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5709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生活复习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考纲明考向1.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4)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2)结算与信用工具;(3)外汇与汇率(1)结合当前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2)结合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压力,考查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措施(3)结合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等知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温馨提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无形的技术也可以成为商品;商品的身份

2、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也就不再是商品了。(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含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温馨提示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货币产生以后出现,买和卖在空间上分离;商

3、品交换除包括商品流通外,还包括货币出现以前买和卖同时进行的物物交换。(2)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4金属货币与纸币(1)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3)电子货币: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等业务的货币形态。5货币与财富(1)关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4、。(2)正确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信用工具(1)信用卡:性质: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2)支票:性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

5、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种类: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与汇率(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汇率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温馨提示外币汇率与外币币值同方向升降,与本币币值反方向升降;本币汇率与本币币值同方向升降,与外币币值反方向升降。(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备考一点通使用价值价值区别含

6、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地位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社会属性,商品的特有属性意义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所以不同商品之间才需要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所有的商品都有价值,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联系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因而不可能成为商品;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个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来讲,还是对商品购买者来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能同时兼得误区警示误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警示:有使用

7、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很多,既包括商品,也包括其他物品。这其中只有商品才有价值,除商品之外的其他物品是没有价值的。例1(2011江苏高考)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理解。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该公司付出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不是公共物品,A说法错误。如果使用价值不大,那么它不会占据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C不符合题意。D不能构成免费提供的原

8、因。生产者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如果不能实现其价值,交换就不可能长期存在,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B符合题意。答案B例2(2010福建高考)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解析材料中张先生看重动

9、车的速度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李先生比较在意商品的价格即价值,这说明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总是力求使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能完美结合。故选D。答案D归纳预测 该考点知识在教材中属仿宋体字部分内容,高考一般作理解性考查。2014年高考备考应注意运用该考点知识,结合具体材料理解任何商品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1(2012潍坊二模)2012年2月,有网友称在某知名品牌汤圆中吃出了创可贴,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是()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食品安全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D食品安全关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两个基

10、本属性的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错误。C表述不符合实际。D本身正确,但与设问中的消费者无关。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是由于其付出了价值,理应获得相应商品的使用价值,A正确。2温州有线模拟电视用户数近50万户,基本收视维护费为14元/月,可收看46套模拟节目。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后,可收看60套高清电视频道,10套广播节目。观看数字电视节目之所以要付费,是因为()A数字电视节目的使用价值大B数字电视节目是商品,有价值C数字电视节目有使用价值,且政府在强制人们消费D数字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制作解析:选B数字电视节目是商品,有价值,因此人们观看数字电视节目必须付费,故B正确

11、。A、C、D均与题意不构成因果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原因金属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方式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必须用现实的货币结果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例3(2012新课标全国卷)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12、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 BC D解析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也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根据纸币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轻松作出判断:正确说明了纸币优于金属货币的特点。答案C例4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解析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首先自身必须是商品,有价值,由此排

13、除C。一切商品都可以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故选A,不选B、D。答案A归纳预测 该考点是经济生活的常考点,几乎年年都有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应注意把握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区别,还要注意货币的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与两个基本职能的区别。3读下面的图,该图反映的是()物物交换商品流通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A BC D解析:选B图示反映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因此应是商品流通,说法正确,排除;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不是支付手段职能,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4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刘能到“大脚超市”

14、买烟,他除了支付10元的烟钱,还被谢大脚要去上次赊欠的酒钱20元。在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解析:选B支付10元买烟钱,体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偿还赊欠的20元酒钱,是先拿货后付钱,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故本题答案应选B项。(1)纸币的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的,也就是说,纸币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2)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这就是通货膨胀。(3)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引起物

15、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因此,可以说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只有物价持续全面的上涨,才是通货膨胀。易误辨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名称项目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主要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低迷,纸币升值,购买力提高产生原因经济过热,供不应求,纸币发行过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经济萎缩,供过于求,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相对过剩主要危害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生活秩序混乱投资减少,经济停滞,企业生存困难,失业率提高治理办法根本方法:发展生产,抑制过热行业的扩张,保证物资供给宏观政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

16、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平衡生产与供求宏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具体措施举例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或提高银行准备金率;适度控制纸币的发行量;适度抑制消费,调整税收、外贸政策等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或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适当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对生产的投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调整税收、外贸政策等联系二者的实质都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即都是由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例5(2012

17、海南高考)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A下降10% B上升10%C上升30% D上升50%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以及物价上涨率的知识。依据题意先求出2011年M国在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的条件下,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即30(110%)2(120%)13.75(万亿元),而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为15万亿元,可知物价会上涨,则该国物价的上涨率为:(1513.75)13.75100%10%。故选B。答案B例6(2011安徽高考)假设一年内某

18、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旨在考查考生对货币流通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根据货币流通公式,该国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 00042 500(亿元),但由于该国实际发行5 000亿元,故该国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归纳预测 该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既可以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也可以依托我国的物价上涨现象,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的危害、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的理解。

