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46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9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论莫道君行早的“三美”书写 何 婷(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摘 要:欧阳黔森是书写贵州“脱贫攻坚”战役的代表作家。他的新作莫道君行早是贵州“脱贫攻坚”战役概貌的精彩呈现,小说聚焦黔东大地,书写奋战在村镇基层的各类人物,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奋战历程。论文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三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其中自然美立足自然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农村风貌;生活美以日常生活为主,重构了农村美、百姓富的现代生活全貌;心灵美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塑造,呈现了乡村群像的新面貌。关键词:“三美”书写;脱贫攻坚;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1673-9639(2023)04-0038-07 欧阳黔森的新作莫道君行早既紧贴时代脉搏传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又集中体现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书写特质。2014 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美学,指出文艺创作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强调文艺作品要以“三美”为依据,提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 近年来,贵州作家欧阳黔森创作了一系列书写贵州时代新变的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作品,如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 报得三春晖 看万山红遍 悠然见南山 江山如此多娇等。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是其中的代表作,重点描述了

3、黔东武陵山腹地的碧江县紫云镇千年村、花开村、红岩村等地“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塑造了“脱贫攻坚”的人物群像,呈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场景。小说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三个维度吹响了人们奔向美好生活的号角,其“自然的美”立足自然环境,聚 焦地域生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农村风貌;其“生活的美”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集中表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悠闲生活,重构了农村美、百姓富的现代生活全貌;其“心灵的美”集中表现为对人民群众的塑造,把典型人物放在“脱贫攻坚”的熔炉之中进行反复锻炼,呈现了乡村群像的新面貌。本文从美学书写视角出发对小说展开解读,立足“三美”,由外向内、层层推进,共同指向新时代

4、乡土中国的重构。一、自然的美 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中“自然的美”的艺术追求集中表现为三层内涵,即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文本立足自然环境,聚焦黔东地域生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展现现代农村新风貌,将“自然的美”的三层内涵融合在文艺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脱贫攻坚”以自然美为立足点,只有坚持马 收稿日期:2023-03-13 作者简介:何 婷(1991-),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贵州文学。第25卷 第4期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Vol.25,No.4 2023 年 8 月 Journal of Tongren

5、University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Aug.2023 克思主义自然观,才能在人与自然的平衡中为脱贫事业寻找一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实践道路。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贵州以其“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独特自然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想要改变现状、取得“脱贫”胜利,必须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结合时代发展,对自然环境加以合理化、科学化地利用。正如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自然美是变化的、发展的,是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2 小说中紫云镇的“脱贫攻坚”战役的开展,正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着眼自然的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内涵。文本描写龙险峰

6、重返紫云镇任书记时,回想着自己立的军令状,面对紫云镇的自然环境感叹不已:“紫云镇下辖 21 个村,这 21 个村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既有千年村、土坝村这种地貌较为平坦、田土稍多的丘陵地带,也有花开村、龙头村这种海拔位置稍高、多以林木为主的区域,除此外,还有红岩村、龙口村这种山高峻峭、河谷深切的区域。”362 此情节的设定将黔东武陵山区各村落的自然环境集中呈现到小说中来,该地地貌崎岖、地势陡峭,除了少部分地区稍有零星平坝土地较利于耕种,其余地方均以山地为主、土壤稀薄,只能长期进行林业维护。另外,该地属于层岩地质、石漠化严重,泥石流和塌方等自然灾害频发,能够维持生态原状就已经是一大考验,何况还要利用

7、这片土地发家致富。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来看,扶贫的具体实践活动指向的是贫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当地的自然环境是被人类的本质力量中介了的、实践了的人化自然界,只有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才能真正地实现乡土本身的“复活”。小说通过紫云镇的“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客观自然环境的深入了解和尊重,在遵循自然环境的客观情况下采取因地制宜的脱贫计划,将新农村建立在现实的自然环境之上,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集中展示现代农村建设的自然美追求。“脱贫攻坚”以生态美为追求,集中表现为对生态的重视和保护,以实现经济持续的、良性的发展。中国现代农村的发展与生态美紧密相连,正如学者徐恒醇所说:“

8、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首先体现了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它是由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和欢歌;它是人与大自然的生命和弦,而非大自然的独奏曲。”4 而小说中黔东生态描写将“脱贫攻坚”的困难推向了极点,突出强调只有在实践中内化生态美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文本集中笔墨将红岩村的自然环境展露无遗,天然的喀斯特典型地貌,石漠化严重,土质疏松,水土难以储蓄。在这种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农作物产量低,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小说塑造的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为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埋下了伏笔。作者安排龙险峰、陈林勇走访、调研的情节,借助他们的视角让读者目睹了

