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60222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DB4201T690-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20 CCS P 22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 4201/T 6902023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 2023-12-29 发布 2024-01-29 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1/T 6902023 II 目次 前 言.IV 引 言.V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符号.4 尺寸参数.4 4.1 性能参数.5 4.2 5 总则.5 6 基本规定.5 7 水文地质勘察.6 一般规定.6 7.1 工作布置.7 7.2 钻探.7 7.3 试验 .8 7.4 水文地质勘察成果.12 7.5 8 隔渗.13 一般规

2、定.13 8.1 设计.13 8.2 施工.15 8.3 9 降水与集水明排.17 一般规定.17 9.1 降排水设计.17 9.2 管井降水.19 9.3 轻型井点.29 9.4 集水明排.29 9.5 施工.30 9.6 运行与维护.30 9.7 周边环境影响风险控制.31 9.8 10 回灌.32 一般规定.32 10.1 设计.32 10.2 施工与运行维护.33 10.3 11 检测与监测.34 DB 4201/T 6902023 III 一般规定.34 11.1 检测.34 11.2 监测.35 11.3 附录A (资料性)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39 附录B (资料性

3、)武汉地区常见的成井方法.53 附录C (资料性)基坑隔渗帷幕方法.54 附录D (规范性)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55 附录E (资料性)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58 附录F (规范性)回灌试验技术要求.61 本文件用词说明.62 条 文 说 明.64 1 范围.68 6 基本规定.68 7 水文地质勘察.68 8 隔渗.70 9 降水与集水明排.71 10 回灌.77 11 检测与监测.78 DB 4201/T 6902023 IV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

4、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和消防验收中心、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晓腊、肖铭钊、熊慧萍、余平安、李忠超等。DB 4201/T 6902023 V DB 4201/T 6902023 VI 引 言 为使武汉市建筑与市政工程的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全过程,制定本文件。以下单位和人员在本文件编制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程,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此感谢!参与编制的单位:武汉市勘

5、察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道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天圜工程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人员:舒武堂、马郧、陈建斌、许水潮、谢武军、阎波、马昌慧、李栋广、熊宗海、

6、崔德山、冯庆高、张杰青、和礼红、丁洪元、庞建成、危正平、何世达、蔡雪峰、胡恒初、唐建东、吴志权、徐书平、朱作猛、莫云、陈律、孙峰、胡科、许开军、谢昭宇、刘秀珍、徐丹、胡文惠、卢方伟、张利斌、彭朝晖、李晓芬、吴晓云、彭泉、刘艳敏、陈斌、姚小波、郭建波、刘培林、占征杰、吴钰梁、吴柳东、陈春雷、张华军、胡宝山、周虎、贺翔、王高峰、陈琪。审查人:徐杨青、袁内镇、孙红林、蔡耀军、唐传政、徐贵来、宋榜慈。DB 4201/T 6902023 VII DB 4201/T 6902023 1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的基本规定、水文地质勘察、隔渗、降水与集水明排、

7、回灌、检测与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建筑与市政工程的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其他基坑工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49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 509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5034 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 JGJ

8、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12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311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T 8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 199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JGJ/T 303 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规程 JGJ/T 396 咬合式排桩技术标准 DB42/T 159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42/T 830 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术规程 DB42/T 1710 工程勘察钻探封孔技术规程 DB42/T 1774 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DB42/T 1833 河道管理范围钻孔封孔技术规程 T/CCES 20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规程 DB

9、4201/T 6902023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坑工程 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下部结构或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地下水控制、土方开挖与回填及环境监测等各项措施的总称。3.2 地下水控制 groundwater control 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控制和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采取的隔渗、降水、排水、回灌等工程措施的统称。3.3 突涌 abrupt gush 当基坑开挖后,开挖面以下隔水层的自重压力小于下部承压水水头压力时,引起开挖面土体隆起破坏并

