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精读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搭石描写了一幅幅与搭石有关的乡村画面,呈现出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将相和讲述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由“不和”到“和”的过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比较等方法介绍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介绍冀中军民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43个字,会写57个词语。能用具
2、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语言积累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阅读理解学习“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住关键词句”“带着问题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习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印象深刻的画面或具体的事例感受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口头表达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书面表达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能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5 搭 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
3、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4、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1)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第二单元导语页,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语文要素(2)学生交流。预设:图上画的是沙漏,里面装着的是一本本书这个单元要求我们做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2.联系实际,交流体会。(1)提问:同学们平常阅读时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有什么好处?(2)指名交流。预设一:平时我喜欢看书,但不太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遇到自己喜欢的、容易读懂的书籍,读得会快一些;遇到生字多、不太好懂的文章,阅读就会慢一些。阅读速度快,相同的时间,读的书
5、就会更多些。预设二:有时向别人借一本喜欢看的书,归还时间紧,就会快速地看,只看主要情节。精彩的部分也没办法回看,更没有时间摘录好词好句。3.提出要求,激发期待。同学们都喜欢阅读,还能尽量去读懂文章内容,这个习惯非常好!阅读是一种本领,有许多的窍门。有些文章值得细细品味,而有些文章适合“鲸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阶段默读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怎样做到既读懂,又读得快,还能读得多呢?学习了这一单元,我们会掌握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帮大家实现读懂、读得快、读得多的愿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页,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谈话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阅读经验,再
6、告知学生课标要求,使学生知需求与不足,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充满期待,产生学习动力。板块二 初尝速读,激发兴趣1. 阅读背景,初试身手。引导: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默读屏幕上的文字,说说写了什么。课件出示:1977年年末,刘章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当他见到人们抢着挤公交车,无序地横穿马路的时候,便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当他见到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他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他觉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向人们展示山里人勤劳、无私奉献、互助礼让的美德。2.学生交流。明确:这段话介绍了搭
7、石的写作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来赞美家乡人民勤劳、无私奉献、互助礼让的美德。3.方法提示:我们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猜读,不停下,不回读。这节课,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课文搭石。语文要素【设计意图】阅读课文的写作背景,尝试快速阅读,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理解课文的主旨打下基础。板块三 导读提示,阅读检测1.学习提示,尝试运用。(1)导入:我国当代诗人、作家刘章被誉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了家乡人们的生活。(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课件出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8、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指名读学习提示。语文要素教师强调:记下阅读所用的时间,是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所用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所用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地读,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被干扰;读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学习猜读,跳读,不要回读。学生默读课文。课件计时器启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记录阅读时间。2.检测效果,了解搭石。(1)阅读后检测。课件出示:搭石是(小溪里横着摆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的作用是(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们过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围绕“搭石”,主要写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搭石不仅联结着故乡的
9、(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学生自我检测,全班集体订正。(3)引导交流: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同学汇报完成题目的情况,分享阅读收获。预设一:我读这篇课文用了3分30秒。我读懂了什么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么,知道了乡亲们是怎么摆搭石、走搭石的。还完成了检测题,并且全对。预设二:我读得快,只用了3分20秒,但完成检测题时,又回读了课文,最后做对检测题,用了4分多钟。我想以后不能只读不想,要边读边思考,记下一些关键的信息。3.阅读分享,交流方法。(1)引导:同学们初次阅读课文,不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进行了初次的尝试。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阅读速度
10、?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怎么说。(2)指名朗读课后第一题,读两位学习伙伴的分享,并说说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遇到不理解的词句不能停留太久,如果不影响理解,就不再回看。回读会使阅读速度变慢。(3)回忆自己刚才的阅读过程,你们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有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读的现象?说说你的感受。预设一:刚开始读时,我不太理解“出工”“收工”是什么意思,但我没有停下来,读完后我猜测是上班、下班的意思。预设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稍微一分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词句,需要返回去再读,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4)教师点拨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因为其他事,而将目光离开文章,同时,边读边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