9、红岩村因耕种导致生态破坏严重,植被大量减少,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冲毁公路路基的恶果,反映了扶贫路上自然力量的不容忽视。恩格斯也曾强调过,人类不能毫无节制地开发或者破坏自然,要注意长久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小说在叙述红岩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正是以“保护为主”的生态观来实现持久发展,文本描述了当地政府根据自然条件,采取了植树造林、蓄水保土、种植生态果林等措施,同时依据市场调研情况,引导村民种植中草药来进行创收,真正落实了“天人合一”和绿色生态两相结合的长效发展机制。作家将红岩村脱贫攻坚历程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践行的生态发展理念向读者展现无遗,既侧面烘托了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又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农村建设的生态美

10、追求。“脱贫攻坚”以环境美为目标,集中体现为对人居环境的提升和美化。中国现代新农村打造与环境密切相关,正如学者陈望衡所言:“既然人在环境中生活,环境就是人类的家,那么环境美的最根本的性质是家园感。”5 小说以千年村“三改工程”情节的展开,表达了“脱贫攻坚”对改善人居环境、建构宜居家园理想的追求。文本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千年村“三改”工程的情节,其中丁香的 第 4 期 何 婷:论 莫道君行早 的“三美”书写 39 小卖部以一种偏房的形式往公路上推建,影响了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而马路对面黄光辉的鸡圈和小卖部遥相呼应,随意围建的鸡圈因脏、乱、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村里最美的紫薇王尴尬居处其中。

11、为平整公路、美化紫薇树周边的环境,为村民打造舒适、干净、整洁的休闲娱乐环境,第一书记肖百合和村主任麻青蒿积极动员,循序渐进地拆除相关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建筑,顺利实现改厨房、改卫生间、改房前屋后等三项任务,最终迎来千年村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千年村“三改”工程的情节安排,为我们展现出乡村新面貌,放眼看去,“村头拜紫薇、村尾看丁香”的景象映入眼帘,俨然一派“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风格,使得乡村环境得以改造、村民家园感得以重塑。“脱贫攻坚”致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并力图将人安放到大自然最合适的位置,实现了现代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美追求。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曾说过:“充满劳绩,然

12、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6 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栖居之所,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争取到丰富的“劳绩”,在这片区域内仰望天空,而根基还留在大地之上,只有依靠自然环境、立足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现代化新农村的“自然的美”。一部莫道君行早,是一部扶贫史,更是一部美学史,它书写了“自然的美”,绘制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二、生活的美 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从“生活的美”的视角出发,集中反映了“脱贫攻坚”在既平衡又充分的发展中不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小说书写的“生活的美”,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集中表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闲适生活,重构了农村

13、美、百姓富的现代生活全貌,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美学内容。百姓生活在日常,日常生活看民生,关注民生问题,让“脱贫攻坚”真正落到群众生活实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汉代刘安编纂的 淮南子汜论训曾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7 其体现的民本理念,既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又落实到具体问题上,从根本上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医保、教育等问题。在莫道君行早中,作家十分注重民生问题,为此也设置了一系列故事情节,充分展现了“脱贫攻坚”对百姓生活的重视和改善,给人民带来的福利:其一,衣食住行有保障。经过“脱贫攻坚”的帮扶,牛老五开展了家庭养蜂事业,从

14、村里的贫困户转变为房屋重建、家电齐全、冰箱里随时有肉有菜的殷实家庭,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其二,基本义务教育有保障。“教育扶贫斩穷根”。连日的大雨使得原本破败不堪的村小学教室倒塌,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村主任和镇领导积极奔走,才最终实现了教室的重建,而脱贫战役彻底改变了千年村的经济条件,使得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教学硬件施设不断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其三,基本医疗有保障。千年村第一书记肖百合动员村民孔先刚入住安置房,将现在的民宅出租给集体开办丹砂工艺品店,获得一定报酬。将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和个人支付结合起来,让孔老太到大医院治病,以减少疾病痛苦。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百姓医疗保障体

15、系不断完善,有效地规避了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其四,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紫云镇镇长熊少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农民考虑,使“易地扶贫搬迁”事宜得以妥善处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作家借助文本充分展现了人民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实现从缺衣少食、到“两不愁三保障”、再到小康社会的重大转变,全面阐释了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家园安定之源、社会和谐之本等重要理念,将日常生活和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正如刘悦笛、李修建在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中所言:“日常生活代表了个体生存的真实状态,是个体生 40 铜仁学院学报

