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x 章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第二节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第三节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护理常规第四节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第五节 法洛氏四联症矫正术护理常规第六节 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第七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常规第八节 主动脉夹层手术护理常规第九节 心脏移植手术护理常规第十节 心包、纵膈引流的护理第十一节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第一节 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 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各种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手术方式、麻醉相关知识;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
2、况及配合方法;说明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手术。3. 饮食护理 一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宜少食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术前812h禁食,禁饮68小时。4. 心功能维护 改善心功能,持续或Bid氧气吸入24L/min,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有合并并发症者,积极治疗。5. 呼吸道准备 预防或控制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12天训练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术前两周戒烟酒。6.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术前1天肠道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沐浴、洗头、剪指(趾)甲,更换清洁衣裤、进行
3、手术部位标记等。7. 术日晨准备(1) 测量T、P、R、BP。(2) 皮肤准备:清除手术区域毛发和充分清洁手术野皮肤。皮肤准备范围: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右进胸切口:右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右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介入切口:下腹部及会阴部包括脐孔。(3) 其他:患者准备好生活用品交至监护室护士,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等;准备手术需要的物品,将病历、胸片、胸引瓶、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二、术后护理1. 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心理护理 患者清醒仍带气管插管者注意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及指导,用肢体语言安抚患者,减少其紧张及恐
4、惧的心理,及时告之手术效果,以取得配合。 3卧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50并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利于引流及排痰,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发生。4.饮食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46h后适量饮水,后从流汁逐渐过度到普食,少量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机械通气24h者,遵医嘱予以鼻饲。5.管道护理 保持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各输液管、测压管及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心包、纵膈、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尿液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CVP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气管插管病人根据两肺呼吸音情况实施按需吸痰。6.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
5、出血 术后3-4h内,血性引流液体成人大于300mlh,10岁以下的小儿大于4ml体重(kg)/h以上,且无减少趋势,引流液呈鲜红色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块等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 心律失常 严密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及血电解质变化,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3 )心力衰竭 病人卧床休息,遵医嘱持续氧气吸入46L/min,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严格控制入量并记录液体出入量。第二节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1)见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预防或控制呼吸道感染,适当限制活动。(3)协助医生严格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和
6、主要脏器功能,凝血机制及血生化及全身营养状况。测身高、体重及基础血压。2.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病人,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治疗目的、方法及效果,使患者解除焦虑,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术前向病人介绍ICU环境,训练病人有效咳嗽,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手术和围术期的各种治疗护理。3.饮食护理(1)鼓励病人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低盐低脂饮食。(2)心力衰竭病人应控制水钠摄入,减轻心脏负担,定期查血生化,根据化验结果给予相应补充。(3)术前一日进易消化食物,术前812h禁食水,禁饮68小时。4.体位 除简单先心外,一般取半卧位。5.症状护理(1)心慌、气促、胸闷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7、,氧气吸入24L/min 30分钟Bid。预防感冒,有感染症状遵嘱应用抗生素。纠正电介质失衡状态,应用利尿剂以减轻水肿,改善心功能。(2)肺动脉高压 吸氧吸入24L/min ,30分钟Bid,,口服强心利尿药物,静脉滴注或微泵输入降肺动脉压药物。二、术后护理 1. 见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全麻后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因气管插管、疼痛等原因,易加重焦虑恐惧心理,病人进入ICU后护士应守护在病人床旁,增加病人安全感。3.体位护理 术后全麻未醒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术后68小时病情稳定,抬高床头30,使病人呈头高脚低斜坡位。病人脱呼吸机后则取半卧位。利于引流及排痰。4.饮食护理 病人
