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小小的书橱
总课时:2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浩瀚、漫游、沐浴、挖掘”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语。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重 点:目标1
难 点:目标2
【知识链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自主学习】
1、 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诗歌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
2、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认真地抄写一遍:
3、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浩瀚
漫游
沐浴
挖掘
沉思
叩问
幻想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1、 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积累下来:
5、通过读诗歌,我知道诗歌主要讲了
。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识字的方法。
2、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内自由朗读诗歌,小组长负责,两人互读,将诗歌读通顺。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ú hào wù mù
书( ) ( )大 晨( ) ( )浴
( )法 座( ) 动( ) 放( )
( )头 爱( ) 醒( ) ( )材
2、 形近字组词。
慢( ) 尊( ) 优( ) 悦( )
漫( ) 遵( ) 忧( ) 说( )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小小的书橱
总课时:2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理解“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飘渺的奇花异草、无穷的宝藏”各指什么。
2、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3、我能体会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3
【知识链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小小的书橱在作者的心中却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因为书中有着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知识。读书能使我们聪明,使我们渊博,使我们受益无穷。
【自主学习】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小小的书橱就像
,在那里度过了最愉悦的 ,挖掘到 。
2、 我能联系诗歌内容理解“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指什么?本身指什么?
3、 我知道诗歌中的“朋友和老师”分别指谁?
4、我能理解“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飘渺的奇花异草、无穷的宝藏”各指什么?
【合作探究】
1、诗歌中第一小节中的破折号和第三小节中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一句话?
3、诗歌的写作方法是怎样的?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再来读读诗歌,读出“我”对小小的书橱、对书的喜爱之情。
3、我读了诗歌我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我能试着把诗歌背下来。
【拓展延伸】
我能收集有关读书的故事与名人名言。
【盘点收获】
读书使我们收获了什么?
【达标检测】
1、 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漫游历史的长河,穿越( ),我遨游在知识的空间,叩问( )。
2、读一读,连一连。
漫游 阳光 ︱ 广阔的 宝藏
穿越 历史 ︳ 浩瀚的 花草
遨游 时空 ︱ 奇异的 世界
沐浴 大海 ︱ 无穷的 海洋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五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袁志英 审核人:
课题:山沟里的孩子
总课时:2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艰难。
2、我能体会课文中“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3、我能通过自己与山沟里孩子作对比,能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重 点:目标3
难 点:目标2
时间预设:
【知识链接】
有一种心态叫乐观,山沟里的孩子正是拥有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才克服了种种困难,学习上刻苦努力,用微笑面对每一天。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拿着金钥匙打开理想之门。
【自主学习】
1、我能从三个方面理解孩子们上学的艰难。
2、我能找出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词句。
3、我能找出课文中表示色彩的词,并能找出哪个词用的最多。
4、我能找出文中相对应的段落。
【合作探究】
1、小组思考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
2、理解文中“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3、找出最后一段相对应的两个词,并说出其中的含义。
4、课文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说出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山沟里的孩子有远大的理想,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长,热爱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而且脚踏实地,怎样读才能读出山沟里的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拓展延伸】
我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在路上说说笑笑,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呢?
【盘点收获】
山沟里的孩子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会做些什么?
【达标检测】
1、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课文中第1、2自然段描绘山沟里的孩子 的情景。
(2)、课文中第 自然段,描绘了山沟里的孩子回家的情景。
2、读一读,在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写一写。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山沟里的孩子
总课时:2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笼罩、清辉、埋藏、钥匙、辛勤、面貌、启程、拥抱”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语。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重 点:目标1
难 点:目标2
【知识链接】
山沟里的孩子学习要比平原地区,城市里的孩子困难,因为他们要走很远的路,要翻山越岭,要起早晚睡,但是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美好的,快乐的。
【自主学习】
1、 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
2、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认真地抄写一遍:
2、 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笼罩
清辉
埋藏
钥匙
辛勤
面貌
启程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4、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积累下来:
5、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识字的方法。
2、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两人互读,将诗歌读通顺。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用适当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我能区别形近字。
(勿 匆)忙 (辛 幸)勤
(榜 傍)晚 (栏 拦)杆
2、我来给划线字注音。
( ) ( ) ( ) ( ) ( )
匆 忙 启 程 大 雾 钥 匙
3、从文中找出“AABB”式的词语抄写下来,并学着再写几个。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六 单元导学案
主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认字6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的”。(重点)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的确、接触、熄灭、物质、沉默、回忆、旅程、行踪”等词在课文中的意思。(难点)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陨石的资料。
【自主学习】
1、我自读课文两遍,标出了课文的节数。
2、我能正确、工整地抄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3、我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的确
接触
熄灭
物质
沉默
回忆
旅程
行踪
还有不理解的词语:
4、我再把课文读一遍,写出多音字“的”的两个读音并组词;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易写错的生字词。
2、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小组长负责,组内读课文。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说出喜欢的小节。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石” 字魔法大变身。
给“石”字加偏旁,可以成为几个字?
