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32873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许亚平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之前对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教学设计有不同的层次,上位的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中位的是编写教材、教参,下位的是制定课时计划、设计课时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最日常的工作之一,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设计水平需要理论支持,也离不开实践反思与经验积累。任何设计都不是纯技术问题,其中一定蕴含着某种思想观念。教学设计更是如此。不同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影响到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活动安排以及方法策略的选择或开发,并直接反映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教学的最基

2、本问题,就是要明确教什么学科、教什么人。分学科教学,是因为不同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教学应当各为其主;分学段分年级教学,是因为不同学龄的学生各有学习特征。因此,教学必须始终坚守“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本立场。(一)立场的迷失“初中物理教学”包含“初中”“物理”和“教学”三个词素,构成“初中物理”和“物理教学”两个基本概念。“物理教学”意味着“教学物理”而不是研究物理;“初中物理”意味着教初中内容、初中学生。这些好像是废话,但很重要,教学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这些。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们绝不会去教语文或数学,但在教学方式上,极有可能将物理当作语文或数学来教。物理学科有自己的特征,听说读写不是学习

3、物理的基本方式,逻辑推理与运算也少不了,但并非是物理的核心要素。数学在于数,物理在于理。比如,小学和初中数学中都有物体运动的问题,小学生就会做较难的“行程类”数学题,如果在物理教学中仍然纠缠于这类计算,无疑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园”。初中物理,主要应该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知道速度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等等。再如,有老师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虑,爱祖国、爱科学的名人故事讲得信马由缰,或为联系科技热点考虑,高铁、航天的视频放得意犹未尽,又或为激发兴趣考虑,魔术、情境表演热火朝天然而物理主题呢?应学的基本知识呢?被淹没了,被虚化了!这些

4、都是学科立场的迷失。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学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在初中课堂,老师们绝不会去教高中甚至大学的物理内容,但在教学要求上,极有可能“看高”“看难”。比如,有老师误读“未来发展”,起始年级就瞄着升学考试教,或误读“培养能力”,以为难题能造就天才,又或误读“熟能生巧”,笃信“题海”能能成就考试然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呢?学习也可以“跨越式发展”吗?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立场的迷失。(二)立场的融合立场支配行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教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问题。要站稳学科立场,必须把握学科特征;要站稳学生立场,必须了解学生特点及其学习特征

5、。1学科特征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的源泉,也是物理学科的特征。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物理,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无论是从学科立场还是学生立场来看,物理教学最要紧的就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实验。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实验教学的弱化与异化,突出表现为讲实验多、做实验少。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开展实验(包括各种观察、操作等体验活动)会占用很多讲解、做题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实验资源匮乏,实验准备麻烦,不如做题、讲解来得省事,而且并不影响应付现行的考试。这些认识与做法,偏离了物理教育的本真,极大地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教育培养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好好体会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断,他指

6、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是认知发展极为必要、不可缺少的条件。物理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是实验活动,但并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实验或探究,而是包括一切有助于学生认知的活动。2学习特征图1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特点及其学习特征,关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初中生正处在从好奇兴趣走向认识(探究)兴趣,从直觉感知走向理性感知,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显著变化阶段。物理学的骨架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及其概念相互关系的规律。概念是在人们知觉了许多东西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对事物特征的概括。这“许多东西”包括所见所闻、经历经验、特别是有目的实验探究等选择性知觉活动。假如没有这“

7、许多东西”作为素材,你拿什么去思维,又怎么会形成概念、发现规律?那些短时能记住的“被告知”的知识怎么能获得理解,又怎么能在大脑中扎根?“意义学习”之所以优于“机械学习”,正是因为它是以丰富的认知活动为背景,进而建立心理意义的。因此,实验不但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有效支持学习的基本条件。一是为认知提供支持。例如用敲响的音叉接触面颊,这是触觉感知;或接触悬挂的轻小物,轻小物被弹开,或像图1所示那样,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都是视觉感知。通过观察与体验,将有利于学生推想既不能直接看到又不能深入讲解的“振动”。这类小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又能为认识问题提供有效的现实背景,应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最