16、2023 年 活质量的客观体现。”8 小说中百姓日常生活的书写以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来凸显“脱贫攻坚”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小说对百姓吃饭、教育、医疗、住房进行了前后对比描写,集中展现了作家对百姓美好生活的肯定和赞叹。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农民日常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也随之改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乡土觉醒,推进了“乡山巨变”,也给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说中千年村的脱贫过程与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相伴相随,千年村脱贫的最终实现,促进村民从千年不变的原有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作家笔下的千年村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首先是自

17、然风景美,丁香和紫薇交相辉映,两树不仅花期长,而且花期同步,独一无二的“紫薇王”更是一张风景名片,足以让游客流连忘返。旅游发展将景点建在家门口,营造了闲适生活的场所;其次是人居环境美,千年村的“三改”工程在第一书记肖百合和村主任麻青蒿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循序渐进地开展,通过厨房、卫生间、房前屋后等三项工程的改造,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村民的闲适生活营造了舒适的环境;再次是生态农业美,千年村以其良好的土地资源吸引了大型农业科技公司的入驻,生态农业园的建立既实现了土地的流转,使得农民获得可观收益,又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结束了他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离开

18、土地的农民重新获得了更加舒适的休憩时间;最后是千年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的调研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丹砂工艺品街的打造为乡村手工艺品的发展迎来了市场、农家乐的开办为游客提供了食宿便利、临街住宅开展的“穿衣戴帽”工程还原了黔东本色建筑美、“旅发大会”的召开为千年村的乡村旅游做了宝贵宣传,这一系列的“脱贫”措施的实施为村民搭上旅游经济的快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更为乡村旅游休闲生活提供了经济保证。莫道君行早以“反贫困”为主线,立足乡村发展,将人才、经济、政策等发展要素向农村合理引导,缩小城乡差距,全面促进社会平等、健康、和谐、稳定地发展。作家从场所、环境、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着手,为千年

19、村设定了一条旅游致富的路线,传达出以旅游促经济、增收入、迎脱贫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又塑造了“脱贫攻坚”的村庄典型,表现了村民对休闲、空闲、舒适等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展现农村生活新风貌。不管是百姓日常生活表达,还是乡村休闲生活营造,最终都指向于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农村生活重构。脱贫攻坚文学中“生活的美”的文学书写,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宜居家园,展现一幅现代乡土的生活图景。莫道君行早书写了贵州现代乡村生活的重构,小说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中心进行情节设计,将传统的乡村力量和返乡的新鲜活力结合起来,形成全民“攻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攻坚”模式。小说中传统乡村力量在建设生态农业

20、园、开展农村“三改”、兴办“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逐渐觉醒,成功化解了人们对土地的执着、打破了人们对旧事物的固守、改变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最终迎来乡土的生机焕发,给予了鲜活的返乡力量一个孵化梦想的基地。正是“脱贫攻坚”的开展为乡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机会,为返乡青年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使他们在出走和归来之间,更好实现了自我角色的转换。以小说中的大学生返乡为例,麻浩博作为村主任麻青蒿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乡创业,创办了千年村第一家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应用“互联网+”的物联网技术,助力乡村脱贫。像麻博浩这样归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各自带着手艺,为农村发展注入

21、新鲜活力。“脱贫攻坚”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得青壮年劳动力回归故里,乡民得以重新汇聚,实现了农村乡土生活的现代化发展。“生活的美”从日常生活到旅游休闲生活,再到现代乡土生活的重构,欧阳黔森的莫道君早行以文艺的笔触将“脱贫攻坚”中“生活的美”书写 第 4 期 何 婷:论 莫道君行早 的“三美”书写 41 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围绕决战脱贫攻坚、

2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9 作家带着特有的审美投入到“扶贫攻坚”战役的书写中,以情感饱满的笔触书写了黔东大地的脱贫历程,突出表现乡村在“美”中实现了“富”、在“富”中实现了“好”的曲折经历,最终打造了小说“生活的美”“在村庄晨雾的弥漫中有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田间耕作的黄昏后有一对对的夫妻愉悦地回家,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在小院子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人围在小桌上温馨地吃饭”3504“生活的美”,美在农民的安

23、居乐业,有居有业便是重构现代乡土生活的基本保障,最终指向“一个完整的幸福家庭”。三、心灵的美 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以乡土世界为中心,落脚贵州黔东大地,塑造了一批“脱贫攻坚”的人物群像,作品“心灵的美”集中表现为对人民群众的塑造,将新旧人物交织起来,在“脱贫攻坚”的熔炉之中进行反复锤炼,呈现了乡村群像的新面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践行初心和使命,立志做到高瞻远瞩、一马当先、勇往直前,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小说重点塑造了紫云镇书记龙险峰和镇长熊少斌的人物形象,着重书写了他们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首先,一切为人民服务、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到首位。龙险峰在紫云镇任镇长的时候,

