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方案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首要的一条,就是牢牢把握好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过去的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国民经济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不断跃升。面对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能做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文明不断发展。面对宏观调控难度增加、各项支出增大的压力,为
2、什么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生活得更踏实了。共同的答案只有四个字:科学发展。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风险挑战,取得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巨大成就。五年 1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承上启下,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
3、当突出,结构、质量、效益、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本质上是发展不够科学的表现,已成为我们实现小康目标的巨大障碍。能否坚持科学发展,化解这些矛盾与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的前途与未来。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 2活新期待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本质是以
4、人为本的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希望享受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后顾之忧越来越少;希望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希望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合理,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生活更加富足美满。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依靠科学发展。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顺应人民意愿的具体体现。只有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好各方面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丰硕果实。 坚持不懈地推
5、进科学发展,山东走过了辉煌的五年。“十二五”是山东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时期,十分关键。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的发展举措,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再创一个辉煌五年。(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0年10月21日第1版) 须臾不离转变发展方式主线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从五中全会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五年,将是全社会浓墨重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五年。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将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必须紧
6、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正做到五个“坚持”,切实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那种靠高投入、高能耗、卖苦力取得的增长,早已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现代经济比拼的是科技和创新,追求的是高端和低碳,仍走以前的老路,只能被世界发展潮流甩下。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顺应人民意愿。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所共愿。而更美好的生活,不仅要有金山银山,也要有绿水青山,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也意味着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我们为之奋斗的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双赢的 4社会
7、,是生存质量和生态文明并重的社会。由此可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客观规律使然,人民意愿使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使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能有任何偏离。 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着山东的未来。近些年,山东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道路上一直孜孜以求。不久前召开的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会,是对我省近来转变发展方式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引下,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批特色主导产业正在崛起,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实施,新的发展优势开始形成。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朝夕之功,与科学发展的
8、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只是初步的,还存在许多差距和薄弱环节,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发展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打赢这场攸关未来的攻坚战,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形成新认识,获得新突破。 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
9、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战略重点突出、主要任务明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转变发展方式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一定能不断开创强省建设的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0年10月24日第1版) 让扩大内需成为强力引擎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十二五”目标任务中,扩大内需居于显要位置。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 6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构
10、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使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 扩大内需,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方面协调用力。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消费疲软、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让内需真正发动和强劲起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11、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认为中国国内需求潜力为全球第1位,而需求水平仅为第18位,需求结构仅为第20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但消费却不足,巨大的消费潜力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内需。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快速增长依赖于投资和 7出口的强力拉动,这样的发展模式风险较大、隐患较多。一方面,对国外市场依存度越来越高,不仅意味着外贸摩擦会越来越多,更意味着别人掌控着我们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就要受制于人,增大经济运行风险。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海外市场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明白了中国这
12、样一个大经济体的持续发展不能过分依赖变化无常的外需。另一方面,在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尽管投资需求在我国还有很大空间,但是,投资只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最终需求,那些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投资,而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这一点已为我国多年的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立足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我们说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扩大消费需求,
13、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许多领域,需要综合施力、多措并举,但最为关键的是让人们“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按照五中全会要求,我们 8既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也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还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0
14、年10月27日第1版) 紧扣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为做好“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确立了价值坐标,指明了努力方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9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求转方式的各项工作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展开,全部工作成效要以此为标准来检验。我们所谋划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5、关键阶段,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具有更高期待,要求分配更加公平,收入合理增长,衣食住行更加富足方便,教育医疗服务更加公平高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这要求我们,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必须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旨归,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谋划发展,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转变发展方式的实际成效。从这个意义上看,紧扣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选择。 紧扣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6、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社会事业是我国发展的一条“短腿”,是亟需加大投资的领域。围绕保障和改善 10民生谋划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是兼顾扩大内需与补长社会“短腿”的两得之举。而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充足完善,为居民建立起严密的民生“保障网”,则会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增加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预期,加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公平分配,则会让居民在消除消费后顾之忧的同时,增强消费实力,主动进行消费转型升级,增强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也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 紧扣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解
17、决制约改善民生工作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民生工作相对滞后,既有深刻的思想观念问题,也有深层的体制机制原因。做好民生工作,要切实转变“改善民生只是花钱”的认识误区,要深刻认识到,改善民生不仅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还能够通过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调动起人民群众参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要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改革干部考核体制,转变只重视经济总量增长、忽视居民收入提高 11的做法,正确处理“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18、重,等等。民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们能从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施力、全面推进,就一定能向人民群众交付一张合格的答卷。(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0年11月1日第1版) 让文化成为建成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面对“十二五”,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五年的生活图景充满期待。这是因为,全面落实五中全会部署,焕发文化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进程中的强大力量,我们必能造就一个既有经济繁荣,又有文化昌明的新时代。 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原因与价值所在,在物质繁荣不断催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文化需求,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文化也是一种经济,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形成
19、的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文化蕴含着精神力量,是营 12造温馨和谐社会氛围,培育积极进取时代风尚的重要支撑。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在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做强文化,不断增强民族文化魅力,才能赢得竞争。一句话,文化的充分发展,是构建现代文明、创造美好生活的必需选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是“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我们谋求的全面小康,既是经济的小康,也是文化的小康,只有不遗余力地持续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攸关国家未来。在经济前景与转方式的函数关系中,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
20、变量,它既直接奉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发展质量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样板,是创意灵感与现代科技碰撞的产物,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几乎不受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是典型的低炭绿色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加重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份量,还以本身的产业属性直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同样重要的是,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市场对文化的需求将呈“井喷”之势,当前无论是山东还是全国,正处于这个时期,但我们的文化 13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将有力拓展消费新领域,加重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份量,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高峰攀进。 近年来,山东文化
21、改革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去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元,文化体制改革也走在前列。但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要求相比,我省文化建设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我们要走大项目带动路子,依托技术、品牌、服务等现代生产要素,打造与山东文化资源大省地位相适应的大型文化企业,塑造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有影响的山东文化品牌;要进一步加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力度,解决改革不均衡、不彻底等难点问题,着力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资金技术支持,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全面释放民间文化发展的巨大能量,打造百花齐放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和所有制歧视,切实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执法统一”,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文化成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0年11月7日第1版)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