8、经常化活动。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把握如下两个基本方面:第一是兴趣与信心。作为入门学习,最需要的是好奇兴趣与探究热情。课程标准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作为目标要素之一。有兴趣才会乐意学。应该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一些,千万不能将本来有趣的教得没有趣,千万不能将“活的物理学教成没有血肉的骷髅”(杨振宁语)。有成就感才能树立信心。尽管科学道路是崎岖的,但决不能在入口处就将学生们吓跑老是完不成任务,总是考不及格,谁还愿意再学!教学极有可能“少慢差费”,而“多快好省”却难以做到多了、快了、省了,“好”就会大打折扣。教学必须始终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切不可凭主观想象行事。第二是活

9、动与主动。如前所述,“活动”为认识提供现实场景,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础”。这里还要加上“主动”,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主要活动者,而不是被动地执行教师指令,凡学生所能的就不要越俎代庖,甚至适当让学生尝试失败也未尝不可,只是这种失败必须是感到有趣的失败,是能够激起进一步尝试的失败,而不是挫伤信心的失败。例如苏科版教材“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这个课题,教材所设计的活动系列是:其一,由学生自己动手让两个灯泡亮起来(只有串联或并联两种可能);其二,让学生尝试拆卸某一灯泡或拆开某根导线的连接,借以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其三,让学生尝试在并联电路中安装开关,由此运用并强化上一过程对并联电路特点的初步认识;其四

10、,将所学知识与教室、家庭电路的现象联系起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就第一个活动而言。因为电路元件很少,且学生已有前一课时“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经历,只须稍稍动脑或主动到教材中去寻找“信息”,就会有多数同学连成串联(这是最简单的),甚至有些同学连成并联。其实,如果所有同学都是连成串联也没有关系,老师可顺势而为:请同学们思考,是否有别的办法也能让两个灯亮起来。从而激起进一步尝试的兴趣。这样,学生活动的兴致会很浓,且心存先于他人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进而获得内在的成就感。这是什么?这就是过程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就本课题而言,不只是第一个活动如此,后续的活动也可以作类似的处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有两

11、种不恰当的处理:一是,增加了引入活动,比如电路暗盒魔术,由疑问引起猜想,由猜想画电路图,画对了电路图再去连接电路学生早就想动手,老师偏偏压住不让动。老师按自己的套路打“组合拳”,将本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二是,学生动手的过程被老师牢牢掌控。第一步干什么、看什么,第二步怎么做、怎么看,一切按老师的指令执行。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太糟糕了。二、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时教学目标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目标,比如课程目标,其目标的主体指向是教育者,称为培养目标或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针对一堂课,是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目标的主体指向是学习者,表达的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因而

12、课堂教学目标实质上应是学习目标(本书中将课堂教学目标称为学习目标)。教学到底应产生怎样的结果,这对整个教学来说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一)课程目标的意蕴课程目标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引导课堂教学,在于老师们能否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意蕴,并在实践中做出坚定而持久的努力。1以科学素养立意的内涵传统教学的缺陷是偏于“知识”“智力”。现在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

13、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果按目标领域概括,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如果再高度提炼,就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2互为依存的“三维”关系人们曾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过很多争论,比如“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其观点明显带有非此即彼的倾向。事实上,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结果、互为支持条件的目标体系。确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地位,不但因为它们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同时还意味着学

14、习的支持条件(非智力因素)得到重视。三维目标对于学习的意义,好似“一身两翼”的飞机。“知识与技能”永远是最基本的,这如同承担载物功能的机身;“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如同两翼,飞机能否飞起来,能否飞得更高更远、甚至飞得更轻松,两翼是其强有力的保障。“过程与方法”担当着目标与手段的双重角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担当着目标与动因的双重角色,只有在协同实现“知识与技能”这一中心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离开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无所依托。这说明,在教学中应首先摆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位置,并围绕它考虑“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目标的有效落实,从而使教学始终走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正确轨道上。(二)课堂目标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甚至包括如何在教案中叙写目标,一直令老师们感到纠结。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1目标有主次之分尽管三维目标是一个并重的整体,但不等于说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平均用力。据上文分析,“知识与技能”是联系其他两者的主线,在三维目标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教学界总是避讳“知识中心”的提法,或者羞羞答答。原因很简单,如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再说“知识中心”,岂不是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因此,这里提出“目标有主次之分”是拿出了一定的勇气的。事实上,稍有一定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矛盾有主要与次要、