10、同时发生喷水涌砂的现象。3.4 流土 soil flow 饱和的松散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当水力坡降(梯度)达到某一临界数值后,产生悬浮流动的现象,主要发生在颗粒较细且级配均匀的粉、细砂或粉土中。3.5 管涌 piping 在渗流力作用下,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和被带出,土中的空隙逐渐增大,形成管状渗流通道,从而使土体产生变形、失稳的现象。3.6 隔渗帷幕 groundwater cut-off curtain 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进入基坑的幕墙状竖向和水平向截水体。3.7 落底式帷幕 closed curtain for cutting-off drains 底端位

11、于相对隔水层一定深度的隔渗帷幕。3.8 悬挂式帷幕 unclosed curtain for cutting-off drains 底端位于含水层之中的隔渗帷幕。DB 4201/T 6902023 3 3.9 渠式切割水泥土搅拌墙(TRD)trench-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 通过主机带动竖向插入岩土层的链锯式切割箱横向移动、切割及灌注水泥浆,在槽内进行混合、搅拌、固结形成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3.10 铣削深搅水泥土搅拌墙(CSM)cutter soil mixing deep wall 采用铣削式设备,在槽内通过铣轮的钻进、提升、喷浆搅拌、固结形成等厚度水泥土

12、搅拌墙。3.11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MJS)omnibearing high pressure jet grouting 利用可多方位施工的高压喷射注浆设备和具有强制排浆、可调控地内压力功能的钻具,通过喷射流切割土体并与土体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方法。3.12 降水 dewatering 采用轻型井点、管井等抽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地下水对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产生影响,称为降水。基底进入含水层(承压水或潜水)时,将水位降低至基底以下,称为疏干降水;如基底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降低后的承压含水层测(压)管水位高于基底,称为减压降水。3.13 轻型井点 light well point dew

13、atering 沿基坑周围以一定的间距埋入井点管至含水层内,在地面上用水平铺设的集水总管将各井点管连接起来,在一定位置设置真空泵和离心泵,使地下水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经滤管进入井管,然后经集水总管排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降水方法。3.14 管井 tube well 用于按照一定标准抽排或回灌地下水的竖向结构。3.15 真空管井 vacuum tube well 真空管井是在常规管井降水的基础上,增设真空泵等抽气集水系统的一种管井。3.16 抽水试验 pumping test 通过管井中抽水和观测,获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现场试验。3.17 回灌 groundwater recharge 将符

14、合水质要求的水引渗入地下含水层,稳定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位降低使土体固结产生有危害的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工程措施。DB 4201/T 6902023 4 3.18 回灌试验 fluid injection test 通过回灌水量及水位变化验证设计回灌压力、回灌量、回灌水位上升值等参数的试验。3.19 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 informationlized construction of groundwater control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结合工程目标,及时调整地下水控制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4 符号 尺寸参数 4.1 ro基坑等效半径,m;H任意点处隔水底板到降水前静水

15、位的高度,m;Hw承压水水头高度,m;M含水层厚度,m;sw水位降深(抽水井内),m;D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L2隔渗帷幕或连续桩、墙插入基坑底以下的深度,m;L1潜水面或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坑底面的土层厚度,m;h基坑内外的水头,m;l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V基坑内潜水土体的体积,m3;F基坑面积,m2;MR帷幕底端距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帷幕厚度,m;Sd目标水位距含水层底板的距离,m;q0单井出水能力,m3/d;q设计单井出水量,m3/d;SW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量,cm;wi水位下降引起的各计算分层有效应力增量,kPa;hi受降水影响地层的各计算分层厚度,cm;Esi第i

16、层土的压缩模量,kPa;Qp排水沟的设计流量,m3/d;VP排水沟的排水能力,m3/d;Q*允许回灌压力P对应的单井回灌量,m3/d;S*水位抬升值,m;r*回灌管井至计算点的距离,m;h1井壁隔水封闭层厚度,m。DB 4201/T 6902023 5 性能参数 4.2 基坑等效半径系数;kty坑底抗突涌安全系数;D范围内土的平均天然重度,kN/m3;w水的重度,kN/m3;土的浮重度,kN/m3;Kse流土稳定性安全系数;渗透系数,m/d;表观渗透系数,m/d;R抽水影响半径,m;表观抽水影响半径,m;含水层给水度,无量纲;隔水系数,为反映帷幕隔水作用的系数,无量纲;为水位加权系数;Mt降水

