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5969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4201T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21 武汉市地方标准 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2018-08-28 发布 2018-09-28 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01 DB4201/T 5592018 DB4201/T 559-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隗平华、徐姮、昌华敏、许树文、熊恒多、李晏斌、刘万里、万元香 本标准首次发布。DB4201/T 559-20

2、18 1 两系杂交水稻 E 两优 476 制种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两系杂交稻E两优476的杂交制种技术及全过程的田间调查记载内容与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企业在适宜区域进行E两优476的杂交种子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371.4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 两系杂交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3 生产环境要求 3.1 气候要求 3.1.1 不育性敏感安全期气候 根据生产者对育性风险的承受能力,选

3、择育性安全系数0.951的育性安全期,育性安全期应20 d。3.1.2 制种安全抽穗开花期的气候要求 从始穗到授粉结束抽穗开花期出现连续3d整天降雨天气的机率5,日平均气温2428,日最高气温33,日最低气温21,相对湿度7590。3.2 种植生产田要求 要求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避开山荫田和冷浸田;无国内同科植物检疫对象。平原地区间距100 m(籼稻)或500 m(粳稻),或隔离区内种植的非父本水稻与制种母本的始穗期相差25 d,或有自然屏障隔离,或在隔离区内种植父本。4 制种季别与花期安排 宜在海拔300 m450 m的单季稻区或单双季稻混栽区采用夏制。福建、

4、湖南和江西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7月25日至8月10日,湖北、江苏、安徽三省的长江以北地区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8月10日至 8月20日。5 父母本穗粒结构 父本每667 m有效穗4.0 万穗5.0 万穗,总颖花数6.0106 7.0106。母本制种每667 m有效穗18 万穗22 万穗,每穗颖花100150,每667 m总颖花2.0107 2.4107。DB4201/T 559-2018 2 6 播种期与播差期 父本分两期播种,两期相隔10天13天。江苏、湖北等长江流域父本第一期播种在4月25日至4月 30日,播始历期为101 d103 d;母本应在5月28日至6月2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0 d左右。

5、播差期为32 d左右,叶龄差6.3 叶左右。福建、湖南等地,父本第一期播种时间在4月30日左右,播始历期在99 d左右,母本播种时间在5月22日左右,播始历期69 d左右,播差期22 d23 d,叶差5.8 叶左右。7 育秧 7.1 大田用种 父本用种量为0.35 kg/667 m0.5 kg/667 m,两个播期按11分配。母本用种 2.0 kg/667 m2.5 kg/667 m,具体可根据种子发芽率高用种量减少,反之增加。7.2 育秧方法与秧田播种量 父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 m播种10 kg15 kg。湿润育秧方式,每667 m播种10 kg至15 kg;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方式,每6

6、67 m制种需561孔软盘80个至100个。7.3 浸种催芽和播种 父母本种子均用咪鲜胺等种子消毒药剂处理。父本种子在同一基地统一浸种催芽,母本种子分户浸种催芽。种谷破胸出芽达80,按7.2的秧田播种量要求均匀播种,播后踏谷。7.4 秧田管理 7.4.1 基肥 中等肥力水平秧田,翻耕时施腐熟猪牛粪肥500 kg/667m或腐熟菜油枯饼50 kg/667 m,秧田平整时施25的复合肥30 kg/667 m40 kg/667 m,或尿素9 kg/667 m15 kg/667 m、过磷酸钙 25 kg/66 7m40 kg/667 m、氯化钾10 kg/667 m15 kg/667 m。7.4.2

7、追肥 父本插后4 d5 d,每667 m施尿素和氯化钾各6 kg8 kg;母本秧苗3叶1心时每667 m施尿素 7 kg8 kg。7.4.3 水分管理 旱育秧与塑料软盘育秧的采用喷淋方法保持土壤湿润。湿润育秧的秧苗2 叶前保持厢面湿润,2 叶至移栽前坚持浅水勤灌。A B 除草除杂及病虫防治 C 秧苗 3 叶期人工除草,除去明显异形、异色秧苗。及时防治秧田病虫。D 除草除杂及病虫防治 E 秧苗 3 叶期人工除草,除去明显异形、异色秧苗。及时防治秧田病虫。7.5 除草除杂及病虫防治 秧苗3 叶期人工除草,除去明显异形、异色秧苗。及时防治秧田病虫。8 移栽 8.1 移栽叶龄 DB4201/T 559