16、或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突出主要或主要方面,不等于丢掉次要或次要方面;同样,不能因为重视次要或次要方面,就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这样看来,肯定“知识与技能”中心地位,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承认,即便是在新课改已经十余年的今天,仍然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值得进一步加以改进:一是,在多数常态教学中,仍然单纯偏于知识,因“过程缺位”而导致“技能缺失”;二是,在一些展示课、评比课上,因囿于三维并重而力图面面俱到,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渲染过程,或滥用方法,教学变成“秀”给局外人看,而不是为了学生实在的学,热闹带来的是教学“虚脱”、双基丧失。每节课有每节课的主题内容或任务,而主题内容显著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7、“知识与技能”。正如上文所说,“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协同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中体现价值的。比如“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在老师要求下连电路、看灯泡、测电压、测电流,忙乎半天却不知道为了什么灯泡亮暗与电压、电流大小不能与电能、电功取得思维上的联系,因而“过程”并未在实质上为“知识”服务,同时也不具有“方法”价值。须知,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中心地位,决不意味着回到“单纯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任意拔高,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老路上。事实上,真正在“知识与技能”这个中心上取得教学成效的老师们,不但重视另外两个目标,而且定然是做得恰到好处的。2目标有显隐之分现代学习论

18、将学习概括为“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三个学习领域: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属于认知领域;态度属于情感领域;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我们的课程标准相应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于三维目标下的学习结果描述,在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说明”附录中,给出的是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性”“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很有限地反映了部分“情感”领域)的行为动词,而且并非是区别明显的限定。课程标准为什么不严格按三维目标来给出行为动词?为什么不给出区别明显的界定?这是因为,在各种类型的学习结果中,只有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程序性知识是可以精确测量和显著区别的(称

19、为显性知识或表层知识),而另有部分程序性知识和情感领域的知识则是隐性知识(或称深层知识),是不可精确测量和在短期内难以显示其结果的。因此,学习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在笔者看来,隐性目标难以通过简单而明确的语词概括表述,不主张一定要在教案中写出来,可以内隐于教者的意识之中,通过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现实中,老师们纠结的是:如果在教案上不将三维目标面面俱到地写出来,唯恐遭到“目标不全面”的责难;而要是写全了,又碍于“方法与过程”很难写,更不知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底该怎么写,只好拼凑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做摆设。基于以上观点,在本书的教学设计案例中,将不再叙写有关“情感”的目标,而是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体现

20、出来。最后还是要强调,在教学的目标思维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偏于近期显见的、可精确考核的方面(说白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远期的、不显见、无法精确考核的方面。客观地说,对于一个初职教师,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近期显见、可精确考核”的目标已是难能可贵,但不能停留在这种“可贵”上,必须努力将“成就学生未来发展”作为高境界的教学追求。三、研究材教与使用教材教学总是依据某种教材进行的。如何使用教材?一个时尚的话题就是“照教材教”与“用教材教”。“照”和“用”有什么区别?一般解读为:“照”是原本照用、机械照搬的“照本宣科”;“用”是有所取舍、有所变通的“灵活使用”或“创造性使用”。这样说

21、来,“照教材教”就是“死用教材”,应当否定;“用教材教”就是“活用教材”,应当倡导。问题在于,教师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对教学的理解、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要求初任教师一下子达到“活用教材”的水平是不现实的。要由“照教材教”走向“用教材教”,必须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透过教材与编写者对话,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特点与意图,进而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创造性地落实。(一)苏科版教材的特点尽管教材有多种版本,但都是课程及教学专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出来的,因而表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就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物理立场和学生立场的统一。1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安排体现了从现象到规律的

