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粒状硫酸铵的概况.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635760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粒状硫酸铵的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粒状硫酸铵的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粒状硫酸铵的概况 1.1 粒状硫酸铵的基本概念 硫酸铵 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 英文名称:ammonium sulfate   分子式:(NH4)2SO4 分子量:132.13 CAS号:7783-20-2 外观分类:白色或灰白色,粒状或粉末状 颗粒肥料 肥料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肥料产品的形态可分为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液体肥料主要包括直接施肥的液氨、氮溶液和叶面喷施肥料等。液体肥料主要在美国和西欧使用,如美国液体肥料占化肥总消费量的30%左右,西欧约占6%。大部分化肥为固体形态,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为粉状肥料(prill fertilizer)和颗粒肥料(granular fertilizer)。 固体肥料颗粒的大小取决于造粒工艺的不同。通过肥料液滴固化(如塔式喷淋造粒)或特定条件下的结晶以及反应堆置熟化等工艺形成的颗粒较小,平均粒度在1mm左右甚至更小,为粉状肥料,主要包括普通尿素、氯化钾、氯化铵、碳铵、硫铵、结晶硝铵等。通过控制造粒塔及结晶器的工艺操作参数,也可形成平均粒度在1-2mm左右的肥料,如颗粒硝铵等,但要形成更大粒度的颗粒是困难的。 颗粒肥料通常为通过特定的造粒装置形成的较大粒径的肥料,通常1-4mm颗粒的比例要求达到90%左右,则平均粒度约在2-3mm。包括大颗粒尿素、重钙、磷铵、NPK复合(混)肥以及通过肥料二次加工形成的颗粒硫铵、颗粒氯化钾等。 影响化肥使用的关键因素除肥效外,还有储存、运输和装卸性能。化肥发展的初期,产品多为粉状。虽然粉状肥料混合起来比较容易,但有许多缺点,如离析,难以控制结块,流动性差,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等。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 颗粒肥料具有物理性能好,装卸时不起尘、长期存放不结块,流动性好,施肥时易撒布,并可实现飞机播肥、减少损失等优点,同时还可起到缓释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品种不同但大小相近的颗粒肥料可实现直接掺混,得到低成本的混配肥(BB肥),具有和复合肥同样的肥效。因此随着肥料造粒技术不断发展,大颗粒尿素、磷铵、复合肥、颗粒钾肥等产品也得到迅速发展。肥料颗粒化是当今化肥的发展趋势之一。 小的硫铵晶粒易形成“晶簇”,使表面积增大,很容易将母液包藏在晶粒间,吸附较多的酸、水而腐蚀管道和设备。离心分离及洗涤产品时,颗粒较小的硫铵结晶会使晶浆粘度增大,导致放料困难,筛网磨损也比较大。此外,由于小晶粒的硫铵结晶杂质含量高,单位体积硫铵含氨量必然减少,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等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1.2 粒状硫酸铵的理化性质 物化性质:硫酸铵[(NH4)2SO4,含N:20-21%]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硫铵产品一般为白色结晶,副产品或混有杂质时带微黄,灰色等杂色,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体。 含氮(20~21)%,物理性质稳定,分解温度高(≥280℃),不易吸湿,临界吸湿点在相对湿81%(20℃),易溶于水,0℃时达70克/100克水,肥效迅速而稳定。 硫酸铵除含氮外,还含有24%左右的硫,也是一种重要的硫肥。在长期施用不含硫高浓水肥的地区,土壤缺硫日益普遍,这使得这些地区把硫铵作为补充土壤硫的重要来源。硫铵还含有少量的游离酸和其它作物养分。 农化性质: 硫铵在农化性质上的主要特点,是其分子中含有阴离子SO42-,难以被土粒吸持,又因作物对NH4+的较多吸收而使SO42-残留土壤。故硫铵是一种典型的生理酸性氮肥。SO42-在含游离CaCO3的石灰性土壤上,很易与CaCO3或与土壤胶体上代换下的Ca2+起反应,形成难溶的CaSO4,不会明显影响土壤的pH值。但对中性和酸性土壤,残留的SO42-将可能与H+结合而降低土壤的pH值,酸化土壤。连续大量施用时,需要采用配施石灰等措施,以消除其副作用。 1.3 粒状硫酸铵的主要应用领域 硫酸铵主要为农业肥料及化工、染织、医药、皮革等工业原料。粒状硫酸铵常用于复合肥的制造,也可直接用作化学肥料。 1.4 粒状硫酸铵的质量指标 表1.1 硫酸铵质量指标(执行标准:GB 535-1995) 单位:%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观 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 无可见机械杂质 无可见机械杂质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0 21.0 20.5 水分(H2O)< 0.2 0.3 1.0 游离酸(H2SO4)含量< 0.03 0.05 0.20 铁(Fe)含量*< 0.007 ― ― 砷(As)含量*< 0.00005 ― ― 重金属(以Pb)计含量*< 0.005 ― ― 水不溶物含量*< 0.01 ― ― 注:*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1.5 粒状硫酸铵的安全措施 1.5.1危险性类别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1.5.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1.5.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1.5.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5.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5.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³):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³):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内容摘自六鉴网()发布《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