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盲者回忆录:《流俗地》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643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盲者回忆录:《流俗地》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盲者回忆录:《流俗地》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盲者回忆录:《流俗地》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盲者回忆录:流俗地 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高 玉*摘 要:从 告别的年代 揭示认识论困惑的后现代历史表征,到新作 流俗地 扎根晚近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地经验的记忆书写,黎紫书实现创作内容与风格的“变”与“不变”。为了在当前与过去之间形成更具身体性和物质性的直接关系,塑造记忆的具体性和真实感,从而颠覆主张过去不可进入的后现代历史观,流俗地 以盲者感知世界的具身体验为叙事轴心,触发超出当前在场的多重时空景观和意蕴。在盲者与观者声音的对话中,黎紫书展示指向现实之视觉常态的盲目及其对应的认知局限,又通过盲者从视觉他者的困境走向爱的救赎过程,提供以接触和关怀的伦理互动为核心的相处模式,弥合由视觉认识

2、论的距离化导致个体之间的隔阂与疏离,进而寻求历史记忆的情感性之真。关键词:历史记忆;物质性;身体;盲者;视觉;触觉 流俗地 是享誉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作家黎紫书继2 0 1 0年出版 告别的年代 后,历经十年求索铸剑,推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探索和反思晚近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马华群体生存现状及其文学表征。王德威将此称为其创作的“重要转折”,或最大的“变”:从幻想拼凑2 0世纪6 0年代之前父辈华人怪诞诡谲的“史前史”,到聚焦亲身经历、体认和见证的7 0年代至今马来西亚华人困顿日常流俗的“在地”书写,深刻体现黎紫书从历史“寻根”转向“扎根”记忆的创作心路历程。此前,无论 告别的年代 抑或 州府纪略 山

3、瘟 夜行 国北边陲 等使其蜚声文坛的中短名篇,雨林历史和族群政治是黎紫书浓墨重彩书写的对象。这是马华文学诞生以来,作家为抵抗和干预马来西亚独立后的国家历史对华族历史的淡化或遗忘,追溯华人种族记忆的特殊情结,也成为黎紫书等本土新生代作家不得不继承的文学传统与负担。然而,面对不曾现场目击的父辈历史,她的中短篇小说往往以怪诞化或去政治化的写作策略展示历史溯源的不可能性,告别的年代 则以后现代叙述倾覆马华文学的*作者简介: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 6 Z D A 1 9 0)阶段性成

4、果。流俗地 最初于2 0 2 0年在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同步出版,山花 杂志2 0 2 0年第5期刊登全本,次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小说。王德威:盲女古银霞的奇遇 代序,见黎紫书 流俗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 6页。现实主义传统,彰显历史书写的叙事主义和建构特征。首部长篇小说的诞生亦成为黎紫书放下历史寻根执念与复杂技巧探索的仪式,她在 流俗地 中直面晚近社会风土,展露“接触 真实”(t h e r e a l)的强烈渴望。但她刻画“真实”不止步认识论层面,甚至着意呈现马华社会模糊现实与虚幻、真相与假象、可见与不可见的混乱现状,拆解传统现实主义“使一切事物可见、可理解和可

5、管理”的认知假设。这是由她一贯阴冷暗黑的创作风格所决定。黎紫书小说素以编织浓腻窒息的文字氛围、深度挖掘人心与生命暗角以及营造非常态化的暴力狂欢而著称,是其晦暗底色“人生观”投射在文学创作中的阴影。流俗地 同样书写人性黑暗与暴力,也即黎氏标志性或风格化的“不变”。但她不再铺陈暴力奇观,而是以细腻幽微的笔触追踪渗透进日常生活脉络的软性暴力及其隐匿和不可见,悖论性质疑小说表面纵览人世百态之写实主义的透视与全知,从而悬置认识论本身。这亦可视为她在黑暗中奋力凝视和描绘过去,却只获得无法洞悉历史之自画像的徒劳感的延续,但本质上旨在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最主要的手段 观看行为的局限性、建构性和盲目性。因而,她选择

