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79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从历史、政治、文学等维度研究妈祖文化在传统社会的传播,以便深入阐述其生成逻辑、合法性与神学建构路径。从妈祖文化传播的历史语境、传播载体、传播功能等角度深入了解妈祖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向度。妈祖文化传播转型是妈祖文化根据新的时代特点与环境不断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在基础上梳理妈祖文化转型过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凝练其精神标识,实现其文化内涵的新时代诠释、文化话语的现代化转换。关键词:妈祖文化 文化传播 转型发展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张宁宁张敏作者简介:张宁宁,文学博士,莆田学院副教授;张敏,周口师范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22-10-11。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妈祖文化在

2、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中的粘性作用研究基于跨文化适应性理论的视角”(项目编号:FJ2020JDZ059);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家风家学与宋代莆田家族文学研究”(项目编号:FJ2020B142);莆田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妈祖文化基因及其海外传播体系建构:理论、实践与路径”(项目编号:202203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支撑。我们要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让其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要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与价值。妈祖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生动体现,被列入“人类世

3、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们有必要梳理妈祖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传播纬度,分析妈祖文化的当代转型方向,总结妈祖文化转型本质与规律。一、传统社会中妈祖文化传播维度妈祖文化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地域特色,经历数千年的传播,与广大信众的日常行为和观念相契合,逐渐“嵌入”当地社会关系与观念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概念,包括历史、政治、文学等众多思考维度。历史维度属于妈祖文化的认知范畴,主要考量妈祖文化的生成逻辑,分析其存在的历史原因与条件。政治维度是阐释妈祖文化被应用于政治统治的过程。妈祖文化只有符合统治者的实践与文化导向,其实践功能才能切

4、实发挥出来。文学维度是归纳和总结文学对妈祖文化的塑造与传播。通过文学的塑造,妈祖文化亲和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历史维度:妈祖文化的生成逻辑历史维度主要探究妈祖文化的形成过程,分析妈祖文化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历史条件。首先,妈祖形象符合民众的特定需求。由于航海条件落后、气象知识匮乏等原因,渔民难以把握变幻无常的海洋气候,出海捕鱼随时都有沉船人亡的危险。当时,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存在不少暗礁。渔民穿过海峡之时内心会充满恐惧,他们迫切需要一位超自然神祇的保佑,以克服对大海的畏惧心理。传说,妈祖为巫女,能预知人祸福、能为人预测吉凶,能为渔民提供心理慰藉。其次,福建有“崇巫尚卜”的传统。秦汉之前,

5、闽越族便崇信巫术。汉武帝灭闽越国后,曾重用越巫,“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1汉武帝曾下令将闽越人迁往江淮一带,导致当时福建人口锐减。但闽越族“崇巫尚卜”的传统却在福建保留了下来。这种传统不但融入到中原迁入的汉族移民中,还使得福建好巫之风、信巫不信医等习俗盛行。由于人们的认知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总第145期2023年6月能力较低,无法理解自己的许多生理和病理现象,认为疾病是冒犯神灵的结果,因此,遇到疾病便祈求神灵保佑。妈祖故事中就有诸多治病救人的传说,如,授丸药吕德回生、示白湖凿泉疗疫、止阴潦万姓沾恩等等。最后,福建晚唐到宋代之间的大

6、规模造神运动加快了妈祖文化生成速度。根据何乔远 闽书 所载,福建各地造神共有263起,其中宋代是福建造神运动的高潮期。这些被造出来的神一般都是法术高明。女神多由道姑或者女巫神化而来,妈祖便是由女巫神化的典型案例。(二)政治维度:妈祖文化传播的合法性民间信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神灵崇拜。历史上,大多民间信仰被视为“淫祀”,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2诸多民间信仰被视为“淫祀”而被取缔的情况下,为何封建统治者要助力妈祖信仰传播呢?主要因为妈祖能够御灾救患、除痘去疫、降雨救旱、助军剔寇、显灵退敌,能够护国庇民,有功于国家和民众。随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妈祖成为传播政治教化观念的载体,有利

7、于推广教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封建统治者或借用妈祖护国庇民的神迹,将妈祖与国家层面的相关事宜相结合,达到鼓舞人心、安定民心之目的;或借助妈祖显灵的传说故事处理地方事务,以获取地方民众的支持。由于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大多数妈祖信众对妈祖的诉求仅限于灵验、有求必应等浅层次方面,并未对妈祖事迹本身进行独立考察、细致思考,也不可能将他们对妈祖信仰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封建统治者便利用民众对妈祖的认识局限性,将妈祖神迹进行总结概括,不断以简短的褒封概括妈祖精神的理性特点,如“护国”“庇民”“辅政”等,借此将妈祖信仰纳入儒家价值观判断体系。同时,还将妈祖祭祀纳入到国家祭祀体系中,通过视觉化、仪式