8、-2018 3 父本6.0 叶7.5 叶移栽。母本4.5 叶5.5 叶移栽。父母本移栽叶龄范围内尽可能安排父母本同期移栽或缩短父母本移栽间隔时间。8.2 父母本行比与父本栽插方式 父本单行栽植,父母本行间距26.7 cm、父本株距20 cm。母本株行距 13.3 cm13.3 cm13.3 cm 16.7cm,667 m2内父母本实插穴数分别为0.17 万穴和3 万穴左右,父本基本苗1 万苗,母本基本苗17 万苗。根据E两优476父母本开花特性,按照112的父母本行比,在父本行内间隔栽插,一期父本二期父本栽插比例为11或13。8.3 行向 行向与当地抽穗开花期的盛行风向基本垂直。9 制种田肥水

9、管理 9.1 施肥 9.1.1 施肥方法 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一元素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母本采用前期重、中期控、后期补的施肥法;在父本生育中期采用单施、深施追肥。9.1.2 肥料的常规使用 NP2O5K2O=212,每667 m施纯N总量15 kg25 kg,P2O5总量为5 kg10 kg,K2O总量为 10 kg20 kg。基肥占70左右,追肥占30左右。幼穗分化第V期每667 m施钾肥5 kg10 kg,根据叶色变化,氮肥不足时适当补施尿素5 kg8 kg。9.1.3 父本单独施用肥料 每667 m父本单独施尿素3 kg6 kg。氯化钾2.5 kg3 kg,在父本移栽后7 d

10、10 d 深施于父本株(行)间,父本单独施用肥料时注意排干厢面水分。9.2 水分管理 母本移栽后深水返青,返青后排水露田,其后湿润灌溉。幼穗分化始期前后开始晒田或露田。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5 cm10 cm深水灌溉,授粉结束至种子成熟期坚持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5 d7 d排干水。10 花期预测与调节 10.1 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 花期相遇标准为母本比父本早0.5 d1 d。幼穗分化期期前父本比母本早0.7 期1.3 期,幼穗分化在 期 期时,父本与母本同期。10.2 花期预测方法 10.2.1 花期预测方法主要有幼穗剥检法、叶龄余数法。DB4201/T 559-2018 4 10.2.2

11、幼穗剥检法 从计划始穗期前30 d左右或叶龄余数3.5 叶3.0 叶时开始,每2 d3 d,在代表性田块定点连续取代表性父母本样株各10 穴的主茎苗,用解剖镜观察检查穗分化动态、判断幼穗发育进程,推算父母本的始穗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10.2.3 叶龄余数法 根据定点观察记载的叶龄和父母本的主茎总叶片数推断幼穗分化时期,在代表性田块定点连续取代表性父母本样株各10 穴,根据出叶数推算叶龄余数、预测穗分化时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10.3 花期调节 10.3.1 调节原则 前期(幼穗分化期前)调节为主、后期调节为辅,推迟和延长花期为主、提早和缩短花期为辅,调节父本为主、调节母本为辅。1

12、0.3.2 调节措施 10.3.2.1 推迟抽穗期和延长花期的措施和标准 10.3.2.1.1 移栽后控肥控水,分蘖中后期重施氮肥,母本每 667 m施尿素 7 kg15 kg,父本每 667 m施尿素 5 kg10 kg,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 2 d5 d。10.3.2.1.2 幼穗分化前期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 1 d2 d,适用于父本,母本慎用。10.3.2.1.3 幼穗分化期重晒田,可推迟父本抽穗 1 d3 d。10.3.2.1.4 幼穗分化期前喷施多效唑结合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 2 d3 d。10.3.2.2 提早抽穗期和缩短花期的措施和标准 10.3.2.2.1 幼穗分化期灌