6、一位盲者的非视觉感知和记忆作为叙事轴心,徐徐展开马华群体于近4 0余年中的生存图景别具意味:不仅印证德里达(J a c q u e sD e r r i d a)提出的感知悖论:盲者是“最好的见证者,被选择的见证者”,见证“看不见”本身;同时以“盲视”为方法,一方面强调基于直接“接触”的身体性和物质性,而非外观世界的视觉幻象,另一方面从摸索真理走向“摸索”行为强调的伦理性互动。区别于凝视造成自我消融他者,其以“感觉”他异性(a l t e r i t y)的接近和接触为核心,旨在弥合视觉认识论的距离化、等级化导致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疏离,由此追寻历史记忆的情感性之真。本文分析黎紫书在反

7、思晚近马华群体生存的社会历史写实中,以盲者的非视觉感知触发超出当前在场的多重时空景观及意蕴,建构历史的物质性存在进而塑造记忆的真实感;又将盲视作为“视野”展开生活与人性中被压制的黑暗面,揭示众生盲目与认知局限的普遍处境;最后通过盲者从视觉暴力下的他者走向被爱与尊重的救赎过程,提醒人们超越观看和认识的自我局限,追寻以接近和关爱的伦理互动为核心的情感模式。通过盲视,黎紫书在流俗世界中探索感知和记忆的本真体验,以及应对个体之间疏离与冲突的策略。一、身体作为经验的起点:盲者靠感觉了解世界“流俗”二字着眼黎紫书的家乡怡保,也即故事中“锡都”的地方风物、市井人生;但作者并未耽于表象浮世绘,而是从当前流俗中

8、破土而出,生成超出单一时空内容的隽永意蕴。因而,流俗地 之“不俗”首先基于交错复杂的时空架构:它并非一维线性时间,或海德格尔701盲者回忆录:流俗地 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B i l lB r o w n.“T h i n g t h e o r y”,C r i t i c a l I n q u i r y,2 0 0 1,2 8(1).K a t eF l i n t.T h eV i c t o r i a n s a n d t h eV i s u a l I m a g i n a t i o n,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9、r e s s,2 0 0 0,p.1 3.参见王德威:盲女古银霞的奇遇 代序,见黎紫书 流俗地,第8页。J a c q u e sD e r r i d a.M e m o i r s o f t h eB l i n d T h eS e l f-p o r t r a i t a n dO t h e rR u i n s,t r a n s.P a s c a l e-A n n eB r a u l t,M i c h a e lN a a s,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c a g oP r e s s,1 9 9 3,p.1 0 4.小标题源于 李尔王

10、 中眼盲葛罗斯特的自述:“我只能靠感觉了解到(I s e e i t f e e l i n g l y)。”莎士比亚:李尔王,见 莎士比亚全集(悲剧卷下),朱生豪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8 5页。(M a r t i nH e i d e g g e r)定义“流俗时间”的“无终的、逝去着的、不可逆转的现存序列”,而是于短短数月的当下遭遇中不断触发不同时间点的绽出和跳跃,由此串联堆积近5 0年的历史流变,交织成独属马华2 0世纪7 0年代人质感丰富而情绪绵密的记忆网络。这种历史记忆的独特性最先体现在主人翁回忆儿时面对马来西亚政治历史上对华族造成巨大伤害的“五一三”事件,呈现截然不

11、同于其父辈的感受。后者亲历事件爆发中的流血牺牲,切身体验华人备受防范压制的惊恐苦闷;而在前者成长记忆中,只剩下父辈行色匆匆、窃窃私语、言之不详,以及“终究插不进”话题的恼怒和局外感。历史作为起源早已沦为“话语和记忆禁区”,形如废墟而无法辨认;对于主人翁这代人而言,他们在父辈连结下体验的情感才是记忆中的唯一真实。然而,过去不能轻易进入亦无法草率抽离。小说末尾描绘人到中年的主人翁们在期待和狂喜中亲历政治变天: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2 0 1 8年全国大选中实现独立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替,呼应“五一三”事件的历史记忆,他们在新的时空交叠中重新领会过去在当下的内涵。这便是黎紫书以“吾若不写便无人能写”的舍我其

