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陈卫菊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四上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计算。2、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根据数据特征灵活选用方法。3、通过练习进一步对计算知识的系统性掌握。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计算。2、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根据数据特征灵活选用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
2、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1、 出示素材 25020 52043 59652 80062 80670 70245师:哎,哪几题你能一眼看出得数? (生举手)师:好,看来咱们班同学的数感特别棒。别急,咱们先来看学习要求2、出示学习要求:(1)能直接写出得数的请快速写出得数。(2)剩下的题中,你是用( )方法快速找到( )号算式的得数最大,( )号算式的得数最小。并把用什么方法的过程写出来。师:谁来读一读?师:要求明白的行动表示。谁有疑问吗?师:好,请带着这些要求完成练习纸的第一大题。3、学生独立完成(切换投影)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和前后左右4个同学交
3、流下你是怎么想的?( 巡视 )4、投影反馈(1)生介绍第1题师:大家看第一题,这位同学认为是这样的有意见吗?师:谁来说一说这一题是怎么算的?80062师:原来末尾有0的时候,用口算方便。 (板书:口算)(2)反馈第2题师:他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说)(板书:估算) 谁也估算过了?师:挺多的。看他的过程行吗?结论是同意吗? 预设1:同意 预设2:不同意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展示不同的估算过程)(展示笔算作品) 两位同学估算得都有道理,但是给你两分钟时间当小老师 结论不一样。看来估算有时解决 检查下算得对吗? 不了问题,那怎么办? (展示笔算作品)给你两分钟时间当小老师检查下算得对吗?师:怎么笔
4、算的?像70245谁会说?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有些时候末尾有0的口算,有些时候不需要准确答案的可以估算,有的时候需要准确数就要笔算。(设计意图:通过整体呈现算式,开门见山地将学生带入今天的教学中,很好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课堂学习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学习要求的提示,让学生自然而然在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等方法上进行选择应用,不仅尊重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也将计算的三种技巧进行了有效的联系。)二、巩固练习58311 58322 583331、投影校对 师:好,请看有意见的举手2、观察、发现师:刚才笔算这3题时,有什么想说的? (生说,生说,生说,充分说)师:一样吗? 都不一样吗? 到
5、底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师:真好。数字一样,对位不同。3、对比、发现师:整体看,还有什么发现吗?4、小结:都是以第一题为标准,发现题与题之间的联系,看来做计算题时,要先看看题目中本身的数据特征,而且还可以题与题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讲究方法。(板书:一看,二思,三算)(设计意图:这组针对性极强的算式,练在学生易错处,不仅不动声色地帮助学生把易错点消化了,增强了位值感,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通过对比说发现,更是无痕地培养孩子们养成动笔之前先观察思考,计算之前先看数据特征,灵活选用方法等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深化练习 1、 25020 25021 哪几道题的得数大于5000? 24920 哪几
6、道题的得数小于5000? 25119 24921(1)读懂题意 师:题目要求明白了吗?(2)独立思考 师:有想法的同学对子之间轻轻地交流。 (3)每人汇报一题师:每人选择一个来说 (4)小结师:我就说我们同学眼睛很亮的,你看这样的题目,不用算都能判断、能看出来了。看样子你们学会了看,学会了思考。接下来用上我们雪亮的眼睛,用上聪明的脑袋,继续去寻找算式中的奥秘吧。2、理解含义 下面这些算式中数字“2”与数字“5”相乘,分别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70245 7025435120 53120师:里面都有数字2和5相乘,我们知道等于多少?嗯,那25=10在这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生说,师出示课件)师:看
7、来数字相同,因为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设计意图:算中有估,估中有算,在这组变式训练中,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分析算式数据的特点,口算笔算估算协同运用,提升对数的感悟,提高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三、拓展练习 请你用0、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求积尽可能小。1、出示题目师: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课件圈关键词)2、尝试写师:思考下有想法吗?3、学生上台边阐述思路边板演4、 师生共同梳理思路一首位小二“0”的位置三判断哪类情况(设计意图:计算练习课不仅担负着反馈矫正的作用,更是承载着优化思维品质的重任。减少指定题,增加学生自主性,放手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时间,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四、课堂总结 1、谈收获 2、说提醒师:你们的学习能力很强,陈老师佩服!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有什么要提醒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