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智语文小山羊教学设计 蕲春特校:朱艳 教材分析: 小山羊作为校本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适用对象为我校培四班学生。它是一篇多幅看图学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童趣盎然中赋予常识教育和交往礼节的教育。课文每段叙述的顺序都是先讲谁和谁是朋友,再讲谁请小山羊吃什么,最后讲小山羊说什么,每段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这种结构有利于培养培智学生的语言能力。总之,小山羊是培智学生语文能力和生活能力培养的好教材。学情分析:残障情况:参与本次教学活动的共有九名学生多属于中重度智力残疾,其中包括唐氏综合症、脑瘫和情绪障碍学生。分类情况:根据学生的智力残疾程度、认知水平、行为差异等自然情况将九名学生分为
2、A、B、C三组。A组: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中度智力障碍学生。(高志 .张芳林 倪悦然. 张亚飞 )高志. 张亚飞: 智力发展水平较好,表现活泼,语言较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认知、操作、模仿能力较强。 张芳林 倪悦然 :认知能力较好,口齿清晰,有一定语言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较强,课堂上有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自主表达意愿不足,需要经常鼓励和表扬。B组:中度智障且患有脑瘫、唐氏综合症学生。( 吴子健. 伍奎沅 )C组:重度且患有情绪障碍及语言障碍的学生。( 陈全 .盛心怡 . 王言浦 ) 盛心怡: 识字能力很差,伴有严重语言障碍,吐字不清,气息微弱不连贯,连词成句能力很差。由于缺乏认读能力,需要借助自身
3、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反复的跟读模仿才能逐步完整表述。 王言浦:唐氏综合症,能听懂常规对话,理解能力较强,但识记能力稍差,吐字不清楚,陈全:理解能力较强,但喜欢搞小动作,注意力容易分散,偶尔情绪不稳定。设计理念:一、遵循“个别化”教育原则。智力落后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水平、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能自理”,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教学中将采取教学目标上分层;教学活动中分组;教学形式上分类;教学评价上有别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践行“以生活为核心”理念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生
4、活语文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从而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本节课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立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通过利用生活环境、模拟生活场景、指导生活实践等方式,把语文教学同生活细节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在生活语文教学中体验生活。三、挖掘情智潜能,补偿情智缺陷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尤其是处在兴奋状态下,人的情感潜能、智慧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本节课将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配对游戏(图词连线)、趣味朗读(放风筝朗读、开火车朗读)、情境表演(找朋友)等
5、多种教学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自我克制能力、保持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有效补偿学生的情智缺陷。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写一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爱吃的 食物。 3、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同学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4、适当展开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写一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爱吃的 食物。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动物的头饰
6、 3、排练舞蹈“找朋友” 设计流程:组织教学 建立课堂常规营造和谐氛围分类复习 回顾学过知识建立新旧联系激趣导入 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欲望传授新知 体现生活核心补偿认知缺陷巩固新知 分类分层练习灵活应用新知总结评议 有效综合评价赏识启发鼓励板书设计 灵活直观示范传递活化知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歌曲导入: 找朋友。同学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吗?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二谈话导入: 1、教师先模仿一种小动物,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再请学生模仿其它各种小动物。(设计意图: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猜谜的形式导
7、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想不想认识啊? 出示“小山羊”图片,你们看,他来了! 3、他是谁?(指名说) 三、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小山羊 2、齐读课题(指名读) 3、大家喜欢小山羊吗,愿不愿意和它交朋友呢?小山羊可喜欢交朋友了,它都有哪些朋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鸡 小猫 小狗 小牛) 4.小山羊是怎样和小鸡 小猫 小狗 小牛做朋友的呢?大家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5、播放动画视频,听故事小山羊 四、 读讲课文: 1、听完了故事,谁能告诉大家小山羊有哪几个朋友吗? 2、根