12、谁之姿,展示源于个体在地经验的时代记忆:不断累积琐碎情感和知觉经验,又超越日常状态的当前化(p r e s e n c i n g)沉沦,在时间历史化的基础上,将平凡存在嵌入广阔历史脉络以生成非凡的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基于黎紫书颠覆盲视作为认知问题的传统文化理解,将盲者感知世界的具身(e m b o d i e d)体验及其记忆呈现的时间性置入叙事轴心,也即从对物质实在特殊性的知觉感受中进入过去。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B a l z a c)曾言,就立足社会历史的写实之作而言,其“必要指涉性”首先是“视觉指涉性”,即和其他感官相比,视觉更多与主体之外的世界以及主体对世界的表征相联系。作为故事内

13、容的主人翁,盲女古银霞缺乏明眼人的视力。其被观看的他者性源于盲视总在其罕见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理解:与其说是生理疾病,不如说作为残缺、衰弱或局限,破坏视觉对应的通常状态(u s u a l-s t a t e-o f-a f f a i r s)。在1 8世纪现代盲视概念诞生前,东西方古典文化往往以眼盲象征针对严重过失的惩罚,该问题化定义暗示盲者被剥夺的视觉常态之价值。马丁杰伊(M a r t i nJ a y)指出:视觉“作为现代时期的主导感官”,为人类提供关于世界的大部分知识;也即“知识”是被看见的状态。相反,作为感知缺席的盲视代表与可见现实及其认知的分离,在 流俗地 中体现为少女银霞人

14、身自由的物理801文 学 研 究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0年版,第4 8 1页。该事件爆发于1 9 6 9年5月1 3日,此前马来西亚反对党在全国大选中险胜,第一次超越联盟政府,1 3日双方在吉隆坡发生冲突,华人成为暴动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此后在经济地位上备受打压。黎紫书:流俗地,第1 7页。后文出自同一小说的引文,将随文标出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林春美:谁方的历史:黎紫书的“希斯德里”,见其著 性别与本土:在地的马华文学论述,大将出版社2 0 0 9年版,第1 5 3页。黎紫书:后记:吾若不写,无人能写,见其著 流俗地,第4 6 1页。W i

15、 l l i a mR.P a u l s o n.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R o m a n t i c i s m,a n d t h eB l i n d i nF r a n c e,P r i n c e t o n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1 9 8 7,p.1 6 0.具体案例参见M o s h eB a r a s c h.B l i n d n e s s T h eH i s t o r yo faM e n t a l I m a g e i nW e s t e r nT h o u g h t,R o u t

16、-l e d g e,2 0 0 1,p p.1 8 2 8.M a r t i nJ a y.“S c o p i c r e g i m e s o fm o d e r n i t y”,i nV i s i o na n dV i s u a l i t y,e d.H a lF o s t e r,T h eN e wP r e s s,1 9 8 8,p.3.性囚困。由于天生“视障”,银霞足不出户、困足家中,像“犯了什么天条的织女”(6 9),终日编织尼龙网兜。对她而言,“清醒时面对的黑暗牢不可破,坚实如铜墙铁壁”(3 8 2),阻挡她走出家宅空间获得公共视野,仿佛与现实世界彻底失

17、联。鉴于盲视与视觉世界的对立关系,众人 特别是与银霞一同长大却在不断拓展生活版图的少年伙伴细辉和拉祖 本应比盲者更能看见并呈现故乡面貌的今昔变迁。然而,黎紫书却将银霞的生命轨迹作为串联众多人物故事的叙事底线,特别是巧妙地安排她走出私人化空间后担任租车公司的接线员,以盲者的“视野”将“整个锡都详细描绘在黑暗中”(3 8 5)。德里达曾论述素描涉及视觉领域之外的盲视行为,但“盲者可以成为一个观者,有时具有空想家的才能”;尽管银霞失去对外观世界的原始视觉,但通过比观者更加细腻敏锐的非视觉感官弥补甚至扩展该视野。也即,就叙事而言,银霞的视障非但没有限制她认识外部世界,反而强化主体感受客体物质性的各种知

