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时 平行四边形课题平行四边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学生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因此本节课重在: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数学活动,让他们抓住问题的关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学习目标1. 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易变形。2.
2、 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特征。3.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逻辑观念。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特性。学习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解决画图、改图等问题。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用木条订成的长方形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尺、用木条订成的长方形框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出示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上的物体是什么图形?(移动为“平行四边形”)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形四边形(揭示课题)。2.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图形,自由回答。2.交
3、流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1.看图形,选序号。(1)下列图形中,( )是平行四边形。(2)下列图形中,( )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2)2.判断。(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答案:(1)(2)3.填空。(1)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 )和( )可以看作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答案:(1)平行(2)正方形长方形4.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9厘米,比它的邻边短4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9+4)+92=44(厘米)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课
4、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1情境图。(2)你能根据实物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吗?2.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用两把三角尺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2)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相等吗?(3)相对的两条边平行吗?(4)明确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1)揭示概念: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指导画高课件演示画高。要用虚线画高,标出垂直符号,写上“高”和“底”。(3)学生尝试画高。4.了解平行四边行的特性及应用。(1)教具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订成的长方形教具,两
5、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2)学生操作:学生把长方体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条对边是否还平行。(3)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特性。(升降机、伸缩门等)1.(1)看图,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2)认真观察平行四边形实例图,思考怎样抽象出平行四边形。2.(1)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由量一量。(2)学生通过测量得出对边长度相等。(3)学生验证对边互相平行。(4)通过以上探究理解概念。 3.(1)学生阅读教材第64页,自学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学生在演示中
6、了解如何画高及注意事项。(3)学生尝试画高,并说出画高的方法。4.(1)学生认真观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2)学生认真操作,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3)理解定义,形成表象。(4)学生举例说明。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讲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五、教学板书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和多种教学媒体,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空间,把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点评和总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