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领悟到在人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方法: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这样安排,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第二课时重点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像老王一样的弱势群体。教学过程中渗透指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和八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学习的《老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
三、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2、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1)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 谈谈老王初印象。
四、 学习课文
(1)速读1—4段,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蹬三轮车:谋生手段艰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半瞎子:生理缺陷
破败小屋:居住条件恶劣
一个字概括:苦
( 2)“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 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提示: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可看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文中“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
提示:表现了老王憨厚的神态,让作者心中格外感动。
(3)默读5—22段,说说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 忠厚老实,不贪钱
载“我”丈夫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有没钱看病 有良心
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 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征:忠厚老实 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
五、指导自学
思考①: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动?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
提示: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
思考②: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老王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待人忠厚、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
七、布置作业
抄写新学的生字带拼音一个两遍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课前检测 听写词语
① 伛 ②惶恐 ③荒僻 ④ 塌败 ⑤滞笨 ⑥愧怍
二、 导入
同学们,我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我希望日子就像鲜花般一朵朵地绽放。但生活有时不仅不是鲜花,甚至连草都不是,卑微得就如地上的尘土,比如说故事中的老王。他的生活非常的艰难,辛苦。苦在(职业),苦在(家庭),苦在(只有一只眼),苦在(塌败的住处)。然而,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鲜花。老王是那样的善良。善在(送冰,减半收费);善在(送默存上医院,不愿收钱);善在(给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善在(病重临死前一天送香油、鸡蛋)。(指学生回答)
三、体味情感:怀念老王
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明确:与老王交往时,作者虽然也正遭受着不幸,但毕竟还有些钱,身边还有亲人和朋友,于是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则是一个孤苦伶仃、心地善良的‘不幸者。’人,生来本是平等的,但彼此境遇的不同就造成了‘幸运’与‘不幸’之别。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绝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作者杨绛就是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作家,她创作了好些同情和关爱不幸的弱者的作品。杨绛曾经在她的一部作品的后记中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文学创作毋需鼓吹嚣张、毋需宣张残忍、毋需吹捧权势,而要同情弱者、关注底层、表达人性的善良与关爱。
四、走出课文:关爱弱者
同学们,杨绛笔下的穷苦善良的老王是值得我们大家同情和关爱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像老王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和关爱的又何止一个老王呢?(播放弱势群体的组画。)他们都是现实中的老王,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弱势群体!你们关注过他们吗? 你们会发现他们的悲苦与善良吗? 你们能细腻地把你们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吗?
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一些贫穷的弱者、善良的不幸者的情感。
刚才大家都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作为幸运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所有的不幸者。虽然我们没有雄厚的财力,但我们有无限的爱,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请大家观看一下这些镜头。(课件)爱是我们一次小小的帮助,爱是我们一个甜甜的笑容。我们应该像特雷莎修女一样,(课件)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细小的事情,即便是一句鼓励的话,即便是一个关爱的眼神,都能让世界美起来,让人生好起来!
五、小组合作
“好文不厌百回读,每读一回我们应该有不同的体会和更多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老王》这篇课文,把那些最感动你的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出来。在朗读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中一些意味深长的语句或词语,细细地反复地品味,想一想:你选读的内容为什么能拨动你的心弦?
学生读课文,想一想你选读的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你的心?请大家采用下列句式:我认为文中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 ,因为 。
六、课堂总结: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了杨绛先生的《老王》这篇课文,对老王既同情又感动,送同学们一句话: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眼泪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常常爱惜”,去关照周围,感化周围,直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课件)
七、布置作业:
1、仿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