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狼》《梦溪笔谈》《论语》.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5068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梦溪笔谈》《论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狼》《梦溪笔谈》《论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课文复习:《狼》《<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默《<论语>八则》。 2、积累课文下注释及文后练习中的文言词句,能准确翻译相关重点文言句子。 复习重点: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复习过程: 一、 学生自主复习,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能背默《<论语>八则》。 2、理解并识记文下注释及文后练习中的文言词句,能准确翻译相关重点文言句子。 二、课堂复习交流 1、展示朗读或背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句中停顿、文言词义、句子翻译、课文写法和主旨”开展点评活动。 2、预设专题小讲座: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学生在笔记本上摘录课文中含有“以”的例句 ②教师作适当补充。 ③学生解释“以”的语境意义 ④根据用法归类 ⑤整理出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表 ⑥根据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表,再补充其他例句 3、学生质疑 【附】 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用法 意义 例句 介词 因为 项为之强 依靠、凭借、按照 固国不以/可以为师矣/策之不以其道 把、用、拿 以刀劈狼首 连词 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 相当于“而”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动词 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 通假字 同“已” 固以怪之矣 三、复习检测(印制讲义) 《狼》《<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复习检测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得分 1、用“/”在每个文言句中标出一处朗读停顿。(8分) ①旬 日 子 方 皆 尽 ②贻以金钗 ③其一犬坐于前 ④禽兽之変诈几何哉 2、解释加点文言词。(36分) ①方为秋田之害( ) ②悉为两段( ) ③旬日子方皆尽( ) ④岁以大穰( ) ⑤患其塔动( ) ⑥贻以金钗( ) ⑦但逐层布板讫( )( ) ⑧匠师如其言( ) ⑨盖钉板上下弥束( )( ) ⑩人履其板( ) ⑾不亦说乎( ) ⑿人不知而不愠( )( ) ⒀可以为师矣( )( ) ⒁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⒂不耻下问( ) ⒃是以谓之文也( ) ⒄默而知之( ) ⒅学而不厌( ) ⒆缀行甚远( ) ⒇一狼仍从( ) (2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22)屠大窘( ) (23)恐前后受其敌( ) (24)顾野有麦场( ) (25)弛担持刀( ) (26)意暇甚( ) (27)屠暴起(    )           (28)屠自后断其股(     ) (29)盖以诱敌(    )         (30)狼亦黠矣(    ) (31)禽兽之変诈几何哉( ) 3、翻译文言句子。(6分) ①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译文: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4、用《论语》中的原句填空。(16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② ,可以为师矣。 ③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④默而知之, , ,何有于我哉! ⑤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5—8题。【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34分) (一)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②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二)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③清慎,既就外傅④,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⑤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⑥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①日者: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②揆(kuí):揣度。③操履:操行。④外傅:老师。⑤监酒:监管制酒。⑥恶可:怎么能,如何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如是者凡更三师(更换) B. 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亲身) C. 有余则市笔札录书(购买) D. 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值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8分) A.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B.因请寓宿,手抄归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嗜读书,束于贫 货恶其弃于地也 D. 仕不足以匡君福民 诚宜开张圣呼,以光先帝遗德 7.用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2分) ①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②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8.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10分) 答案: 5.D 考点:实词 解析:足够 足 zú ①<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 ②<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 ③<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 ④<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 ⑤<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 ⑥<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 《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 ⑦<副>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 【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 6.BD A.且第一个 连词并且 况且 第二个 <副>将要;将近。 B.因此 C.第一个“ 因为 ” 第二个介词 “在” D.“用来” 7.(1)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2)(李德辉)于是谢绝与他交好过的少年们的来往,向年长的先生们求学,来完成他的学业。 考点:翻译 解析:注意重点字的翻译,补充缺少的成分。 8.许衡和李德辉两个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且胸怀大志。许衡抄书而读,又善于思考提问。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科举及第;李德辉抄录书籍,读诵,又谢绝与朋友的来往,专心求教,立志于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 考点:文章内容理解 解析:首先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嗜学如饥渴”“ 人寿几何,恶能无闻?”等得出好学、有志向;然后从两个人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即可。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