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猜猜这是谁?对了,是苏轼!(视频:苏轼简介)在934年前,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一个平常夜晚,他遇到了一轮并非完美的月亮,正是那轮明月带给了苏轼不同寻常的夜晚,成就了千古美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师板书课题,作者)2、大家读题目,不禁会产生哪些疑问呢?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苏轼为什么要在夜里去游承天寺?他在承天寺都看到了什么美景?承天寺夜里的景色很美吗?师:好,让我们走进千古美文记承天寺夜游,一起诵读,品析,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二)读懂课文1、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读音不准的字词,注意句读、重音和感情) (2)教师配乐
2、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句读、重音(3)学生组内诵读(给小组镜头) (4)学生朗读(揣摩人物语气语调来朗读,自评、互评等形式)(5)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内容?)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翻译师: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利用手中的工具书自主翻译,圈点出翻译不准确的地方。(给部分同学镜头)(2)组内交流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小组中质疑研讨(给小组镜头)(4)学生串译文章(5)课堂小测(课件展示)3、品读赏析师: 文章大意读通了,那么请用诵读的方法结合文中语句品析文中“蕴含了苏轼哪些复杂的感情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读文章,思考并作出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教学预设:方案一:漫步的悠闲(张怀民也是被贬的,两个人同命相怜,朋友相知之乐。“念,遂,步”)方案二:赏月的欣喜(第二段对月色的描写。“盖” )方案三:贬谪的悲凉(视频展示)方案四:乐观与豁达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漫步的悠闲乐观与豁达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