓度通过叶面喷施进行矫治;壮果肥在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旬前施入,以柑橘专用复合或复混肥为主,占施肥量的 60%;越冬肥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施入,肥料以生物有机肥为主,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品种为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用量占全年的 15%。 施肥量:亩产 3000 kg 的椪柑园,年亩施入 N25 kg30 kg、P2O58 kg10 kg,K2O12 kg18 kg。 施肥方法: 以土壤根际施

16、肥为主, 配合叶面施肥。 施肥要求在树冠外围滴水线的土壤内, 深度 20 cm40 cm,采用环状沟施、条状沟施、放射状沟施、穴施等方式进行。微量元素肥在柑橘新梢生长季节进行叶面喷施。 8.3 水分管理 按 NY/T 975 的规定执行。 春梢萌动期,当田间持水量低于 60% 应进行灌溉。花期和幼果期,如遇干旱每 10 d 灌水一次。果实膨大期,当田间持水量低于 70% 应进行灌溉。果实成熟期,采用地面覆膜措施进行适当控水,树体叶片卷曲度控制在 15以内,提高果实品质。 配套完善排灌设施。采取增施有机肥、种草覆盖、修堤垒堰等旱作技术措施为主,培肥土壤,保持水土,保墒防旱;采用喷灌、滴灌、微润灌

17、溉、肥水一体化等节水技术。 9 整形修剪 9.1 整形 幼树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整形,通过拉枝、骨干枝适度短截、摘心等措施促发分枝。在45 cm55 cm高度定干,选留主干上错落分布的主枝3个4个,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个3个,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将主干剪除或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晚熟椪柑早期营养生长旺盛,采用人工开张角度,缓和生长势,以提高前期产量。 9.2 修剪 9.2.1 结果初期树 结果初期树的修剪以扩大树冠为主,对于方位分布不良的各级骨干枝通过拉枝合理分布。挂果量以能保证秋梢正常生长为宜。通过压缩背上枝,让其成为大中型结果枝组,维持外稀内密,上稀下密的良好树形。 对营养生长或

18、树势较旺的结果树进行拉枝和扭枝。开张角度,促进花芽分化。 DB42/T 18102022 5 采用抹芽放梢来控制结果和枝梢生长。一般在各次梢抽发时,及时进行抹芽。 9.2.2 盛果期树 注重合理控梢修剪,春梢和秋梢以疏梢为主,疏除影响光照的郁闭枝,剪除直立性强旺枝和徒长枝,避免枝梢过旺影响次年着果,多留中庸枝。 夏梢以控梢为主,抹除大部分夏梢,适当保留一定量的晚夏梢或对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短截其中部分枝梢调节翌年产量。 9.2.3 衰老树 晚熟椪柑衰老树采用骨干枝更新,即疏除衰弱过密的主枝、副主枝、大枝。对保留下来主枝或侧枝进行重回缩,以利抽发强健的新梢,培养新的树冠。 10 花果管理 1

19、0.1 疏花疏果 于花蕾期和幼果期通过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提高优质果率,克服大小年。 通过修剪合理控制花量,按结果枝和营养枝比例1:1进行修剪搭配。 疏果分二至三次完成。第一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即7月上中旬进行疏果定果,摘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及朝天果,根据果实膨大情况开展第二、三次补充疏果,重点疏除病虫果、畸形果、特大特小果等。 根据品种、树势和栽培条件来确定合理留果量。一般盛产期果园以控制每667 m2产量3000 kg3500 kg为宜。 10.2 促花与保花保果 10.2.1 促花 进入初结果期的晚熟椪柑要通过拉枝、吊枝和扭枝开张角度,促进花芽分化,营养生长旺盛的晚熟椪柑,在

