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60542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311_T 73―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 732017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7-05-25 发布 2017-06-25 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11/T 73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丽水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龙泉市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庭付、张世法、李汉美、毛月旺、周 丽娟、陈利民、马瑞 芳、张典勇、邱丁莲。本标准属首次发布。DB3311/T 732018 1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高山菜豆的术语和定义

2、、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再生栽培技术、采收、病虫无害化防治。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行政区域内海拔700米以上无公害高山菜豆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无公害高山菜豆 种植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区,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商品菜豆。

3、3.2 长季节栽培 利用在海拔700米以上高山气候条件下,菜豆中后期在原花序上未开放的花进一步发育,开花结荚,在前期采摘时避免豆柄和豆荚一起采掉的栽培方式。3.3 倒人字架 在高山菜豆生产中,每两根竹子交叉绑成倒人字型的架,交叉处下面1/3,上面2/3,并在每排交叉处放一根架材作横杆,用线绳与倒“人”字架缚紧,在两头要打固定桩,增强抵抗台风能力,防止豆架倒伏。3.4 DB3311/T 732018 再生栽培 菜豆在高山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利用菜豆花序多次抽生功能,花序萼片基部豆荚采收后,花序顶端花蕾多次抽生开花结荚的栽培方式。4 产地环境 土壤环境、环境空气、农田灌溉水质应分别符合GB 1561

4、8、GB 3095、GB 5084的规定。4.1 海拔高度与坡向 海拔700米1300米的高山台地或坡地,朝向以东北坡至南坡为好。4.2 土壤选择 宜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疏松,pH值为5.56.5的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并以2年3年内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为宜。5 品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高产、耐热、抗病、商品性好、市场适销对路,并经当地试种成功的品种,如红花青荚、丽芸2号、浙芸5号等。6 栽培技术 6.1 整地与施基肥 深翻土壤后每亩施生石灰50千克100千克,做成畦面0.7米0.8米、沟宽0.6米0.7米、沟深20厘米的龟背型畦面,畦面每亩沟施商品有机肥800千克100

5、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50千克,硼砂2千克3千克。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 525的要求。6.2 播种 6.2.1 播种时期 播种期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6.2.2 播种 6.2.2.1 选种 选用粒大、饱满无虫蛀的种子。6.2.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0倍液的多菌灵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6.2.2.3 直播 DB3311/T 732018 3 穴播,每畦2行,每行距离沟边12厘米左右,穴距50厘米60厘米,每穴3粒4粒种子,播后盖土1厘米2厘米,若土壤干燥,播种前1天浇足底水。另外需育510%的“后备苗”用于补缺苗。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6.3 田间管理 6.3.1 查苗、

6、补苗、间苗 播种后7天10天进行查苗、补苗,同时做好间苗工作,一般每穴选留2株健壮苗。6.3.2 松土 出苗后至第一张真叶展开时,畦面进行浅松土,同时结合预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的发生。6.3.3 生长调控 当幼苗长至2片3片叶时,视植株长势,喷施一次营养叶面肥,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6.3.4 中耕、施肥、除草、培土 当幼苗长至4片5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施肥、除草、培土,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0千克15千克。6.3.5 搭架、铺草 在“甩蔓”前应选用长约2.5 米竹棒及时搭好倒人字架。搭架后及时按逆时针方向引蔓上架,同时畦面铺草。6.3.6 肥水管理 6.3.6.1 肥料管

7、理 追肥掌握适施氮肥、多施磷钾肥、花前少施、开花结英期重施及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在苗期和抽蔓期各追肥1次,每亩可用腐熟人粪尿600千克,或用0.3%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水溶液15千克进行浇施。在开花结荚期每隔7天10天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千克20千克。肥料在两株的中间(四株开两穴)开穴施入,施后盖土,两株之间轮流开穴施肥。在菜豆盛产期要用氨基酸、0.2%磷酸二氢钾、微肥等进行根外追肥。6.3.6.2 水分管理 总体保持湿而不干为宜。苗期严格控制水分,开花前适当控制浇水,开花结荚后相应加大水分。6.3.7 疏叶、打顶 在菜豆植株长满架时应进行