18、觉能力,同时超出表象观看的当前化。这基于盲者不同寻常的两种“生存之道”:主要以听觉和触觉认识世界,又以绝佳记忆力呈现世界。一位故人的乡音口癖、一个南乳包的醇香甜腻、一只小猫的蠕动战栗、一条老化表带的软润发黏、一场节庆日雨水的冰凉潮湿主体密切接触客观实在所体验的非视觉感官刺激,再生出各种不具时序关联但突显个体经验独特性的记忆碎片,组合堆积成7 0年代人熟悉的锡都在急遽变化的历史洪流中充满物质性且质感丰富的时空景观。当银霞学会善加利用过人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时,肉身的“黑暗监狱”已无法囚禁她“如箭离弦”(1 1 2)的思绪在各个时空中来去自如、自在穿行。黎紫书以盲者为叙事核心,突显银霞认知方式的具身经

19、验来源,从而在盲视与洞见之间不断滑移的风土人事和历史记忆书写,无疑带有文化现象学特征:“消解主客二元论,同时维持双方相互作用的关联结构”,以身体为媒介,一方面为知识和意义的制造开辟一系列感官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抵达在福柯(M i c h e lF o u c a u l t)式文化批判框架中一度被遗忘的事物本身或客体所谓的“物性”(t h i n g n e s s),由此在当前与过去之间形成更加真实直接、更具物质性和情感性的关系,而非仅仅体现主体认识受制意识形态影响的视觉建构。此外,银霞探索客观现实的非视觉感知,不断生成和连结局部、离散的碎片化时空,印证汉斯约纳斯(H a n s J o n

20、 a s)提出不同感官对应不同时间观的论述。约纳斯认为,视觉是关于同时性(s i m u l t a n e i t y)的感官,在同一时刻收纳广阔视野;听觉或触觉本质上更具时间性(t e m p o r a l i t y)。因此,前者强调静态存在而非动态生成,固定本质而非瞬间外观。这导致视觉中心主义(o c u l a r c e n t r i s m)的希腊哲学和深受其影响的西方文化关注不变的永恒在场。约纳斯指出:“永恒与时间性的对比建立在 现在 的理想化之上,视觉上被体验为稳定内容901盲者回忆录:流俗地 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J a c q u e sD e r r i d

21、a.M e m o i r s o f t h eB l i n d T h eS e l f-p o r t r a i t a n dO t h e rR u i n s,t r a n s.P a s c a l e-A n n eB r a u l t,M i c h a e lN a a s,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c a g oP r e s s,1 9 9 3,p.2.参见海德格尔关于“看”作为一种好奇体现当前化沉沦模式的讨论。好奇将现成事物摆到当前,但未停留于事物本身的新奇,仅仅“只为了看看,为了看过”。好奇试图使将来当前化,而非等待可能性。海德

22、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第3 9 43 9 7页。I s o b e lA r m s t r o n g.“V i c t o r i a ns t u d i e s a n dc u l t u r a l s t u d i e s:Af a l s ed i c h o t o m y”,V i c t o r i a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C u l t u r e,1 9 9 9,2 7(2).B i l lB r o w n.“T h i n g t h e o r y”,C r i t i c a l I n q u i r y,2

23、0 0 1,2 8(1).的持有者,对比非视觉感官转瞬即逝的连续。”即在视觉呈现中,观者往往搁置从而占据一个无限延长的现在;相反,被剥夺在场视觉的盲者为获取准确定位,其空间必然同时结合三种时态;摸索并“预见”看不见、不再去看以及尚未看到的空间。因此,盲者被德里达称为“记忆之人”,以非凡记忆连结感官碎片的复合体,在不同时空对照中获知当下的确定性。例如,流俗地 的叙事起点是银霞听到消失十年之人大辉的声音,她对故人之音的准确辨识,必然与听觉触发相关时空记忆互为前提。所以章节标题“归来”不仅指离去多年于当下回归之人,还是过去时空在银霞“视野”中的即刻展开。银霞最终凭借天赋与毅力不仅成为往来行人的方位指

24、南,还是以具身感知生发不同时期特殊记忆的历史索引,掌控锡都4 0余年历史充斥物质实在和情感着色的时空调度。不论作为内容层面的盲者,还是叙事层面的观者,银霞从被观看和塑造的他者逐渐占据感知、认识的主动位置:观者迷失于当前平庸混乱的流俗表象或投射自身欲望的虚幻假象,非但没有看到事物本身,反而沦为盲者回忆中被“观看”的对象。二、视觉废墟与认知深渊黎紫书主要从盲者的非视觉感知与记忆,呈现7 0年代以来锡都的人生百态和事物流变,一方面,突破此前为揭示无法洞穿历史“距离”带来的认识论困惑而刻意操纵后设技巧等后现代历史表征模式,转向描绘主体密切接触客体的感官细节进而召唤记忆的物质性存在,借以塑造读者体验历史

