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逍遥游答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643525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逍遥游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逍遥游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逍遥游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逍遥游学案答案【课前预习】 1异体字、通假字三餐而反。(返)小知不及大知。(智)此小大之辩也。(辨)而征一国者。(耐)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而御六气之辩。(变)2一词多义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3

2、古今异义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4虚词用法: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而:

3、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而舟 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词。 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御六气之辩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水之积也不厚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

4、构助词“的”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5.句式与词语活用(1)前者语助词,表提顿,后者代词,表志怪的书 判断句(2)水,名词作状语,表处所(3)状语后置(4)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5)反问句 第一课时三、文本初探1、学习第1-4段。思考: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

5、,需要什么?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说明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明确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教师评点本段思路明确: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 与大鹏的 “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

6、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学习第5、6自然段1、第5、6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第一层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

7、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学习第7、8自然段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7、8自然段内容。说明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明确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

8、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明确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

9、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问题探究一、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明确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

10、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二、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明确“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1、解“逍遥”之含义。“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

11、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2、析“逍遥”之层次。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

12、”,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三、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

13、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

14、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延伸阅读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可以,我将要征收租税,等收下后,我借给你三百金,你看好不好?”庄周听到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昨天上你这里来,听见有在路中间呼喊的声音。我回头去

15、看,原来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喊。我问它道:鲋鱼,来吧!您是干什么的?”它回答道:我呀,是东海的居民。(今天不幸,落到这步田地)您或许有一升半斗的水,可以救活我,使我活命吧?我说:可以,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越的君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可以吗?鲋鱼听了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我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你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2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