8、打顶控势。在长势过旺的时候进行适当疏叶,清除老叶、病叶。7 再生栽培技术 7.1 重施翻花肥 豆荚连续采收20天左右会出现一个生长停滞期,持续7天10天,开花数量会减少,是蔓生菜豆长季节栽培的又一关键时期,重施翻花肥,每亩浇施施配比浓度为0.5%的三元复合肥25千克30千克。DB3311/T 732018 7.3 摘除病、老叶 及时摘除中下部的老叶、病叶,促进基部侧蔓的形成,花柄、腋芽萌发和花芽的发育。7.4 水分管理 开花前适当控制浇水,开花结荚后相应加大水分,总体保持湿而不干为宜。8 采收 高山菜豆从开花到采收时间为15天20天,当豆粒略显,子粒微鼓前采收,及时分批采摘嫩荚,采摘时注意留住

9、花柄,采摘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初期2天采摘一次,高温盛荚期每天采摘一次。9 病虫无害化防治 9.1 无害化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生态”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9.2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强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布局茬口,进行间作、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等农艺措施。生产过程及时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废弃秸秆带出田外集中处理。9.3 物理防治 9.3.1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诱杀 田间悬挂黄板、蓝板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棕榈蓟马等害虫 9.3.2 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的趋性诱杀 在豆荚螟、斜纹夜蛾等害虫高发期可在距地1

10、.5米处每亩悬挂性诱捕器6-8个,或糖醋液诱捕器5-10个对豆荚螟、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害虫进行专性诱杀(性诱捕器具有专一性强,不宜保存等特性,应注意现买现用,根据不同害虫选用相应对路的诱芯)。9.3.3 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 用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虫灯在夜间诱杀害虫。9.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利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农用链霉素等微生物农药和印楝素、苦参碱、烟碱等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9.5 化学防治 9.5.1 合理选用农药 对症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适当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农药使用按GB/T8321

11、的规定执行。根据高山菜豆有害生物发生实际对症用药,因防治对象、农药性能以及抗药性程度不同而选择DB3311/T 732018 5 最合适的农药品种,能挑治的不普治,根据防治指标适期防治,合理选用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允许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安全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禁止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参见附录C)。9.5.2 优先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的高效低毒农药 针对根腐病可优先选用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可选用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源农药对细菌性疫病进行防控和治疗,同时可选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控。与此同时,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旺盛期可选用寡糖.

12、链蛋白等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类生物源农药,起到抗病增产作用,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10 模式图 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D。DB3311/T 732018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高山菜豆主要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 病虫名称 无害化防治技术 猝倒病 种子处理。播种前适当晒种,再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1 小时,凉干种子表面水分即可播种;发病初期选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或 72%霜霉威盐酸盐 500 倍液喷灌。根腐病 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或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500 倍

13、液喷灌,每隔 7 天 1 次,连续防止 2-3 次。立枯病 播种前可使用 2.5%咯菌腈拌种处理;在幼苗期可使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喷灌处理。细菌性疫病 轮作。选用不带病菌种子;平衡施肥。发病初期喷药预防,可用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用农用链霉素 1000-1500 倍液、75百菌清 8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 7 天 1 次,连续喷药 2-3 次。锈病 合理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 2-3 年;加强管理:高畦宽沟栽培,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在发病

14、初期可选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 1000-1500 倍液,或 62.25%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醚菌酯 2000-3000倍液喷雾,间隔 7-10d 一次,连续防治 2-3 次。炭疽病 发病初开始喷洒 42.8%氟菌肟菌酯或 25%咪鲜胺锰盐 1000 倍液、250 克/升吡唑醚菌酯等农药防治,隔 7-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夜蛾科害虫 农业防治:清除杂草,结合田间作业可摘除卵块及幼虫扩散危害前的被害叶;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他菜虫,可采用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或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化学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至 3 龄幼虫分散前,一般选择在傍晚太阳下山后

15、施药,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雾叶面及叶背,使药剂能直接喷到虫体和食物上,触杀、胃毒并进,增强毒杀效果,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技术措施。在卵孵高峰期可选用 10%阿维.氟酰胺 1000-2000 倍液或 5%氯虫苯甲酰胺 1500-3000 倍液连续防治 2-3 次。地下害虫 冬前深翻;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可在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成虫羽化高发期在田间悬挂糖醋诱杀器;用阿维.氟酰胺等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蚜虫 清除杂草,清洁菜园;及时发现,尽早防治;初期用 46%氟啶.啶虫脒、10%吡虫啉、呋虫胺等农药交替进行喷雾使用;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豆荚螟 农业防治