25、时空的具体性和真实感;另一方面,从突显“近处 身体”的私人化经验,生成对过去的感知和展开,能够重新捕捉传统历史大叙事由于偏爱“将目光投向远处和高处”所可能忽视或模糊的个体日常与物质痕迹。因此,刻画盲者形象亦可视为黎紫书对创作的自我反思,体现她长期以来质疑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由视觉范式引导认识和表征,其隐含“眼见为实”(s e e i n g i sb e l i e v i n g)的基本假设。该现实主义诫命指向奠基现代科学理性主义的“视觉意识”(e y e-m i n d e d)世界观,通过感官去具身化的方式强调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以客观性为中心的知识形式。黎紫书将银霞放置在由视觉组织的世

26、界,通过关注盲视来反思观看行为和视觉运作机制,在盲者“看见”和观者“不见”的比照中,突显视觉背后交织的意识形态网络,从而揭示观看主体消融客体他异性的主观局限,以及视觉文化的盲区。其不仅包含客观现实或事物本身的物质性,而且指向不被看见、不受管011文 学 研 究H a n s J o n a s.“T h e n o b i l i t yo f s i g h t As t u d y i n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o f t h e s e n s e s”,i nT h eP h e n o m e n o n o fL i f e T o w a

27、 r da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B i o l o g y,N o r t h w e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2 0 0 1,p.1 4 5.J a c q u e sD e r r i d a.M e m o i r s o f t h eB l i n d T h eS e l f-p o r t r a i t a n dO t h e rR u i n s,t r a n s.P a s c a l e-A n n eB r a u l t,M i c h a e lN a a s,U n i v e r

28、 s i t yo fC h i c a g oP r e s s,1 9 9 3,p.3 5.M 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N i e t z s c h e,g e n e a l o g y,h i s t o r y”,i nT h eF o u c a u l tR e a d e r,e d.P a u lR a b i n o w,P a n t h e o nB o o k s,1 9 8 4,p.8 9.M 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N i e t z s c h e,g e n e a l o g y,h i s t

29、o r y”,i nT h eF o u c a u l tR e a d e r,e d.P a u lR a b i n o w,P a n t h e o nB o o k s,1 9 8 4,p.8 9.D a v i dH o w e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i nE m p i r e o ft h eS e n s e s T h eS e n s u a lC u l t u r eR e a d e r,e d.D a v i dH o w e s,B e r g,2 0 0 5,p.5.另参见E l i z a b e t hD a v i

30、s.“S t r u c t u r e so f s e e i n g:B l i n d n e s s,r a c e,a n dg e n d e r i nv i s u a l c u l t u r e”,T h eS e n s e s a n dS o c i e t y,2 0 1 9,1 4(1).控或不可接受的人心隐秘和人性黑暗面,处于公共视野的认识之外,但同样真实存在。小说开篇通过对比盲者感知方式,刻意突显视觉作为常态及其在人们认识和呈现世界过程中占据基本地位。当银霞告诉细辉她在电话中听到其兄长大辉的声音时,后者表示怀疑:“那只是口述,又不是照片。很难说。”(9)蕙

31、兰以类似理由拒绝相信丈夫消失十年后的重新归来,“不是亲眼看见,我是不会相信的”(3 5)。该表述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正话反说,显示日常语言如何渗透视觉隐喻:其不仅作为一种能力,还指涉知识,进而暗示视觉与认知相互交织。对于细辉和蕙兰等拥有视觉能力的观者而言,现实世界是被看见的外观现象;他们对视觉的过度依赖,往往走向认识的不可靠或局限。例如无眼女鬼的传说隐喻世间女子被金玉表象迷惑而无法勘破腐朽品质的情感悲剧:“有眼无珠,一再错爱薄幸郎”(9 9)。蕙兰就是其一:早年对气宇轩昂、仪容秀丽的大辉一见倾心,不知其根底便一头栽入情网,甘愿为其“流落成一摊烂泥”(2 1 2),最终和儿女惨遭抛弃。此前