22、特征。这既是学科知识形成的特征,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八年级第一学期以常见现象为主,如声现象、热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反射与折射)以及简单运动现象。认知活动主要是基本观察(生活观察、简单实验观察)和简单探究。知识性结论大多是定性的,少数定量关系也都特别简单或不难接受。从第二学期起,逐步涉及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原理、规律有所增加,但在理解与应用难度上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给予控制。2呈现方式教材呈现方式体现了由感知、体验、尝试进入思维加工的特征。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由“活动”串联起来的通过“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产生问题、引导探究、给出或发现知识结论,充分反映了建构学习特征。同时,与

23、主干知识适时链接的还有“方法”、“生活物理社会”以及“信息快递”和“信息库”等等。每个教学单元末都有“梳理与反思”,部分单元还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这样的处理,具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结合的特色,融基础性和扩展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骨架清晰且血肉丰满。3结构系统教材在知识的组织上,采用了归纳型知识结构,表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特征。这种结构系统,既反映了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也照顾了初中学生由经验到理论的认知特点。现代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那还需要学习吗?其实,这

24、里所说的“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指认知背景,或说是认知起点。越是低年级,学生的“物理背景”越单薄、越依赖于生活经验,所以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最常见现象和最简单问题入门,以动手动脑的活动为基本认知方式。(二)辩证对待“照”和“用”可以这样认为,倘若能从内容安排、呈现方式和知识结构系统诸方面充分认识教材,即便是“照教材教”也未必有什么不好。仍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课题为例,教材的设计意图本来是好的,而一些教师或许刻意追求与教材不同,或许刻意追求探究的完整性,因而设计所谓魔术制造悬念,意在让学生产生问题、提出猜想,并要求根据猜想画出电路图。糟糕的是,教者居然未意识到此时学生并不具备画这类电路图的知识

25、背景。如此画蛇添足,其实是对“用教材教”的误解。由此来看,一概而论地否定“照教材教”并不恰当。教材毕竟不是教案,且理应为教师留有再创作的空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学情。对某些课题来说,可能不适宜“照教材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进行适当取舍或分割的处理。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是以一节呈现的。在实际教学中,到底是用1课时完成还用2课时完成?老师们常常为此纠结。因为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学生首先要学会辨别清晰的像,否则所测量的数据将不能支持规律的得出;二是学生难以由数据想到“以焦距为单位”来表达规律,如果一步步引导,则需较长时间。于是,从现实课堂上观察到两种情形:一是,学生为寻

26、找清晰的像而反复折腾,有些学生忙到快下课还未能找到清晰的像,更不用说获得数据、发现规律了;二是,老师知道时间紧,不断催促学生“赶路”,匆忙取得的数据并不与清晰的像对应,造成数据分析的尴尬,无法得到与实际相符的成像规律。对此,可考虑作如下两种处理:其一,干脆分为两个课时,但不是按时间简单地对半分割,而是从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过程上切开。第1课时以“观察凸透镜成像”为主题,以练习安装器材和辨别何为清晰的像为学习目标,初步观察多种成像情况(但不作测量要求),做好作操作技能的准备,确保第2课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测量和数据分析,从而比较从容地获得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二,仍以1课时处理,方法是在过程上作详

27、略处理。详在辨别像是否清晰的操作上,略在数据分析上。理由是:不论作何种处理,学生能调节出清晰的像都是最基本的;而数据分析,只须提示“以焦距为单位”作比较,学生就不难发现规律。事实上,对某些较为复杂的探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处处都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可以只突出某些探究要素(课程标准特别给出了这样的示例)。四、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策略与方式都是方法范畴,都是人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时的有意识行动。谋划某件事应该怎么做(可能有多种方式、途径)称为谋略;经过谋划决定怎么做(选择某种方式、途径)称为决策。(一)关于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与方式不单纯是教学技术问题,而是教师观念与能力的综合反映。从理论上,也许可以提出

28、众多应该怎样的要求。但对于教师来说,结合日常教学经历的问题进行反思,或许更能体会教学策略的意义。1短路的教学何为“短路的教学”?不妨就从电路短路说起。初中教材在“电路组成”或“初识电路”课题中就介绍“短路”概念,本意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能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直接连起来”,因为“短路时电流很大,会使电池过热而损坏”。至于为什么,没有讲,现时也不好讲。但是,很多老师以“教材已提到”、 “将来会用到”或“考试要考到”为理由,过早地用题目来围攻短路问题,有导线连错的、有开关位置不当的,甚至拓展到“部分元件短路”等复杂问题。如此这般,学生被弄得晕头转向,纷纷反映电学太难。从认识历程上说:须待学习欧姆

