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这个概念,在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详细的角,因此,从“详细的直观的角”抽象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有肯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全日制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注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量,培育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在这堂课中,在魏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究,主动了解和发觉学问的产生与进展过程,从而更好地表达了面对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根底上得
2、到充分的进展和提高。如:在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特征时,魏教师通过调动学生观看、动手制作角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其中的神秘,并且采纳小组合作沟通的形式,争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发觉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这些结论。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参加数学活动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学问和思维方法,学问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教学“画角”这一局部时,魏教师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舞学生自己试画。开头,学生消失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最终教师演示了角的
3、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习力量非常有益。 三、让数学学问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布满亲切感。魏教师这堂课上始终留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局部,先出示了各种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完毕局部,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学问后,魏教师让学生到教室四周去找角,学生兴致勃勃地抢着去找每一个角,有的甚至找到了教师穿的衣服上。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角时,给的材料太多,学生为了全部能用上,摆布了好一会儿才制作出角。学生在这点上花费时间较多,并且做的角也不是一目了然。教师对于学生选择材料的指向可否详细些,清晰些。如就一个图钉,两根纸条,让学生制作角,这样学生会很快、很精确地制作出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