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数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放在各种练习的情境中,激发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同时避免了死记硬背。 2.加强练习。 将练习融入到复习中,每个内容的练习都有不同的要求。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
(一) 、回顾梳理。 师:同学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来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
3.教师小结: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
(二)、交流感受。
1.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学生自主发言)
2.说一说,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
3.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们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全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知识复习一下吗?
4.明确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
1. 综合应用,课件呈现百数表。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横着看,每一行里相邻的两个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竖着看,每一列里相邻的两个数的下面的一个数比上面的一个数多10。
*斜着看(从左上到右下或从右上到左下),相邻两个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1。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
(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
(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的意义却不相同呢?
(3)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上的几个珠子?百位上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
3.复习数的组成。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什么?十位上的5表示什么?
(2)完成练习
4.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你会数数吗?我们在数数时可以怎么数?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
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57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数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怎么排?
(2) 完成练习
5复习“多些少些”
(1) 四个词语的练习“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2) 完成练习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都学会了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