20、9月10月根据树体状况进行适当修剪,并在修剪的基础上喷施多效唑进行促花。 10.2.2 保花保果 加强综合管理,多施有机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树体养分积累,从而提高坐果率。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谢 3/4 时,选阴天或晴天的上午 10 时以前,下午 4 时以后,喷施 20 mg/kg50 mg/kg 的赤霉素(GA)加 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 0.1%0.3%的尿素。 环割和抹芽摘心。环割是在花谢 3/4 时,用小刀在主枝基部上部环割一圈,深度达木质部,对树势强的环割两圈。当春梢抽生 2 cm3 cm 时,根据花量的多少,进行抹芽摘心,可以抹

21、去 1/31/2。6 月上中旬, 椪柑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 抹除全部夏梢。 7 月上旬, 放秋梢, 使秋梢抽发整齐一致, 当梢长 25 cm30 cm 时进行摘心。 及时防治病虫害,预防花期霜冻和花后冷害,避免旱、涝等,也是保花保果的必要措施。 10.3 越冬管理 10.3.1 灌水 冬季若遇干旱,叶片出现萎蔫,每10 d15 d 对果园进行灌溉1次,灌溉时要做到一次性灌足、灌透, DB42/T 18102022 6 并及时对树盘进行覆盖保墒。 10.3.2 防落 从10月下旬果实转色期开始,每隔20 d25 d左右树体喷施一次植物生长促进剂如2,4-D,浓度为20 mg/kg,连喷2次3次

22、。在喷施植物生长促进剂时,可加入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杀菌剂等。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均匀喷施于整株,注意务必使果蒂着药。 10.3.3 防冻 冻害的预防:晚熟椪柑特别注意短期霜冻的预防。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采收前后及时施入有机肥;冻前 7 d10 d 果园全面灌水;低温到来前对果园覆盖 10 cm20 cm 厚的杂草或作物秸杆。采用薄膜、遮阳网覆盖树冠或整园覆盖,对越冬果实和树体进行防寒避冻,防止或缓解晚熟椪柑果实枯水,使其安全越冬。具体防冻栽培技术措施,参照 DB42/T 520 执行,冻后管理技术措施,参照 DB42/T 521 执行。 雪害的预防:通过撑大枝、及时摇雪防止雪害。对

23、于已被大雪完全压断的枝干,尽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上蜡液、凡士林等保护剂,防止伤口冻伤和腐烂;已经撕裂但没有折断的枝干,用绳索或支柱撑起,恢复原状,受伤部分涂上保护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促使伤口愈合。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对象 着重防治红黄蜘蛛、锈壁虱、蚜虫、粉虱、潜叶蛾、蚧壳虫、柑橘大实蝇、炭疽病、疮痂病、树脂病、褐斑病、烟煤病、脂点黄斑病等病虫害。 11.2 防治方法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合理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提倡采用果园挂灯、树冠挂板、树干挂袋等“三挂”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因园制宜,每 30 亩50

24、 亩挂 1 盏频振式杀虫灯,每亩挂黄板 20 张30 张,每株树挂捕食螨 1袋。柑橘大实蝇发生区每 3 株5 株树挂糖醋液罐 1 个进行食物诱杀,或在果园外围挂绿色诱杀球进行球体颜色、球体形状、球体气味等多重引诱诱杀。化学防治应选用在柑橘上取得登记的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按照 GB/T 8321、NY/T 1276 和 NY/T 975 的规定安全科学合理使用,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次数,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禁止杀扑磷、氧乐果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施用。替代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出口检测标准较严格的农药品种在柑橘上使用,特别是冬季和春季挂果期间注意用药的安全性,以免影响果品品质

25、。重视冬季清园和春季第一代病虫害防治,压低病虫基数,减轻夏、秋季病虫盛发期病虫数量及危害程度。 12 果实采收 12.1 采收时期 晚熟椪柑正常成熟期为2月下旬,可留至3月下旬采收。根据果实用途和贮藏时间确定采收期。鲜食的果实要求达到该品种应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充分成熟后采收;短期贮藏的果实可完全成熟时采收;长期贮藏的果实成熟度达到9成时采收。保证果实适期采收,不宜过晚,若采收过晚,易造成采前生理性的果实枯水。 12.2 采收方法 DB42/T 18102022 7 先采树冠外围及中下部果实。采用“一果两剪”法,第一剪连同果柄剪下,第二剪在不伤果蒂的情况下,平果蒂剪去果柄。果实要轻拿轻放,防

