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西师版六年级第三单元“抗日烽火”
第三课时《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大足区邮亭小学的音乐教师董代,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西师版六年级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抗日烽火”为题,安排了唱歌、表演、欣赏、创编活动等教学内容。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四二拍、一段体的儿童歌曲。同时也是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歌词颂扬了抗日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了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分五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三课时的内容。它包括有:通过学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背景时代,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二拍子强弱韵律并随着音乐节奏表演和有感情的演唱成为了本课时的重点,但怎样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朗读儿歌,怎样才能有节奏的表演歌曲,以及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意境,是我本课时将要解决的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这样两个教学内容,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这堂课达到我所制定的三个教学目标。首先是情感目标,第一个;初步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其爱国主义思想。第二是,了解歌曲的内容,抒发对二小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其次是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听赏,感受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歌曲表演培养丰富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学情分析:现在的六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都基本上学完,处于巩固时期。对音乐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要加以巩固和训练。同时要注意六年级的学生,有的处于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声带。
六、教法:我采取了“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等。
七、教学程序
1、学具准备
针对这节课教学内容,我准备了钢琴,多媒体,图片,等。。。
2、设计思路
本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采取多元,直观,形象再现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树立起“英雄”的概念,培养从小就崇拜英雄的意识。
3、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先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静静地听了一段后,我问学生可曾听过这首歌,许多学生摇头,并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三、四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并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断,向学生介绍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