29、定律,才能知道电源短路为什么电流很大;须通过实验并结合并联电路知识,才能了解“部分短路”的道理;须待学习焦耳定律,才能知道为什么电流过大会引起过热。很显然,认识“短路”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超越、跨越过程的教学就是“短路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如同电源短路而被烧坏的后果。“短路的教学”还表现为“浅学深练”。什么时候让学生做什么题,这也是策略问题。教学中,一定不能将随意拓展、任意拔高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划等号。“短路的教学”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加以注意。2短缺的教学很多时候,问题出在眼前,而根源却在过往的教学之中。有一种现象:上公开课、特别是比赛课时,老师们都喜欢有实验的课,而

30、且总想多准备一些花样;但同时又唯恐时间不够,而且常常是真的不够。例如“测量电阻”,不就是把电路连起来测电压、电流吗,操作并不复杂,怎么会时间不够呢?主要是担心学生在连接电路时“卡壳”。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笔者曾与一些老师做过交流:当问及学生此前是否做过“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时,回答说是太简单了,做不做意思不大;再问学生是否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又说是太复杂,学生忙半天不一定有名堂,一般都是做演示显而易见,此前那些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验学生几乎没有动过手,不具备连接电路的技能基础,这时当然就要“卡壳”了。可见,过往的“教学短缺”,必然要在后续学习中遭遇“报应”。上例的教学短

31、缺反映在技能上,而且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是显性的。另外,还有深层次、隐性的教学短缺更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科学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图2其隐蔽性有二:一是内容不是教材中显见的;二是影响不是短期显见的。但是,如让这种“短缺”丰满起来,其价值将比显性知识还要大。比如“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由已有知识也许容易提出合理猜想,但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却会遇到种种问题。最突出的是,热是看不见的,也没有测量热量的仪器。怎么办?图2所示是教材提供的方法(类似的还有多种)。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导学生琢磨这个装置,就能从中体会到物理方法、思想的智慧。比如:为什么温度上升的多少可以反映产生热的多少(

32、转化的方法);为什么不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电阻丝的温度(需考虑温度计量程);为什么用煤油而不是用水(涉及导电性、比热容和热膨胀特性)等等。学生由此不仅仅知道了“是什么”、“怎么做”,还能领悟“为什么”。这样,物理之理就更为突出,就有了基本知识、技能与基本思想、方法的落实与提升。长期积累与不断启发,创造性意识与能力便会潜在地生发起来,从而使教学价值更加多元。3拥挤的教学“短路的教学”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短缺的教学”因肤浅而有损教学价值。同样,“拥挤的教学”也应该避免。具体情况很多,比如过分追求课堂容量,讲得很多、很全,但都是“捞痒痒”,或者布置了许多题,但大多是简单重复或没有必要等等。至于教材

33、处理,前面曾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其“教学拥挤”是由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统筹的办法是切割或适当取舍;也曾以“测量电阻”为例,其“时间不够”的现象是由过往的“教学短缺”造成的。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是复杂过程综合的“好”会“优化”;综合的“差”会“恶化”。好的教学设计,确实应该立足一课看单元,立足单元看全书。概括地说,就是整体统筹的策略。(二)关于教学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有两个要点,其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

34、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哪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即便是在一节课中,往往也是多种方式结合。问题是,我们到底掌握了多少种教学方式,没有对若干教学方式的研究,就谈不上多种选择。其二是注重探究式教学,“注重”意味着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进行探究,不要一概否认教师的讲解。问题是要把握好讲解什么、怎么讲解,哪些应该详讲,哪些只须适当点拨。这里主要讨论如下几个问题:1“引导生成”的教学方式课堂有一定的基本运行方式,但不是固定工序的操作流程。课堂运行方式应该更多地着眼于运行质态和教学策略运用。总体上讲,课堂教学应该摒弃“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学习知识与技能,不是搬进来、搬出去的简单过程,而是逐渐内化、生发的

