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9.《秦兵马俑》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生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的春天,一支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军队苏醒了,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这支军队到底有什么风采呢?我们先来一睹为快。
1、 图片欣赏(引题)
2、 读题 19.《秦兵马俑》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 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1、 找出过渡句 。
2、 文章围绕过渡句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 每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体现出来的?
三、 检查自学
1、 过渡句:承上启下。
2、 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3、段意:(板书: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4、理清结构:总—分—总
5、分段
四、 细读品味
(一) 规模宏大
读第二自然段
1、 找一找体现规模宏大的样子
2、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种类众多
1、出示兵马俑图:图1、图2、图3、图4
2、学生看图说话
3、找出图片对应的段落
4、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读一读
5、比较:你描述的和作者描写的哪个好?好在哪里?作者抓住什么来写?
(三)个性鲜明
1、作者抓住什么来写个性鲜明?(神态描写)
2、读第8自然段,划出表示神态的词语
3、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吗?
4、小练笔:出示图片及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有的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写话。
五、 总结全文
1、 兵马俑对我国的意义。
2、 你想对祖先说什么?
板书:
总起 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分述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总结 绝无仅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