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问题教学课后反思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三星小学教师-何祚信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两点: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亲自到超市购买一种自己需要的物品,并且了解这种商品的价钱,以及购买的数量和一共用的钱数。课上,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超市、商场等物品销售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把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搜集到的写在作业本上的信息用展台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解答,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探究新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二、尝试活动,自主探索。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先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一找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从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整个关系式都由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而得出,这样就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