2、 用“石”字可以组成多少成语?
石
石
石
石
3、填上量词。
一( )石头 一( )星星 一( )灯
一( )光明 一( )物体 一( )生命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六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陨石的知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难点)
【知识链接】
比喻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把 比作 。
【自主学习】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找到答案。
(1)题目中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
(2)找到一个比喻句:
把 比作 。
3、默读6—8节填空。
陨石上面( )生命,它是一块( )的物体,它含有丰富的( )和( ),所以才很( )。
4、默读最后两节:从陨石身上我们还可以研究出些什么?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情?
我找到一个拟人句:
【合作探究】
1、小组内分节朗读诗歌,评议。
2、齐读诗歌,标出每行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从诗歌中读懂了什么?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你觉得它会在回忆什么?
【拓展延伸】
谈谈自己的愿望: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盘点收获】
【达标检测】
1、读一读,说一说。
它(陨石)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
这句话先观察石头,然后展开想象,提出问题。
你能仿照说个句子吗?
2、补充两个字,使它们与现在的字组成两个成语。
例:落花(流)(水)不腐
忠心( )( )与怀 大张( )( )相当
理直( )( )山河 万众( )( )一意
颠倒( )( )分明 与众( )( )凡响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六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和氏献璧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摘录笔记。(重点)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难点)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和氏璧: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一遍,发现易读错的字有:
2.我能正确、工整地抄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鉴别
急切
无价之宝
坚贞
价值连城
还有不理解的词语:
4.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并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识字方法。
2.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内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语文天地第一题。
2.语文天地第二题,听写带点词语。
3.语文天地第五题。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六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和氏献璧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2.我能正确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重难点)
【知识链接】
有关玉的故事,如“完璧归赵”。
【自主学习】
1.我快速读文,能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2.通过学习,我能完成表格。
献璧的次数
献给谁
结果
3.哪次献璧最让你感动,读给同学听一听。
4朗读并抄写课后第二题,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读一读,并抄下来。
【合作探究】
1.朗读第三次献璧,思考: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课文,小组讨论:卞和献出的终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宝玉而题之以石,贞石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盘点收获】
【达标检测】
1、巧填关联词语
只有……才……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 )卞和犯了欺君之罪,( )会被砍下左脚。
(2)( )卞和这样的坚贞之士,( )使美玉得到人们的认可
(3) 这块石头( )外表一般,( )它的内里却藏着稀世珍宝。
2、句子加工厂。
(1)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六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开卷有益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开卷有益》的两篇短文。(重点)
2、讲石头的故事。(难点)
【知识链接】
找有关钟乳石、礁石、雨花石、太湖石、化石及其资料。
【自主学习】
1.我能正确默读课文《猎人海力布》
(1)遇到生字自己解决。
(2)我能找出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
2.我能正确朗读短文《中国石》。
说出“我们在‘祖国’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这句话中两个祖国的不同意思。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
【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拓展延伸】
《畅所欲言》的第二小题。
【达标检测】
1.《畅所欲言》的第一小题。
复述《猎人海力布》故事。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七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特产
总课时:四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并能认识随文出现的其他字。
2.我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
3.我能正确地读一读,背一背《江南》和《江上渔者》,了解诗中涉及的特产,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知识链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各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特产,如: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
【自主学习】(10分钟)
我能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1.我知道什么叫特产?
