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明治时期至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及其变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90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时期至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及其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治时期至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及其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治时期至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及其变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7 期总第3 5 6 期月刊59金会计央行论坛明治时期至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及其变化编译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摘要2023年5 月8 日,日本银行公开发布文章1,通过梳理总资产和主要明细项目的半年度和月度数据,分析了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从明治时期到战后复兴时期(18 8 2-19 5 5 年)约7 0 年的演变。文章从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名义价值和相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两个方面,定量考察了相应背景下经济金融体制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趋势如何反映在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结果表明,日本银行总资产占GNP的比率通常在10%-15%

2、水平上波动,在各种金融危机中也只上升到16%,但在战时上升到了19%-48%。文章首次观测到了金融危机期间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时期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短期变化,证实了通过使用资产负债表的半年度和月度数据,能够准确识别外源事件的冲击和影响。关键词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演变一、引言以往关于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研究,均使用年度统计数值分析其长期发展趋势,无法清晰掌握在更短时期内的特征和波动。2 0 2 3 年5 月8 日,日本银行公开发布文章,通过深入挖掘日本银行档案、商业周刊等历史资料,创新性地整理出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半年度(18 8 2-19 5 5 年)和月度(18 9 7-1955年)的长期时

3、间序列数据。利用这一新的数据集,将明治时期到战后复兴时期(18 8 2-19 5 5 年)的约7 0 年分为9 个时期,结合经济、金融、社会和政治趋势,详细分析了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演变,研究了金融危机和战争等变化剧烈的特殊时期,概述了名义金额和相对国民生产总值(GNP)比率的变化情况。此外,文章还分析了日本银行成立前后纸币发行及储备量的水平和变化。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文章数据包含半年值和月度值。18 8 2-19 5 5 年的半年值来源于日本银行百年史,18 9 7-19 44年的*课题组成员:卢婷、宋佳蔚、蒲娇、江莉、范华灵、李欣。1.原文:明治期5 俊复期日本银行八一:亍一夕整理变。6

4、02023年第7 期总第3 5 6 期月刊圣耿会计央行论坛银行ATPOSTALSERVICEP月度值来源于商业周报的月度周末余额(每个月11日至2 0 日的周期值),19 45-19 5 5 年的月度值来源于日本银行总资产和明细项目。汇总后的资产项目包含7 项,分别为:现金及金银币、外汇相关贷款、对政府贷款、对民间贷款、土地和建筑物等杂项账户、纸币注销贷方账户2。负债项目包含7 项,分别为:日本银行券、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向民间借款、外汇相关借款、杂项账户、资本和纸币注销借方账户。三、18 8 2-19 5 5 年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演变及背景(一)总体概述1882-1884年,在日本银行

5、的初创期,其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为0-5%。18 8 5 年日本银行券发行后,该比率迅速增长,并在18 9 0 年上半年超过10%。1886-1955年,该比率在10%-15%的范围内变动。但在以下特殊时期,总资产占GNP的比率超过了2 5%:1896-1897年,甲午战争后收取和支付赔偿;19 0 5-1910年,日俄战争期间发行外债;19 42-19 48 年,太平洋战争和战后复兴时期发行外债,尤其太平洋战争结束时该比率达到了48%。19 18-19 2 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需显著增加,该比率在18%-19%的范围内变动。从资产项目来看:1.现金及金银币。18 8 7-19 3

6、0年,其占GNP的比率为4%-8%;19 3 1年黄金解禁时期减半;在19 45 年开始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趋于零。2.与外汇有关的贷款。太平洋战争期间由于外债发行、贸易顺差的积累和对外战争费用的暂时垫付,其占GNP比率最高达到15%,最低约为1%-3%。3.对政府贷款。在明治时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占GNP比率约为5%-10%;在19 14-19 3 1年保持在2%-4%的较低水平;在19 41-19 49 年太平洋战争和复兴时期为10%-14%;18 9 6-18 9 7 年日俄战争期间升至10%以上。4.对民间贷款。通常以票据贴现等短期信贷为基础,占GNP比率为1%-3%;在昭和金

7、融恐慌之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为响应有关政策,该比率在19 2 7-19 3 2 年升至5%,在19 44-19 47 年升至5%-2 0%从负债项目来看:1.日本银行券。在日本银行初创期停留在低位,在太平洋战争的战时后期达到30%左右的高峰,除此之外,占GNP的比率均在8%-12%范围内。2.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大多时期处于接近0 的低水平,但在由于战争和外需增加而导2.纸币注销借方账户和纸币注销贷方账户于18 8 3 年由政府委托使用。具体而言,资产方的纸币注销贷方账户是指:购买政府债券并以各期政府债券利息和各国立银行的缴款作为注销资金;负债方的纸币注销借方账户是指:从各国立银

