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凑、拂”等13个字,正确读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伶、俐、翼、漾、倦、纤、痕”7个字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指导识记。重点指导“翼、痕、纤”的读音,“纤细”的“纤”字读xin。写字:重点指导书写“凑、偶、倦、痕”4个字。“凑”的末笔是点;“偶”的最后三笔是竖、提
2、、点;“倦”的右上部分只有两横,右下部分是“”;“痕”的里面是“艮”。2.朗读教学本课语言生动优美,教学时,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可以采用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好课文。3.语言运用“剪刀似的尾巴、旷亮无比的天空”等具有鲜明的画面感的词语,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随文理解其意思,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一读这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再到文中找一找这类词语,如“轻快有力的翅膀、波光粼粼的湖面”等。然后引导学生拓展说出几个本课之外的类似的词语。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3、.会认“伶、俐”等8个生字,会写“凑、拂、集、聚、形”5个字。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夺目,背诵第12自然段。教学过程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燕子。师:歌曲中的小燕子是活泼可爱的,那么作者笔下的小燕子又是怎样的呢?(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通过学生熟知的儿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燕子的外形特征有初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课件出示:l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l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
4、来描写燕子的?(2)检查自学效果。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指导,全班齐读。正音:纤(xin)细、掠(l)过、凑(cu)成。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了。(3)交流汇报。整体梳理:梳理对燕子的整体印象活泼可爱。课件出示:这是一只( )的燕子。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引导学生找出每段关键词进行概括: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等三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春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思维导图。【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简单概括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运用思维导图,为课文的背诵提供着力点。板块二 再读课文,感受燕子的
5、形体美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2.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燕子的可爱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短语(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完成思维导图中的“外形”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3.随文识记“凑”字。扩词练习。4.抓住关键短语,想象画面。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5.根据思维导图,背诵第1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第1自然段,根据关键短语迅速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引导学生联想燕子的样子,有利于学生完成第1自然段的背诵。板块三 品读课文,想象春光美1.课件播放春天的动画,把美好的春景展现在学生面前。2.默读第2自然段,在课本上圈画出文中的景物
6、。(风、雨、柳、花、草、叶)3.学生交流反馈。4.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1)以“风”为例,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添加修饰性词语,使画面逐渐具体生动。课件出示:轻风微微地吹拂着逐步引导:什么风?(轻风)在干什么?(吹拂着)轻风怎么样吹拂着?(微微地)理解“拂”:与手有关,引导学生做“拂发”的动作。引导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轻风微微拂过的感受并描述。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用添加修饰词的方法,同桌之间互相说说“雨、柳、花、草、叶”等景物,并说出自己的感受。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中的“春景”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6.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轻柔地朗读“轻风”“细
7、雨”“柔柳”,读出花草赶集的热闹场景。7.根据思维导图,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使用关键词加修饰词的方式体会各种事物的特征,逐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通过朗读课文和学习思维导图,完成第2自然段的背诵。板块四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凑、拂、集、聚、形”5个字。2.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哪些笔画需重点注意。3.教师示范重点字“凑、集、聚”的笔顺及笔画。“凑”字末笔是点,“集”字横画平行等距,“聚”字的第九笔是撇。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5.写字展评。【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旁引导,在需要的地方进行点拨,将主动权交
8、给学生。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掠、偶、尔、沾、倦、闲、纤、痕”8个字。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在飞行和休息时的画面美。背诵第3自然段。教学过程板块一 再读课文,想象燕子飞行图1.边读边想象燕子飞行图。(1)默读第34自然段,了解燕子飞行的特点。默读第34自然段,在课本上圈画出燕子飞行的地点。(天空、湖面)从这两段中可以看出燕子飞行有什么特点?(轻快、灵活、迅捷)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短语“叽的一声”,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课件出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指导学生朗读。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到燕子飞行的轻盈?(掠、沾
9、)课件出示: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燕子飞行的轻盈。(2)根据思维导图,想象画面。完成思维导图中的“飞行”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小燕子在不同的地方飞行时的姿态是不同的,说说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根据思维导图,试着背诵第3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行获取信息,总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巧妙点拨总结。板块二 再读课文,想象燕子休息图1.边读边想象燕子休息图。(1)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并圈画自己喜欢的字词。借助
10、常用词语,读准多音字“散、杆”。说说文中你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看课本插图,你觉得停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像什么?对比两幅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2)完成思维导图中的“休息”部分。(3)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2.拓展延伸。(1)师: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描写它,谁来背一背写燕子的诗句?(2)师生同背,课件出示诗句。【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插图的欣赏和图片的对照,让学生对燕子休息图有了直观的感受。由电线联想到五线谱,使休憩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动起来,不就是在弹奏美妙的乐曲吗?这幅静态图立马就变得生动有趣了。板块三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复习巩固生字。(1)课件
