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东湖中心校:陈捷鸡兔同笼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即尝试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假设计算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鸡与兔的只数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鸡兔同笼问题从课程内容上归类,是属于“综合与实践”类,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展示交流的机会,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较好。具体说来,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欣赏
2、:一是体现以生为本。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自由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确立起点,开放空间。我让学生用猜测,列表。验证的方式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共享智慧。,我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策略。用算术方法计算的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兔有:(26-82)(4-2)=5(只),鸡有8-5=3(只);二是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兔,那么鸡有:(84-26)(4-2)=3(只),兔有8-3=5(只)。其实,多种解题方法的思路是有密切联系的,举一可以反三,在学生展示交流之后,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3、。从课堂效果来看,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列表、画图这两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受到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孩子们整体的思维水平。总结策略,落实目标。2011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过程也是目标”。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测验证调整再验证再调整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策略,较好的落实了课程目标。二是注重学法指导。如在采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展示的第一种列表方式是逐一列表。这个例题中,逐一列表需要计算9次鸡和兔腿的总条
4、数,这是相当大的计算量,而且稍有不慎就会算错。所以,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引导学生研究数据,发现规律并灵活应用这个规律。并用问题提示思考:观察鸡、兔只数与腿的条数变化的规律,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鸡和兔的总只数是固定的8只,所以在假设鸡、兔的只数时,每增加一只鸡,就要减少一只兔,腿的总条数就减少2条(即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腿的条数相差2条),从列表中反映出来的就是腿的条数依次少2。掌握了这个规律,只要开始的数据算得正确,后面的数据可以依次减2直接填写。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学生在学习跳跃例举和取中列举这两种列表方式时,就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很容易的调整数据,较
5、快的得出结论了。三是力求生动形象。虽然有孩子想到了算术方法解题,也正确列出了算式,但学生的学力差距客观存在,有部分孩子一时理解不了,我就用 “画图凑数”法进行教学的:先画8个头;假设都是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添5只动物就是10条腿,这5只动物就是兔。剩下的3只就是鸡。用这样的策略解题,学生不仅容易理解,也容易列式计算。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解题策略多样化了,但练习的内容却有些单一化,课堂容量偏小;学生列表后展示交流时,应让学生说一说腿的条数是怎么算来的,因为少数学困生可能不知道怎么算,对他们的关注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