16、:选用结荚期短,荚上无毛或少毛的抗性品种,调整播期,错开豆荚螟产卵盛期,避免豆科作物多茬口混种及连作;化学防治:应在现蕾开始施药,重点喷蕾、花、嫩荚和落地花,药剂可选用 10%阿维.氟酰胺、5%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农药交替使用。潜叶蝇 农业防治:及时摘除虫叶清洁田园,同时可结合覆膜除草技术减少斑潜蝇危害。生物防治:在斑潜蝇成虫高发期,可悬挂微生物引诱剂对斑潜蝇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可选用 75%灭蝇胺等农药喷雾。DB3311/T 732018 7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允许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安全使用方法 分类 农药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剂型 常用药量 稀释倍数 施

17、用方法 最多使用 次数 安全 间隔期 d(天)杀菌剂 醚菌酯(翠贝)50%AS 2500-4000 喷雾 3 7-10 苯醚甲环唑(世高)10%AS 1000-2000 喷雾 3 7-10 溴菌腈 25%WP 800-1200 喷雾 3 7-10 氟啶脲(抑太保)5%SC 1500-2000 喷雾 1 10-12 咪鲜胺锰盐 50WP 800-1200 喷雾 3 7-10 代森猛锌 80WP 500800 喷雾 2 7-10 霜脲氰锰锌(克露)72WP 500800 喷雾 3 7-10 百菌清(达克宁)75WP 600800 喷雾 3 7-10 甲霜灵.锰锌 58WP 800-1000 喷雾

18、3 7-10 克噁霜灵(杀毒矾)68%WP 1500-2000 喷雾 3 7-10 多菌灵 50%WP 5001000 喷雾 2 5-8 甲基托布津 70%WP 10001200 喷雾 2 5-8 异菌脲(扑海因)50%SC 15002000 喷雾 1 10-12 氢氧化铜(可杀得叁千)77%WP 500-1000 喷雾 3 3-5 吡唑醚菌酯 25%EC 1000-2000 喷雾 3 7-10 中生菌素 3%WP 1000-1200 喷雾 3-4 2-4 农用链霉素 72%WP 1000-1500 喷雾 3-4 2-4 甲霜.噁霉灵 30%AS 1000-1200 喷雾 2-3 7-10 咯

19、菌腈 2.5%CS 800-1000 拌种 1 7-10 霜霉威盐酸盐 72%AS 6001000 喷雾 2-3 7-10 唑醚.代森联 60%AS 1000-2000 喷雾 3 7-10 啶酰菌胺 50%AS 5001500 喷雾 3 7-10 氟菌.肟菌酯 42.8%CS 1000-2000 喷雾 2-3 7-10 春雷.王铜 47%WP 500800 喷雾 3-4 7-10 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 8000ug/mg 1000-1500 喷雾 3 7-10 阿维菌素 1.8%EC 1500-2000 喷雾 3 10-12 灭蝇胺(潜克)75%WP 50007500 喷雾 2 7-10 苦参碱

20、 0.36%WG 500800 喷雾 2 2-4 吡虫啉 10%EC 5000-6000 喷雾 2 7-10 氯虫苯甲酰胺 20%CS 1500-3000 喷雾 2-3 7-10 呋虫胺 20%AS 800-1000 喷雾 2-3 7-10 阿维.氟酰胺 10%CS 1000-2000 喷雾 2-3 7-10 氟啶.啶虫脒 46%WG 8000-12000 喷雾 2-3 7-10 其他 寡糖.链蛋白 6%SP 500800 喷雾 3-4 2-4 丙酰芸苔素内酯 0.003%AS 3000 喷雾 3-4 2-4 DB3311/T 732018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无公害蔬菜禁止使用高毒、高风

21、险农药品种 分类 农药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或不建议使用原因 高毒农药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高残留 有机锡杀菌剂 薯瘟锡(毒菌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氯化锡 高残留、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剧毒、高残留 有机杂环类 敌枯双 致畸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化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 剧毒、高毒、易药害 有机氯杀虫剂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硫丹 高残留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工业品含有一定数量的 DDT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