13、深水(10cm 以上),能加快父本发育进度,可提早抽穗 1 d3 d。10.3.2.2.2 幼穗分化中期施钾肥(每 667 m对父本施氯化钾 3 kg5 kg.对母本施氯化 10 kg12 kg),可提早花期 l d2 d。10.3.2.2.3 幼穗分化期,喷施赤霉素(每 667 m父本每次 0.2 g,母本 0.8 g,施用 3 次,每次间隔 1 d2 d),可提早 1 d2 d 抽穗和缩短花期 2 d3 d。10.3.2.3 调节措施的确定 具体调措施可根据禾苗长势长相、生长发育进程、土壤肥力水平、病虫发生状况和应调节的天数等综合确定。11 父母本异交态势标准及改良技术 11.1 异交标准

14、(高异交结实率的形态标准)父本比母本高5 cm20 cm,母本剑叶长15 cm20 cm,穗层高于叶层,穗颈抽出长度05 cm。11.2 异交结实率提高技术 11.2.1 赤霉素施用技术 DB4201/T 559-2018 5 11.2.1.1 用量与首次使用时间 赤霉素用量及始喷抽穗指标见表1 表1 赤霉素用量及始喷抽穗指标 E 农 1S 总用量(g/667 m)首次使用时间/抽穗率/中度敏感型 2030 1015 注1:赤霉素有效成分达到8.5105单位/g以上。注2:花期相遇好的制种田,父母本同时喷施。花期相遇差的制种田,父母本应该分开喷施。注3:根据父母本的苗穗数量和喷施时天气调整赤霉

15、素的总用量(群体生物量大和气温偏低时需要增加用量)。注4:根据母本苗穗发育的整齐度调整始喷时间(发育不整齐的田块,适当推迟始喷时间,加大喷施间隔时间)。11.2.1.2 喷施次数 分2 次3 次喷施,分两次喷施的各次用量比为28或37,分三次喷施的各次用量比为2:5:3。11.2.1.3 喷施时间 每天 7001000 或 17001900,用普通背包式喷雾器喷施,用水量为 15 kg/667 m20 kg/667 m。11.2.1.4 特殊条件下的使用调整 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气,赤霉素用量增加 50100,在停雨时或小雨时喷施。遇高温干热风天气,始喷期提早 1 d2 d,在早晚无风或微风时喷施

16、。11.2.2 赤霉素养花 母本盛花期,每天对母本用赤霉素1g/667 m2g/667 m,兑水20 kg左右喷施,连续喷施3 d4 d,母本抽穗比父本早3 d以上的制种田尤为重要。11.3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时间从父本始花期至终花期,约8 d12 d。每天在父本开花高峰时开始人工辅助授粉,授粉3 次4 次,每次间隔20 min30 min。可用绳索拉粉法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 病虫害防治 参照水稻大田栽培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要重视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防治。在幼穗分化8期及破口期施用艾苗、灭黑灵等药剂进行防治。13 母本育性监控与种子纯度估算 13.1 母本育性检测 13.1.1 母本育性敏

17、感期温度观察与分析 DB4201/T 559-2018 6 在母本幼穗分化期至期观测制种基地的气温和灌溉水温变化,分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和灌溉水温,对比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值,初步判断制种母本育性安全程度。13.1.2 母本育性敏感期遇异常低温后的预警措施 如母本在抽穗前5 d15 d范围内遇日平均气温24以下天气时,深灌15 cm以上,低温过后排水。13.1.3 花粉镜检 在基地内对不同小气候和不同生长发育进度的制种田块抽样,从母本始穗期开始,取刚完成抽穗的主穗或分蘖穗,分别取上、中下部颖花进行花粉镜检,每2 d3 d镜检1次。发现有染色花粉时需每天连续镜检至无染色花粉止,同时观察田

18、间母本花药是否裂药散粉。13.1.4 母本隔离栽培自交结实率考察检验 母本见穗3 d前,在不同小气候和不同生长发育进度制种田块,喷施赤霉素,防治病虫,齐穗20 d后考察自交结实率。如母本育性敏感期遇低气温天气时(低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0.5),每个类型可隔离栽培50 株100 株。13.1.5 田间检验和母本结实率考察 在齐穗期和成熟期进行两次田间检验,考察父母本的杂株率和隔离状况,结果记录参见附录E、附录F。种子成熟期,在隔离栽培取样的各类型田块中,取样考察母本结实率,结果记录参见附录A。13.2 种子纯度估算 引用GB/T 29371.4纯度估算公式。14 除杂 14.1 除杂时间及标准