8、拔管后46小时试进少量水,无呕吐及腹胀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次晨进半流汁,第二天进普食。冠心病病人应低脂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心功能三级以上病人应限制水摄入。5.管道护理(1)动脉测压管 用0.1的 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袋中,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压力包充气加压至150mmHg,每4小时用肝素水冲管一次,保持管道通畅,每日更换三通管及敷贴,48-72小时拔管。(2)深静脉测压管 根据血压、静脉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速度,保证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特殊用药有效准确输入体内,每日更换敷贴、延长管及三通管,一周内拔管。(3)心包、纵隔或胸腔引流管 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流速,并记录在护
9、理记录单上,每日更换水封瓶,48-72小时拔管。(4) 气管插管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定时测量气管插管长度,对烦躁不安的病人适当使用镇静剂,防止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充气适度,每4-6小时放气一次;勤听呼吸音,注意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等。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尽早拔管。(5)如病情需要,不能按时拔管的,须重新更换新导管或位置。6.系统监测(1)循环系统 体温监测46次/日,观察皮肤温度,根据体温的变化及时予以保暖或降温;动脉压监测,注意保持动脉穿刺通畅,每4小时用肝素水冲管,注意无菌操作;CVP监测,根据CVP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速度。(2)呼吸系统保持呼
10、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气管插管位置、患者胸部运动情况、呼吸机与患者同步性、两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定时测血气以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有无呼吸道出血,注意无菌操作(3)泌尿系统 观察每小时尿量和尿色,尿量1ml/kg/h,若尿色为血红蛋白尿,应加强利尿并应用碱性药物,留置导尿管患者会阴擦洗2次/日。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脉弱、四肢冷、躁动不安、中心温度与体表温度之差3。处理应明确病因,调整心脏前后负荷,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酌情使用利尿剂。及早补充血容量,以补充胶体溶液为主,维持C
11、VP1015mmHg。必要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出血 连续监测HR、ART、SPO2、CVP,注意末梢循环;手术切口敷料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质,如引流液呈鲜红色、量多或伴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等,应立即汇报医生,根据原因及时补充鱼精蛋白、输新鲜血或血小板,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止血准备,恢复循环功能。(3)心律失常 由于心肌再灌注损伤、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CO2蓄积酸中毒等易发生心律失常。需严密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及血电解质变化,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4)肺不张、肺部感染 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排痰;加强体疗,必要时可按
12、压气管“天突穴”,以刺激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遵医嘱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对于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病人行经口鼻腔气管内吸痰,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支气管镜吸痰或行气管切开术。婴幼儿经鼻腔插入导管至气管刺激咳嗽并排痰。三健康教育 (1)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2) 注意休息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呼吸道感染。(3) 强心利尿保钾治疗,在服用地高辛前应测心率,在心率大于70次/分钟时方可服用。(4) 出院后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必要时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5) 小儿术后一年内睡眠应尽量平卧,不宜长期侧卧位以免胸骨畸形。(6) 瓣膜置换病人术后应定期复查P
13、T-INR,根据PT-INR结果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抗凝过度易出血,抗凝不足易栓塞,且平时发现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女性月经过多应及时就诊。第三节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1. 见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饮食护理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限制饮水量,必要时静脉补充蛋白质及输血浆。3. 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因静脉淤血和肺淤血,影响体内气体交换,半卧位可减轻呼吸困难。4. 症状护理 静脉淤血、浮肿 对合并水肿患者应按医嘱应用利尿剂,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测量腹围,每周测体重2次,并记录,注意体重变化,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注意翻身,定时按摩骨突处及受压皮肤,严防皮肤破溃和感染。二、术后
14、护理1.见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 术后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限饮水量。3.症状护理 心力衰竭 术后心脏压迫被解除,回心血量迅速增加,常引起心力衰竭,因此术后补液量仍要控制,不宜过多,强心利尿及时足量给予,并测量CVP,CVP应维持在10-15mmHg,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4.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要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防脱落、扭曲、折叠等。 心包、纵膈引流护理 、有创血压护理 参见 章“心包、纵膈引流护理 、有创血压护理”5.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出血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见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电解质紊乱 定时查电解质,及时有效补充钾、钠、氯及钙离子。三、健康教育1.