11、中,也会回读。注意力不集中,只读不想,会使理解不准确。“回读”是指阅读中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就越慢。所以阅读中要尽可能减少回读的次数。4.默读练习,巩固方法。(1)引导: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记录阅读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课件出示:“走搭石”与过真正的桥的方法不同,二者的区别可以用“(紧走搭石慢过桥)”这句俗语来概括。“走搭石”时人们动作的协调有序表现在(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2)自我检测,集体反馈。(3)引导:请同学们汇报阅读时间,反馈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说说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你是怎样做的。预设:我用了58秒的时间来阅读这段文字,
12、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集中了注意力,因此感觉比以前读得快。“人影绰绰”这个词我不理解,而且字音也读不好,所以我就跳了过去。【设计意图】默读之前,提示学生注意阅读要求,初步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阅读,不回读。接着让学生进行速读实践,用测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提高阅读的速度是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比原来阅读的速度更快一些,而不是过分追求速度,忽略对课文的理解。板块四 自学字词,检查反馈1.过渡:认识和理解了生字词,我们能再次提高阅读的速度。下面我们学习生字词。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3.检测自学效果。课件出示:汛期 间隔 唯独 懒惰 平稳 平衡 联结 山洪暴发 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
13、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1)指名读。相机正音。清波漾漾(yn)人影绰绰(chu)(2)集中注意力,迅速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词。课件出示:A.汛期 防汛 喜讯 汛情 B.懒惰 惰性 偷懒 勤快C.协调 威胁 协助 协作 D.衡山 平衡 衡量 均衡(3)圈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清波漾漾:清色的水波在荡漾。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绰:(体态)柔美。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本课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是应当做的事。4.指导写字。课件出示:汛 访 鞋 挽 隔 懒 惰 稳 衡 协(1)引导:你想提醒大家写好哪个字?(指名说)预设:“懒”“衡”中间部分的最后一笔为了避让右边
14、,都要变成点。“汛、访、挽、隔、惰、稳、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隔”右部的“鬲”下面被包围部分是一横,不能写成两横。(2)学生练写生字。【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理解字词的能力强,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分享学习生字的成果。板块五 问题导读,布置作业1.围绕问题,默读课文。(1)思考: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美?(2)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相关句段旁边写下批注。2.作业:做好阅读批注,准备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再读课文,把握内容。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
15、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板块一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快速读文,抓住中心句。(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指名读出课文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交流)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画面,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相机板书:摆搭石 走搭石)2.回顾课文,想象画面。(1)思考: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小组内学生交流。预设:乡亲们摆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
16、面都让我印象深刻。3.全班交流,体会情感。学生交流预设:(1)交流画面一:心有他人摆搭石。课件出示: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从“无论只要一定”“合适”“踏上几个来回”“直到”等词语中,体会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调整、摆放搭石非常用心、细致,心里想的是他人。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读出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2)交流画面二:协调有序走搭石。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17、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些文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预设:课文最美的画面就是一行人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协调有序”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嗒嗒的声音”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品读“协调有序”,想象画面。a.教师追问:“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如果不协调有序会怎么样?(联系“紧走搭石慢过桥”来体会)b.指名说一说:结合文句,你是怎样理解“协调有序”的?c.教师点拨: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没有
18、人指挥,可是,一行人走得就像有人指挥似的,那么轻快,那么整齐,那么有默契,那么有序,那么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d.指导朗读。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一次比一次加快)e.引导学生小结:所以,一行人走搭石,每个人心里要想着别人。这段话不但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还写出了声音美,写出了画面美,写出了人们的心灵美。再读这段话,结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想象画面。a.“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b.学生配乐朗读,读出家乡的人们
19、协调有序走搭石的美好画面,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3)交流画面三和画面四:互相礼让走搭石,尊老爱幼过搭石。课件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引导:这些句子描写的是两人走搭石的情景,从中你体会到乡亲们什么样的情感?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指名回答。预设:从“止步”“招手示意”“让”“等”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相互礼让;从“俯下”“背”可以体会到年轻人很尊敬老人。指导朗读。a.引导: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互相礼让、尊老
20、敬老的淳朴乡情吧!b.学生朗读文段,读出感受。指导读好“总会”“伏下”“理所当然”。【设计意图】以课后第二题作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品味词句,体会情感,积累语感。板块二 拓展写话,升华情感1.引导: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动人的画面呢?根据提示写一写。课件出示:遇到孩子走搭石,大人总会(抱着孩子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遇到搭石被水冲得七零八落,人们总会(重新把搭石整齐摆好),大家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看到走搭石的妇女抱着孩子,拎着东西,人们总会(帮忙拎东西或抱着孩子),大家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反馈交流。2.读着这一幅幅画面,刘章爷爷有怎样的感叹?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1、。学生交流反馈。预设:刘章爷爷感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读着一幅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预设: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点睛之笔,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尾借物喻人,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理所当然”展开想象,拓展写话,加深学生对乡亲们美好品质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乡亲们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尾的作用,学习结尾借物喻人的写法。板块三 回顾全文,总结写法1.思考:回顾全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