32、一名女学生也为其华丽外表蒙骗,怀着身孕坠楼而亡。这些例子印证莎士比亚(S h a k e s p e a r e)关于爱情与盲视的著名箴言:“恋爱是盲目的”,使人无法清晰区分恋爱对象的真实身份和由自恋凝视塑造的理想化假象。银霞无视大辉公认的俊美好看反而厌恶其为人:“我只知道他说话声音不好听,口齿不清,还成天凶巴巴,怎么可能讨人喜欢?”(1 6)视觉匮乏使她听到大辉的恶言恶语,“看透”他皮囊下的卑劣品格。苏格拉底(S o c r a t e s)曾提醒追寻外貌之美的阿尔基弼亚德:“要在肉眼失去敏锐的时候,灵眼才开始烛照”,将此逻辑推向极致:观看就是盲视,是追寻真正视野的障碍。黎紫书以银霞“眼盲心

33、不盲”(1 6),对比视觉认识世界的局限或欺骗性,表面上印证内在无遮之眼优越于肉眼的现代理性神话,实则通过众生无明、只论好恶的盲目与障蔽揭示认知不可靠性,其源于目之所及必然经过已接受文化惯例的选择、描绘和过滤,是主体性和社会性对话的结果。从个体层面而言,面对纷繁混乱的社会奇观,人们看能看或想看,且有视觉呈现,就有道德判断;又把看不见或不想看的归入黑暗,其并不指向非现实的空无,而是同样存在伦理向度。如无眼女鬼及蕙兰们瞩目华美表象的道德盲视:先入为主的偏见遮蔽准确视觉,使判断蒙上阴影;又如细辉妻子婵娟对校园霸凌、少女失足种种,选择置身事外、视而不感,仿佛这些“是鬼,她是看不见的”(7)。从社会存在

34、层面而言,“可见性”(v i s i-b i l i t y)不仅是事物客观存在于公共视野,更多指赋予事物定义和阐释的话语控制:以公共经验领域的可能性超越私人经验,从而提供对于共同世界的经验和理解。福柯引用全景敞视监狱(p a n o p t i o n)的设想,隐喻可见性被个体内化为自我监视和规训的力量,并成为他们进入公共领域并被看见和认识的前提。因此,全景监视之外超越社会运行规范的不可见盲111盲者回忆录:流俗地 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见 莎士比亚全集(喜剧卷上),朱生豪译,译林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4 0 3页。柏拉图:会饮篇,见 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

35、,商务印书馆2 0 0 4年版,第3 4 7页。学者认为,可见性不可约化为可视性(v i s u a l i t y),前者是后者的“扩充或延伸可见的构成是可视浸渍象征的延伸”,体现理解视觉的机械论/认识论二元论。A n d r e aM u b iB r i g h e n t i.V i s i b i l i t yi nS o c i a lT h e o r ya n dS o c i a lR e s e a r c h,P a l g r a v eM a c m i l l a n,2 0 1 0,p.3 2.参见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36、 0 1 2年版,第2 2 42 2 5页。区,就成为黎紫书探索“未能被统一化”的物质与事件的真实之域:垃圾桶中无故出现死猫和弃婴,银霞在光天化日下的视觉死角惨遭侵犯,以及拉祖于“日月无光的暧昧时段”(3 2 0)死于非命。然而,颠倒可见与不可见、光明与黑暗、公共与隐私的二元逻辑,由此呈现关于罪恶与暴力的另一番写实主义并不是黎紫书的唯一或最终目的;她不仅揭示前者的建构性乃至扭曲或示真,而且展示物质和事件隐匿于后者的不可还原。无人知晓杀猫弃婴之人及其动机,银霞作为暴力事件当事人既无法看到真相,又恐惧舆论而对遭遇无从说起,拉祖骤然离世的案件不了了之。不愿为人所知的“阴森和残忍”(3 7 6)总是在

