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6014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3.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DB4201T583-2019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1.120.10 P 32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 5832019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de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s based on rock wool 武 汉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武 汉 市 城 乡 建 设 局 2019-10-08 发布2019-11-08 实施发 布 DB4201/T 5832019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4 5 基本规

2、定.4 6 系统及组成材料.5 7 设计.9 8 施工.23 9 质量验收.3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表.3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分项工程工程质量验收表.4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系统常用配件.4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抗风荷载设计计算书.43 DB4201/T 583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湖北卓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嘉宝莉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松、李辉、李小

3、龙、张绍辰、王磊、张铭、周剑、顾炽烨、陈红卫、冯强、张声望。DB4201/T 5832019 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的基本规定、系统及组成材料、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下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9686-2015 建筑用岩棉绝热制

4、品 GB/T 25975-2018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 30807-2014 建筑用绝热制品 浸泡法测定长期吸水性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203-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JC/T 841-20

5、0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JGJ/T 29-2015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144-2019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T 366-2012 外墙保温用锚栓 JG/T 429 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 JG/T 483-2015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住建部201837号文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6、程安全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DB4201/T 5832019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rock wool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由岩棉板(条)保温层、粘结层、锚固件、防护层构成,固定在外墙外表的非承重保温构造。3.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panel(belt)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锚固和粘结方式固定的保温系统。系统由岩棉板(条)为保温层、固定保温层的胶粘剂和锚栓、

7、薄抹灰抹面层和涂料饰面层等组成,还包括必要时采用的配件。3.3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rock wool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in opaque curtain wall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锚固和粘结方式固定的保温系统。系统由岩棉板(条)为保温层、固定保温层的胶粘剂和锚栓、薄抹灰抹面层和非透明幕墙饰面层等组成,还包括必要时采用的配件。3.4 非透明幕墙 opaque curtain wall 可见光不可直接射入室内的幕墙,主要指金属幕墙、石材幕墙及人造板幕墙。3.5 岩棉板 rock wool panel 由玄武岩及其它

8、火成岩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后,通过离心力制成无机纤维,加适量的热固性树脂胶粘剂及憎水剂等,经压制、固化、切割等工艺制成的板状制品。3.6 岩棉条 rock wool belt 将岩棉板以一定的间距切割成条状翻转 90使用的制品。注:该制品的厚度为切割间距,宽度为岩棉板的厚度。使用时纤维的排列方向垂直于墙面。3.7 界面处理剂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由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及助剂等配制而成,涂刷于岩棉保温层表面,用于改善保温层与胶粘剂、抹面胶浆的粘结性能的界面处理材料。3.8 胶粘剂 adhesive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专用

9、于将岩棉保温层粘贴在基层墙体的粘结材料。DB4201/T 5832019 3 3.9 抹面层 rendering 采用抹面胶浆复合耐碱网布薄抹在岩棉保温层外表面,保护保温层并起防裂、防水和抗冲击等作用的薄抹灰构造层。3.10 抹面胶浆 base coat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的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3.11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Alkali-resistant glass fiber mesh 由含有二氧化锆(ZrO2)成分的玻璃纤维纱编织为基材,并经高分子耐碱乳液涂覆处理,具有良好的耐碱、柔韧性的网格布。(以下简称“耐碱网布”)3.1

10、2 饰面层 finish coat 岩棉外保温系统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外装饰构造层。3.13 防护层 rendering system 由抹面层和饰面层共同组成的对岩棉保温层起保护作用的面层。3.14 锚栓 anchor 由膨胀件和膨胀套管组成,或仅由膨胀套管构成,依靠膨胀产生的摩擦力或机械锁定作用连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机械固定件。3.15 配件 fitting 与岩棉外保温系统配套使用的附件,如密封膏、密封条、护角线条、滴水线、托架、压顶等。3.16 酸度系数 acidity coefficient 衡量岩棉化学耐久性的指标值,为纤维成分中的氧化硅、氧化铝之和与氧化钙、氧化镁之和的质量比值,