26、止碰伤,采收后的果实要放在阴凉干燥处预贮,避免日晒雨淋。 12.3 采前准备 采收前对贮藏库或临时存放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准备专用采果袋,如用果筐采果,果筐内部应干净、光滑、无突出物。采收人员应剪好指甲,戴好手套。避免在露水、雨水及高温时采收。 DB42/T 18102022 8 附 录 A (规范性) 晚熟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年历 表A.1规定了晚熟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年历和防治方法。 表 A.1 晚熟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年历 物候期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化学药剂及方法 果实着色期、越冬果实成熟期 越冬害虫虫态和病原菌 11 月2 月下旬 (1)树干涂白:用石灰 2 kg、硫磺粉

27、1 kg、食盐 0.1 kg、水 5 kg6 kg自制涂刷剂涂刷主干。 (2)清理杂草、地面落叶落果和病虫枝,并集中处理深埋或烧毁,再用 80 %晶体石硫合剂 500 倍液或波美 1 度石硫合剂或者 99 %矿物油 EC(绿颖)200 倍液或者唑嘧.代森联 750 倍液对树体喷雾消毒 1 次2 次。 (3)柑橘根腐病:药剂选择活土源 200 倍液淋根或使用25 %咯菌清悬浮剂 1000 倍液浇根等。 果实成熟期、春梢萌发期 红、黄蜘蛛 3 月中下旬 (1)红、黄蜘蛛达到春防指标时喷药,普治或挑治中心虫株。药剂可选用 0.51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45 %晶体石硫合剂 40 倍100 倍液、松脂合

28、剂 10 倍15 倍液或 99 %矿物油 EC(绿颖)100 倍200 倍液、50 %硫磺悬浮剂 200300 倍液或 73 %炔螨特(克螨特)EC 1200 倍2000 倍液、0.5 %苦参碱水剂 500 倍800 倍液、5%噻螨酮 EC 2000 倍液、螺螨酯等。 (2)对于岩溪晚芦品种,在 2 月下旬3 月上旬成熟,采收前 60 d 禁用化学农药。此期间的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 春梢生长期、现蕾开花期 红黄蜘蛛、 蚜虫、花蕾蛆、叶甲、疮痂病、炭疽病 4 月 (1)重点防治红黄蜘蛛,农药可选用 0.5 %苦参碱水剂 800 倍1000 倍液、20 %哒螨灵(扫螨净)WP 20

29、00 倍3000 倍液、24 %螺螨酯水乳剂(螨危)4000 倍5000 倍液、50 %硫磺悬浮剂 200300 倍液、73 %炔螨特 EC 2000 倍3000 倍液、5%噻螨酮(尼索朗)EC 10001500 倍液、50 %苯丁锡(托尔克)WP 2000 倍3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 EC 2000倍3000 倍液等。 (2)蚜虫药剂防治可选择用 10 %吡虫啉 WP,或 0.3 %苦参碱水剂、50 %抗蚜威 WP 2000 倍液,40 %毒死蜱 EC 1000 倍2000 倍液,25 %噻虫嗪WG 5000 倍6000 倍液, 2.5 %鱼藤酮 EC 600 倍1000 倍液,

30、烯啶虫胺,吡蚜酮等喷雾。 (3)春梢生长期,树冠喷洒 50 %辛硫磷 EC 800 倍液,杀灭羽化出土的花蕾蛆成虫; 花蕾露白期选用 90 %敌百虫晶体或 80 %敌敌畏 EC 8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花蕾蛆成虫产卵,兼治叶甲,初花期摘除蛆花,集中处理。 (4)春芽生长初期喷药防治疮痂病、炭疽病,药剂可选用 60 %唑嘧.代森联 WG 750 倍液、70 %丙森锌 WP 600 倍液、80 %代森锰锌 WP 600 倍800 倍液、70 %甲基硫菌灵 WP 1000 倍液、75 %百菌清 WP 1000 倍液、77 %氢氧化铜 WP 800 倍液、10 %苯醚甲环唑 WG 2000 倍2