15、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卧床休息。2.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饮水量。2.手术后强心利尿剂要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一般13个月。3.休息半年,活动量逐渐增加。4.如病因为结核性应继续抗结核治疗。第四节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一、 术前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3.症状护理 心慌、胸闷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吸氧30分钟 Bid或持续吸氧,以改善肌体缺氧状况。有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8Kpa者,术前用前列腺素E1静滴或微泵输入,以降低肺动脉高压。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补钾等对症治疗。二、 术后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
16、视术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心脏手术后注意与病人进行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及顾虑。3.体位护理 体外循环术后全麻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若病情稳定,术后第一天可在床上坐起。4.饮食护理 术后无特殊情况鼓励病人早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5.症状护理 心律失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予以对症处理。6.管道护理 (1)心包纵隔引流管 术后8小时内,每15-30分钟挤压病人引流管一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及时记录,及时报告医师。(2)导尿管 妥善固定, 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
17、出血 肺不张、肺部感染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急性肺水肿 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予以30-50%酒精湿化氧气持续吸入,流量6-8L/min。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及镇静药,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和用药后的反应。三、 健康教育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2.告知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3.指导患者少食多餐,不必忌食某种食物,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选择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应避免食用过咸食物,避免饮入过量酒精。4.出院后按医嘱服药,在服用地高辛前应自测心率,在心率大于70次每分钟时方可服用。5.定期门诊复查,如有需要复查超声心动图,在家期间如有
18、不适及时就诊。第五节 法洛氏四联症矫正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 宜少食多餐,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嘱患儿平时多饮水,特别是重症紫绀患儿更应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输糖盐水或林格氏液稀释血液,以防止脱水诱发缺氧发作。3、排便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困难时,加重心脏负担。4、症状护理(1) 低氧血症 常规采用低流量1-2L/分鼻导管吸氧,23次/日,每次12小时;心衰患儿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当缺氧发作时,应立即吸氧,采用蹲踞姿势或肌注盐酸吗啡以防缺氧性晕厥。(2) 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止感冒、着凉,避免去公共场所、不接触感冒患儿,病室内限制探视
19、。指导3岁以上患儿做深呼吸、咳嗽训练、吹气球。二、 术后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方法,讲清术后监护配合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多与患儿亲近,减轻患儿的恐惧与不安,增进舒适和安全感。3、饮食护理 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予以流质或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对肠蠕动没有完全恢复的患儿可静脉给予脂肪乳剂及氨基酸。4、体位术后全麻未醒应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呼吸和引流。5、症状护理 高热或体温不升 术后3日持续监测直肠温度,根据体温的变化予以降温或加温毯保暖,调整体温至正常范围。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 低心排综合症、肺不张 出血 见体外循
20、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 感染 准确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防止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的二重感染。做好留置尿管、CVP插管、静脉留置针、桡动脉测压管、心包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手术切口的创口护理。三、 健康教育1、 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休息与适量活动的重要性,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2、 严格按医嘱服用强心利尿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或增减剂量,以免发生危险。3、 教会家长观察用药后反应,如尿量、脉搏、皮肤颜色有无改变等。4、 教会患儿及家属自测心率方法,心率70次/分时,地高辛停用。5、 指导家属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品,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6、 嘱家属带患儿定期门诊随
21、访,出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第六节 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 饮食护理 心衰、水肿明显的患者宜低盐饮食,控制钠盐2-3g/日,多吃含钾的食物。3、 体位 心功能二级以上,肝功能异常,腹水患者应予半卧位。4、 吸氧 术前予以氧气吸入,每日3次。每次30分钟,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二、术后护理1.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 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食欲差的患者要鼓励其多进食,可给予助消化开胃药。3、体位护理 全麻未醒时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拔除气管插管后予以半卧位,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起活动,拔除引流管后可下床活动。4、症
