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雨霖铃课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49048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雨霖铃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词牌名雨霖铃的来历以及写作背景,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味意象,体会词的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意象分析,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雨霖铃导入,回顾作者。二、了解词牌雨霖铃: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

2、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2、 指导诵读3、背景引入四、具体赏析课文1、作者的这种“哀婉”“悲伤”“凄清” 情感是通过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明确:借景抒情2、分别找出上下阕关于“景”和“情”的诗句。 明确:(上阕)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情: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3、眼,竟无语凝噎。 (下阕)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 明确:(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柳、风、月4、学生展示收集相关意象的诗句,并分析意象的涵义。 提示:蝉:悲凉 长亭:离愁别绪 酒:愁 柳:离愁 秋风:凄凉 月:相思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5、本词除了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外,还借用了什么手法?试找出相关诗句。 明确:(上阕)实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4、竟无语凝噎。 虚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下阕)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用: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五、小结:雨霖铃是作者仕途失意,离开汴州前往浙江时的作品。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爱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境,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进了人间的离愁别恨。六、再次朗读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词八、板书设计:(略)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