37、剥离公共可见性的盲区中如同秘密一般进行,正如银霞所说:“这里漆黑一片,别说我看不见你,怕是连你也看不见自己,不晓得自己是谁”(4 0 84 0 9),既展现人心暗角的巨大黑洞,同时指向在视觉废墟中摸索真相而不可得的认知深渊。黎紫书在穿插交错的时空调度中试图补完事实,却只能描绘历史事件可以概括却无法琢磨的部分。对比现实主义突显可见的充足和表征的充分,她通过“留白”方式展示事件无法完整认识和呈现的复杂张力,进而保留文本面向现实的开放性。三、触觉的伦理:记忆的情感真实性对应盲者通过感受物质性的具身经验从盲视走向洞见,黎紫书同时探索指向现实之视觉常态的盲点,提醒世人需承认并面对自身生活在看见其无法看见

38、之悖论的盲视处境中,其基于或内在于苏格拉底关于“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的认知悖论。笛卡尔透视主义(C a r-t e s i a np e r s p e c t i v a l i s m)通过感官的理性化,创造去具身视觉的现代理想,在区分主体和客体二元过程中架构视觉与客观真理之间的关联。然而在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中,“观看”强调主客分离的距离化和等级化往往导向封闭的形而上学自恋,这种自恋状态衍生出传统叙述者拥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之眼对叙事全景监控,并提供关于世界的总体化叙述;然而本质上,该世界由于过度复杂而无法被约化为整一观点。当观者行使观看权力,实际上已陷入封闭的主体性而无法探知不可见的层面,这个

39、不可见领域反而是让观看成为可能的“盲点”。流俗地 展示盲者如何被部署为一个他者来检测视觉常态的运行,并通过剥夺单一视角霸占文本叙事的权力,打破观者自大的神话。例如少时细辉不见银霞瑟缩在秋千上的恐惧,而更加欢快地将她推向更高处。当拉祖看见面如死灰的银霞时,已无法阻止后者如同“被弹弓射中的飞鸟”(7 9),猛然扑倒在地。这一幕在细辉眼中却是银霞如同一个武林高手凌空跃下,“捕获了自己的影子”(7 9)。又如银霞去古庙义校求学遭拒后坐在戏棚前听戏,细辉看她入迷地“细心聆听台上的哭诉”(8 5),姑姑莲珠见她与细辉拉祖笑闹欢喜,“全然不把入211文 学 研 究P e g g yP h e l a n.U

40、 n m a r k e d T h eP o l i t i c s o fP e r f o r m a n c e,R o u t l e d g e,1 9 9 3,p.6.以保罗德曼的“盲视与洞见”为典型,西方关于盲视的理解往往建立在知识轴心上:盲者被排除在知识之外。对比视觉与认识论的密切关系,列维纳斯认为非视觉感官更体现伦理互动。参见P a u lD eM a n.B l i n d n e s sa n dI n s i g h t E s s a y s i n t h eR h e t o r i c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r i t i c

41、i s m,R o u t l e d g e,1 9 8 9;M a r t i nJ a y.D o w n c a s tE y e s T h eD e n i g r a t i o no fV i s i o n i nT w e n t i e t hC e n t u r yF r e n c hT h o u g h t,U n i v e r s i t yo fC a l i f o r n i aP r e s s,1 9 9 4,p p.5 5 65 5 8.参见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见 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第3 03 1页。学不成的事放在心上”(8 6)。然

42、而,银霞之后回忆当时“根本听不懂台上唱的是哪一出”(2 0 0),只有心中挥之不去的沮丧与恼怒。黎紫书以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视角复写相同场景,在比照中体现视觉局限和盲目;又通过银霞在视觉世界中遭遇危险和伤害,象征陷入认识局限的自我对他者造成的暴力。细辉和莲珠等观者看似揭示现实的洞察,实则吞噬银霞彼时隐匿的视野。柏拉图认为所有感官中,“眼睛最是太阳一类的东西”,并将太阳作为视觉的起因和眼睛的意象。二者皆是照亮事物或使之可见的起源,但其发出光线和视线的可见化过程显然包含介质与调解,即视觉背后意识形态网络的浮现。视觉认识基于观者与被凝视对象之间的距离化和等级化,造成主体性消融物质性或他异性,将“如鲠在