19、2014年高考备考应注意运用该考点知识分析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对消费者的影响和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的意义。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CPI涨幅重回“1”时代,保持低位运行,这是国家各项抑制物价的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之所以采取各种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人们的购买力会提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物价下降,纸币升值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通货膨胀的认识。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降低,故符合题意。6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

20、,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纸币的贬值幅度为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A28%44元 B25%40元C22%36元 D25%37.5元解析:选B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贬值幅度,即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多发行的纸币量/实际发行的纸币量(86)8100%25%。纸币贬值率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30(125%)40(元)。1.汇率与币值的关系汇率可分为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汇率的升降与币值变化密切相关。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跌落。反之,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

21、。可用表格直观表示如下:外币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汇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升值贬值升高跌落不变更少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多不变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少不变升值贬值升高跌落2汇率变化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利弊利弊贸易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利于该国出口不利于该国进口投资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利于该国吸引外资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消费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利于扩大外需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债务利于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利于收回该国外债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地位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降低该国国际形象结论要保持人

22、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例7(2010新课标全国卷)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C84,64 D84,100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05%

23、)884(元);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后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25%)864(元),故C符合题意。答案C例8(2012江苏高考节选)材料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两类企业产生的影响,见下表: 企业类型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汇率变动前后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变动前变动后出口贸易型企业192(元)23.41(美元)A(美元)对外投资型企业8 200(万元)B(万美元)1 281.25(万美元)注:假定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100 美元820 元人民币变动为100 美元640 元人民币(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计算表格中A、B 的值,并结合材料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表中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

24、(假设影响企业经营的其它条件不变)解析第一小问考查汇率变动,难度不大。A1926.4(变动后汇率为16.4)30;B8 2008.2(变动前汇率为18.2)1 000。第二小问考查汇率变动对两类不同企业的影响。出口贸易型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基础,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其不利影响较大,由材料可见,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力会下降;对外投资型企业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其投资成本下降,刺激其扩大对外投资。总结: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答案A:30;B:1 000。出口贸易型企业: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商品出口。对外投资型企业: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25、归纳预测 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该考点依托这一热点问题几乎年年都有考查,且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的频率较高。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应注意全面认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消费者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7(2010北京高考)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可知,2002年至2

26、004年,欧元处于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相对贬值,这有利于中国发展对欧盟的出口,正确;德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将涨价,错误。据图可知,2008年至2009年,欧元相对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将更有利,正确,而法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费用将增加,错误。8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在未来3到5年每年将有3%到5%的升值空间。人民币升值后,手里有美元存款的老百姓在_的情况下可能增加损失。()A把美元兑换成欧元 B把美元用于出国旅游C把美元用于出国购物 D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解析:选D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所以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会增加损失,故选D。美元只是对人民币贬值,把美元用

27、于出国消费或兑换欧元,不会增加损失,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2012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专家指出,央行此举从长远看是将人民币汇改和国际化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标志着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来到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2012年11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6

28、7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升值11个基点。在中间价连续两日升值的带动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就再度触及6.2436的涨停位。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底人民币即期汇率低点计算,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2.6%。从为什么(原因、意义、依据类)的角度分析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讲,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怎样做(如何、建议、措施类)的角度分析应怎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分析:(1)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应当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

29、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2)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国将继续按照改革开放的整体部署,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外汇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兑换进程,进一步理顺供求关系,不断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1我国政府多次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其意义在于()有利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交易成本,促进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和融资往来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ABC D解析:选A是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意义的正确理解。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与交易成本无直接关系,不选

30、。2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100美元)时间美元人民币2012年2月1日100元631.03元2012年2月10日100元629.37元上表情况说明()A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解析:选A2012年2月10日与2月1日相比,100美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更少,表明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故A符合题意。32009年8月11日至2012年2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趋势(见下表)2009年8月11日2010年8月1

31、1日2012年2月10日683.52677.68629.37(1)20092012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特点如何?(2)有人认为:“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这种看法错在哪里?解析:第(1)问,从2009年到2012年100单位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并不快,呈现出“小幅下降,基本稳定”的特点。第(2)问,人民币汇率高,即人民币更值钱,这既有利也有弊;本问要求说明“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错误的原因,应主要从对我国出口和进口的不利影响分析。答案:(1)小幅下降,基本稳定。(2)如果人民币汇率盲目升高,意味着其他国家要拿更多的钱才能买到我国同样多的商品和服务,这就会给我国的外贸出口

32、造成压力,进而导致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减少;同时,由于人民币更值钱,还会导致进口的大量增加,这两者都不利于我国扩大就业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识()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解析:选C注意关键词“有偿使用”,故吉祥物标识是商品,是劳动产品而且用于交换。2读下图,某班同学到博物馆参观,看到曾充当过一般