8、化的感性介入,不断强化妈祖信仰的政治教化内容。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可能不会伏案细读妈祖相关典籍。相比而言,妈祖宫庙里举行的妈祖祭典仪式反而能给民众更加直观的感知。作为一种实体化的妈祖祭祀仪式,是普通民众信仰妈祖的心灵寄托,作为祭祀场所的妈祖宫庙本身也为普通民众提供文化想象与膜拜的场域。(三)文学维度:妈祖文化传播的神学建构借助神话传说、诗歌、散文、小说、楹联等形式的塑造,妈祖亲和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妈祖形象越来越丰满,她有了独特的出身、特定的神格,具有灵验功能,与儒、释、道文化产生了特定关联。在诗歌里,黄公度的“平生不厌混巫温,已死犹能效国功”(题顺济庙),3赵师侠的“神功圣德妙难量”(莆中酌

9、献白湖零惠妃 其一)4等,突出妈祖对国家与百姓的圣德;洪希文的“忠孝许入巫咸班”(题圣墩妃宫)5等,则突出妈祖的忠孝。这些作品塑造并强化妈祖“忠君庇民”“行善济人”“孝女”等儒家教化形象。宋代洪迈 夷坚志 中的林夫人庙 浮曦妃庙 借助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妈祖巫女的形象。明朝吴还初的 天妃娘妈传 借助历史与传说,讲述了妈祖济世救人、助力林二郎收伏危害国家安全的猴精、鳄精的故事,让妈祖形象了充满神魔色彩。妈祖被列为道教神仙体系,是北天妙极星君之女,能够调动天兵神将,降服众多妖魔。天后显圣录 天后圣迹图志 等书则编造了大量妈祖显圣的传说故事,编造传播妈祖灵验故事之时,特别突出妈祖的传奇性特征。“后(妈

10、祖)年十六时与诸女游照古井,忽现神人捧铜符一双,上有仙官拥护,群女骇奔。后受之不疑。自此法力玄通,常得神游方外。”6通过神话的非凡表现力充分表现了妈祖的超自然力量。二、当代妈祖文化的传播转型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基础。妈祖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当其依存的环境、时空背景发生变化时,其传播载体、社会影响以及功能也会发生相应调整。(一)妈祖文化传播历史语境的变化妈祖文化传播经历了传承与断裂的阶段。民国之时,受到反迷信思潮与兴办庙学的影响,诸多妈祖宫庙被改为“林孝女祠”,参与创办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妈祖宫庙延续香火,但文革之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妈祖宫庙或被改为他用

11、、或被销毁。需要指出的是,这段时期妈祖宫庙虽然被毁灭,但民众的信仰热情并未被抑制。具体表现在宫庙内妈祖神像与座殿被拆除,但民众仍然信奉妈祖,在没有神像的供堂中,有些信众信奉妈祖十多年。这表明,信众的信仰活动并没有被终端,只是被暂时封存,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被封存的妈祖信仰以隐性形式继续存在于民众心中,一旦政策允许,这些被封存的信仰记忆便会被唤醒、激活,显示出新的信仰生机。1978年12月之后,我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引导宗张宁宁等: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70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全国范围内的宗教活动逐渐复苏。妈祖文化亦是如此,拥有妈祖

12、信众的区域开始重修或重建妈祖宫庙。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福建莆田有妈祖宫庙 873处,7福州和宁德有妈祖宫庙约277座,8泉州(含金门)约104处、9厦门约 85处、10漳州约 133处;浙江妈祖宫庙约 279 座,11粤西沿海约 88 座,12等等。这些宫庙很多都创建于我国宗教政策改变之后。妈祖宫庙是民众公共活动、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社区的道德中心,在社会道德教化与民间秩序整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国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政策鼓励保护民间信仰,倡导民间信仰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写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妈祖文化

13、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培育的助手。(二)妈祖文化传播载体转型妈祖宫庙建筑、节庆祭祀、民间传说、戏曲、文人作品、各种习俗等都是传统社会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妈祖文化传播载体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诸如电视、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传播载体。2013年,央视播出 妈祖 电视剧,播出期间的平均收视率3.19%,收视份额9.14%,单集最高收视率4.44%,最高收视份额达 14.39%。13微博上有诸多以“妈祖”命名的企业微博,如“妈祖茶行”“莆田妈祖高尔夫俱乐部”等。2019年,妈祖文化曾4次登上微博热搜与抖音热点。14还有妈祖相关的网站,如“天下妈祖网”“妈祖文