11、出示本课生字,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2)课件出示本课重点词语,指名读,全班齐读。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掠、偶、尔、沾、倦、闲、纤、痕”8个字。(1)记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哪些笔画需重点注意。(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偶”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横画平行等距;“倦”的右上部分只有两横;“痕”的里面是“艮”。(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5)写字展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的关键之处,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练习,自己去积累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燕子这篇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
12、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和休息时的姿态。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再现画面。教学时我从情境入手,充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播放了春天的动画图片,把美好的春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再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读第34自然段,从“斜飞”感受燕子的飞行姿势;从“横掠”“沾”体会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叽的一声”,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3.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燕子
13、的外形特点、飞行姿态、休息时的画面以及春景的烂漫。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下载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shng ki wn shu dio y y bn zhng jng (_) (_) (_) (_)h 1ng yu q gun ch yn rn zh m(_) (_) (_) (_)二、 辨字组词凤(_) 晨(_) 读(_) 静(_)风(_) 辰(_) 续(_) 净(_)报(_) 彩(_) 挂(_) 扬(_)服(_) 采(_) 桂(_) 杨(_)三、 将下列词语与其相对应的意思连一连。相提并
14、论 彼此融治地相处。和睦相处 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迫不及待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南辕北辙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不慌不忙 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四、 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披头(_)(_) 鸦雀(_)(_) 张牙(_)(_)摇(_)晃(_) 提(_)(_)胆 眼疾(_)(_)1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_),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2妈妈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李林在家(_)的,不知是福是祸。3眼看着前面的同学就快要摔倒了,王明(_)地扶住了他的胳膊。五、 选词填空。欣然 悠然1.窗外,碧空如洗,几朵白云(_)地飘过。2.他(_)应允了我的请求。浓郁
15、 清香3.一进校门,一股(_)扑面而来。4.这种酒,香气(_),历史悠久。六、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鹿把狮子甩在了后面。(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_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_3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用加点字词写一个句子) _4“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说。(照样子,补全句子) (1)“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池子_地说。(2)“我们快要赶不上公交车啦!”妹妹_地说。七、 课文回顾,积累运用。1.秋天的雨一文,秋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_的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_,动物是大自然的_。司马光一文,告诉我们_。学了不
16、会叫的狗一文,我知道了_。2.艳阳高照,微风徐徐,杉木湖波光粼粼:可不一会儿却下起了雨,湖四周的山上云雾迷蒙,此情此景,你会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_。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湖面很平静,走在杉木湖边,你会吟诵:湖光秋月两相和,_。3.尊重他人并不代表盲目地相信他人的一切看法。要善于思考,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填上恰当的谚语):_,_。运动会上,同学们团结合作,跳“8”字绳比赛取得了第一名,你想用“_”这句谚语来夸赞他们。八、 阅读并答题。(一)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7、。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1选文描写了学生_和_的两个情景。2用“_”画出选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我感受到了_。3选文描写了一些小动物的表现,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判断下面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1)陈亮:是为了突出边疆民族小学欢快、活泼的气氛。_(2)沈丹:是为了突出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把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_(3)王梅:是为了突出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_(4)李想:是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_4你喜欢这样的小学吗?回想课文,谈谈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_九、 习作展示。生活
18、中,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仔细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300字左右。_参考答案1、盛开; 玩耍; 钓鱼; 一本正经; 合拢; 有趣; 观察; 引人注目;2、凤凰 早晨 读书 静悄悄 风声 星辰 继续 干净 报纸 彩色 挂图 表扬 服装 采花 桂花 杨树 3、4、散 发 无 声 舞 爪 头 脑 心 吊 手 快 鸦雀无声 提心吊胆 眼疾手快 5、1.悠然 2.欣然 3.清香 4.浓郁 6、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代替。 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有。 疑惑 着急(急切)7、丰收 音乐家
19、歌手 做事情不能强求,要拥有智慧和方法。 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山色空蒙雨亦奇 潭面无风镜未磨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众人拾柴火焰高8、1 课上认真读书 课下尽情玩耍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很专注,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因此连小动物们也不忍心打扰他们。3 4喜欢。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读书,下课了就尽情地玩耍,还吸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这是一所美丽、热闹、充满欢乐的小学。9、范文:那次玩得真高兴那次玩得真高兴呀!每当我想起那次,
20、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们约好去游泳、玩水。到了目的地,我们纷纷地换上了泳装,拿起自带的水枪,装好水,开始了我们的水中大战。首次,我迫不及待地跳下水,小伙伴们也接着跳下水。我趁他们不注意,偷偷地跑到后面射击,他们转过头来追着我,也射向我,还好我及时地躲到了水下;当我又向他们射击时,他们也躲到了水下水花到处乱溅,我们像小猴子一样,在树林里窜来窜去,高兴得不可开交。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又开始了游泳比赛,规则是:不管用什么泳姿,中途停几次,最终谁先游到对岸,就是谁赢。“一,二,三,开始!”我们谁也不让谁,使尽浑身解数,拼命往前游。“加油,加油”我暗暗地对自己说。终点到了,虽然我不是第一名,但还是很开心。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玩得可真高兴呀,是一件让我只凭回想,也觉得其乐融融的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