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墨练习》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49220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练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墨练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水墨练习》教案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焦、浓、重、淡、清的画法。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工具的使用。 用笔、用墨的训练、方法和效果。 教学准备: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二、讲授新课: 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练习”。 1、导入: 先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 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 ,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2、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3、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 ②笔触练习:点、线、面。(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①墨色:浓、淡、干、湿 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 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 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3)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4)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4、布置作业。 1、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3、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 作业要求: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三、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