35、过程。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其实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关系,可以用图3和图4作简单概括。图3反映,教师作用是“启”,无论是讲解还是组织活动,都要体现“引”和“导”,要给学生“动”和“思”的空间,即让学生有内心生发的过程。发引导 生成启教师学生图3 教与学的关系迁移建构运用图4 课堂板块结构图4是在宏观上勾勒课堂活动的大致过程。一是迁移。主要是唤醒和调动原有相关知识,使之成为进入新的学习的前提。二是建构。主要是围绕学习主题知觉新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相关知识(包括表象、概念原理和事实等)取得联系,利用原有知识理解新知识,使新知识转化为心理意义,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理解的目的。三是运用。主要是通过

36、解释或解决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外显新知识、检验新知识的记忆或理解水平。如学习内容较为复杂,可能要构造多个“迁移、建构、运用”的过程,有层次地推进。2辩证看待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能以何种方式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接受性学习的条件比发现性学习的条件要求更高。因为,要实现接受学习,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概念的上位概念,否则就无法接受新概念。以“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为例,大可不必以探究发现的方式进行。因为,此前已有了“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即已有了“平衡力、非平衡力分别会对物体运动状态产生何种影响”的知识,由这些知识可以推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然,这种“推出”是由老师来

37、告知还是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领悟,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做出选择。不能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混为一谈。如果仅仅是老师告知结论,学生只将结论当作条文记忆而未建立心理意义,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学习;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迁移“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思考,便能理解“浮沉条件”,成为理解的接受,因而就不是机械学习。同样,也不能将接受学习等同于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指学生由于缺乏积极的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因而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主动地将学习引向深入;而接受学习则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如果是在老师引导下主动思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那么这样的接受学习就是主动学习。这就告诉我们

38、,在教学设计时,即便是考虑让学生以接受的方式学习,也要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体现“引导生成”,从而使接受学习成为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也知道引导的重要性,但常常苦于“引而不发”。问题在哪里?主要是不到位或游离于主题之外。比如“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为引出猜想,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或视频(诸如滑雪、走沼泽、钉板表演、火车铁轨、坦克履带等),也包括图5和图6所示的“压气球”和“压铅笔”活动等等。然而,老师想要的结果却出不来。图5图6原因很简单,那么多东西像“过电影”似的,学生除了感到好奇或惊讶之外,不知道要思考什么,也来不及思考。没有对现象的选择性知觉 当有很多现象都反映

39、同样的问题时,可以其中一两个典型例子仔细观察或深入剖析,这就是选择性知觉。此外,当一个过程包含很多现象,而其中只有某个或几个现象与所要认知的主题相关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到这样的现象上,这就是选择性注意。,自然状态的现象是不能为特定的问题服务的。比如“压气球”和“压铅笔”这两个活动,可以重点用“压气球”引导思维,而“压铅笔”则主要用于学生体验和展示思维。大致过程是:(1)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图5所示的活动。将全体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对象(气球)上稳住气球不动。问:两手所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若学生一时语塞,可以补上一句:气球现在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能因学生回答“静止”而勾起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回忆,从而得

40、到两边压力相等的结论。(获得“压力相等”这一前提条件)(2)接着来组织一个问题串,不断逼近问题要害看到了什么?学生不难回答:“气球变形了”;形变有差异吗?手指压的地方形变大、手掌压的地方形变小;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吗?(问题难度增大)若学生一时语塞,可示意学生观察手指、手掌与气球的接触有什么不同?一个接触面积小,一个接触面积大。(问题指向接触面,沟通形变大小与接触面大小的联系)(3)来,让我们再加力压,看看会怎样?不用说,形变更大呗。(问题转而指向压力大小,沟通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的联系)(4)好了,大家再试试这个(指“压铅笔”的活动)。不过,这一回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做完之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最好能说出为什么(强化形变与接触面及压力联系的心理表象)(5)引入压强概念,并提出“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有做、有看、有思,因而有依据的猜想便水到渠成)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注意,促进思维展开与深入。这是因为:一是,通过特定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使之与新的学习材料发生联系,从而“同化”或“顺应”新知,赋予新知以心理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