24、就经常下基层看望老人、关爱儿童,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和人民打成一片;在担任书记期间,为保证矿工的生产环境安全,力排众议、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花开村关闭私矿;在连日暴雨冲塌了学校教室、冲毁了新建路基时,龙险峰第一时间安排工作、组织人员展开调研,并做到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好问题。熊少斌虽然新上任,对当地情况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在处理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时候正是因为站在了人民的角度,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逐渐和人民走到了一起,成为心系群众的好领导。其次,谋篇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小说中紫云镇下辖的各村在脱贫过程中契合了自身的特点,龙险峰组织农业专家一起实地走访调研后,

25、根据调查结果,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案,制定了千年村旅游发展、花开村养殖发展、红岩村林业发展等方案,最终实现全县脱贫的宏伟目标。最后,御下有方、整合力量共谋发展。小说把龙险峰对待千年村、花开村、红岩村三个村村干部的不同态度描写得十分细致,面对足智多谋、又好大喜功的千年村村主任麻青蒿,既当面表扬、又适时敲打;面对畏首畏尾、性情温软的花开村村支书石松涛,既积极鼓励、又严厉地批评;面对遇事冲动、有勇无谋的红岩村村支书潘宏梁,既激发其积极性,又安排老支书多协助扶持。正是因为龙险峰“御下有方”,将各方面的力量都整合起来,才集中力量办好了大事。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

26、“为民”的观念。驻村第一书记和百姓同吃同住、和群众一起努力,他们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工作中想人民群众之所想,积极用行动笃行了“为民”的思想,以展示他们从依靠群众到激活群众再到解放群众的全部奋斗历程。小说集中描写千年村第一书记肖百合、花开村第一书记陈国栋以及红岩村第一书记张学勤等驻村干部不摘“贫困帽”坚决不放手的毅力和决心,坚持与“贫穷、落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其中肖百合属于积极进取型,刚来到千年村,就积极和村主任麻青蒿对接工作,并通 42 铜仁学院学报 2023 年 过对老支书黄宣德和他儿子黄光辉做思想工作,既让他们看到了拆除自家违建鸡圈的“有利可图”,又让黄光辉看到这是一个打压死对头麻青蒿

27、的“好机会”,可以说肖百合正是通过前期的详细调查和后期的积极动员,成功推进了千年村“三改”工程的开展,同时也为她的攻坚战役打响了胜利的一枪;紧接着便是借助参观隔壁村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来消除大家的疑虑,成功推进农业产业园落户千年村;再后来她帮助丁香开办农家乐、走访中华山挖掘旅游文化资源、说服孔先刚将房子出租来打造丹砂工艺品店等,为千年村旅游的发展逐步打下基础。与肖百合不同,入驻花开村的陈国栋属于被动进取型,其前期表现多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后期受龙险峰的鼓励、肖百合的感染以及与村民的深入沟通、密切接触,使得他在观念上有了很大变化,最终借助“追花族”科技和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推进了村民

28、养蜂事业,使村民们逐渐富裕起来。相较于前两位书记,张学勤入驻红岩村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按理说他是本地人,对当地的情况最为了解,入驻条件最差的红岩村正是一个磨砺自我的大好机会,而他一开始态度就没有摆正,抱着“镀金”思想,对“脱贫”事宜置若罔闻,后来因为政策的变动、龙险峰的苦心教育和老支书的帮助,他才痛改前非,与村支书潘宏梁倾力合作,成功实现了红岩村的脱贫。文本集中描写了三位第一书记下到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与民共进的全过程,这场战役不仅让乡村成功脱贫,同时也让年轻干部的心灵实现了“脱贫”,他们从稚嫩、青涩、脆弱、缺乏经验,到成熟、稳定、老练、坚毅,最终百炼成钢,他们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逐

29、渐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成长中实现了心灵的美。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决战脱贫攻坚,必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是小说主要塑造的人物群像。欧阳黔森集中书写了脱贫过程对群众心灵的淬炼,展现了人民群众从“扶贫”到“扶志”的思想蜕变,一如学者颜同林所言:“贵州省内外的作家们从最初的贫困书写、贫穷叙事,描述和记录了笔下人物的麻木、愚昧,以及人的逐步觉醒,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脱贫攻坚为重大主题,重新聚焦黔地民众的沧桑巨变,聚焦他们的物质和精神解放,正可谓书写了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10“扶贫扶志”成功实现了农民思想的

