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59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3 期总第 24 卷第 133 期第 3 期2023 年 6 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3,2023Serial No.133作者简介:杨爱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管传鋆,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是我们党在正确研判国际和国内形势、科学把握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的基础上发

2、出的新动员令,代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科学回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明确党的中心任务,可以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统一步调,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一、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的逻辑理路党的二十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研究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经验的继承,以及对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总结,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统一。(一)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党的中心任

3、务的战略转移并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而是依据客观形势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作出的决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科学指南。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 序言 中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并把这两对基本矛盾视为规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3同时,判断一个时代的变革,“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

4、解释。”23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中心任务和策略,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杨爱杰管传鋆(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中国共产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决定着其他工作的基本方向。党的二十大对党的中心任务做出的新论断,是在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做出正确认识的结果。这一中心任务新论断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

5、学说的理论运用,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重视把握中心任务的历史继承,更是对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实践总结。这一重要论断内涵深刻,对中心任务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根本要求、核心要求都做了相关规定。新时代深入研究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基本遵循、为世界现代化实践贡献可借鉴的中国经验。【关键词】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DOI】10.3969/j.issn.1009-2293.2023.03.002【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93(2023)03-0

6、011-0611-2023 年第 3 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主要的社会矛盾,而共产主义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生产资料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了基本解决,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应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转变的关系。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7、 中指出,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竞争到垄断的转变,形成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3434在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转变为劳资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理论,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战争、反对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他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消除帝国主义和战争,实现人民自由和平等的发展,推动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总

8、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论。(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中心任务的把握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一贯提倡和坚持的工作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近代以来的社会矛盾问题。他指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

9、”4631“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4631为此,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的党。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状”这两对矛盾5。这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212这一表述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党根据这一主要矛盾,牢牢把握中心任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9,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事

11、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是牢牢抓住“经济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物质保障。如今,全面小康社会已建成,我们正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党的中心任务作出新论断,这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正确认识的结果。(三)现实逻辑: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为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的提出准备了条件。这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

12、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三件大事”是党和国家取得巨大成就的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15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12-2023 年第 3 期杨爱杰,管传鋆: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要历史和现实意义。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

13、面。一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848,为新征程上赢得未来确立了领导核心掌舵领航和科学理论指引方向。二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三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我们党始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把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14、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就,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四是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五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显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得到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凝心聚魂作用日益凸显,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

15、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9125,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对续写发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的深刻内涵党的中心任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它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诉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坚持初心和使命的立场和决心。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具有深刻内涵,阐明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根本要求和核心要求,科学回答了中国

16、共产党在新征程上要干什么、走什么路、朝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领导力量完成党的中心任务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得到全面落实,党和人民事业就兴旺发达,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党和人民事业就屡遭挫折。坚持党的领导,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共产党注重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为中心任务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引。科学的理论是引领实践的航标。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

17、思主义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中心任务需要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纵观党的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与人民同行,为人民奋斗,这是我们党谋划工作、干事创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只有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心任务赢得人民群众

18、的大力支持。三是中国共产党拥有深厚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执政经验。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这些优良革命传统是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可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各方面利益得到平衡。在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党可以通过制定科学政策、组织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等手段,推动各项任务得到有力推进和有效落实。再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拥有较为严密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管理规范,可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实现

19、中心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党可以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选拔,确保党的领导干部能够在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关键所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更好地统筹各方面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实现党的中心任13-2023 年第 3 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二)“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依靠力量完成党的中心任务需要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 根 和 魂。”9171这是中国共产党

20、对根本宗旨一以贯之的生动体现。一切从实现人民利益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才能被激发。锚定中心任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源动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产生了其他方面的需求新增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从顶层设计上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的战略部署和谋划,力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

21、质生活。说到底,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发挥自己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每一步认识和实践的跨越,每一个发展成果的产生,每一个发展经验的积累,都展现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广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破解改革道路上的实践难题贡献了巨大力量,也充分表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三是人民群众是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的评判

22、者。“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0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怎么样,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才能凝聚起人民力量,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中心任务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和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共同理想。在新民主主

23、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的经济建设任务,尽快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1949 年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把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1964 年,周恩来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又进一步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农业、工业、国际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80年,邓小平在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中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6101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

24、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并形成了“小康社会”概念和“分三步走”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对这一战略进行不断完善。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的三十年进行战略谋划,提出按照两个 15 年、分两个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党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重要位置,全党全国上下同心同向,实现了既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了强大势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向世界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

25、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93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机遇期”,只有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大原则,主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在危机中找到新的机会,在变局中开创新的局面。(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的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15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26、兴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14-2023 年第 3 期杨爱杰,管传鋆: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及其价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固有思维,既吸收借鉴了各国现代化的积极成果,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贴合中国实际,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元素,实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进行了阐述,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

27、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要使中国的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而全球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超过十亿,中国的现代化称得上是现代化世界版图的东方巨变。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四是人

28、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基础。我们坚决抛弃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价值取向,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中国发展厚植起绿色底色。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摒弃西方依靠侵略和扩张寻求发展的霸权道路,反对“国强必霸”的逻辑,始终坚持“不称霸”的政策主张,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

29、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路径,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还能走得远。三、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的时代价值抓住主要矛盾,紧紧抓住党的中心任务,就能把握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的提出,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基本遵循,也可以为世界现代化实践贡献可借鉴的中国经验。(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新论断,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江山就是人民

30、、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99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铁的事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需要凝聚人民共识,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变成人民群众的努力方向,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坐标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6,中华民族以不可逆转之势迈向民族复兴。例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31、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清除了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又如,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人民利益诉求畅通表达和有效实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再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既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又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和平途径来促进世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11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

32、永载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党的中心任务的提出,能够最大限度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发挥全社会和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基本遵循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基本遵循,而党的大政方针需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科学谋划,呈现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党的二十大报15-2023 年第 3 期湖

33、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告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全面系统的擘画,提出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勾勒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同时,二十大报告又聚焦中国未来 5 年的发展提出,“未来 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 5 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12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11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

34、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目标。在未来一个时期,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只有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研究、谋划、推进,才能确保前进方向的正确性,才能高标准实现既定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三)为世界现代化实践贡献可借鉴的中国经验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现代化运动发端于西方,其发展是同资本主义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西方现代化运动开启的前提。西方国家在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了发展的优势,尤其是 18

35、 世纪的西方国家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直接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西方国家先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他们长期垄断现代化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将自身现代化经验标榜为人类社会唯一的现代化道路。但回顾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早期的西方国家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内无情剥削本国底层人民,对外残酷奴役和掠夺殖民地人民,存在难以抹去的黑暗面。同时,西方的现代化是以追求物质财富和资本增殖为逻辑起点,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西方社会内部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西方的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高速发展,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法治化等方面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其天

36、然缺陷和弊端也暴露无遗。例如,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桎梏,并因此付出巨大而沉重的代价。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实践表明,“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9427经过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段时期的实践,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创新突破,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仅用了七十多年的光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由“追赶”到“赶超”的转变。中国式现

37、代化的成功实践向世界表明,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复制西方现代化道路这一个选择,后发国家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路径启示,又为世界现代化版图贡献了中国智慧。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列宁全集(第 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

38、民出版社,199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9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22-10-24(002).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07-28(001).(责任编辑:张彩云)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