2. 70页图中有四幅小插图,我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特产?说一说,并能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省份,连线。
3.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hā mì guā cì xiù dé zhōu jūn zǐ
( ) ( ) ( ) ( )
4.下面深颜色的字注音。
( ) ( ) ( ) ( ) ( ) ( )
红 橘 甘 蔗 枸 杞 端 砚 徽 墨 鲈鱼
( ) ( ) ( ) ( )
景泰蓝 德州扒鸡 平遥牛肉 玉 雕
( ) ( )
采莲 出没
【合作交流】(10分钟)
1. 把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产地连起来。
哈密瓜 龙眼 甘蔗 红橘 鸭梨 菠萝
福建 新疆 河北 广西 贵州 四川
2. 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
丝绸:( ) ( ) ( )
辣椒:( ) ( ) ( )
枸杞:( ) ( ) ( )
茶叶:( ) ( ) ( )
香菇:( ) ( ) ( )
:
:
3.找一找,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1)刺绣 铁花 景泰蓝 玉雕 丝绸
(2)湖笔 徽墨 雨花石 端砚 宣纸
(3)北京烤鸭 德州扒鸡 云南白药 平遥牛肉
4.小组内自由朗读《江南》和《江上渔者》,然后交流:
(1)这首诗中介绍了哪个地方的什么特产?
(2)《江南》一诗向人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示激励】(10分钟)
1. 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江南》和《江上渔者》,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5分钟)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说一说。
2.无论哪种特产,都要靠劳动获得,而劳动既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
【达标检测】(5分钟)
1. 看谁背得快。(背诵《江南》《江上渔者》)
2. 默写古诗。
江南 江上渔者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七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特产
总课时:四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我能正确理解“贪婪、吮吸、甘露、狭长、触、细腻”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重点}
3.我能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到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的情感。{难点}
【知识链接】
王鲁彦(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笔名“鲁彦”。他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等。
【自主学习】(10分钟)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一遍,标出生字词,想办法解决。
2.我认识下面这些词语,并能把他们大声的读两遍。
贪婪 吮吸 甘露 狭长 小刺
触到 细腻 嘴唇 汁水 豆腐
3.我能说出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贪婪 吮吸 甘露 狭长 触 细腻
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词: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合作交流】(10分钟)
1.我又把课文认真读了一遍,找出文中我认为最好的句子和对子交流,并说说好在哪里?
2.杨梅有什么特点?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
4.为什么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生动具体、亲切感人的的文章呢?
【展示激励】(10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的形、色、味。
2.再来读读,怎样才能读出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拓展延伸】
1.我能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写一写。
2.我也做一个小导游,夸夸自己家乡的特产。我也要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或按其它的顺序说,比一比谁介绍的最好。
【达标检测】(5分钟)
1. 我来给下列深颜色的字注音。
( ) ( ) ( ) ( )
贪婪 嘴唇 吮吸 狭长
( ) ( ) ( ) ( )
染红 触到 细腻 汁水
2. 判断下列橘子是否正确,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
(1)《我爱故乡的杨梅》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 )
(2)“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是拟人句。( )
(3)课文在写杨梅时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的。( )
(4)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和《我爱杨梅》的意思相同。( )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三 年级下册第 七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刘海强 审核人:
课题:特产
总课时:四课时
分课时:第三、四课时
课型:交流、写作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广阔的渠道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重点}
2、我能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难点}
3、我能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的情感。
【知识链接】
字号:指商店的名称,老字号的品牌历史源源久远,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其匾额的书法也浑厚有力,如同仁堂(中药)、六必居(酱菜)、盛锡福(帽子)……
【自主学习】(10分钟)
1、问一问,查一查,我知道我们家乡的特产是
2、我还知道某些商店的字号也代表特产,如:
【合作交流】(15分钟)
1、 小组内交流一下事先查找的资料,让大家知道有关我们家乡更多的特产。
2、 我会用多种形式来介绍自己家乡的各种特产:如“我当小导游”、“我爱家乡的……”等。
3、 小组内交流广告的作用。
【展示激励】(10分钟)
我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吧。(温馨提示: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描写特产的特点 )
【笔下生花】
我会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习作,让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