14、化网”等;微信公众号有“湄洲妈祖祖庙”“全球妈祖”“阿朱将妈祖”等。这些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助力妈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速度和广度。对此,有学者指出,可以借助抖音等方式,不断丰富妈祖文化传播形式,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妈祖文化,塑造蕴含全媒体传播观念的妈祖文化品牌。15(三)妈祖文化传播功能转型从国家层面而言,妈祖文化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妈祖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共同的文化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厚德载物等儒家

15、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以及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等不但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在其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妈祖文化是以妈祖信俗为基础,融合传统儒、释、道等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妈祖文化宣扬的爱国、仁爱、正义、勇敢、和平等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互联互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妈祖文化发展方向、克服妈祖文化中的糟粕、丰富妈祖文化内涵。妈祖文化则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内化管理和传播宣扬。通过宣扬妈祖克己奉公、惩恶扬善、热衷公益的精神品格,使之成为公共领域的学习榜样,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地方而言,妈祖文化成为服务区域经济

16、发展与社会治理的载体,这为妈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地方政府往往确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一切发展均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妈祖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自然也会被纳入当地经济建设中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湄洲岛为例,借助妈祖文化凸显人文旅游,举行祖庙跨年迎新、妈祖发髻体验、妈祖金身巡安布福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民众沉浸式体验妈祖民俗活动,不断提升妈祖文化品牌效应。2022年国庆期间,湄洲岛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8.25%。深圳赤湾天妃庙,每年妈祖诞辰日,当地宫庙会举行妈祖庙会。庙会上除了传统的酬神演戏活动外,还会看到茶楼、饮食等林立的店铺,听到彻夜不断的锣鼓之声。他们借助妈祖民俗与文化积淀的影

17、响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形象。此外,妈祖文化助力闽台融合发展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历史上,闽台一般通过庙际之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清朝道光年间,鹿港天后宫“岁往湄洲进香”。17大甲镇澜宫自建庙之后也“定期返回湄洲渴祖”。18除了较大规模的分灵庙到湄洲祖庙进香外,台湾也有规模较小的分灵庙前往祖庙进香。根据相关统计,从大陆分香、分灵的台湾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妈祖信众约占台湾人口的2/3。可以说,妈祖信仰已经融入到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与社会心理。妈祖文化超越了族群、政治分歧,是两岸民众共同传承、共同发-712023年6月展的文化。1997年、

18、2017年湄洲祖庙妈祖金身巡游台湾,巡游之时,驻跸几十座台湾分灵庙,台湾万人空巷、热闹非凡。除了通过庙际的沟通之外,还借助妈祖文化诗词采风、妈祖文化征文大赛等活动,切实增强大陆与台湾同胞与海外侨胞的联系纽带。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两岸不断开展经济贸易合作,截至2021年5月,福建省累计批准办理台资项目2804个,合同金额42.3亿美元。19可见,以妈祖文化为交流平台,两岸合作与融合发展领域不断深化、形式更加多元。三、妈祖文化传播转型的内在本质与启示妈祖文化传播转型就是妈祖文化根据新的时代特点与环境条件不断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时俱进,永不停歇,包含了通与变两个内容。“通”是通晓继承之意、

19、“变”是变化创造之意。当代妈祖文化传播建立在妈祖文化传统基础上,体现出一脉相承的地方,同时,也会根据时代变化呈现出发展的方面。变则通,通则久,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妈祖文化要不断转换话语体系,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彰显时代特征,实现现代性诠释。妈祖文化话语体系的转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古代话语”向“现代话语”转化;二是本土语言向他者语言转化。在转换妈祖文化话语体系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其中。让妈祖文化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国增进认同。毋庸讳言,妈祖文化传播主体在调适妈

20、祖文化转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迷茫与困惑。如,政府在拓展妈祖文化功能之时,便较难把握好尺度。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妈祖文化是信众在获取生产、生活经验,维系人际关系合理性实践中形成的,其价值诉求除了满足当地信众的现实需求,还要维护他们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场域。因此,在发挥妈祖文化世俗价值时,一方面,不能单纯以经济为目的,要不断强化妈祖文化的自觉意识,坚守妈祖文化的特色,总结其发展与演变规律,积极发掘其文化厚度,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基础上,强化其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在正确定位妈祖文化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同时,客观认识国家在发展妈祖文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敏感度”与“焦虑感”。这需要正确引导妈祖文化发展,让其适应现