22、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致癌、致畸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杀扑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甲基异柳磷、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高毒、高残留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克百威(呋喃丹)、丁(丙)硫克百威、涕灭威 高毒 硫代磷酸酯类 毒死蜱 高毒、高残留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取代苯杀虫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苯菌灵(苯莱特)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对鱼毒性大 其他 溴敌隆、杀鼠醚、杀鼠灵、敌鼠钠、溴鼠灵等灭鼠驱鸟、杀

23、灭地下害虫剧毒高残留农药 高残留、慢性毒性 高风险农药 有机磷杀虫剂 辛硫磷、马拉硫磷 豆类敏感 苯基吡唑类杀虫剂 氟虫腈 对蜜蜂和甲壳类水生生物高风险、难降解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杀虫单 菜豆敏感 矿物源杀菌剂 石硫合剂 豆类敏感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腐霉利 幼苗敏感 三唑类杀菌剂 丙环唑 蔬菜敏感 磺酰脲类激素型除草剂 2,4-滴丁酯 菜豆敏感 三嗪类除草剂 莠去津 豆类敏感、水源地禁用 DB3311/T 732018 9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高山菜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图 群体产量与结构指标 目标产量 栽植密度 田块选择 采用长季节生产技 术,亩 产 量20002500 公斤。每畦 2

24、行,穴距 5060 厘米,每亩用种量 1.5 公斤左右,每亩栽种2700-3000穴。在高山海拔 700 米以上,宜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灌方便,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并以23 年内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为宜。无害化防治原则:无害化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生态”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原则。农业防治: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耐)病强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布局茬口。生产过程及时摘除病枝、病叶、病果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源。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田间悬挂黄板、蓝板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绳、棕榈蓟马等害虫。利用性诱剂、糖醋液等诱杀豆荚螟、

25、斜纹夜蛾等害虫。用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虫灯在夜间诱杀害虫。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合理利用生物源农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对症优先选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适当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拒绝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防治对象防治对象 无害化防治技术无害化防治技术 猝倒病猝倒病 种子处理。播种前适当晒种,再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1 小时,凉干种子表面水分即可播种。发病初期选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或 72%霜霉威盐酸盐 500倍液喷灌。根腐病根腐病 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

26、水;发病初期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或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灌,每隔 7 天 1 次,连续防止 2-3 次。立枯病立枯病 播种前可使用 2.5%咯菌腈拌种处理;在幼苗期可使用 30%甲霜.噁霉灵 1000 倍液喷灌处理。细菌性疫细菌性疫病病 轮作。选用不带病菌种子。平衡施肥。发病初期喷药预防,可用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1500 倍液、75百菌清 8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 7 天 1 次,连续喷药 2-3 次。锈病锈病 合理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 2-3 年。

27、加强管理:高畦宽沟栽培,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 1000-1500 倍液,或 62.25%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醚菌酯 2000-3000 倍液喷雾,间隔 7-10d 一次,连续防治 2-3 次。炭疽病炭疽病 发病初开始喷洒 25%溴菌腈(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25%咪鲜胺锰盐 1000 倍液、75%百菌清(达克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等农药防治,隔 7-10 天 1 次,连续防治 2-3次。夜蛾科害夜蛾科害虫虫 农业防治:清除杂草,结合田间作业可摘除卵块及幼虫扩散危害前

28、的被害叶。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他菜虫,可采用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或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化学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至 3 龄幼虫分散前,一般选择在傍晚太阳下山后施药,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雾叶面及叶背,使药剂能直接喷到虫体和食物上,触杀、胃毒并进,增强毒杀效果,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技术措施。在卵孵高峰期可选用 10%阿维.氟酰胺 1000-2000 倍液或 5%氯虫苯甲酰胺 1500-3000 倍液连续防治 2-3 次。地下害虫地下害虫 冬前深翻;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可在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成虫羽化高发期在田间悬挂糖醋诱杀器;用阿维.氟酰胺等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蚜虫