19、在苗期、幼穗分化期、始穗期、收割前期进行田间除杂。前三期田间杂株率0.2,收割前期田间杂株率0.1。14.2 杂株类型 父本杂株主要是机械混杂株和变异株,根据株型、叶色、叶型、粒型、顶芒、生育期等特征判断。母本杂株分二类:a)异品种,根据株型、叶色、叶型、粒型、顶芒、生育期等特征判断;b)同形可育株,植株形态与不育系基本一致,但花药黄色肥大,裂药散粉,花粉正常可育,结实率高。15 收割干燥 15.1 收割方法 对父本与母本严格分别收割。采用机械收割时,应先收割父本;割后清除漏割父本和倒入母本行中的父本,收割前彻底清理脱粒机和装种用具。DB4201/T 559-2018 7 15.2 收割时期

20、以母本籽粒黄熟80以上时收割。15.3 清选干燥 收割脱粒后的种子不能堆捂,及时摊晒清除杂质,干燥至含水量13.0以下。晒前清理干净晒场或晒垫以及装种用具。15.4 标签标注 内外标签应标明组合名称、净重、产地、生产农户和生产时间。16 制种档案 制种档案包括田间管理记载、父母本生长发育观察记载、生产检查记录、抽穗开花检查记录、花粉镜检结果、自交结实考种结果和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等内容可分别填入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DB4201/T 559-2018 8 A F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结实考种表 表A.1给出了考察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结实率结果记录

21、表样。表 A.1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结实考种表 制种组合 制种基地 取样田块地点 代表类型 年 月 日 株号 穗号(粒/穗)实粒数(粒/穗)总粒数(粒/穗)黑粉病粒数 其他 结实率%DB4201/T 559-2018 9 B G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表 表B.1 给出了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表样。表 B.1 两系杂交制种田间检验表 组合 制种基地 组名 农户姓名 调查田块面积 母本 父本 备注 同形可育株数 异品种可育株数 高温敏可育株数 其他杂株数 总株数 杂株率%杂株数 总株数 杂株率 DB4201/T 559-2018 10 C H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两系杂

22、交制种隔离情况检查记录表 表C.1 给出了两系杂交制种隔离情况检查记录表表样。表 C.1 两系杂交制种隔离情况检查记录表 组合 基地 县 镇 村 隔离问题田块名称 始穗期 与周围制种田花期相遇天数 原因 组名 制种农户姓名 田块面积(m)与隔离问题田距离 m 串粉天数 d 估计制种产量(kg/667m)备注 处理办法与意见:调查人员:基地技术员:基地负责人:调查日期:DB4201/T 559-2018 11 D I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两系杂交制种田基本情况记录表 表D.1 给出了两系杂交制种田基本情况记录表表样。表 D.1 两系杂交制种田基本情况记录表 记载地点:县 镇 村 组 农户 年

23、 组合 制种季别 记载田面积 田块情况 土壤性质 肥料施用 秧田 大田 田块位置 底肥 追肥 底肥 追肥 前作 父本 肥力水平 父母本群体结构 行比 母本 厢宽 栽插规格 父本:母本:赤霉素施用 总量/(g/亩)次数 效果 始喷时间 抽穗指标%生育期 亲本 播种 寄插 移栽 见穗 始穗 齐穗 收割 R1 R2 母本 异常情况记录 DB4201/T 559-2018 12 E J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两系杂交制种亲本叶龄和苗数动态记载表 表E.1 给出了两系杂交制种亲本叶龄和苗数动态记载表表样。表 E.1 两系杂交制种亲本叶龄和苗数动态记载表 制种组合 记载地点 记载人 年 时间 亲本 项目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DB4201/T 559-2018 13 F K 附 录 F(资料性附录)两系杂交制种亲本生育期统计表 表F.1 给出了两系杂交制种亲本生育期统计表表样。表 F.1 两系杂交制种亲本生育期统计表 组合 制种基地 年 制种地点 海拔 m 记载点 亲本 R1 R2 母本 R1 R2 母本 R1 R2 母本 播种时间 播差 时差/d 叶差/叶 栽插 寄插 移栽 移栽叶龄 始穗期 播始历期 齐穗期 主茎叶片数 观察记载人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