11、其值越低材料耐久性越差。3.17 平整度偏差 level limit 岩棉板(条)压制面的翘曲程度。3.18 DB4201/T 5832019 4 直角偏离度 right angle deviating limit 岩棉板(条)压制面两相邻边的垂直度。3.19 质量吸湿率 Mass absorption rate 岩棉保温层所吸湿(即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质量与干燥试样质量之比,以百分比表示。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Fk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FRk个锚栓圆盘抗拔力标准值(kN)。N单位面积的锚栓数量(个/m)。K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系数。R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kN/m)。R

12、k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kN/m)。TR10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0kPa的岩棉强度等级(kPa)。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风荷载分项系数。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载设计值(kN/m)。0基本风压(kN/m)。k风荷载标准值(kN/m)。5 基本规定 5.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b)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c)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d)应能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e)应具有防水抗渗透性能;f)在抗震设防烈度范围内的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脱落;g)防火安全性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13、 50016 的相关规定;h)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系统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i)在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25 年。5.2 采用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物,其外墙的热工性能必须符合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规定。5.3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各组成材料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向室外空气、土壤和水中释放的污染比率等有关安全与环保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的规定。DB4201/T 5832019 5 5.4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系统的各种组成材料及配套部件应由系统供应

14、商配套供应,系统的施工宜由系统供应商完成。系统采用的所有配件应与系统材料性能相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5 系统供应商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单项工程最不利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并提交系统抗风荷载性能的型式检测报告。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所有系统性能、组成材料的性能、抗风荷载性能等指标均应满足本规程第 4 章的要求。5.6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严禁采用饰面砖、石材作饰面层。6 系统及组成材料 6.1 系统性能要求 6.1.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

15、保温系统 耐候性 外观 饰面层不得气泡或剥落、防护层空鼓或脱落等破坏,不得产生渗水裂缝 JG/T 483 拉伸粘结强度/(kPa)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垂直于墙面的抗拉强度,破坏发生在岩棉板内 岩棉条 100,或破坏发生在岩棉条内 吸水量/(g/m)500 抗冲击性 二层及以上 3J 级 3J 级 首层 10J 级 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hPa/g)混凝土 基层墙体 2.8310 非混凝土 基层墙体 2.1010 不透水性 2 h 不透水(试样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耐冻融性 外观 30 次耐冻融循环后,防护层无可见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现象 拉伸粘结强度/(kPa)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垂直于墙面

16、的抗拉强度,破坏发生在岩棉板内 岩棉条 100 抗风荷载性能 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Rk不应小于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R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系数K的乘积 JGJ 144 注1:外保温系统的抗风荷载性能试验应在 JG/T 429 规定的耐候性试验完成后进行。注2: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试件应包括饰面层,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试验试件不包括饰面层。6.2 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 DB4201/T 5832019 6 6.2.1 岩棉板(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2 岩棉板(条)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条 TR10 TR15 TR100 外观质量 表

17、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GB/T 25975 密度/(kg/m)140.0 80.0 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kPa)10.0 15.0 100.0 潮湿状态下抗拉强度保留率(7d)/(%)50.0 吸水量(部分浸入)/(kg/m)24 h 0.2 0.4 GB/T 25975 28 d 0.4 0.8 GB/T 30807 体积吸水率(全浸)/(%)5.0 GB/T 25975 质量吸湿率/(%)0.5 憎水率/(%)98.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导热系数(25)/W/(mK)0.040 0.046 GB/T 25975 剪切强度/(kPa)纵向 60 横向 2

18、0 剪切模量/(MPa)纵向 4.0 横向 1.0 酸度系数 1.8 尺寸稳定性/(%)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对变化率1.0 压缩强度/(kpa)20(厚度50 mm)40(厚度50 mm)40 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5.0 纤维平均直径/(m)6.0 渣球含量(粒径大于 0.25 mm)/(%)7.0 放射性核素 IRa 1.0 GB/T 19686 Ir 1.0 6.2.2 岩棉板(条)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3 岩棉板(条)的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条 长度允许偏差/(mm)+10/-3+10/-3 GB/T 25975 宽度允许偏差/(m