31、500 倍液。 DB42/T 18102022 9 表 A.1 晚熟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年历(续) 物候期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化学药剂及方法 谢花期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 红蜘蛛、蚜虫、蚧类、粉虱、卷叶蛾 5 月 (1)继续防治红、黄蜘蛛、蚜虫。谢花期,用药防治疮痂病,兼治炭疽病、树脂病,同时注意螨类和蚜虫防治,药剂同 4 月。 (2)蚧壳虫若虫盛发期喷施毒死蜱、噻虫嗪、99 %矿物油 EC(绿颖)100倍液防治。 (3)粉虱重点防治一、二代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 70 %吡虫啉 WG 7000倍液、 25 噻嗪酮 (扑虱灵) WP 1200 倍1500 倍液、 10%吡虫啉 WP 1000倍1

32、500 倍液、99 %矿物油 EC(绿颖)100 倍液、鱼藤酮等防治。 (4)卷叶蛾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捕捉卷叶蛾幼虫和摘除叶片上卵块,用2.5 %溴氰菊酯EC 2500倍3000倍液, 或10 %氯氰菊酯EC 20003000倍液,或 40 %毒死蜱 EC 1000 倍液进行喷杀。 夏梢抽发期、第二次生理落果期 红黄蜘蛛、 锈壁虱、天牛 6 月 (1)采用中心挑治的方法防治红黄蜘蛛,药剂同 3、4 月份。 (2)锈壁虱危害出现一个黑果时,应喷药防治,局部发生时挑治中心虫株,不使用或少使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药剂可选择 80 %代森锌 WP500倍液、晶体石硫合剂 250 倍300 倍液、1.8

33、 %阿维菌素 EC 3000 倍4000倍液、虱螨脲等。 (3)利用铁丝或钢丝钩杀天牛幼虫,或树干蛀孔内塞药毒杀幼虫,闷热天气清晨可在园中捕捉成虫。 果实膨大期、秋梢抽发期 锈壁虱、粉虱、蚧壳虫、潜叶蛾 7 月8 月 (1)继续防治锈壁虱和粉虱。 (2)7 月中下旬为第二代矢尖蚧防治时期,重点防治对果实的危害,采用98.8 %机油乳剂 4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好。 (3)7 月8 月为潜叶蛾发生高峰期,当新梢长出 1 厘米或嫩叶受害率达5 %或田间嫩芽萌发率达 25 %时,便开始施药。药剂有 2.5 %溴氰菊酯 EC 3000 倍4000 倍液或 10 %氯氰菊酯 EC 2000 倍3000

34、倍液、1.8 %阿维菌素 EC 3000 倍4000 倍液,每隔 5 d7 d 喷雾一次,连喷 2 次3 次。 秋梢生长期、果实转色期 红黄蜘蛛、 柑橘粉虱、 吸果夜蛾、炭疽病、煤烟病 9 月10 月 (1)继续防治锈壁虱、蚧类、红蜘蛛、粉虱。 (2)吸果夜蛾成虫采用红糖、醋各 50 g、90 %敌百虫晶体 25 g、水 1 kg配制糖醋药液诱杀。 (3)螨类防治参考 4 月。 (4)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果园或发生急性炭疽病,药剂防治采用 60 %唑嘧.代森联 750 倍液,或 32.5 %苯甲嘧菌脂 600 倍8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 WG 1500 倍液或 25 %咪鲜胺 EC 5001000 倍。 (5)煤烟病防治可用 98.8 %机油乳剂 200 倍250 倍液喷雾,或在叶面上撒施石灰粉可使霉层脱落。发病初期可用 0.5:1:100(硫酸铜:石灰粉:水)波尔多液喷雾,或用 80%乙蒜素 EC 1500 倍2000 倍液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