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原子核“磁环模型”唯象理论假说
------一种有新意的原子核模型
李树松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图书馆 山东 烟台 264000)
提要 本文在总结了纷乱复杂的粒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而有序的“原子核唯象模型”假说,提示人们从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和组建的微妙机制,从而引出对众多自然物理现象及理论实质的新思考,为科学发展和统一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磁环 强磁力
The symbolistic theory hypothesis of the atomic nucleus " magnetic ring model "
Li ShuSong
(The library of Yantai Yu Huangding hospital in Shandong Shandong Yantai 264000)
The summary this text i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and complicated particle physical phenomenon, put forward simple and orderly " atomic nucleus only like model " hypothesis , brief on people is it know from brand-new visual angle atomic nucleus very to go, thus draw the new thinking to the natural physical phenomenon and theory essence .
Keyword Atomic nucleus, Proton, Neutron, Magnetic ring,
Strong magnetic force
一、 建立新模型的目的和意义
1、认清原子核的组织构造和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原理
2、进一步认清核子(质子 中子)结合的本质原理、原子核结构的系统构型,为最终“统一科学”铺垫下可靠的理论基石。
3、为认清、发展和修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奠定更深层的参照性理论基础
4、实现对科学认识的新突破
二、指导以上模型设计中的思想理念
“原子的轨道理论”、“激光产生原理”、“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模式”等已知理论,充分证明了原子核核外电子的排列和运行是有规律的。因而,与之相对应,原子核内部的核子排列和运动也应该是有“与核外电子行为相对应的运行和组合规律的”。本模型设计就是系统地归纳了核外电子的化学、物理特性和原子核物理实验现象后,也借鉴了众多的中外哲学思想观点,并出于更深层次的考虑而完成的。它与原子核“标准模型”相比,它更显得结构简捷合理、排列具体有序、原理科学严密。
三、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设定
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旋转着的带磁的圆环(可以想象为一圈通电的圆环导体的形状),中子是闭合环,质子是不闭合环,如图一所示:
强磁力线 强磁力线
(图 一)
质 子 中 子
三、核子——质子、中子间的结合方式
在原子核组建、生成的过程中,质子、中子是以串联 、并联的方式,加入到原子核组成结构中去的。质子环、中子环之间,通过如磁力线所示方向的磁单极子的极速流动,将它们紧密地穿联、缠绕、包裹在一起。使质子、中子结合到一起的强力实际上是质子环、中子环所拥有的强磁作用力,亦即所谓的“强相互作用力” 。如图二、三所示:
强磁力线
(图 二)
质子、中子左右并联结合原理图
质子、中子上下串联结合原理图
(图三)
四、原子核的整体组合方式
原子核的化生、组合方式是有规律和严密结构的。在元素从小到大(序号从1到109)的原子核化生、构建过程中,中子与质子大都是以成对方式,按能级从低到高的规律,逐步叠加、扩展而组成原子核的。核内核子排列能级与核外电子的排列能级是相对应的。观察如下各示意图:
原 子 核 结 构 模 型 图
所示磁力线方向
原 子 核 层 区 结构 模型 图
(与核外电子层相对应)
D层区
P层区
S层区
F层区
中子、质子并联、串联图
中子 质子
质子、中子并联 质子中子串联
质子、中子串并联组合图
质子、中子组合成 S 层区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锂 Li
镭 Ra
钡 Ba
锶 Sc
钙 Ca
镁 Mg
铍 Be
氦 He
钫 Fr
铯 Cs
铷 Rb
钾 K
钠 Ne
锂 Li
氢 H
氢 H
铍 Be
氦 He
氢 H
P 层 区 单 层 示 图
氙 Xe
氡Rn
氪 Kr
氩 Ar
氖 Ne
氯 Al
氟 F
硫 S
氧 O
P层区
S层区
铝 Al
硼 B
氮 N;磷 P
硅 Si
碳 C
(氖 Ne;氩Ar;氪Kr;氙Xe;氡Rn)
D 层 区 单 层 示 意 图
铌 Nb
P层区
S层区
铹Lr
镥Lu
钇 Y
钪 Sc
轳Rr
铪 Hf
锆 Zr
钛 Ti
汞Hg
镉Cd
锌Zn
金 Au
银 Ag
铜 Cu
铂 Pt
钯 Pd
镍 Ni
Mt
铱 Ir
铑 Rh
钴 Co
D层区
Bh
Hs
锇 Os
钌 Ru
铁 Fe
铼Re
锰 Mn
Sg
钨 W
钼Mo
Db
钽 Ta
钒V V
铬 Cr
锝 Tc
F 层 区 单 层 示 意 图
Pa
Pr
Th
Ce
Ac
La
No
Yb
Md
Tm
Fm
Er
Es
Ho
Cf
Dy
Bk
Tb
Cm
Gd
F层区
Am
Eu
Pu
Sm
Np
Pm
U
Nd
氙 Xe 元 素 核 示 图
氙Xe元素(附加F层)核示图
五、电子轨道的实质
电子轨道的实质是:由原子核内核子的结合、排列、运动方式所导致的核外磁场运动的合成轨迹。核外电子就是沿着此合成轨迹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电子的运动受强密度磁力线所牵引和控制。
结束语
“微观世界与宏观、宇观世界是对应统一的”,这一“大统一”观是指导人类完成“科学统一”事业的思想基础。
如果按原子核“唯象磁环模型”的组建机理去推定的话,质子、中子更深层结构的组建模式又是怎样?是否也与此模式相似?以及宇宙行星、恒星内部是否也应该有与之相似的或全息演义了的规范结构?这些问题都非常美妙和深刻!但自己认为,宇宙自然从微观到宏观、宇观应该是结构连续的和全息统一的。
*作者简介: 李树松(1963-),男,副研究馆员,就职于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图书馆。
通讯地址: 264000 山东烟台毓璜顶东路20号 毓璜顶医院图书馆 李树松。
电话:(0535)6691999-86364(办) 13562516086(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