19、m)+5/-3+3/-3 厚度允许偏差/(mm)+3/-3+2/-2 直角偏离度/(mm/m)5 平整度偏差/(mm)6 密度允许偏差/(%)+10/-10 注:本表中尺寸的允许偏差值以1 200(长)600(宽)的岩棉板、1 200(长)150(宽)的岩棉条为基准。DB4201/T 5832019 7 6.2.3 界面处理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4 界面处理剂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容器中状态 色泽均匀,无杂质,无沉淀,不分层 冻融稳定性 无异常 储存稳定性 无硬块,无絮凝,无明显分层和结皮 最低成膜温度/()0 不挥发物含量/(%)22 6.2.4 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20、 5 的规定。表5 胶粘剂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kPa)原强度 600 JG/T 483 耐水 强度 浸水 48 h,干燥2 h 300 耐水 强度 浸水 48 h,干燥7 d 600 拉伸粘结强度(与岩棉板(条)/(kPa)原强度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100 耐水 强度 浸水 48 h,干燥2 h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80 浸水 48 h,干燥7 d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100 可操作时间/(h)1.54.0 6.2.5 抹面胶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抹面胶浆

21、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与岩棉板(条)/(kPa)原强度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JG/T 483 岩棉条 100 浸水 48h,干燥 2h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100 浸水 48h,干燥 7d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100 冻融后 岩棉板 不小于岩棉板的拉伸粘结强度 岩棉条 100 DB4201/T 5832019 8 表 6 (续)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柔韧性 折压比(水泥基)3.0 开裂应变(非水泥基)/(%)1.5 吸水量/(g/m)500 抗冲击性 3J 级 可操作时间(水泥基)/(h)1.54

22、.0 6.2.6 耐碱网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7 耐碱网布的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网孔中心距/mm 55 钢直尺 经、纬密度/(根/25 mm)5 JC/T 841 单位面积质量/(g/m)160 耐碱断裂强力(经向、纬向)/(N/50 mm)1 000 断裂伸长率/(%)4.0 可燃物含量/(%)12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50 氧化锆含量/(%)16.0%6.2.7 锚栓的主要性能应符合以下的规定:a)塑料膨胀件和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原生的聚酰胺(Polyamide6、Polyamide6.6)、聚乙烯(Polyethylene)或聚丙烯(Polypropyl

23、ene)制造,不应使用再生材料;b)钢制膨胀件和膨胀套管应采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腐处理的碳钢制造;当采用电镀锌处理时,应符合 GB/T 5267.1 的规定。零件的机械性能、尺寸、公差及粗糙度应符合设计图纸并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c)用于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圆盘锚栓的圆盘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60 mm,公差为1.0mm。膨胀套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8mm,公差为0.5mm;d)用于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锚栓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JG/T 366 的规定外,其性能指标尚应符合表 8 的规定;e)用于岩棉条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JG/T 366 的规定。表8 用于岩棉板的锚栓

24、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混凝土(C25)基层墙体 实心砌体 基层墙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5.0)基层墙体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Fk/(kN)1.20 0.80 0.60 JG/T 483 锚栓圆盘抗拔力标准值 FRk/(kN)0.50 DB4201/T 5832019 9 6.2.8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所采用的配件应分别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6.2.9 外墙用腻子、饰面涂料、饰面砂浆等应与岩棉材料相容,其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的规定。6.2.10 本章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型式检测报告有效期为 2 年。(“系统常用配件”见附录 C)7 设计 7.1

25、 一般规定 7.1.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材料可选用岩棉板以及岩棉条。建筑物地下室墙体外保温严禁采用岩棉作为保温材料。7.1.2 设计选用本保温系统时,不得更改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7.1.3 岩棉保温层的厚度应按热工计算确定。计算时,岩棉板(条)的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及修正系数应符合表 9 的规定。表9 岩棉板(条)的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及修正系数 导热系数 W/(mK)蓄热系数 S W/(mK)修正系数 岩棉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系统 非透明幕墙岩棉 外墙外保温系统 岩棉板 0.040 0.70 1.20 1.30 岩棉条 0.046 0.75 1.20 1.30 7.1.4 岩棉板(条)应用