22、状护理 心律失常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心律失常首先检查呼吸、容量、电解质,泵入的血管活性药,排除上述因素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电除颤,注意低钾、低镁和高钙。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 出血和血栓抗凝护理 术后第三天晨测凝血酶原时间,要求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1.5-2倍。将每日的凝血酶原时间及口服华法林剂量记录下来,找出用药规律。口服华法林要掌握定时定量,药量准确原则。注意抗凝过量征象:如血尿、鼻出血、皮下溢血、牙龈出血、大便隐血等现象,若出现上述症状,一般要减量或停药1天。观察有无血栓形成,注意患者的神志,四肢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以便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2)
23、心律失常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异常心律及时汇报处理。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 肾功能衰竭观察每小时尿量及尿色,每小时应大于30ml或1ml/kg体重。当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持续2小时以上,可用利尿剂;若尿量仍不增加,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4) 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能患者经体外循环术后有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能,如:烦躁、躁动、嗜睡、淡漠、肢体功能障碍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三、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与适量活动的重要性。2、 教会患者正确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按时定量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物,观察华法 林抗凝不足及过量症状。避免服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药
24、物3、 教会患者自测心率方法,心率70次/分时,地高辛停用。4、 手术后注意调节饮食,宜少量多餐,逐步过渡至均衡饮食。避免进食大量深色蔬菜、海产植物、豆类、鳖等影响抗凝效果的食物,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宜量出而入。5、 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出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第七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常规一、 术前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手术的过程,带病人参观ICU病房,组织与自已手术的病人交谈,增强手术信心, 3、饮食护理 宜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4、症状护理(1)心绞痛 协助病人安静休息,吸氧,保证足够的睡眠,保
25、持情绪稳定。(2)心肌梗死 嘱病人卧床休息,吸氧,保持情绪稳定,密切观察先兆症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连续HR、BP、SPO2监测。 5、体位护理 发作时卧床休息,稳定期可室内活动,自由体位。 二、 术后护理 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2、饮食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进少量水或流质,术后第一天可进半流质、普食,避免过多食用动物脂肪及动物内脏,严重心衰的病人,应适当限制水钠的摄入。 3、体位护理 全麻未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拔除气管插管后予以半卧位,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起活动,拔除引流管后可下床活动,取血管的下肢置于垫枕上以预防水肿及静脉炎,术后第7-10天卧床时可解除弹力绷带
26、,出院后继续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1-3个月。4、症状护理 (1)高血压 带管时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安静,必要时应用钙拮抗剂,控制血压和心率。(2)冠状动脉缺血 术前、术后做EKG对比,返回ICU后立即做全导EKG,以后每12h一次,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ST段及T波的变化。 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出血 低心排综合症 心律失常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2)肾功能衰竭 监测尿量,维持尿量1ml/kg.h,注意尿的颜色的变化,发生血红蛋白尿应予高渗性利尿,碱化尿液,尿量减少时,及时找出原因,对症处理,疑有肾衰竭时,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人工透析治疗。 (3)脑血管意外 术后严密观察
27、病人的意识、瞳孔运动及感觉有无异常。三、 健康教育 1. 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劳逸结合,讲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2.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注意事项。3. 应少食多餐,选择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限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高热量食品如脂肪、甜食的摄入量。4. 教会患者患肢的护理。5. 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防止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再次发作。第八节 主动脉夹层手术护理常规一、 术前护理1.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心里护理 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减轻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患者情绪
28、稳定。2.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3症状护理(1)疼痛:疼痛发作一开始即极为剧烈,不能耐受,疼痛与体位或活动无关,剧烈疼痛不缓解时给予冬眠合剂:杜冷丁50 mg、非那根50 mg肌注交替,注意观察疼痛部位及放射方向,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解除其思想顾虑。(2)休克与血压异常 急性期约有1 / 3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快弱及呼吸急促等休克征象,但血压仅轻度下降或反而增高,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和左心室射血的力量,降低主动脉张力,防止主动脉剥离的进一步扩展甚至破裂,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00130/
