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件一: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作用,使教研室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教研室的设置应有利于教学和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依据专业属性和学生规模进行设置。
(一)按照学生规模,1000人以内的系原则上不超过3个教研室,1000-2000人的系原则上不超过5个教研室,2000-3000人的系原则上不超过6个教研室。
(二)按照专业属性,主干课程相近的专业应归并为同一教研室。
(三)具有较大学生规模的专业或重点建设的专业,专职教师达到8人以上可独立设置教研室。
(四)面向全院的公共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分课程大类设置教研室。
第二章 审批流程
第二条 系(部)根据教研室设置原则,经部门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后提出教研室设置申请(含教研室主任提名人选),主任、书记签字报教务处。
第三条 教务处召开处务会议,根据教研室设置条件进行初审。
第四条 教务处汇总申报和初审材料,经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批后报组织人事处备案。
第三章 教研室主任任职条件
第五条 热爱教学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了解上级和学院有关职业教育及教学的法规、法令、政策和制度。
第六条 教研室主任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任期内不得有教学事故和其他违反教学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熟悉本教研室所涉行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第八条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和学习能力,秉公办事,严以律己,善于联系和团结同志。
第九条 具有带领教研室实现教研室工作目标的能力。
第四章 职责与权利
第十条 教研室职责:
(一)负责所辖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
(二)负责教学团队的规划和建设。
(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并进行质量控制。
(四)负责校企合作项目开拓和运行管理。
(五)负责学生技能大赛的相关工作。
(六)参与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七)系(部)安排的其它临时工作。
第十一条 教研室主任职责与权利:
(一)负责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起草教研室工作总结。
(二)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专业调研、论证,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组织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试题库建设、项目库建设、教材建设等。
(四)负责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落实。
(五)组织教研室教师参与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
(六)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七)组织落实校企合作,积极拓展合作企业和合作面。
(八)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负责顶岗实习的监管。
(九)参与就业工作,并做好学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及统计分析。
(十)落实教学常规的各项工作安排,履行教学管理职能。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包括教学任务管理、教材征订管理、授课计划管理、出卷、阅卷,教师日常教学检查等。
(十一)组织教师对学生技能大赛进行策划和指导。
(十二)在系(部)授权下,对教研室教学、科研活动经费、集体获奖奖金等进行支配,对系(部)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等进行建议,对本教研室人员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进行推荐。
第五章 教研室考核
第十二条 各系(部)参照《学院教学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本部门教研室考核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三条 每学期末,由系(部)按照本部门教研室考核实施细则对教研室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四条 每学期期末,由系(部)按照学院党委行政办要求填写《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进集体推荐表》(见附件1),推荐优秀教研室参与先进集体评选。教务处根据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评选院级“优秀教研室”,具体评价考核指标见附件2。
第六章 教研室主任考核与待遇
第十五条 教研室主任实行坐班制,每周授课原则上不得超过12学时。
第十六条 教研室主任津贴由岗位津贴和课时津贴两部分组成。岗位津贴具体标准参照系办公室主任执行。
第十七条 岗位津贴中月固定部分,由各系(部)根据考勤情况造表报人事处审核后按月发放。岗位津贴中季度绩效奖励、学期绩效奖励及年终绩效奖励部分,60%直接由系(部)控制、40%由教务处控制,结合上一年本教研室和部门教学目标绩效考核结果计发。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进集体推荐表
部门名称
(填全称)
主
要
事
迹
部门
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校区党委
(党总支)
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党 委
审 批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说明:主要事迹请填写在表内,不另附纸张。
附件2: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考核指标体系
要素
指标
分值
专业建设
重点专业建设
国家级15,省级10分,院级5分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5分/项
试题库
5分/项
项目库
5分/项
精品资源
国家级15分/门;省级10分/门;院级5分/门
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
国家级15分;省级10分;院级5分
队伍结构
新增正高10分/人、副高5分/人
教师技能大赛
获奖
国家级一等奖20分、二等奖18分、三等奖15分,优秀奖12分;省级一等奖12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优秀奖6分;院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
实践教学
学生技能大赛
获奖
国家级一等奖20分、二等奖18分、三等奖15分,优秀奖12分;省级一等奖12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优秀奖6分;院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
常规教学
排课违规
参考教研室主任考核结果
出试卷违规
参考教研室主任考核结果
教学事故
一级-2分/次、二级-4分/次、三级-6分/次(每多出现一次按上一次的1.1倍扣分)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
取教研室成员平均分(在申报优秀教研室中排名前30%的加15分,排名30%-70%的加10分,排名后30%的加5分)
备注:
1. 教学专项(教学改革、试题库、项目库、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以本年度结题为准;
2. 技能大赛以“项”为单位计分;
3. 为避免与上一年重复计分,“重点专业建设”、“教学团队”仅对考核当学期新增项计分;
4. 对“教学事故”指标的考核采取一票否决制,有教学事故的教研室不参与优秀教研室评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