26、于外墙外保温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30 mm,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60 mm;应用于外门窗洞口四周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20 mm。7.1.5 岩棉板长度不宜大于 1 200 mm,宽度不宜大于 600 mm;岩棉条长度不宜大于 1 200 mm,宽度不宜大于 150 mm。7.1.6 固定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应采用混凝土(不低于 C25)墙体、各种实心砌体墙体和蒸压加气混凝土(不低于 A5.0)墙体。7.1.7 固定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应做找平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基层墙体应有一定的承载力;b)基层墙体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贴的附着物;表面不应有粉尘、油迹、苔藓等

27、污物,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c)基层墙体立面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均不应大于 4mm;d)固定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还应做防水层;e)找平层和防水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f)找平层(含防水层)的厚度可根据基层墙体平整度确定,宜为 12 mm,且不宜大于 20 mm;当基层墙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应采用专用抹灰砂浆找平;g)基层墙体为混凝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材料时,基层墙体应采用专用界面处理剂处理后再做找平层;h)基底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 0.4 MPa。DB4201/T 5832019 10

28、 7.1.8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满足室内和室外的环境、卫生和健康要求。采用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墙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能阻止雨雪和地面湿气等室外潮气进入建筑物内部,外墙应做整体防水层,外墙防水性能应符合 JGJ/T 235 的有关规定及其他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b)应能防止外墙内表面和缝隙结露。当室内水蒸气较多时,应采用相应措施,防止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受潮;c)应确保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受到意外冲击或维修设备支靠时不产生破裂;7.1.9 应做好保温系统的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勒脚、门窗洞口、凸窗、变形缝、挑檐、雨篷、阳台、空调搁板、女儿墙、伸出外墙管道、外墙预埋件

29、、预制构件等重要部位应绘制构造详图。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内不应安装设备和管道。7.1.10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层应采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水溶性外墙涂料、砂壁状涂料以及饰面砂浆等,不得采用弹性涂料。饰面层涂装材料应采用浅色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不宜大于 0.80。7.2 抗风荷载设计 7.2.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进行抗风荷载性能设计(“抗风荷载设计计算书”见附录 D),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Rk 不应小于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 R 与系统安全系数K的乘积,计算方法见公式(1)。RkRK(1)式中:K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系数,应按表10取值;Rk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kN/

30、m);R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kN/m),应按式(2)计算。7.2.2 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设计值R不应小于风荷载设计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R(2)式中:风荷载设计值(kN/m),应按式(3)计算。7.2.3 风荷载设计值 取风荷载标准值 k与风荷载分项系数 的乘积,计算方法见公式(3)。=k(3)式中:k风荷载标准值(kN/m),应按式4计算;DB4201/T 5832019 11 风荷载分项系数。7.2.4 风荷载标准值应根据 GB 50009 中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计算方法见公式(4)。k=gzslz0(4)式中: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sl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z风压高

31、度变化系数;0基本风压(kN/m)。7.2.5 系统安全系数 K 应按符合表 10 的规定。表10 系统安全系数K 岩棉外保温系统类型 安全系数K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3.0 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10.0 7.2.6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岩棉板应采用锚固为主、粘结为辅的方式与基层墙体固定;b)计算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时,系统的抗风荷载承载力应全部由锚栓承担;c)锚栓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 4.2.7 条的规定。7.2.7 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岩棉条应采用粘结为主、锚固为辅的方式与基层墙体固定;b)计算

32、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时,系统的抗风荷载承载力应全部由系统自身及其组成材料承担;c)锚栓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 4.2.7 条的规定。7.2.8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可不进行系统抗风荷载承载力的计算。7.3 系统构造设计 7.3.1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由粘结层、锚固件、岩棉板(条)保温层、抹面层、饰面层等构成。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见表 11,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见表 12。DB4201/T 5832019 12 表1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 基层 墙体 1E 找平层 防水层 A 2E 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结层

