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含氯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各种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消毒液:万福金安片(三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消毒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放入2L水中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消毒片的配制、使用相对比较方便;
(2)漂白粉是含有效氯25%左右的消毒粉,称2g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搅拌至全部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取其上清液即为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如称1g放入1L水中按前法配制,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3)次氯酸钠消毒液(如施康消毒液、康威达消毒液、84消毒液等)含有效氯5%左右,取1份消毒液加99份水混匀后就配成了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加199份水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4)另: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5)84消毒液含有效氯5%左右,取1份消毒液加99份水混匀后就配成了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加199份水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如下表:
序号
有效氯浓度
84消毒液 单位
水 单位
应用对象
使用方法
作用时间
1
250mg/L
1
199
抹布
浸泡擦拭
10—30分
2
500 mg/L
1
99
物品表面
浸泡擦拭
10—30分
3
1000 mg/L
2
98
一般污物
浸泡擦拭
30-60分
4
1500 mg/L
6
194
感染污染物品
浸泡
30—60分
5
2000 mg/L
4
196
感染污染物品
浸泡
30-60分
6
2500 mg/L
5
95
重污物品
浸泡
30—60分
7
3000 mg/L
12
188
特殊感染
污染物品
浸泡
60分
8
5000 mg/L
10
90
特殊感染
污染物品
浸泡
60分
9
10000 mg/L
20
80
特殊感染
污染物品
浸泡
60分
常用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
常用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1、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2 、清洗可采用流动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酶制剂浸泡,再流动水冲洗干净,再浸泡在相应的消毒剂中浸泡消毒或灭菌。
3 、使用的消毒剂应严格检测其浓度,有效期内使用,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4 、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避免保存过程中再污染,一旦发现有污染应再次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
5 、消毒灭菌后的物品有效期一过,即应从新消毒灭菌。
名称
消毒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
临床科室医疗废物日常日清(利器盒除外),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本保存3年.暂存点存储时间不得超过2天,冷冻存储时间不得超过7天。每天对存储设备和设施消毒1-2次。
氧气湿化瓶
湿化瓶无明显污染时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湿化用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更换后的湿化瓶清洁后送消毒供应室处理。
灭菌的各种敷料包(纱布、棉球)无菌包
无菌包有效期为七天,开封后有效时间为24小时,并注明开封时间。
无菌持物钳
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明开启时间、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开启的无菌溶液
抽取的药液2小时内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无菌稀释液等)注明开启日期、时间、责任人尽量使用小包装,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病区换药碗、弯盘等
在病区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后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消毒灭菌:
体温表
含氯消毒液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用时冷水冲净。隔离病人体温表专用。
止血带
一人一带,送消毒供应室处理。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袖带
每周一次清洗、晾干。血压计及听诊器必要时用75%乙醇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遇污染时依据污染病原体选择相应消毒处理。
地面
(1)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和清洁剂拖地每日1次~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不同区域(污染与半污染区、清洁区)使用的清洁工具,分开放置,每天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1次,清洗后悬挂晾干。
(3)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4)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作用30min 以上。
医务人员手
1。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果手被感染性材料污染,应使用有效消毒剂搓擦2min后,用流动水皂液洗净擦干后进行各种操作。
2。若接连进行治疗和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
3.接触传染病病人后手的消毒
(1) 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
(2) 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消毒2min后,再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3) 连续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抗菌皂液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抗菌消毒剂搓擦2min。
(4) 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手套用皂液流动水洗净.如手直接接触污物者,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剂搓擦2min再用皂液流动水洗净。
空气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Ⅱ 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1)有条件开窗通风的,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室外尘埃密度较高的,自然通风对精密仪器防护存在隐患。动态空气消毒器,可作为替代方法。2)使用空气消毒机的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消毒。3)紫外线消毒:室内无人的情况下紫外线照射1小时并记录,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