8、行接受以往年度发行的不规范的不兑换政府纸币和国立银行券,计划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以往年度发行的不规范的不兑换纸币注销。2023年第7 期总第3 5 6 期月刊61金会计央行论坛致总资产增加的时期,有上升到7%-15%的趋势。除以上两个项目外,其余项目的水平和变化幅度都很小。(二)不同时期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1882年以前(日本银行成立前)。18 7 3-18 8 2年,主要货币是日本政府纸币,用于贸易结算的银币和可合法兑换政府纸币的金币的流通量约占政府纸币等总货币的2 0%。18 7 3-18 7 7 年,由于税制还在完善,货币和财政还未分化,政府反复发行不同种类的纸币,并持续依赖不可兑换的纸

9、币,导致政府纸币发行量低于2 0%。18 7 3-18 7 6 年,1日元的政府纸币和1日元的银币在流通中价值大致相当。18 7 8-18 8 1年,为了改善白银升值、纸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政府对纸币进行了整顿(抑制发行和回收),政府纸币有所减少。但是,随着西南战争和经济增长,过度进口加速了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正币也持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18 8 2 年日本银行成立。2.1882-1896年(日本银行初创期)。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名义价值与其相对GNP的比率,在18 8 9年从上升转为持平,其中名义价值持续增加,体现出物价上涨的影响。总资产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18 8 2-18

10、8 4年。在日本银行券发行之前,对政府的贷款和对民间的贷款都很少,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不到5%。(2)18 8 5-18 8 9 年。18 8 5 年,贸易收支赤字消除,正币储备有所增加,政府纸币也有所减少,纸币与银币实现了等值。到18 8 8 年12 月,在负债方面,日本银行券占GNP的比率上升到7%。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上升,资产项目中现金及金银币、对政府的贷款(国债)和对民间的贷款(票据贴现)也相应增加。(3)18 9 0-18 9 6 年。负债项目中日本银行券占GNP的比率从7%上升到10%以上,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因国库金制度的变更而减少。资产项目中对政府的贷款增加,现金及金银币

11、减少。18 9 6 年由于日清战争赔偿金,政府接受的资金急剧增加,总资产占GNP的比率增加了2 7%,资产端项目中对政府的贷款和现金及金银币增加,负债项目中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增加。3.1897-1913年(从金本位制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根据总资产的变化将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18 9 7-19 0 4年。18 9 6 年以后,随着政府将财政收入投入到军费和工业扶植领域,总资产占GNP比率在19 0 1年降至11%。具体来看,银行券受通货膨胀导致的名义GNP增加的影响,占GNP的比率从11%缓慢降到8%,现金及金银币也从18 9 7 年的顶峰开始下降。18 9 8 年金融危机导致

12、对民间的贷款和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上升,但只上升了5 个月,然后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因资金需求强劲,对民间的贷款在19 0 0 年居高不下。19 0 1年银行动荡时期,对民间的贷款减少、对政府的贷款增加、银行券减少。(2)19 0 5-19 13 年。由于日俄战争发行外债,外汇相关贷款和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都在增加,19 0 5-1907年间,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上升至2 6%。19 0 8-1909年由于外汇相关贷款和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转为政府财政收入,总资产一度下降,但19 10年受外债赎回和拆借的影响暂时上升到2 2%,此后降至13%左右。具体来看,由于战争,政府存款(含国库资金

13、)和外汇相关贷款都大幅波动,银行券虽然名义价值上升,但占GNP的比率稳定在8%-10%,资产项目中的现金及金银币也稳定在4%-6%。4.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影响,日本银行总资产增长4-5 倍,其中日本银行券增长3-4倍,超过同期名义GNP增幅。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从13%升至19%,其中资产项目中的外汇相关贷款占GNP的比例由5%升至8%,银行券占GNP的比率由7%升至10%。19 17 年4月,美国参战导致战争局面进一步扩大,日本银行对政府的贷款和银行券明显622023年第7 期总第3 5 6 期月刊金会计央行论坛增加,