17、时间影响系数;e压缩模量修正系数;回灌渗透系数,m/d;回灌影响半径,m;P允许回灌压力,kPa;K0回灌含水层上覆隔水层静止侧压力系数;s 井壁黏性土封闭层底(或隔水层底板)至地面间各分隔层的平均加权重度,kN/m3;F井壁抗劈裂安全系数。5 总则 为使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文5.1 件。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建筑与市政工程的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5.2 验收、运维及封井。其他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可参考使用。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应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5.3 结合地区经验,

18、合理选择地下水控制方案。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应与基坑支护结构同步设计。5.4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5.5 6 基本规定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主要包括对孔隙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的控制。6.1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6.2 a)满足基坑坑底抗突涌、坑底及侧壁抗渗流稳定性要求,保证基坑工程稳定和安全;b)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正常使用;c)满足基坑内的工程施工条件。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隔渗、降水、集水明排和回灌四大类。隔渗、降水、集水明排可6.3 单独或组合使用;回灌宜与降水、隔渗组合使用。DB 4201/T 69

19、02023 6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工作应做到节约地下水资源、保护环境,不得污染地下水。6.4 地下水控制实施过程中,应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6.5 地下水控制应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适时启动应急预案。6.6 地下水控制安全等级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特征、基坑开挖深度等按表 1 划分6.7 为三个等级。表 1 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安全等级 基坑开挖深度 H(m)工程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特征 aH Ha2H a2H H15 一 一 二 一 一 二 一 二 二 10H15 一 一 二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6H10 一 二 三 一 三 三 一 三 三

20、H6 一 三 三 一 三 三 二 三 三 注:1.H基坑计算开挖深度,m。2.a道路、管线及邻近建(构)筑物基础边缘离坑口内壁的距离,m。邻近建(构)筑物指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的永久性建(构)筑物。管线指重要干线、生命线工程或一旦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管线。3.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特征分类:一级阶地、河漫滩、局部富水古河道的地下水。二级阶地、古河道、富水的剥蚀堆积平原区碎石层及富含岩溶水的强发育岩溶区的地下水。剥蚀堆积平原及低山丘陵区碎石层中的地下水、基岩裂隙水及中弱发育岩溶区的地下水。4.邻近建(构)筑物为文物建筑或优秀历史建筑,或邻近堤防、铁路、地铁的基坑工程,其安全等级按提高一级考虑。存在下列情

21、况之一的地下水控制工程应进行专项研究,地下水控制设计及施工方案应进行专项论6.8 证:a)富含岩溶水且需要对岩溶水进行控制的基坑工程;b)基坑降水深度20 m;c)对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7 水文地质勘察 一般规定 7.1 7.1.1 水文地质勘察应根据基坑工程的需要进行,宜与岩土工程勘察同步进行。当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补充勘察或专项水文地质勘察。7.1.2 水文地质勘察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水文地质调查、测绘、勘探、室内外试验等多种勘察方法。7.1.3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收集场地及其周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调查对工程有影响的邻近地表水体的水位变

22、化情况;调查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幅度;收集场地及其周边已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分布、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等资料;收集场地周边地下水控制项目的工程经验;b)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主要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DB 4201/T 6902023 7 c)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和补排关系;d)查明地下水控制工程影响范围内各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e)确定地下水控制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的建议。工作布置 7.2 7.2.1 水文地质勘探孔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水文地质勘探孔布置应能控制对工程有影响的所有含水层,并满足地下水