33、等价物的海贝、石贝、骨贝、包金铜贝(从左至右)四件藏品放在一起。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其中符合经济生活道理的是()A甲同学认为:四件藏品都是货币B乙同学认为:四件藏品都不是货币C丙同学认为:只有海贝不是货币D丁同学认为:只有包金铜贝是货币解析:选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海贝、石贝、骨贝都是在金银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故不是货币,包金铜贝即金银,是货币,故A、B、C说法错误,D正确。3下图为淘宝网购物流程图。在这一购物流程中()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充当了价值尺度职能C货币表现了其他商品的价值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货币的职能的判定,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

34、的理解能力。在流程图中,所汇款项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答案为A。B不当选。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是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说法不符合题干规定性。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要求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D错误。42012年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纪念币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1元”和汉语拼音字母“YIYUAN”及“2012”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一个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小男孩在舞龙。内缘右下方刊“壬辰”字样。纪念币面额为1元,直径为25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为8 000万枚。下列关于该纪念币的说法正确的是()纪念币可直接用于购买商品纪念币的

35、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纪念币是法定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只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而不具有流通手段职能ABC D解析:选A人民币纪念币属于我国的法定货币,因此其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能够直接购买商品,应选。纪念币同其他纸币一样,是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具有收藏价值,但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故错误。5某网站针对2012年通货膨胀预期出现做了详细的调查,网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乐观的状态,积极应对。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引起物价上涨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表现及影响。通货膨胀会带来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会影响

36、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是通货紧缩的表现。6假如在2012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 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元,这会引起_。()A80000.5通货膨胀 B40000.2购买力降低C160002纸币升值 D20003购买力提高解析:选A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 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根据公式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8 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所以,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

37、5元,这会引起通货膨胀。7王某到北京出差,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看中了一套西装,当即决定购买。在付款时,他并没有支付现金,而是使用了()A转账支票 B现金支票C信用卡 D债券解析:选C根据信用卡的功能,可以判断出在商厦购物不支付现金,使用的信用工具应是信用卡。8在下图中,OQ表示外汇汇率变化情况,OP表示人民币币值变化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呈反比例关系,B正确。A是正比例关系,它表示人民币币值越高,外汇汇率也越高。C是二次函数关系。D是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图示。92012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是10

38、0美元兑634.26元人民币,到了2012年11月8日外汇牌价是100美元兑换630.12元人民币。这个变化意味着()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外汇汇率降低,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A BC D解析:选D本题以最新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外汇与汇率的知识,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100美元兑634.26元人民币到兑换630.12元人民币,说明现在的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比过去少了,意味着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而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说明我国出口的商品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所以答案为D。10沃伦巴菲特承诺在

39、他逝去之后,将把至少99%的个人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他认为,留下的钱够花即可,其余赠予社会,去满足社会更多的需求是最有意义的。这表明()A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拥有了货币就拥有了财富B货币具有神秘的力量,有了货币就有了一切C沃伦巴菲特有正确的金钱观D捐出去的货币已经作为世界货币而存在解析:选CA、B两项都是错误的金钱观;材料中不涉及世界货币问题,且D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1某校高一(2)班学生就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同学甲: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生产者经常要出售自己的商品换取人民币,再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同学乙:人民币的作用这么大,国家可以多发行一

40、些人民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学丙:人民币发行多了不好,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1)人民币为什么能购买商品?(2)请你对同学乙和丙的观点进行评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第(1)问,人民币能够购买商品,从根本上是由人民币作为纸币的性质决定的。第(2)问,乙和丙的观点归结起来一个是多发行人民币好,一个是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因此本问的回答应从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入手,说明多发行和少发行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答案:(1)人民币是由我国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41、,能在市场上执行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所以持有人民币就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人民币的这种作用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2)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但不能随意发行,它的发行量受货币发行规律的制约,如果人民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且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如果人民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因此,人民币的发行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乙、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12材料一2011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美

42、元、欧元、日元与人民币兑换比率比较货币名称2011年7月1日与人民币兑换比率2012年7月1日与人民币兑换比率美元100:667.86100:634.25欧元100:829.33100:867.18日元100:7.6 780100:7.9 864材料二漫画:人民币升值的弊和利材料三近年来,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美国大选结束后,专家分析,连任成功的奥巴马总统可能会加强对国内一些竞争力较弱行业的保护,在对外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加保守的立场,在中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奥巴马也将采取更强硬立场,人民币升值压力会继续增加。为此,我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合

43、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请指出漫画中哪些是人民币升值的利,哪些是弊?(3)什么是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何重要意义?解析:第(1)问属于图表题。要从横向对比中找出变化,从纵向对比中找出不同。第(2)问属于漫画题,将漫画中反映出的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分类即可。第(3)问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2012年7月1日与2011年7月1日相比,美元兑换人民币数量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欧元、日元兑换人民币数量增多,欧元、日元升值。(2)利:进口货物大幅降价;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国留学更加便宜。弊:农业将受严重冲击,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