8、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动物朋友,边朗读。 小鸡 小猫 小狗 小牛 师: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朗读上述词语。 3、师: 它们和小山羊是怎样做朋友的呢? 4、出示幻灯课件,观察图(1) 图上有谁?(指名作答)谁和谁是朋友?它的朋友请它吃什么? 吃了吗?为什么? (1)让学生理解小鸡是小山羊的朋友, 小鸡爱吃虫子,所以请小山羊吃虫子。因为小山羊不吃虫子,所以没有接受小鸡请它吃的食物。出示句子:小山羊和小鸡是朋友,小鸡请小山羊吃虫子。 (范读. 跟读.齐读) 板书:虫子师:小山羊和小鸡做朋友,小鸡可高兴了,小鸡请小山羊吃虫子。(朗读) 师:小山羊喜欢吃吗?它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小山羊说:“谢谢你,
9、我不吃虫子。”(范读,跟读)板书:不吃理解词语:“请”是礼貌用语,“谢谢”也是礼貌用语,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齐读第一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观察图(2) 出示句子:小山羊和小猫是朋友,小猫请小山羊吃鱼。 (范读、 跟读、齐读) 板书:鱼 师:小山羊来和小猫做朋友,小猫怎么做的?小猫可高兴了,拿出自己 最爱吃的鱼请小山羊吃。 师:小山羊喜欢吃吗?(请学生说说) 师:它是怎么说的呀? 出示句子: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鱼。” (范读、 跟读、齐读) 板书:不吃 齐读第二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观察图(3)小山羊和小狗又是怎样做朋友的呢? 师: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说一说一共有几句话?每
10、句话讲了什么?(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出来,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句子: 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肉骨头。”(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不吃 齐读第三段 7.出示幻灯课件,观察图(4) 从这幅图画上你观察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小牛请小山羊吃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青草 出示句子:小山羊和小牛做朋友,小牛请小山羊吃青草。(朗读) (2)小山羊怎么说的?(指名读句子) 出示句子:小牛说:“谢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它是怎么做的呢?(观察图画) 板书:一同吃 齐读句子: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 了解: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表明小山羊
11、和小牛一样都爱吃青草的动物。 (3) 齐读第三段 师:小山羊多懂礼貌,虽然自己不喜欢吃虫子. 鱼. 骨头,但还是很真诚地对小鸡 小猫 小狗说“谢谢你” 指导有感情地齐读全文(齐读、小组读、个别读) 分角色演示课文内容。 8.阅读第14自然段,回答问题。 (1)小山羊一共有几个朋友,它们请吃什么?为什么给吃这些食物? (知道小鸡.小猫.小狗.爱吃虫子,鱼,骨头所以请好朋友吃它们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五)拓展延伸:练一练。1.听老师读,找出听到的图片和词语。2.将下面小动物和它喜爱的食物用线连起来。六、联系实际: 1、小山羊交了那么多朋友,大家一定很羡慕他吧。老师知道,你们也都有自
12、己的好朋友,如果你的朋友来你们家做客,你会怎样招待他们呢? 2、谈话交流(用下面的句子表述) 我和XX是朋友。我请XX吃_。 3、情境演示,朋友来家里做客 主说:请你吃XX 客答:谢谢!(或者:谢谢你,我不吃XX) 七 评价总结: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小鸡爱吃虫子,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骨头,小牛和小羊一样都爱吃青草。引导学生自主回忆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个体评价和综合评价。(设计意图: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评价变成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课前预想:本节
13、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多数同学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由于学生的适应性为、情绪表现差异较大,因此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有的同学兴奋时爱插话,我会采取动作暗示或拍手读常规儿歌“小耳朵认真听,小嘴巴闭闭好”的方式帮助矫正。有的同学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时会伏在桌上摇摆身体,大声讲话扰乱秩序,我会通过轻轻抚摸头部的方式缓解他的情绪,矫正多动缺陷。有的同学可能会出现懒散、学习不积极的表现,我会通过任务驱动、及时提醒、协助老师传达指令等方式加以纠正。个别同学吐字不清,尤其在急躁的时候,我会借助安抚情绪等方式指导其放慢语速,并逐字正音。总之,教学中将及时根据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反应,随时调整课堂结构,对授课中的意外问题随时处理,以保证授课按计划进行。八互动游戏: 1、有了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那么就让我们大家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来跳个舞,分享这份快乐吧! 集体舞找朋友 (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 邀请听课的老师参与) 附:板书设计; 小山羊小鸡 虫子 不吃小猫 鱼 不吃 小狗 肉骨头 不吃 小牛 青草 一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