29、6090mmHg。(3)腰痛及血尿:夹层累及肾动脉,可引起腰痛及血尿。肾脏急性缺血,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性高血压等。监测每小时尿量,维持尿量1ml/kg/h,注意尿的颜色的变化。(5) 呼吸困难或咯血:夹层血肿破入胸腔,可引起胸腔积血,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等,有时可伴有出血性休克。观察患者呼吸及痰液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 体位护理 平卧位或半卧位5安全转运 针对主动脉夹层病情危急,术前要尽快完善有关检查,医护人员要充分评估转运意外,保证治疗继续进行和途中安全,携带便携式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气管插管、急救药品、氧气等; 卧床转运,医护陪同前往;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随时观察参数变化
30、。二、术后护理1.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进少量水或流质,术后第一天可进半流质、普食,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及动物内脏,严重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适当限制水的摄入。3、体位护理 患者回监护室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拔除气管插管后予以半卧位,术后第一天给予半卧位,拔除引流管后可下床活动。4、症状护理 (1)高血压 带气管插管时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安静,必要时应用钙拮抗剂,控制血压和心率。(2)心律失常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心律失常首先检查呼吸、容量、电解质,泵入的血管活性药,排除上述因素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注意低钾、低镁和高钙。5、管道护理 动脉测压管、深静脉测压管
31、、心包纵膈引流管、气管插管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主动脉腔内隔绝病人除外)6、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出血 低心排综合症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2)脑血管意外 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对光反射,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四肢是否有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3)体温高热患者早期体温均有升高,可能与人工移植物引起全身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有关,在监测体温变化的同时,应积极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控制体温。防范围手术期导致感染的各个环节,重视术后无菌操作及抗感染措施。三、健康教育(1) 患者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2) 进食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量多餐,
32、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4) 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5) 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地高辛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心率小于70次/分,或者心慌、恶心、看东西模糊有黄绿阴影时,须立即停药并及时看医生。(6) 定期复诊,若出现胸、腹、腰痛症状及时就诊。(7) 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第九节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 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病人长期患病,手术费用昂贵,易恐惧、焦虑,护士应主动、热情、真诚地与患者沟通,多做家属工作,让亲人陪伴。充分调动病人自身的自制、自信能力,树立坚定的
33、信心接受手术。3、饮食护理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适量脂肪、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低盐饮食,心功能差者避免大量饮水,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4、症状体征(1)呼吸困难: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使用强心、利尿、平喘解痉药,肺高压的病人遵医嘱给予前列腺素E1微泵输入,改善肺功能。必要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2)心率失常:认真做好各种检查,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必要时予以EKG持续监测,备用抗心率失常药物,如可达龙、利多卡因等,如有室速或室颤,配合医生做好心电除颤。二、术后护理1、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 (1)术后早期,护士应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与患者交流。在康复过程中,针对不同病人,寻
34、找适合的心理对策,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2)对某些康复不顺利或心理障碍严重的病人,必要时医护人员要建议病人或家属去看心理专科医生。(3)对于某些焦虑、抑郁的病人,指导其进行中等强度的康复运动锻炼。3、饮食护理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饮少量水或流质饮食,术后1日进半流或普食,术后早期应少食多餐,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且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不宜进大补食品,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4、症状护理(1)寒颤、发热:及时汇报医生,立即做血培养,仔细寻找发热的原因。体温38,用冰袋冰帽物理降温,30分钟后复查体温,四肢末梢凉者注意保暖,遵医嘱使用降温药物。术前3日严格准备无菌室、各种药
35、物、物品,术后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身体不健康者,不得入无菌室,病人外出检查治疗时戴口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高血压:机械通气时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降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使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前列腺素E1等,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情绪稳定。 (3)哮喘发作:及时解痉、平喘、激素等治疗。机械通气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拔管后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并雾化吸入,定时体疗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痰。 5. 管道护理(1)动脉测压管、深静脉测压管、心包纵膈引流管、气管插管见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2)漂浮导管测压 保持管道通畅,避免脱出,每日更换敷贴,24-48小时拔除导管。(3)如病情