33、 A 3E 锚固件 A 4E 保温层 A 5E 防护层 抹面层 A 6E 饰面层 A 7E 混凝土墙体/砌体墙体 砂浆 找平层 防水层 胶粘剂 锚栓 岩棉板(条)抹面胶浆复合两层耐碱网布 涂装材料 表12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 基层 墙体 A 1E 找平层 A 2E 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结层 A 3E 锚固件 A 4E 保温层 A 5E 防水层 A 6E 防护层 抹面层 A 7E 饰面层 A 8E 混凝土墙体/砌体墙体+龙骨 砂浆 找平层 胶粘剂 锚栓 岩棉板(条)防水透气膜 抹面胶浆复合一层耐碱网布 非透明幕墙板 7.3.2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 1、图 2)

34、应符合下列要求:a)基层墙体外侧应进行找平;b)岩棉板(条)与基层墙体以及抹面层的粘结界面在施工前均应采用界面处理剂涂刷,并采用胶粘剂及抹面胶浆进行处理;c)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墙之间采用粘、锚结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岩棉板与基墙粘结面积应不小于岩棉板面积的 60%,建筑物外墙阳角 2 m 范围内、女儿墙、檐口、外门窗洞口及其周边部位 200 mm 范围内以及凸窗的底板和非透明侧板的岩棉板与基墙应满粘。岩棉条与基墙应采用满粘法进行粘结,粘结层厚度不应小于 3 mm,与基层墙体粘贴的岩棉板(条)厚度不应小于30 mm;d)岩棉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岩棉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错开

35、尺寸应为 1/2 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应小于 200。岩棉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DB4201/T 5832019 13 e)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板(条)抹面层的厚度应为 5mm6mm,内铺两层耐碱网布,锚栓设置在第一层耐碱网布上。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板(条)抹面层的厚度应为 3mm5mm,内铺单层耐碱网布抹面层,锚栓应设置在耐碱网布上。锚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 5.3.11 条的规定;f)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根据系统供应商的要求设置系统变形缝和托架,系统变形缝宜与找平层(防水层)分隔缝对应,托架宜结合水平系统变形缝设置,托架应有防腐措施并采用专用锚栓固定;g)岩

36、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收头部位应做耐碱网布翻包,翻包处应采用锚栓加密固定和并进行防水处理。翻包时,门窗洞口和结构变形缝处耐碱网布在粘结层中的宽度不应少于 150mm,其余部位耐碱网布在粘结层中的宽度不应小于 100mm;h)非透明幕墙与岩棉保温层之间的空腔,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说明:1-基层墙体;2-找平层;3-胶粘剂;4-岩棉板(条);5-抹面胶浆压入第一层耐碱网布;6-锚栓;7-抹面胶浆压入第二层耐碱网布;8-饰面层。图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DB4201/T 5832019 14 说明:1-基层墙体;2-找平层;3-胶粘剂;4-岩棉板(条);5-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网布;6

37、-锚栓;7-预埋件;8-防水透气膜防水层;9-连接件(断热);10-竖向龙骨;11-挂件;12-面板。图2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7.3.3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阴、阳角构造(图 3、图 4、图 5)应符合下列规定:a)墙角处岩棉应交错互锁;b)阳角抹面层耐碱网布中应采取措施以实施增强。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阳角部位应先用抹面胶浆将护角条粘在双层耐碱网布的内侧以实施增强。采用带网格布的护角条时,护角条上的耐碱网布应与抹面层中的耐碱网布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 mm。采用不带网格布的护角条时,阳角抹面层中的第一层耐碱网布应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 mm。非透明幕墙岩

38、棉外墙外保温系统,阳角抹面层中的第一层耐碱网布应进行搭接以实施增强,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 mm;c)阴角抹面层中的第一层耐碱网布应进行搭接以实施增强,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 mm。DB4201/T 5832019 15 说明:1-第一层耐碱网布(外安装锚栓);2-第二层耐碱网布;3-岩棉板(条);4-锚栓;5-带耐碱网布护角条。图3 外墙阳角部位的增强处理 1 说明:1-第一层耐碱网布(外安装锚栓);2-第二层耐碱网布;3-岩棉板(条);4-锚栓;DB4201/T 5832019 16 5-不带耐碱网布护角条。图4 外墙阳角部位的增强处理 2 说明:1-第一层耐碱网布外安装锚栓;2-第二