43、喉”的差异消弭于同一性中,从而体现自我之于他者的暴力,其在列维纳斯(E mm a n u e lL e v i n a s)的他者伦理学中被斥为“光的暴力”:“我在光中被给予的所有一切仿佛是我通过我自己给予我的东西”,即主体建构平整连贯的自我景观。因此,列维纳斯将视觉本身作为问题根源:“一旦我睁开双眼,被构造者之向条件的 转变 就实现出来了:唯有在我已经享受景色时,我才能睁开双眼”;观者只有学会闭上眼睛,放弃视觉和认识,才能走出主体性的狭隘,感觉并走近他异性和物质性的世界。黎紫书以此作为银霞由目光暴力下的他者,走向被接近、尊重和关爱的生命救赎过程。银霞在少年时期遭遇暴力事件的痛苦记忆和眼盲的她

44、一样,始终被困隐秘的黑暗,仿佛这段过去事实从未发生。银霞多年独自舔舐创伤、心防高筑,人到中年时与儒雅博学的退休教师顾老师互相钦慕,但始终无法打破二人间光明与黑暗、看视与盲视的距离感。最终在电梯故障的共同黑暗空间中,两人打破内心壁障,实现接近与沟通,并结成身心亲密关系。正如银霞所说:“欢迎你来到我的世界”(4 0 7),对于一直生活在视觉世界中的顾老师而言,这次偶然的非视觉体验使他真正走近银霞;是银霞原本不被看见的世界在他“眼前”的展开,而非他主观视野的呈现。他倾听银霞揭示创伤,而非往日将她变成一种视觉知识或审美对象,以目光塑造其形象。视觉距离化的崩溃及其暗示主体性的放弃,成为他们走向亲密与依恋

45、的前提:顾老师轻轻擦抚银霞的脸庞。不同于看视行为和视觉理解暗示“距离”和“暴力”,也区别于银霞以触觉感受物质性,产生自我接近他者的良性互动,顾老师的触摸更体现列维纳斯所说的“爱抚”,其构成一个伦理的自我之“存在模式”:关心的行动而非认识论的沉思,因为爱抚“不知道它在寻找什么。这种 不知道,这种根本的无序,是其关键”。最终,银霞在顾老师的关爱和搀扶下走出黑暗,感觉到“热辣辣的阳光贴上她的皮肤”(4 1 6)。黎紫书讲述盲者“重见天日”(4 1 6)的救赎故事,其区别于启蒙叙事中“得见光明的天生盲人”之理性认知神话,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超越认识局限,走向让渡自我以真正接近他者的理想与可能,以此打破遭

46、遇的冲突与隔阂,获得相处的亲密与和谐。多年瞩目黑暗,黎紫书终于愿意用爱与温柔的力量,凿开阻隔的高墙,使晦暗寂凉的人生故事注入些311盲者回忆录:流俗地 建构历史记忆真实的物质性书写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 9 8 6年版,第2 6 6页。雅克德里达:暴力与形而上学,见其著 书写与差异(上),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1年版,第1 5 4页。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6年版,第1 1 1页。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时间与他者,王嘉军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8 4页。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

47、2 0 1 1年版,第7 1页。许光芒 老师的名字就叫顾有光。有光不仅指可见的明朗和照亮,更是非视觉的抚触身心与温暖。四、结语 流俗地 主要以盲者感知世界的身体经验所触发的记忆,勾连7 0年代至今马华社会的时空景观,其富于物质性和感官、情感真实性。黎紫书将盲视从人类身体缺陷的纯粹否定泥潭,提升至可能性领域,讲述面对令人迷惑错乱的社会奇观,只有成为盲者才能触摸到历史的物质性存在,并“看清”生命中的黑暗与无明;只有承认视觉中的盲点,才能让“盲目”真正看见,使看视得以归还,看到流俗世界的另一面或多方面。此外,盲视还是黎紫书反思人类由认识论局限导致个体冲突和相处困境的应对策略。她描绘银霞从创伤走向救赎的生命历程,试图鼓励人们反抗目光暴力的“贪欲”,不要去剥夺或占据,而是在真正触及物质性和他异性的边缘界限上学会生活,学会尊重与爱,在触及的绝境中以肯定的姿态与接触遭遇的不适好好相处。411文 学 研 究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第2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