23、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b)当水文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同步进行时,水文地质勘探孔宜与岩土工程勘察孔合并布置;当进行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时,水文地质勘探孔的数量宜根据地下水控制工程等级按表 2 确定;c)当场地存在互层土层时,静力触探孔的数量宜不少于岩土工程勘探孔总数量的 1/3;d)水文地质勘探孔的深度应能控制对工程有影响的含水层及隔水层,并满足地下水控制工程设计要求。7.2.2 抽水试验井、观测井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地下水控制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工程,应进行现场抽水试验;抽水试验井和观测井的数量根据地下水控制工程等级按表 2 确定;b)对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有影响的多层含水层,应分层进

24、行抽水试验,提供各含水层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对于互层土,尚宜结合室内渗透试验及抽水试验,综合判断其水平向和竖直向渗透系数;c)距离抽水试验井最近的第一口观测井应避开三维流和紊流的影响,两者距离不宜小于 5.0 m,第二口观测井与抽水试验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第一口观测井与抽水试验井之间距离的 2 倍。表 2 水文地质勘探孔及抽水试验井、观测井数量表 地下水控制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类型 勘探孔 抽水试验井 观测井 勘探孔 抽水试验井 观测井 勘探孔 抽水试验井 观测井 数量 8 2 4 4 1 2 3 注:水文地质勘探孔及抽水试验井、观测井数量不宜少于表中数量。钻探 7.3 7.3.1 水文地

25、质勘探孔的钻进和成孔工艺,宜符合下列要求:a)勘探孔成孔直径不宜小于 91 mm;b)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松散填土及其他易坍塌的岩土层钻进时,可采用套管护壁;c)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黏性土层、粉土层、砂土层钻进时,宜采用泥浆护壁;在碎石土、破碎岩层等钻进取芯困难时,可采取植物胶浆液护壁结合单动双管钻具钻进;当冲洗液漏失严重时,应采取充填、封闭等堵漏措施;d)钻进回次进尺应根据岩土层情况、钻进方法及工艺要求等确定,钻进回次及岩芯采取率应满足 JGJ/T 87 的有关规定。7.3.2 抽水试验井、观测井的钻进和成井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a)抽水试验井、观测井的钻进方法和钻具应根据地层特性、场地条件、

26、井身结构和钻进设备等因素确定,可按附录 B 选择;DB 4201/T 6902023 8 b)钻进的护壁方法应根据地层岩性、钻进方法确定;在基岩中宜采用清水钻进;在钻进主要取水段的含水层时,严禁采用向井身内投放黏土代替泥浆护壁;当采用水压护壁冲击钻进时,应保持井身内水位高于地下水静水位;c)成孔完成后应按成井要求完成探井、换浆、安装井管、填砾、止水、洗井等工序;d)洗井方法有注水冲孔洗井、水泵洗井、活塞洗井、空压机洗井及联合洗井等,可根据成井施工工艺、井管直径合理选用;e)抽水试验井应满足成井和抽水设备安装的要求,在松散层中抽水试验井井管内径不应小于 250 mm,成孔孔径不应小于 450 m

27、m;在基岩中抽水试验井成孔孔径不宜小于 219 mm。观测井应满足目标含水层水位观测的要求,观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 70 mm;f)抽水试验井的钻进和成孔工艺除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满足 DB42/T 830 的有关规定。7.3.3 岩土层描述的主要内容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岩土层描述内容表 类 别 描 述 内 容 填土类 名称、颜色、湿度、状态、包含物、堆填年限 粉土类 名称、颜色、湿度、密实度、包含物、层理特征 黏性土类 名称、颜色、湿度、状态、包含物、层理特征 互层土类 名称、颜色、湿度、各层的状态及厚度、包含物、层理特征 砂土类 名称、颜色、矿物成分、密实度、包含物、层理特征 碎

