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总复习—声现象6.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558427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总复习—声现象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总复习—声现象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总复习—声现象6 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 C.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D.人们能听见芦山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14.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3.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成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1.“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外婆打来的电话 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响度 D.声音悦耳动听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 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l,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D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