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文-新人教A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70503 上传时间:2024-1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文-新人教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文-新人教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点所对应的复数是(  ) A、 B、 C、 D、 2、在下列四组框图中,是工序流程图的是(  ) 开始 输出 输入 实数 复数 结束 输出S 虚数      (1)             (2) 二楼 校长室 副校长室 办公室 一楼 教务处 政教处 教研室 团委 (3) 结束 体检开始 X光胸透 五官科 外 科 内 科 (4) A、(2)(4) B、(1)(3) C、(2)(3) D、(1)(4) 3、甲、乙两同学投篮进球的概率分别是和,现甲、乙各投篮一次,都不进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4、已知幂函数是增函数,而是幂函数,所以是增函数,上面推理错误是(  ) A、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 C、推理的方式错误导致错 D、大前提与小前提都错误导致错 5、在对某样本进行实验时,测得如下数据:则与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2 1 4 3 3 2 5 4 A、   B、   C、   D、 6.在上任取两数和组成有序数对,记事件为“”,则(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满足方程的值为函数的极值点 B、“”是“复数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 C、由“,……”,推出 “”的过程是演绎推理 D、“若成等差数列,则”类比上述结论:若成等比数列,则 8、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9、已知函数在点A处的切线垂直于轴,则点A的横坐标是(  ) A、1 B、-1 C、 D、 10、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轴的距离为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4 B、6 C、8 D、12 11、函数在内有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0 ,) D、 12、阅读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为虚数单位),则输出的S的值为(  ) 否 K=1 S=1 是 输出S 结束 K=K+1 开始 A、-1 B、1 C、 D、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复数,满足,则__________。 14、椭圆两焦点为,,P在椭圆上,若的面积最大值为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__。 15、如图是杨辉三角的前五行数的结构图对应展开式各项系数,则展开式中第四项的系数应是__________。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16、给出下列四个判断,(1)若;(2)对判断“都大于零”的反设是“不都大于零”;(3)“,使得”的否定是“对”;(4)某产品销售量(件)与销售价格(元/件)负相关,则其回归方程,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17至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共计74分) 17、(12分)已知复数,问:当为何实数时? (1)为虚数;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虚轴的负半轴上; (3); 18、(12分)学校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从高二甲乙两班各选3名学生参加书画比赛,其中高二甲班选出了1女2男,高二乙班选出了1男2女。 (1)若从6个同学中抽出2人作活动发言,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高二甲班女同学,高二乙班男同学至少有一个被选中的概率。 (2)若从高二甲班和高二乙班各选一名现场作画,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选出的2名同学性别相同的概率。 19、(12分)为了解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还是在敬老院养老的意向,共调查了50名老年人,其中男性明确表示去敬老院养老的有5人,女性明确表示居家养老的有10人,已知在全部50人中随机地抽取1人明确表示居家养老的概率为。 (1)请根据上述数据建立一个2×2列联表; (2)居家养老是否与性别有关?请说明理由。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0.100 0.050 0.025 0.010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10.828 20、(12分)(1)观察下列各式:  …… 请你根据上述特点,提炼出一个一般性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用分析法加以证明。 (2)命题,函数单调递减, 命题上为增函数,若“”为假,“”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椭圆C的长轴长为,一个焦点的坐标为(1,0).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l:y=kx与椭圆C交于A,B两点,点P为椭圆的右顶点. (ⅰ)若直线l斜率k=1,求△ABP的面积; (ⅱ)若直线AP,BP的斜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22、(14分)已知函数 ①当时,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③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7 19、 18、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文科)答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阅卷教师登分栏 题号 选择题 填空题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分值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共74分) 17、 22、 20、(1) (2) 21、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 BADAA  6-10  A DCBA  11-12 C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4   14、    15、20    16、①②③ 三、解答题(共6小题,17至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共计74分) 17、解:(1)……1分   为虚数  ………3分   ……………………4分 (2)… 5分 依题意:  …………7分 ……………………………………………………8分 (3)   ………………10分 解得………………………………………………11分 ……………………………………………………12分 18、解:设高二甲班同学为A、B、C,A为女同学,B、C为男同学,高二乙班同学为D、E、F,D为男同学,E、F为女同学。 从6个同学中抽出2人可能的结果有15种 (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3分 其中高二甲班女同学,高二乙班男同学至少有一个被选中的可能结果为9种,记事件为K,则……………………6分 (2)高二甲班和高二乙班各选一名可能的结果为9种, (AD)(AE)(AF)(BD)(BE)(BF)(CD)(CE)(CF)………………9分 两名同学性别相同且不同班级有(AE)(AF)(BD)(CD)共4种,记事件为H, ………………………………………12分 19、解:(1)设居家养老的人数为人,………………2分 因为女性居家养老10人,所以男性居家养老20人,列2×2联表如下: 分类 人数 性别 居家养老 敬老院养老 合计 男性 20 5 25 女性 10 15 25 合计 30 20 50                                 ……6分 (2)假设居家养老与性别无关 ……………………………………9分 ,居家养老与性别无关是小概率事件……11分 有99%的把握认为居家养老与性别有关。…………………………12分 20、解(1)已知………………3分 证明:分析法 欲证:    只需证:    只需证:    只需证:    只需证:    由已知成立 所以成立…………………………………6分 (2)由命题P可知…………………………………………7分    由命题 得 …………8分    “”为假,“”为真    (1)P真,假       (2)P假,真              ………11分   综上:的范围…………………………………………12分 21、解(1)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3分 (2)(Ⅰ)设,   解得    ………………4分     P到直线的距离为,则……6分   ……………………7分 (或) (Ⅱ)  消去得  ………………8分 …………10分 定值………………12分 22、解:(1)当 ……………………1分 当 ………………2分 又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3分 (2) 当时,令。 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5分 当恒成立 为减函数…………………………………………6分 当时,恒成立  单调递减 。…………………………7分 综上,当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当单调递减………………8分 (3),依题意: …………………………9分 又 恒成立。 即 法(一)在上恒成立………………10分 令…………12分 当时 …………………………14分 法(二)由上恒成立。 设………………10分 ……………………11分 当恒成立,无最值 当 ……………………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