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李芳
执教人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
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实际分析过程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预测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笔、直尺、网格纸等。
课时
一课时
一级备课
二级备课
前置性作业
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自学课本第98至99页(例3),来发现有关折线统计图的奥秘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1、自学课本第98至99页(例3),看图说一说,你从例题这张复式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2、议一议。
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2、试一试。
(1)完成课堂活动。
(2)完成书上练习二十七3、4题。
合作探究展示(活动安排)
(一)新课导入:
1.回顾旧知。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幅度或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 情境导入
奥运会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竞技盛会,自1984年夏季奥运会以来,我国已经连续经历了8届比赛。请看,这是中国与“金牌大户”美国在这8届比赛中,获得金牌数的情况。(课件出示中国队和美国队获得金牌数的情况单式统计表。)
提问:分别观察这两张统计表,从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发现金牌数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自由回答。
追问:根据这两张统计表,如果要对比两国的金牌增减变化情况,你会选用哪种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3.为了更好地对比两国的金牌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这样就更利于比较了,(课件演示)这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课件出示:1984~2012年夏季奥运会中国、美国金牌数统计表
(1)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统计表?与我们前面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复式统计表,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追问:同学们能从统计表中很快看出中美两国获得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吗?
学生回答:能看出这种变化,但是很麻烦。
再追问:如果让学们用折线统计图把表中的信息画出来,你准备怎样绘制这张折线统计图?
方法一:我先画美国获得金牌数的折线图,再画中国获得金牌数的折线图。
方法二:我在同一年份上分别找到中国、美国的金牌数的对应点,把中美两国获得金牌数画在同一个折线统计图中。
质疑:你们感觉哪种方便、简洁?
学生回答:画成一张的要好一些。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探究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复式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画,再在网格纸上用直尺尝试着画一画。
①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动手实践,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②展示汇报。
(2)想一想,我们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汇报小结: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在右上方标上图例,图例一般用虚实两种线表示;如果是彩色的折线统计图,我们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示;描完点后,要按顺序把各点连接起来。
(3)请同学们把刚才绘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整。
(4)总结方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首先要写上标题、图例等;然后画纵轴、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最后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3.讨论并交流,解决问题。
(1)看图说一说,你从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议一议: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汇报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大小、变化趋势,还可以对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通知识的迁移,在探究中找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9页课堂活动:课件出示99页课堂活动中的统计图表。
(1)这是杨叔叔所在的餐馆今年前10月的经营情况统计图和统计表。请同学们观看统计图和统计表,然后想一想,营业额是什么意思?支出是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学生的理解回答,对回答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教师补充更正。
(2)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图表,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2.完成101面练习二十七第3题:课件出示第3题的图和文字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问题的答案。
(2)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后,小组交流。同学间注意纠正别人不正确的地方。
(3)各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汇报。
(四)达标反馈
习题;1.学校气象小组把某星期各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制成如图的统计图。
(1)这个星期的最高气温从星期_____到星期_____保持不变。
(2)星期_____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星期_____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小。
(3)这个星期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下面是某工厂2010~2013年一、二车间工业产值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年工业产值增长最快,()年两车间工业产值差距最大。
(2)一车间2012年的工业产值比2011年增长()万元。
(3)2013年,二车间工业产值比一车间少()%。
拓展延伸总结巩固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1.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掌握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学会了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作出判断。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3、4题。
2.课后请大家搜集生活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它。
3.下图是某省2005-2013年公共汽车总数和出租车总数统计图。
某省2005-2013年公共汽车总数和出租车总数统计图
(1)公共汽车哪一个阶段增长的速度最快?
(2)2011年哪种车的总数多?
(3)2013年公共汽车总数是出租车的几分之几?
课堂反馈及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