28、石土类 名称、母岩成份、颗粒粒径及含量、磨圆度、密实度、胶结情况、充填物 岩石类 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化石、岩脉、包裹物、风化程度、裂隙性质、裂隙和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充填情况 7.3.4 用作渗透试验的土样应取或级样,用作颗粒分析试验的土样可取扰动样;采取颗粒分析试验的土样,每件土样质量应不小于表 4 的数值。表 4 每件土样的取样质量表 土层 粉土 砂 圆砾(角砾)卵石(碎石)质量 0.5 kg 1 kg 3 kg 5 kg 7.3.5 水样应分层采取,同一含水层采取的水样不少于 2 组;当场地存在污染源时,应提供全分析水质检测结果。7.3.6 在钻探过程中,应对漏水位置

29、、孔壁坍塌、气体逸出的情况、地层变化的深度、掉钻深度等进行观测和记录。7.3.7 水文地质勘探孔应在施钻目的达到后立即进行封堵,封堵应满足 DB42/T 1710 的相关要求;在河道影响范围内,应满足 DB42/T 1833 的相关要求。试验 7.4 7.4.1 水文地质参数的现场测试方法应根据含水层分布、土层渗透性、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多层含水层应分层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测试。DB 4201/T 6902023 9 7.4.2 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抽水试验不宜少于 3 次降深,其中大降深对应的单井出水量应接近设计单井出水量;b)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不得小于 8

30、 h;当抽水不稳定时,其延续时间不得少于 24 h;c)稳定流抽水试验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宜在抽水开始后的 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 各测一次,其后宜每隔 30min 测一次;水温、气温宜每隔 8 h 同步量测一次;d)抽水停止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隔同抽水试验动水位观测时间间隔;e)试验时,出水量的观测误差应小于 10%;水位观测的允许误差为10 mm;f)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具体要求,可参考 GB 50027 执行。7.4.3 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稳定流抽水试验时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可按照表 5、表 6

31、进行,非稳定流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可参考 GB 50027 执行;b)应采用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适应的计算公式;表 5 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试验方法 适用条件 示意图 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单井抽水、单井观测试验 承压水 承压完整井:=2(1)ln1 1.承压水;2.过滤器在含水层顶板;3.l0.3M;4.r10.3M 承压非完整井:=0.16(1)2.3lg1.6 arsh1 潜水 潜水完整井:=0.732(21)(1)lg1 DB 4201/T 6902023 10 续表 试验方法 适用条件 示意图 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1.潜水;2.靠近河流;3.观测孔平行岸边 潜水完整井:=0.732(21

32、)1lg42+1212 b井中心与河岸的距离,m;1.潜水;2.靠近河流;3.观测孔垂直岸边 潜水完整井:=0.732(21)1lg211 单井抽水、双井观测试验 承压水 承压完整井:=2(12)ln21 1.承压水;2.过滤器在含水层顶板;3.l 0.3M 承压非完整井:=0.16(12)arsh1 arsh2 arsh1 arsh2 ln21 DB 4201/T 6902023 11 续表 试验方法 适用条件 示意图 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潜水 潜水完整井:=0.732(212)(12)lg21 1.潜水;2.抽水孔为非淹没式过滤器;3.l0.3M;4.sw0.3l1;5.r1=0.3r2;6

33、.r20.3H 潜水非完整井:=0.16(12)arsh1arsh2 式中:=1 0.5(1+2)1.潜水;2.靠近河流;3.观测孔平行岸边 潜水完整井:=0.732(212)(12)12lg42+1242+22+lg21 b井中心与河岸的距离,m;1.潜水;2.靠近河流;3.观测孔垂直岸边 潜水完整井:=0.732(212)(12)lg2(21)1(22)式中:Q出水量,m3/d;rw抽水井的半径,m;H任意点处隔水底板到降水前静水位的高度,m;M含水层厚度,m;sw抽水井内水位降深,m;s1、s2观测井内水位降深,m;r1、r2观测井至抽水井的距离,m DB 4201/T 6902023