39、层耐碱网布;3-岩棉板(条);4-锚栓 图5 外墙阴角部位的增强处理 7.3.4 门窗洞口外侧面外保温构造(图 6、图 7)应符合下列规定:a)门窗洞口四角处岩棉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岩棉板(条)切割成形。当采用岩棉板时,接缝离角部距离不应小于 200 mm;当采用岩棉条时,垂直接缝离角部距离不应小于 200 mm,水平接缝离角部距离不应小于 75 mm;b)门窗洞口四周应用窄幅耐碱网布翻包 150 mm,并与墙面的耐碱网布搭接。门窗外墙洞口四角均应在 45方向加贴 400 mm200 mm 的小块耐碱网布实施增强。门窗洞口外侧四周阴角处应选用与窗台同宽且长为 300 mm(每边 150 mm)

40、的一层窄幅耐碱网布进行加强;c)门窗洞口阳角部位宜在双层耐碱网布的内侧设置不带耐碱网布的护角条以实施增强;d)门窗洞口外侧面应进行保温处理,其保温层的厚度由单项工程设计确定,且不应少于 20 mm。保温层与门窗框接口部位的缝隙处应采用嵌填密封膏或预压密封带等措施进行密封防水处理;e)门窗外侧洞口上沿应设置成品滴水线。窗台部位外侧应有防止踩踏破坏的安全措施,窗台宜设铝合金窗台板或其他金属盖板。窗台板内高外低,排水坡度不小于 5%,坡顶高出附框顶 10 mm,且低于窗框的泄水孔;窗台板两侧宜设置挡水边,其安装边与窗框之间的接缝应做柔性防水密封处理。DB4201/T 5832019 17 说明:1-

41、窗台同宽窄幅耐碱网布加强;2-窄幅耐碱网布包转;3-斜向小块耐碱网布增强。图6 门窗洞口耐碱网布加强 1 DB4201/T 5832019 18 说明:1-基层墙体及找平层;2-胶粘剂;3-岩棉板(条);4-滴水线;5-锚栓;6-第一层耐碱网布;7-第二层耐碱网布;8-窄幅耐碱网布;9-铝合金窗台板或其他金属盖板 图7 门窗洞口耐碱网布加强 2 7.3.5 勒脚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图 8、图 9)应符合下列规定:a)勒脚终端部位与散水、明沟之间不小于 600 mm 高度的外墙面范围内,应采用其他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b)勒脚部位保温系统底部第一排岩棉下侧板端应设置采用专用锚栓固定于基

42、墙的托架;c)若地下室外墙有保温要求,保温系统与室外地面散水之间应预留不小于 20 mm 的缝隙,缝隙内宜填充条状保温材料,外口应设置背衬,并用建筑密封膏封堵;d)若地下室外墙无保温要求,为了防止结构沉降引起保温系统破坏,底部保温材料离散水的高度不应小于 50 mm,且不高于室内地面。说明:1-基层墙体及找平层;2-胶粘剂;3-岩棉板(条);4-第一层耐碱网布;5-第二层耐碱网布;6-托架;7-锚栓;8-防水性能好的A级保温材料;DB4201/T 5832019 19 9-窄幅耐碱网布;10-散水。图8 勒脚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1 说明:1-基层墙体及找平层;2-胶粘剂;3-岩棉板(条);4

43、-第一层耐碱网布;5-第二层耐碱网布;6-托架;7-锚栓;8-防水性能好的A级保温材料;9-窄幅耐碱网布;10-散水。图9 勒脚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2 7.3.6 外挑阳台、空调板、雨棚、凸窗顶板或封闭式阳台顶层等易积水的水平板面以及其与外墙面交接处,应加强防水构造设计,水平板面及其以上沿竖直方向 300 mm 高度范围内的外墙面应采用其他高密度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根据系统供应商的要求在保温系统底部第一排岩棉下侧板端应设置采用专用锚栓固定于基墙的托架。在水平与竖向交接部位应设缝并作柔性密封设计。(图 10)DB4201/T 5832019 20 说明:1-基层墙体及找平层;2-

