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永不放弃
罗雅丽 水果湖一小 13307186940 785545354@
四五年前,我看到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当时觉得眼前一亮,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只是一字之差,难道教育界又一历史巨作诞生?我等是何其幸运也。带着好奇和欣喜,我快速而又粗略地读了一遍,当时感觉郑杰作为北郊学校的校长,所思所想所为很新颖很独到,他敢于想敢于做,在新的尝试与改革中不断走向成功。我读得激情澎湃,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很受鼓舞,似乎全身充满力量,觉得教师这份职业值得我为它付出,为他穷尽一生心血,这本书使我在职业生涯的路上满有力量。这是我曾经读苏氏的书时有的感觉。这个暑假,我忍不住又把《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拿出来细读,感觉真是好,颇有收益。
尤其是郑杰的这篇《永不放弃》,让我感慨颇深,也情不自禁地把它作为了我文章的标题,很想谈谈这个话题。
说到“永不放弃”,让我想起许多人和事。身体有疾病的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对生活充满热爱,与病魔作斗争,不放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荣获游泳比赛8枚金牌的菲尔普斯,曾是“多动症” 儿童。他妈妈因势利导,没有放弃对他的培养,才有如此辉煌之硕果。媒体多次报道的暴走妈妈,身胖并患脂肪肝,为了给儿子捐肝,坚持快走锻炼身体,瘦身几十斤,治好了脂肪肝,最后如愿以偿救助了儿子。许许多多,诸如此类,让我们感受到了不放弃,永不放弃,何等有魅力,何等有力量,何等璀璨辉煌。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句话换一下:优秀的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有学习困难的,有行为暂时败坏、不服管教的,有死不学习的等等,也许这部分却占去老师80%的精力、体力和工作时间,在斗智斗勇中,挫败感总大于成就感。我们除了请教理论、经验,讨教同事、专家,也身体力行去实践探讨如何教导他们。但我们绝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我们是为人师者,我们的教育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
郑杰在《永不放弃》一文中说,“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的确,孩子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对他的帮扶和教育,孩子就有无限希望。曾记得,班上有一个叫高鲲的男孩,在三年级时转到我班上来,不是打架斗殴,就是拿钱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到班上来逗同学,还动不动就把学校的玻璃和门窗损坏了,因而三天两头请家长到校帮教。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和他的家长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的妈妈对他说话从来就是温和而有耐心的,很少发脾气。为了他的学习,忙碌的家长还请了“一对一”的家教辅导老师。我总是把他请到办公室,给他讲故事,讲道理,教他为人处事的方法,在班上还为他设立了竞争对手和学习的好榜样。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对待同学态度和为班级服务等,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大加表扬,并发小红旗以示鼓励,还送了几本名人传记的书勉励他,多么希望他不断进步啊!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五年级上学期时,他捡到了一个装有各种卡和身份证、还有几千块钱的钱包,却毫不犹豫地交到了学校,后来通过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激,给学校送来了一面“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政教处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他,号召全体学生向他学习。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我请他在班上畅谈感受,以此激发他内心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和理想。从此,这个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种爱破坏、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彬彬有礼,热情为人服务,学习也开始不断进步。家长几次碰到老师,都不停地说感谢话。作为老师的我们,谁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呢?也许这个孩子的教育还不能放松,但我们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在向他招手。的确,正如郑杰所言,“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见成效的简单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这就足以夸耀一生了。”
永不放弃,对我们来说,绝不是纸上谈兵或口头说说而已,这是一种勇气。需要我们有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许在未看到教育的成效时,我们有软弱,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但我们一定要谨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是我们常用来鼓励学生的话,我们也要用它来给自己打气。永不放弃!这是一种坚持的力量!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在我们不放弃教育,不放弃所有孩子时,也许你会欣喜地看到期待的美丽,听到花开的声音,闻到即将收获果实的馨香。那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灿烂的笑容,那是孩子们对你无限的感激和爱的传递。所以,“如果我们总是那样充满积极的期待,孩子们现在或许不会领情,可将来,只要他们有良知,他们也会感激,不仅感激,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的火种,他们还会传递。”前提是我们永不放弃!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除了《永不放弃》外,还有许多篇目都让我怦然心动,拍案叫绝。《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如波涛澎湃的大海给我们送来了何等珍贵的宝藏。使我知晓了教师要拥有独立思想,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这让我深受震撼,只有不断努力,不懈追求,才能登往人生幸福的第三层楼。《教师要有静气》《欣赏缺憾》《相互取暖》等篇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滋养了我的身心素质,慰藉了我独当一面时的孤寂心灵。《做自己的主人》如益友告诉我,要学会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才能在不断总结中提升自己。《把困难当做机会》《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如良师,威严而又不失亲切地教导我,勇于面对困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一直持守这样的信念!把教育教学作为终身发展的创造性事业去研究,把学生作为虔诚的研究对象去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对待学生,“要有宽容精神”,“不培养乖孩子”;要“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别让孩子失语”;要“理解孩子的苦衷”,“让教育活动更富有理性”;“和孩子们一起学会自主”,“为孩子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应始终秉承这样一个观念,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学生,我们必须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在这种责任与付出中,呈现教育的智慧,传递爱的火种,延续生命的活力,倡导生命的质量。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无论对学生还是生活,让我们不放弃,永不放弃。
一本好书,让人精神振奋;一些有益的建议,让人忍不住想去实践;也许一些追求,也应让我们永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