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作文小评委”评论式作文教学的探索岷县锁龙学区赵家庄小学 作者:李成飞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又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表现方式,所以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写作能力恰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短板,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块“硬骨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说出的话也是“说不清楚”。长此以往,学生出现害怕写作文,逃避写作,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平常的作文教学,就是从紧张的课文学习中,挤出时间,以课文为原型,学习作文的写作方法。以至于老师教的茫然,纠结于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听的糊涂,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经常
2、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如何提高作文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如何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难点。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的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侃侃而谈。但是让他把所说的话写成作文,却力不从心。写出来的作文常常词不达意漏洞百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困难,根本原因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难以组织一篇结构合理语句通顺的作文。从本学期开始,我从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岷县一中李鑫老师的演讲中得到灵感,结合这几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开始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尝试着梳理出适合我班的作文提高办法-评论式作文教学法。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在这里对我的作文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便于和大家共同探讨,研
3、究。“评论式作文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运用评价式的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就是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畏惧写作,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通过学生朗读和相互评价,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从一个听从者变成参与者、评价者。从口头表达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经过犯错-找错-改错-总结等几个活动的参与,不仅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提高作文水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两者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互为裨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和“说不清楚”的问题。对学生的作文提高,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有较为深远的意义。“评论式作文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
4、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积极思考 打好草稿打草稿,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的写作思路提前进行一次了解和梳理。是学生将口头表达能力转化为书面语言的第一步。作文难,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能熟练和合理的运用写作的方式,将想说的话和想法准确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提前打草稿,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对作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总结。学生开始思考:该怎么写?写什么?与此同时,学生在打草稿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发现了写作当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后面的步骤打下基础。(二)击鼓传花 朗读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随机选择学生上讲台向大家朗读自己的作文草稿。这是把学生在打草稿阶段的口头表达转化
5、为书面语言之后的逆转化。学生在念作文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和理解自己作文的内容。同时与心中所想所思作比较,发现自己在表达时候出现的的错误和不足;下面的学生在听别人朗读的时候,对照自己的作文,取长补短,汲取别人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甚至好的修辞、结构和表达的方法,改进自己的作文。之所以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是为了在这种教学方法实行之初,减少同学们的紧张感。因为如果学生太紧张的话,不利于同学们进行自查和学习。到后面学生建立了自信以后,便可以灵活运用,不局限与原有的游戏方法。(三)学生互评 在一位同学朗读完以后,紧接着的,就是同学们积极寻找和评价这篇作文的优点和缺点。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将作文课转化
6、为学生们的讨论课。开始的时候,因为同学们缺乏经验,或者是不能组织好逻辑严密的语言,所以,最初评价的时候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但随着这种评价的次数变多和评价经验的积累,同学们会慢慢评价出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和问题。这些发现,对于同学们作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同学们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转化当中的宝贵经验。同学们评价完其他学生朗读的作文后,认真学习了别人作文中的优点,融会贯通。同时,对照别人作文中的缺点,往往思维灵活,兴趣高昂,能发现出许多平时忽略、难以发现的问题。而朗读的同学听完别人的评价后,对于自己作文中的优点记忆深刻,充满自信,在以后的作文当中便会灵活运用;同时对别人提出的缺点进行改正,使自
7、己的作文水平再次提升。而别人的评价又变为他的评价经验,在评价别人作文的时候,能找出平时写作中不易察觉和经常忽略的问题。提高同学们作文互评的能力。(四)老师点评 学生互评完以后,老师要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这次点评,不但是对朗读者作文的评价,也是对评价者评价能力的一次评价和指导。在评价朗读者作文时,老师应着重于学生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侧重点是否明确、举例是否恰当、总结是否全面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同学们作文中的通病。老师通过对不同的朗读者出现的不同问题的评价,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作文发现问题,修改问题。而对于细节方面出现的比如修辞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这些问题应该指导学生在学生互评的环节提出来。因为
8、这些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自信,今后更加踊跃发现,积极探索。对于朗读者也便于修改,提高作文能力。(五)修改作文 学生在经过互评和老师点评之后,认真修改原稿。老师要针对本篇作文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情况,检查批阅。将批阅过程中遇到的共同的、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要将评价过程中已经找出的,但同学们在修改时忽略的问题着重总结。同时,要认真批阅作文朗读的短板-错别字。要求学生对于不会写的字多问老师同学或者查字典,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以后犯同样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汉字的积累。 (六)及时反馈老师批阅完作文以后,要在班级及时就批阅情况进行反馈。反馈问题,就是对课堂中总结点评的
9、问题进行深化记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错误意识和危机意识。避免在以后的作文当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反馈的内容除了批阅时总结出来的共同的、普遍的问题之外,也要找准对象,对修改以后作文提高较明显的同学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自信,是学生进步的根源。 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方法。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更加熟练的将口语表达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随着评价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作文的恐惧逐渐减弱,害怕写作文的现象逐步减少。学生做到了“有话说”,能“说清楚”。提高了学生平时词汇和语言
10、的积累,推动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做到了有章可循,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能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为频繁,将作文教学的主题由单纯的教师教学,变成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总结。使作文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写作能力也不再让学生谈之色变。这块“硬骨头”成了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平台。对于小学作文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评论式作文教学法”是我在2016年至2017年总结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历次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探索出的适合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使作文教学由单纯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转化成了由口
11、头语言到书面语言再到口头表达,再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但是在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几个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在“以成绩论输赢”的当代教育中,学校、家长只让学生以成绩为重。忽略了学生课外书籍的阅读。而这正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学生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兴趣的培养,词汇的积累,语言组织能力的高低。其次,学生作文的结构不能合理掌握。在本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提高最快的是细节方面。比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语句的通顺等。而对于文章的结构,侧重点的掌握还是欠缺。教师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进行穿插讲解,逐渐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再次,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会出现紧张的情绪,甚至拿着草稿在讲台上不敢朗读。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教师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这一情况,重点鼓励,帮他们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