34、12 表 6 稳定流抽水试验影响半径计算 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 备注 lg=1lg2 2lg11 2 承压水;两个观测孔 H任意点处隔水底板到降水前静水位的高度,m;sw抽水井内水位降深,m;s1、s2观测井内水位降深,m;r1、r2观测井至抽水井的距离,m;rw抽水井的半径,m;lg=1(2 1)lg2 2(2 2)lg1(1 2)(2 1 2)潜水;两个观测孔 lg=lg1 1lg 1 承压水;一个观测孔 lg=(2 )lg1 1(2 1)lg(1)(2 1)潜水;一个观测孔 =10 承压水 sw小于 10m 时,取sw=10m。=2 潜水 水文地质勘察成果 7.5 7.5.1 水文地质勘察

35、成果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针对地下水控制工程设计、施工的需要,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编制,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试验等,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b)应阐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明确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水位动态特征;c)明确地下水控制设计参数,并对地下水控制方法提出建议;d)应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评价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影响范围,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地面沉降、地面坍陷、基坑与边坡失稳等周边环境影响问题加以分析;e)对地下水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提出建议。7.5.2 水文地质勘

36、察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a)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基坑开挖深度、地理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内容;b)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工作依据、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c)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d)水文地质试验;e)水文地质勘察综合评价,应包括地下水控制工程等级判定、地下水控制设计参数分析与计算、地下水控制方法建议、地下水控制措施对基坑稳定及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等内容;f)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带来的基坑工程风险;g)结论与建议;h)试验成果图件、图表、计算书及照片等。DB 4201/T 6902023 13 8 隔渗 一般规定 8.1 8.1.1 下列情况下应采取隔渗措施:a)基底以上可能产生流土、流砂及上

37、层滞水流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b)邻近基坑有湖塘、渠道、河流等地表水体,与基坑之间有水力联系时;c)长期降水可能会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8.1.2 隔渗帷幕的选型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及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基坑工程常用的隔渗帷幕方法可参照附录 C 执行。8.1.3 隔渗帷幕的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大于 1.010-5 cm/s。8.1.4 隔渗帷幕类型可按表 7 进行分类。表 7 隔渗帷幕类型分类 分类方式 隔渗帷幕类型 帷幕底端与目标隔水层的相对关系 悬挂式、落底式 隔渗方向 竖向、水平向 施工工法

38、水泥土搅拌类、高压喷射类、咬合式排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及其他装配式隔渗桩等 设计 8.2 8.2.1 隔渗帷幕设计前应开展下列工作:a)调查收集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b)调查周边已有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情况;c)收集周边类似基坑工程的帷幕设计与施工经验。8.2.2 隔渗帷幕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定隔渗帷幕技术方案;b)确定隔渗帷幕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结构形式;c)隔渗帷幕的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d)确定帷幕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提出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指标;e)预测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f)提出帷幕施工时对周边工程环境的监测要求。8.2.3

39、 隔渗帷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闭合,无法闭合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下水绕流对工程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8.2.4 悬挂式帷幕进入透水层的深度应满足地下水从帷幕底绕流的渗流稳定性要求并按公式(1)进行流土稳定性验算(图 1)。坑底分布有互层土时,宜加大帷幕深度,必要时穿过互层土。DB 4201/T 6902023 14 (1-a)潜水潜水 (1-b)承压水承压水 图 1 采用悬挂式帷幕隔渗时的流土稳定性验算 1隔渗帷幕;2基坑底面;3含水层;4潜水水位;5-承压水测管水位;6承压含水层顶面 (22+1)(1)式中:Kse流土稳定性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5;L2隔渗帷幕或连续桩、墙插入基坑底以

40、下的深度,m;L1潜水面或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坑底面的土层厚度,m;土的浮重度,kN/m3;基坑内外的水头差,m;w水的重度,kN/m3。8.2.5 落底式帷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隔渗帷幕应穿过含水层进入下卧完整的隔水层一定深度。当下卧层为连续存在的黏性土层,帷幕进入该土层深度不应小于 2.0 m;当下卧层为相对隔水的岩层,帷幕进入强风化岩层1.0 m 2.0 m,如强风化岩层厚度小于 1.0 m 或缺失,帷幕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少于 0.5 m;b)根据连通性抽水试验的结果初步判断帷幕的隔渗效果,进行降水设计。试验方法见附录 D。8.2.6 承台、电梯井、竖井等平面尺寸较小的基坑可采用五面封