36、需要,不能按时拔管的,须重新更换新导管或位置。6.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排异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血液循环恢复后几分钟、数小时至24小时内。做好移植前组织配型多能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排斥反应以此类型最为常见,多发生在移植后几日、几周至几个月内,也可反复发生。临床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寒颤、全身不适、烦躁、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时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使大多数急性排斥反应逆转。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多发生在移植后6个月或1年以后。病情进展慢,移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4)出血 心脏移植手术创伤大,术后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及流速,吸痰时观察痰液的颜色,呼
37、吸道是否有出血现象,如判断病人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给予止血、输血,如属肝素中和不全可用鱼精蛋白对抗。必要时开胸止血。(4)感染 一般发生于术后3月内或于急性排斥冲击治疗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使患者抵抗力降低,也易产生感染,术后一月内必须做到保护性隔离,同时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治疗。(4)移植术后冠状血管病变:移植术后5年的病人,多发生冠状动静脉弥漫性内膜增生,管腔闭塞形成心肌梗死,由于移植心脏无神经支配,患者可无心绞痛表现,多为心律失常或猝死。(5)肾毒性损害:是环孢素A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术后注意监测血清肌酐值的改变,肌酐值如升高,减少环孢素A的用量。 三、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人体心脏,肺脏大
38、概结构,心脏的传导系统、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术后心脏去神经状态。2.术后早期应少食多餐,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且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不宜进大补食品,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3.按时准确服药,定期门诊复查,遵医嘱做各种化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查环孢素A血药浓度4.如有排异表现或不适及时就诊。5.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要戴上口罩,注意劳逸结合。第十节 心包、纵膈引流的护理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体位。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3.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正常为4-6cm。二.护理要点。1.连接吸引装置,使用前检
39、查吸引装置的密闭性能,保持连接处紧密,防止滑脱。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管,避免受压、扭曲或打折。3.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1-2cm。4.保持管道密闭无菌,防止逆行感染。5.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30,循环稳定后取半卧位。6.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量及24小时累积引流量。7.引流装置每日更换,保持胸壁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有外渗及时通知医生更换。8.床旁备血管钳。9.术后当日每15-3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若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防止堵塞;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一般1.5-2.0千帕。10.若术后3-4h内,血性引流液体成人大于30
40、0mlh,10岁以下的小儿大于4ml体重(kg)/h以上,且无减少趋势,引流液呈鲜红色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块等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11.引流量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12.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心悸,伤口渗液及出血,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三、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心包、纵膈引流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2.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时防止引流管意外脱出、折叠或受压的措施。3.告知患者下床活动时,须先通知护士将引流管夹闭,以防导管脱落、液体反流。4.指导患者有效咳
41、痰或深呼吸,促进引流。第九节 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一、评估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体位及合作程度。2. 评估动脉搏动情况及末梢循环情况。3. 观察有创动脉波形变化,评估心肌收缩力。二、 护理要点1. 患者取舒适卧位,备齐用物,将配好的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袋中,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加压带充气加压至150mmHg,排气备用。2. 动脉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肝素盐水冲洗管路,调整监护仪至动脉血压监测。3. 患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同一水平)平齐位置,调整测压零点后开始持续监测。4. 动态观察患者血压、压力波形并准确记录。5. 患者体位改变时,应重新调试零点,传感器的高度应平左心室水平。6. 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保持加压袋压力至150mmHg。6. 常规每班调定零点,对监测数据、波形有异议时随时调零。7. 在调整测压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8. 观察并记录动脉置管远端肢体血供及皮温情况。9. 监护仪波形显示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三、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2. 指导患者保护动脉穿刺部位,防止导管移动或脱出。3. 避免测压管路导管受压或扭曲,保持管路连接紧密、通畅。4. 告知患者患肢适当制动,避免患肢浸水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