22、些内容?是怎样写出作者对乡亲们美好品质的赞美的呢?预设:课文围绕“搭石”,写了什么是搭石,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品质的赞美之情。课文通过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具体事例来突出乡亲们的品质特点。2.引导学生看板书,一起说说人们是怎样摆搭石、走搭石的,再次感悟写法。3.小结: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借助“搭石”这一平凡的事物,描写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几件具体事例,表现出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结尾处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搭石的美,让作者铭记于心,流淌于笔下的文字中。家乡人们的美好情感让我们感动于怀,烙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23、指导我们的行动。【设计意图】本环节再次回顾全文,总结出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引导学生学语言,悟表达。【板书设计】5 搭 石【教学反思】搭石一文文质兼美,要让学生在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中,想象画面,感悟人们的美好品质,品味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的美好的意境,读是最根本的方法。首先,本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多个环节的读,每次读的目标很明确。一读明确目标,知道本单元要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借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二读体验方法,借助背景阅读,激发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兴趣;三读感知内容,运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四读体会情感,围绕核心问题,读中想象画面,感悟人
24、物品质;五读拓展读写,总结全文,感悟读与写的方法并拓展运用。其次,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读懂课文的同时,特别注重创设读写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利于激发学生读与写的表达灵感。例如,围绕“理所当然”,创设孩子、妇女走搭石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拓展写话。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n hn dun lin zh zi fn cu qun tou chun cng jn m zhu yng 二、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着急(zh zho) 内蒙古(mn m
25、n) 苦难(nn nn)瞌睡(k ) 酝酿(rn nin) 执拗(yu ni)三、 比一比,再组词。塔(_)河(_)似(_)浑(_)妙(_)搭(_)菏(_)拟(_)辉(_)秒(_)四、 请把下面的字词语补充完整。 铺(_)盖(_) (_)(_)众生 稍(_)即(_) (_)体(_)伤 (_)(_)西风 (_)山(_)野 此(_)彼(_) (_)有(_)思 若(_)若(_)五、 选词填空。举世闻名 举世瞩目 众星拱月 众望所归 玲珑剔透 八面玲珑不仅还 不仅不反而(1)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都是(_)的伟大建筑。(2)李老德高望重,今日当选会长,真是(_)啊!(3)这些(_)的水晶工艺品,
26、令人叹为观止。(4)听了阿姨的劝慰,珊珊(_)感激,(_)责怪她多管闲事。六、 按要求写句子。1.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只得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成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_2.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用加点词造句)_3.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了。(改成倒装句,句意不变)_七、 课文链接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_一切都很适宜。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_,但是白鹭_。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2.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_,他提出了一个观点:_,(用文中原句)。因为少年智则_,少年富则_,_。3.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叮嘱儿子:
27、“_,_。”以此表达他的爱国情怀;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表达他希望清政府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八、 阅读理解。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1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按下面要求做题。(1)在文中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2)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松鼠 、 的特点。
28、2你认为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关键词写在下面。(1)_ (2)_3读下面句子,和本段比较一下,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_九、 课外阅读。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
29、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
30、大路。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根据意思写词语。(1)相信并佩服。 ( )(2)意见不一致。 ( )(3)形容水的明净。 ( )2读句子,回答问题。(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
31、换成“度”? _(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_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十、 习作天地。请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记叙一两件关于自己读书的事情,来表现读书的快乐吧!要求:1题目自拟。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_参考答案1、呐喊 锻炼 侄子 犯错 拳头 船舱 骏马 抓痒2、zho mn nn k nin ni3、
32、宝塔 河水 好似 浑浊 奇妙 搭桥 菏泽 拟题 光辉 分秒 4、天 地 芸芸 纵 逝 遍 鳞 烈烈 漫 遍 起 伏 若 所 有 无 5、举世闻名 众望所归 玲珑剔透 不仅不 反而 6、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他不仅是我的同学,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同学们来了,从祖国的四面八方。7、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不会唱歌 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中国智 中国富 少年强则中国强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8、1(1)搬 放 编扎 挤紧 踏平(2)聪明
33、 能干2 又干净又暖和。 既舒适又安全。 3例句介绍了松鼠搭窝的地点、所用的材料以及窝的大小等信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语言简洁明了;而本段详细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富有文学色彩,语言形象生动。9、1(1)信服 (2)分歧 (3)水波粼粼2(1)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1)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BC10、范文:快乐读书书是智慧的宝藏,让人们变富有;书是
34、世界的窗口,人们就通过这些窗口去认识世界;书是一艘船,让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我非常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增长知识,还可以让我的见知更加丰富。我一读起书来,就会忘了时间,忘了世界,也会忘了自己。我的脑海里只有想象书里内容的画面。一天晚上,我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我最喜欢的七寻记。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看着看着,已经很晚了,该睡觉了。妈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叫了我好几声,我都没有听到,妈妈怒气冲冲地走了过一,“唰”地一声抢过了我手中的七寻记,她火冒三丈地说:“快点睡觉啦!我叫了你那么多次,你应都不应一下,真是的。”“我看着书,又没有听到,那么凶干嘛。”我小声地说。妈妈听了,无可奈何地说:“你这孩子,一看书就什么都忘了。”接着,妈妈吧了一口气。我偷偷地把七寻记也一起带去了房间里,而妈妈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我把书本偷偷藏在了被子下面,等过一会儿就看。过了一会儿,我偷偷把房间里的灯打开,小心翼翼地把书打开,尽量不发出一点儿声音。我才看了一点,妈妈就细心地发现我房间里有灯亮着。她一进来看到我在看书,就“嗖”地一下抢过我书,还说明天早上她才还我。书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