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2篇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1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间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 投影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学生思索、答复: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留意从学生已有的学问动身,避开了重复与罗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 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对需要重点把握的学问点进展强调。 提问: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试验亲自验证并特别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知你的? 学生答复:二氧化
2、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是在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从教师口中获知。 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 演示试验: 试验1.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 试验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 试验前让学生对试验现象进展猜测;试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白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可能的猜测: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2.软塑料瓶会变扁 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并思索答复: 试验1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试验2说明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这两个试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耗时较长且试验的胜利率较低,所以宜由教师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
3、作用。 提问:依据上述两个试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试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 让学生思索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 学生分小组争论并进展试验设计。 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力量,通过小组的合作,相互启迪、相互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让学生叙述自己小组的试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 学生:叙述自己的设计和预备如何实施,并对试验现象进展猜测。 通过让学生叙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力量,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良试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今日教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响。但它们的生成
4、物究竟是什么,由你们去进展试验探究。 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学生试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展试验比照:(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试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简单分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展试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加到学问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依据试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胜利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
5、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投影:依据本课的有关学问点设计与生活亲密相关的习题来进展学问的稳固和运用 学生思索、争论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学问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家庭小试验:用家里的一些物品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对自己设计的试验进展实施,把试验的结果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共享。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索,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附:学生学习资料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堂小探究 1请你依据课本p114页试验6-5和试验6-6的设想,设计一些试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
6、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依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的生成物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很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试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假如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枯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头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惊奇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假如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
7、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稳无恙,你能猜测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 家庭小试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初三化学教案:一氧化碳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试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复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比照和试验,使学生把握CO的主要性质。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的试验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试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试验设计和试验操作技能;初步培育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试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胜利,培育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
8、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展微观分析,提醒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熟悉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爱护意识和环境爱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比照、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严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严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爱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意九年义务教育对
9、学问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爱护、环保的力量。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学问贮备、力量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动身,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熟悉试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看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抢救方法,实际抢救小老鼠。从兴趣动身,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想性质,引入试验。 学问讲解指导: 1、以试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
10、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复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留意比照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突出试验教学的功能 试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试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学问。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表达化学试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问、应用学问、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表达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
11、趣较高,积极参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力量和制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熟悉CO有毒的根底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熟悉方法去熟悉客观事物。 (4)强化学问和力量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索题,整合学问和力量。高质量的思索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长,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肯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索题(CO复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试验装置。将可燃性试验、复原性试验、尾
12、气的处理试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试验装置,这不仅是试验的整合,更是学问和力量的整合。 课程完毕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展对比。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缘由为内容,进展争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熟悉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构造打算性质)。 【指导阅读】阅读97页第1自然段(留意与物理性质的比拟)。 1、物理性质: 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
13、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纳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殊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需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叙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响,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复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
14、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索: 试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 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分? 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看: 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点燃酒精灯加热; 停顿加热; 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复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响中,CO是复原
15、剂,表现出复原性。 (2)一氧化碳的复原性: 强调: CO必需枯燥、纯洁。这样有利于反响的进展,也避开了试验事故的发生。 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复原CuO、C复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响有何异同点? 归纳: 反响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复原剂。 前两个反响属置换反响,最终一个不是。 争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打算用途) 归纳并板书: 作气体燃料; 作冶金工业上的复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响原理是: 争论:如何
16、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相互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由于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峻时发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需留意安全。 争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留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别气味的物质能帮忙人们推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开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假如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局部。 明确: 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 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逼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峻!造成环境污染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加环保意识,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