44、胶粘剂;3-岩棉板(条);4-胶粘剂复合耐碱网布;5-锚栓;6-托架;7-防水性能好的A级保温材料;8-最薄处30厚LC10全轻混凝土找坡;9-滴水线。图10 挑板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7.3.7 女儿墙部位应采用保温层包覆做法,女儿墙顶面和内侧面应根据节能要求采用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女儿墙顶面应设金属或混凝土压顶。压顶应向内侧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5%,压顶内外侧应做滴水线。女儿墙顶面或墙面上被避雷针或安全护栏等设施穿透的位置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图 11、图 12)DB4201/T 5832019 21 说明:1-金属压顶;2-防水性能好的不燃保温材料。图11 女儿墙部位保温系

45、统构造做法 1 说明:1-钢筋混凝土压顶;2-防水性能好的不燃保温材料。图12 女儿墙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2 7.3.8 当建筑物设有变形缝时,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应覆盖墙身变形缝,变形缝应有防水密封处理。(图 13)DB4201/T 5832019 22 说明:1-锚栓;2-窄幅耐碱网布翻包;3-金属盖缝板;4-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图13 变形缝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7.3.9 各种穿墙管道应预埋套管,金属构件应预埋。保温材料与穿墙管道、金属构件之间应用耐候防水密封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图 14)说明:1-钢套管;2-防水砂浆;3-穿墙管道;4-密封材料;5-嵌缝条;6-窄幅耐碱网布翻包;

46、7-锚栓 图14 穿墙管道等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做法 DB4201/T 5832019 23 7.3.10 外墙装饰线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实现,当采用其它材料时应采用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其节点由单项工程设计。7.3.11 锚栓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根据基层墙体的类型、保温层的厚度以及系统抗风荷载性能设计结果选择合适的锚栓,锚栓的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 4.2.7 条的规定;b)锚栓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c)对于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锚栓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本规程第 5.2 节的规定计算确定,并且每平方米墙面的锚栓数量不应少于 6 个;d)对于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非

47、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锚栓设置的数量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表13 锚栓设置的数量 外墙外保温系统 离地高度 H(m)锚栓设置数量(个/m)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60H100 8 H60 6 非透明幕墙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60H100 6 H60 4 e)任何面积大于 0.1 m的单块岩棉板(条)应至少设置 1 个锚栓;f)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对建筑物外墙阳角两侧距墙角 2 m 范围内、门窗洞口四周 200 mm 范围内、凸窗底板、屋面挑檐下口、出挑楼板下口及保温层的收头等部位,锚栓均应进行加密设置,锚栓数量比一般墙面增加不应少于 50%;g)锚栓安装后应在其圆盘外侧涂抹一层抹面

48、胶浆作防水处理;h)安装锚栓的基层墙体的厚度,不应小于 100 mm。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和实心砌体墙体应不小于 55 mm;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应不小于 65 mm;3)最小允许边距为 100 mm,最小允许间距为 200 mm;4)基层墙体的厚度不应包括找平层或饰面层厚度;5)锚栓的最低安装温度应不低于 5。8 施工 8.1 一般规定 8.1.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并应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50502 的规定。8.1.2 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编

49、制专项施工方案,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宜由系统供应商组织完成。保温系统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8.1.3 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a)主体结构应验收合格;DB4201/T 5832019 24 b)基层墙体施工质量应经检查并验收合格。基层墙体表面应坚实、平整、干燥、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找平层(防水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基层墙体经处理后,其立面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方正等均应符合 GB 50210 对于普通抹灰的规定;c)外门窗洞口应通过验收,洞口尺寸、位置应符合

50、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门窗框或辅框应安装完毕。伸出墙面的消防梯、落水管,穿越墙体洞口的各种进户管线、空调口预埋件、连接件等应安装完毕。上述部位应按外保温系统设计厚度留出间隙;d)施工机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已准备齐全;e)施工用吊篮或专用脚手架应搭设牢固,安全检验合格。脚手架横竖杆与墙面、墙角的间距应满足施工要求。f)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按照住建部201837 号文件要求实施现场管理。8.1.4 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大面墙及勒脚、门窗洞口、凸窗、变形缝、挑檐、雨篷、阳台、空调搁板、女儿墙、伸出外墙管道、外墙预埋件、预制构件等特殊部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完成样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