21、代社会,能够在一元为主导、多元共生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开创适合妈祖文化现代化的转型之路。再如,妈祖文化转型发展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妈祖文化从依托非遗等政策性保护到激发民众的文化自觉之间还有较长一段过程。可见,文化转型离不开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是实现文化转型的基础。妈祖转型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自身演变规律,充分调动妈祖文化信众主体的积极性,唤醒文化自觉。从妈祖文化传播转型实践和存在困惑来看,妈祖文化的精神标识度还不够明确,妈祖文化的话语体系还有待进一步转换。对此,我们首先要进一步凝练妈祖文化精神标识,实现妈祖文化内涵的新时代诠释。“要把优

22、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0妈祖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科学认知妈祖文化内涵,这是实现妈祖文化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妈祖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思想,促进了国家和平统一;传播了慈善与大爱精神,从道德层面教化民众向善;妈祖文化精神超越了种族与地域差异,不断促进文化认同。我们要站在中华文化、世界文明的角度重塑人们对妈祖文化的尊崇。21其次,要在凝练妈祖文化精神标识基础上,体现时代特色,实现妈祖文化话语体系的转换。妈祖文化生成、发生、发展于中国传统社会,随着时代变迁与历史形式的改变,妈祖文化话语体

23、系也要随着做出调整。新历史条件下,可以将妈祖文化精神内涵转换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话语,转化为能够让广大民众听得懂,能够让新一代年轻人感兴趣的生动话语,才能不断彰显妈祖文化美丽与时代意义。22新时期,要不断完善政府对妈祖文化的管理、引导模式,确保妈祖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自身价值体系;要不断创新妈祖文化教育资源转化,创新实施妈祖文化+模式,探索妈祖文化宣传教育新载体;不断振兴妈祖文化产业发展,在充分挖掘妈祖信俗、妈祖文化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妈祖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文创产业、影视产业等有效结合,创新妈祖文化表达方式,从而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张宁

24、宁等:妈祖文化传播与转型发展-72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结语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妈祖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形成以来,便影响了信众的日常生活。在传统社会中,政治赋予妈祖文化合法性、文学完成妈祖文化的神学建构。妈祖神性功能不断得到凸显,起到调适民众心理、教化民众等作用。在当代社会,妈祖文化传播载体也逐渐多元化,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更加有效的传播。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不断完善,妈祖文化通过申请非遗等方式主动贴近主流话语,以崭新的形象回归到民众生活中,其文化意义逐渐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资源。相对于传统社会

25、,当代社会更重视妈祖文化世俗功能的开发。这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环境、政治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传统社会中,海神庇佑作为妈祖文化核心元素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消退,妈祖文化传承的一些传统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对妈祖文化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也是对其文化要素的重构与创新。众所周知,当代社会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与引领,也需要文化来丰富其精神内涵。我们要把握好妈祖文化转型发展方向,让其成为丰富社会建设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妈祖文化,让其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社会建设与地方文化传统的和谐互动。另一方面,要尊重妈祖文化信仰习俗特征,将其视为一

26、个独立个体,认真梳理其历史演变与生成逻辑。根据妈祖文化转型实际,精准把握发展方向,整合其功能价值,总结其演变规律,激发其转型自觉意识与主动性。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的一个个案,通过对妈祖文化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研判分析,能够为中国民间信仰的有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在中国民间信仰转型过程中,既要融入新时代内涵,强化其影响力,也要坚守其文化向度与特色,尊重其文化独立性。在把握此原则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缩小民众对文化属性与功能认识的分歧,形成文化认同,客观助力解决政府部门对民间信仰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迫切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中华文化、世界文明的高度引领其创新发展

27、。注释: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380页。2中国宗教学会秘书处:中国宗教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496页。345蒋维锬、刘福铸: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一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第1、2、15页。6蒋维锬:妈祖文献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7页。7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等编:莆田妈祖宫庙大全,福州:海风出版社,2012年.811宋建晓:“一带一路”视野下妈祖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国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3页。9陈祖芬:妈祖信仰在闽南的传播方式与路径,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28、10石奕龙:厦门地区妈祖信仰的由来、沿革与现状,中华妈祖 2015年第5期。12李庆新、罗燚英:广东妈祖信仰及其流变初探,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刘淑华:文化与传播:影像叙事模式的建构与反思,新闻传播 2017年第23期。14卞军凯、吴伟锋:融媒体时代妈祖如何孵化10亿流量,中国报业 2021年第21期。15林汐、陈超:全媒体时代妈祖文化旅游营销传播策略探析,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第4期。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5年10月15日。17李廷璧等修:彰化县志,台北:台湾大通书局,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4页。18黄文博:台湾信仰传奇,台北:台原出版社,1989年,第149页。19蔡茂楷: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硕果累累,农民日报 2021年5月20日。2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宄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31页。21黄玉桃:媒介视域: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进路逻辑,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2黄俊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化研究以妈祖文化为例,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责任编辑李益长-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