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敬 畏 自 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重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课前
2、准备学生: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教师: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资料等。教学方法:速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讲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无论是雄伟的高山,还是蔚蓝的大海,不管是辽阔的草原,还是温柔的沙滩,无不让人们神往;无论是春花还是夏荷,也无论还是秋雨还是冬雪,总是那样让人陶醉,面对大自然中一幅幅如此美丽的图景,不能不叫人由衷的赞颂自然母亲的伟力,下面请你仿照例句,唱一句歌颂自然母亲的歌,表达你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 但是,人类的行为却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坏的图片),刚才看图片时,我发觉大家面对美丽
3、而又正遭破坏的图景时,神情是凝重的,有些同学情不自禁地发出叹惋声。是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令人痛惜的。但是自然,我们不能不开发,不能不利用,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相信今天所要学习的敬畏自然,会给我们带来启示。二、理解题目敬: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畏惧之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阅读
4、一边做如下两件事:1、 在文中圈出投影中所展示词语,并对他们加以注音和解释2、 找出每段中能体现本段要点的语句,归纳出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3、 交流阅读感受:本文主要谈什么问题?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四、合作探究:通过刚才的环节已经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思考投影上的五个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投影显示:局部品读)1、阅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2、阅读 210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分别阐述第一段中
5、的三个问题的。(1)、请阅读2-3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述第一个问题:、请阅读2-3段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述第一个问题:与自然相比“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2)阅读4-5段,回答作者为什么说: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3)、读第6-10段,看看作者说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的依据是什么3、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得出什么结论?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或倾听或给予适当的暗示第一个问题第一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论历史,人类与自然相比,“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论关系,人
6、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所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问题二(1),为什么说与自然相比,“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a、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2。 b、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3问题二(2)为什么说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a、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4。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5问题二(3)为什么说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
7、的一部分”。a、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是大自然所赋予的。6 b、人类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7 c、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8e、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9-10问题三:通过以上分析,作者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 深入探究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8、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报复。大自然的惩罚、报复是无情的是残酷的是令人畏惧的。(欣赏多媒体图片:汶川大地震 日本海啸、)多媒体图片解说:(一)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的情况,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日本警察厅4月1日宣布,截至当天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人死亡,人失踪。引起经济损失达到555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2亿元)2、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9、?因为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
10、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五、语言品味互动探究。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欣赏下列几个句子,说说他们好在哪里例:(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
11、分割的。)(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理解:此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4)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把下面几个反问句,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四、质疑思辨,拓展研究。(课件展示)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我们不由得不再次反思我们人类的行为,请你举例说说人类对自然有哪些不敬之举?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
12、成自己具体的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参考: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2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3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5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六、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
13、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赏心悦目。七、延伸扩展(作业)课外查找并阅读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在札记本上写下你的阅后札记。注音并解释“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板书设计敬 畏 自 然严春友第1段:“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提出问题) 人类与自然相比,“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第2-10: 比较人类与自然的智慧 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只是大海中一个小水滴 (分析问题) 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第11段: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得出结论)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排比、比喻、拟人、反问)议论性散文:既有议论文的形式,也有文学的色彩。布置作业:1、本文语言富有哲理性、文学性,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