41、闭的隔渗帷幕;采用该方法时,宜辅助降水措施。8.2.7 隔渗帷幕的搭接宽度应结合隔渗帷幕深度及施工设备性能参数、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且满足表 8 的要求。表 8 隔渗帷幕的搭接要求 隔渗帷幕类型 搭接宽度 备注 单轴搅拌桩 150 mm 搅拌深度不大于 10 m 200 mm 搅拌深度 10 m15 m 三轴搅拌桩 250 mm 隔渗时一般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 TRD 500 mm 回切搭接长度不应少于 500 mm CSM 300 mm DB 4201/T 6902023 15 续表 隔渗帷幕类型 搭接宽度 备注 普通高压喷射类 200 mm 喷浆孔深度不大于 10 m 250 mm 喷浆孔

42、深度 10 m20 m 350 mm 喷浆孔深度大于 20 m MJS 300 mm 成桩深度不大于 20 m 时 500 mm 成桩深度大于 20 m 时 咬合桩 200 mm 拉森钢板桩 锁口连接 8.2.8 隔渗帷幕宜靠近支护桩(墙),净间距不宜大于 200 mm。8.2.9 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隔渗帷幕应控制接缝施工质量,必要时增设其他隔渗帷幕,形成加强隔渗帷幕。8.2.10 隔渗帷幕兼做支护结构时,应满足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施工 8.3 8.3.1 隔渗帷幕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质量控制要点等关键事项,并通过现场试验复核施工工艺参数。采用水泥基材加

43、固的隔渗帷幕,对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应取样进行配合比试验或试成桩(墙)试验,确定其适用性。8.3.2 隔渗帷幕施工前应充分评估其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其不利影响。8.3.3 隔渗帷幕施工前,应清除地面及地下障碍物,对场地进行平整,场地承载力应满足设备主机、起重机等重型机械及设备的施工及稳定要求。8.3.4 施工机械、临时用电设施等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文明施工应符合 GB 55034和 JGJ 311 的有关规定。8.3.5 隔渗帷幕的施工应与支护结构施工相协调,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a)独立的、连续性隔渗帷幕,宜先施工帷幕,后施工支护结构;b)

44、对嵌入式隔渗帷幕,当采用搅拌工艺成桩时,应先施工帷幕桩,后施工支护结构;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工艺成桩,或可对支护结构形成包覆时,可先施工支护结构,后施工帷幕;c)当采用咬合式排桩帷幕时,宜先施工非加筋桩,后施工加筋桩;d)当采用嵌入式隔渗帷幕或咬合支护结构时,应同时满足相邻支护结构施工时的自身稳定性要求和相邻支护结构施工要求;e)不同工艺的隔渗帷幕需要搭接时,应采用搅拌或切削能力强的帷幕主动与搅拌或切削能力相对弱的帷幕进行搭接;f)隔渗帷幕与支护结构均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8.3.6 水泥土搅拌类隔渗帷幕施工前应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下沉和提升速度(切割速度)、水泥掺量、水泥浆液水

45、灰比等工艺参数及成桩工艺,成桩试验不宜少于 3 根。TRD 试成墙长度不应小于 6 m,CSM 试成墙不少于 2 幅。8.3.7 隔渗帷幕施工应满足设计的搭接要求,每一施工段应连续施工,相邻桩体的施工间隔不宜超过24 h,施工开始和施工结束处的搭接及冷缝位置应采取加强措施。DB 4201/T 6902023 16 8.3.8 单轴搅拌桩的施工可结合地层条件选用干喷或湿喷工艺,全程复喷复搅;单轴搅拌桩桩位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20 mm,垂直度不应大于 0.5%。多排搅拌桩连续搭接用作坑底水平向隔渗帷幕时,其桩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50 mm,垂直度不应大于 1.0%。8.3.9 三轴搅拌桩施工时