29、蚜虫 清除杂草,清洁菜园;及时发现,尽早防治;初期用 46%氟啶.啶虫脒、10%吡虫啉、呋虫胺等农药交替进行喷雾使用。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豆荚螟豆荚螟 农业防治:选用结荚期短,荚上无毛或少毛的抗性品种,调整播期,错开豆荚螟产卵盛期,避免豆科作物多茬口混种及连作;化学防治:应在现蕾开始施药,重点喷蕾、花、嫩荚和落地花,药剂可选用 10%阿维.氟酰胺、5%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农药交替使用。斑潜蝇斑潜蝇 农业防治:及时摘除虫叶清洁田园,同时可结合覆膜除草技术减少斑潜蝇危害。生物防治:在斑潜蝇成虫高发期,可悬挂微生物引诱剂对斑潜蝇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可选用 75%灭

30、蝇胺等农药喷雾。高山菜豆长季节栽培关键技术高山菜豆长季节栽培关键技术 四季豆中后期在原花序上未开放的花进一步发育,开花结荚,在前期采摘时避免豆柄和豆荚一起采掉,在翻花结荚时要进行追施硼肥,否则会导致缺硼引起菜豆品质下降,主要关键在于肥水的调节。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开始采收后每隔 10 d(天)施 1 次肥,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10 公斤。豆荚连续采收 20d(天)左右会出现一个生长停滞期,持续 710 d(天),开花数量会减少,此时是蔓生菜豆长季节栽培的又一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肥水管理,植株的生长就会开始减弱,产量逐步减少,豆荚的质量也逐渐变劣,弯曲豆荚变多。所以在这个时期要重施翻花肥,每亩

31、施三元复合肥 2530 公斤,摘除中下部的老叶、病叶。促进基部侧蔓的形成,促进花柄、腋芽萌发和花芽的发育。肥料在两株的中间开穴施入,施后盖土,两株之间轮流开穴施肥。开花前适当控制浇水,开花结荚后相应加大水分,总体保持湿而不干为宜。月份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生育期 大田准备期 播期 营养生长期 采收期及连续开花结荚期 大田准备期大田准备期 播期播期 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 采收期及连续开花结荚期采收期及连续开花结荚期 土壤选择 品种选择 整地与施基肥 查苗、补苗、间苗 松土

32、生长调控 中耕、施肥、除草、培土 搭架、铺草 肥水管理 疏叶、打顶 采收 长季节栽培技术 宜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疏松,pH值为5.56.5 的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选用优质、高产、耐热、抗病、商品性好品种,如红花青荚、丽芸2 号 浙芸 5号等。亩施生石灰50-100 公斤,畦面0.7-0.8 米、沟宽0.6-0.7 米、沟深 20厘米的龟背型畦面,畦面每亩沟施有机肥1200-2500 公斤,钙镁磷肥 30-50 公斤,硼砂 2-3 公斤。选用粒大、饱满无虫蛀的种子,播种前用 500 倍液的多菌灵浸种 30 分钟,晾干后播种。需育 5-10%的“后备苗”用于补缺苗。穴播,

33、每畦 2行,每行距离沟边 12 厘米左右,穴距 50-60 厘米,每穴3-4 粒种子,播后盖土 1 厘米2 厘米。播种后7天10天进行查苗、补苗,同时做好间苗工作,一般每穴选留2株健壮苗。出苗后至第一张真叶展开时,畦面进行浅松土,同时结合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的发生。当幼苗长至 2-3 片叶时,视植株长势,喷施一次营养叶面肥(如芸苔素等),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当幼苗长至 4-5 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施肥、除草、培土,每亩施复合肥 10-15 公斤。在“甩蔓”前选用长约 2.5 米竹棒及时搭好倒人字架,在两头要打固定桩,增强抵抗台风能力,防止豆架倒伏。在竹棒 1/3 处横放一根架材作横梁,用绳扎紧。搭架后及时按逆时针方向引蔓上架。追肥掌握“适施氮肥、多施磷钾肥、花前少施、开花结英期重施及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一般在苗期和抽蔓期各追肥 1 次,亩用 0.3%复合肥 15 公斤进行浇施。植株长满架时可选择进行打顶控势。同时,清除老叶、病叶。从开花到采收时间为 15-20 天,豆荚大而嫩,子粒未鼓前采收,及时分批采摘嫩荚,采摘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初期 2 天采摘一次,高温盛荚期每天采摘一次。在开花结荚期每7 天10 天施一次肥,每次亩施 N、P、K 各 15%的复合肥 15公斤20 公斤。在四季豆盛产时期可用氨基酸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