14、总资产开始加速扩张。5.1920年-19 2 8 年6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停滞期)。由于战后经济活动停滞不前,名义物价上涨暂时平息,贸易顺差减少,日本银行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从18%降至15%,外汇相关贷款占GNP的比率由7%大幅降至2%。期间经历的银行动荡(19 2 2 年10-12月)、关东大地震(19 2 3 年9 月1日)和昭和金融恐慌(19 2 7 年3-5 月),均使日本银行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上升。其中银行券短期内明显增长,随后回落至正常水平,长期趋势基本保持稳定。民间借贷大幅增加,但持续时间不同。6.1928年7 月-19 3 1年(金本位制回归后的经济衰退期)。此阶段美欧

15、大萧条蔓延至日本,19 3 0 年金本位制回归后,日本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日本银行总资产下降约2 0%,占GNP的比率稳定在15%-16%。19 3 0 年初至19 3 1年中,日本现金及金银币占GNP的比率稳定在10%左右。但在19 3 1年9 月英国脱离金本位制到日本19 3 1年12 月再次禁止黄金出口的三个月内,日本现金水平急剧下降,占GNP的比率由7%降至4%。对此,日本银行增加了对民间银和政府的贷款以应对危机冲击。7.1932年-19 3 6 年2 月(高桥财政时期)。该阶段日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银行名义总资产从不到2 0 亿日元增加到19 3 5

16、 年末的2 5亿日元,对政府的贷款从3 亿日元增加到9 亿日元。由于严重的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名义GNP涨幅较大,日本银行总资产、对民间的贷款、银行券占GNP的比率均出现小幅下降。8.1936年3 月-19 45 年8 月(2.2 6 事件至太平洋战争结束)。战时体制下对政府和民间贷款的增加,导致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19 3 6-19 43 年总资产增长了5 倍,19 44-19 45 年增长了2 倍,占GNP的比率也从19 3 6-19 3 9 年的12%左右急剧上升至19 45 年9月的48%。从资产项目来看,19 3 6-19 44年,用于战争费用的对政府贷款占GNP的比率从

17、5%升到13%。1944-1945年,对军需公司的民间贷款占GNP的比率急剧增至15%。由于占领地的战争费用负担,19 45 年外汇相关贷款占GNP的比率升至8%。从负债项目来看,由于战时进一步加强军需生产,银行券占GNP的比率从9%-11%升至19 44年的16%-18%,19 45 年日本国内空袭严重、物流受阻,这一比率继续上升至21%-34%09.1945年9 月至19 5 2年(战后恢复期)。该阶段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从48%波动下降,最终稳定在10%左右。具体来看,战后初期,外汇相关贷款接近清零。随着军事关系正常化,一度升至2 0%的对民间贷款,占GNP的比率降至19 47 年3 月

18、的3%,对政府贷款占GNP2023年第7 期总第3 5 6 期月刊163会计央行论坛的比率也急剧降至3%。19 46 年2 月新日元发行后,旧日本银行券占GNP的比率由19 45 年的3 4%急剧降至10%。由于战后高通胀下的现金需求增加,新日元占GNP的比率升至19 47 年的18%。19 48 年12 月,美国下令日本政府实施紧缩政策(经济稳定九项原则),日元占GNP的比率下降,后随着19 5 0 年朝鲜战争爆发短暂增长,19 5 2 年稳定至8%。19 5 3-19 5 5 年总资产占GNP的比率基本保持稳定。四、结论文章分析结果表明了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从明治时期到战后复兴时期的时间特征

19、和短期变化:一是在和平时期,总资产占GNP的比率为10%-15%,而在战时,该比率上升至19%-48%。在金融危机中最高升至16%,但没有达到战时水平。其中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战争时期,总资产占GNP的比率最高,分别为2 7%、2 6%、19%和48%。二是除昭和金融恐慌造成的短暂增减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外,明治时期到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银行券占GNP的比率都在8%-11%的范围内稳定变化。三是以19 9 5 年为分界点,历史上的日本银行与现代日本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存在差异。18 8 2-19 5 5 年,总资产以战时为中心变化但银行券总体趋稳;19 5 5-1995年,总资产

20、占GDP的比率为8%-10%,与18 8 2-1955年基本持平,负债项目中的银行券稳定在7%,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以与经济增长规模相称的形式增加。19 9 5-2 0 19 年,由于多次金融宽松和资产购买,总资产迅速扩张,占GDP的比率从10%大幅上升到10 0%。资产项目中对政府的贷款呈上升趋势(2006-2011年除外),负债项目中的银行券从19 9 5 年的8%上升到2 0 0 5 年的14%,再到2 0 19 年的19%,达到除太平洋战争末期外明治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民间借款(活期存款等)以与资产增长相称的形式大幅上涨,从19 9 5 年的1%上升到2 0 19 年的7 2%,达到了历史上的突出水平。F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