46、桩机就位应对中,平面允许偏差应为20 mm,立柱导向架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250。8.3.10 TRD 工法施工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TRD 工法施工时主机就位应对中,应严格按照定位控制线进行施工,平面允许偏差不应超过20 mm;TRD 墙体垂直度应满足不大于 1/250;b)TRD 工法施工时开放区长度应结合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不宜超过 15 m,并严格控制推进速度;c)TRD 施工时如主机需要停机处理,必须将切割箱停放在开放区内或将切割箱全部拔出;d)TRD 施工时应做好配合吊车的安全管理工作。8.3.11 CSM 工法施工应满足下列规定:a)CSM 工法施工时铣轮就位应对中,铣轮平

47、面允许偏差应为20 mm;施工前铣轮的倾角传感器角度与深度位置均应归零。CSM 工法施工时桩机钻杆及桩架桅杆垂直度均不应大于 1/300。施工时应通过铣轮内部的测斜仪,对墙体的垂直度进行实时控制,且不应大于 1/250;b)CSM 工法施工时对于深度不大于 30 m,且无深厚砂层等地层,可采用单浆液方式;对于墙体深度大于 30 m,或进入密实砂、卵石层时,应采用双浆液方式。8.3.12 高压旋喷桩可采用单管法、双重管法、三重管法,喷浆形式可采用旋喷、摆喷、定喷。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土层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过多的有机质或为硬塑黏性土时,应经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8、;b)高压旋喷桩应间隔施工,喷射注浆时,应由下而上均匀地喷射,停止喷射的位置宜高于帷幕设计顶面标高 1.0 m;且应在注浆施工 24 h 内并初具强度后,再施工相邻的注浆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 80 mm,垂直度应控制在 1%以内;c)为防止固结体顶部浆液凝固收缩影响其高程,高喷作业时应注意其标高控制,必要时应采用冒浆回灌;当注浆孔邻近既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速凝浆液进行喷射注浆;d)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注意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防止接头断开、软管破裂导致的浆液飞散、软管甩出等安全隐患。喷射浆自喷嘴喷出时,操作人员与喷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0.6 m。8.3.13 MJS 施工前应设定喷射

49、流压力和流量、同轴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地内压力控制系数、钻杆提升或回抽步进参数、单次步进钻杆转数、浆液比重、水泥用量等参数,并应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全方位超高压喷射注浆钻机与高压泵的距离大于 50 m 时,应增加泵送能力;b)垂直深度大于 30m 或砂土层厚度大于 10 m 的情况,宜配置外套管;c)遇易导致钻孔坍塌的土层时,应采取护壁措施。水平方向施工时,应在支护结构或结构墙上预留孔或钻机开孔,安装防喷装置;d)MJS 施工应注意控制成桩垂直度,确保其不大于孔深的 1/150。8.3.14 拉森钢板桩隔渗帷幕施工前应分析成桩过程以及施工结束后钢板桩拔除对周围环境的

50、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其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a)钢板桩墙转角处可采用特制的转角钢板桩或通过切割、焊接等方法加工形成异型钢板桩进行转角连接,确保帷幕完整封闭;DB 4201/T 6902023 17 b)在定位和打桩过程中,应配备桩身垂直度观测仪器,实时对钢板桩的垂直度进行监测,宜每隔一定深度测量一次,出现偏差应及时校正后再继续沉桩施工。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矫正时应拔起重打;c)需要采取辅助措施引孔沉桩时,引孔直径可比钢板桩宽度小 50 mm100 mm,垂直度不宜大于0.5%,引孔作业和沉桩作业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大于 12 h;d)基坑回填后方可进行钢板桩的拔除,钢板桩拔除后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