30、再启蒙。小说以连环钩锁的叙事结构并列推进地叙述了千年村、花开村、红岩村三个村的脱贫过程,以各类人物的发展变化传达出传统村民在“脱贫”路上心灵的变革。其中,村干部麻青蒿、潘宏梁、石松涛的积极求变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麻青蒿破除守旧思想主动拆祖屋、破除封建思想主动迁祖坟,为“大家”舍“小家”、为“明天”舍“昨天”,成功冲破了乡土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石松涛在牛老五跳楼、封闭汞矿、种植生态果林、集体养蜂等事情的处理中,从一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村干部,成长为有担当、有主见的先锋人物,成功突破自身思想的愚昧性;潘宏梁从重修路基到动手打第一书记张学勤再到阻拦青壮年村民外出打工事件,体现了他对“脱贫攻坚”大局

31、的理解不透彻,遇到事情有勇无谋,而漫漫“脱贫”征途在炼就他铮铮铁骨的同时,也磨砺掉了他落后的思想。除了村干部,普通群众的蜕变也是有目共睹的。丁香在自己小卖部即将拆除之际,她提刀到镇长办公室示威,后来在第一书记肖百合的帮助下,她不仅开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更是收获了自己的幸福,顺利实现了事业、情感双丰收,扶贫带给她生命的光明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是心灵上的;黄光辉和罗云贵在土地流转初期暗中操作、百般阻拦,经历了产业园落户后的增收和旅游业发展后的增富,他们从内心放下成见,最终和肖百合、麻青蒿形成了统一战线,共同为千年村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贡献。除此之外,那些出走后再归来的群体更是难能可贵,不管是外

32、出务工的,还是求学的,脱贫攻坚让他们目睹了家乡的巨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他们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寻找到了自己位置,更加坚定了守护家园的决心,第 4 期 何 婷:论 莫道君行早 的“三美”书写 43 脱贫攻坚让他们在家乡找到了依靠,实现了心灵的皈依。莫道君行早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塑造了贵州大地上的扶贫群像,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攻坚”途中开拓创新、破旧立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使得人物在觉醒中实现了心灵的美。正如陈国和等所言:“脱贫小说首先书写的主旨就是构建乡村精神共同体,城乡之间、干群之间以及村民之间有着紧密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11 莫道君行早 书写了人们在脱贫战役中表现出来的“心灵的美”

33、,从物质脱贫上升了到精神脱贫,从个体脱贫走向集体脱贫,最终实现乡村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四、结语“脱贫攻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理念,展现了贵州大地脱贫伟业的宏大图景,谱写了一部贵州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的史诗,唱响了贵州新农村建设的赞歌。欧阳黔森对“三美”的书写,集中体现为“自然的美”的美学基础、“生活的美”的美学内容、“心灵的美”的美学精神等三个方面。三者相互交织、层层推进,发挥了文艺作品“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社会作用。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2 李泽厚

34、 山水花鸟的美关于自然美问题的商讨N 人民日报,1959-07-14(07)3 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62 4 徐恒醇 生态美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9 5 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09 6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1996:470 7 刘安 淮南子M 陈广忠,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2:722 8 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598 9 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02)10

35、颜同林 脱贫攻坚: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的地域书写J 长江文艺评论,2022(1):33 11 陈国和,陈诗晴论新时代脱贫攻坚小说的艺术价值J长江文艺评论,2021(4):22 Discuss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Aesthetic Writing in Mo Dao Jun Xing Zao HE Ting(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Guizhou,China)Abstract:Ouyang Qiansen is a represe

36、ntative writer who depicts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uizhou.His new work Mo Dao Jun Xing Zao is a brilliant presentation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uizhou.The novel focuses on the land of eastern Guizhou,depicting various characters fight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villages

37、and towns,and showcasing the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work from three dimensions:the beauty of nature,the beauty of life,and the beauty of the soul.The beauty of nature is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creating a modern rural style where people and nature coexist ha

38、rmoniously.The beauty of life is mainly based on daily life,reconstructing the modern panorama of rural beauty and peoples wealth.The beauty of the soul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haping of the people,presenting a new face of rural collective image.Key words:the three aspects of aesthetic writing,poverty alleviation,Ouyang Qiansen,Mo Dao Jun Xing Zao(责任编辑 郭玲珍)(责任校对 肖 峰)(英文编辑 田兴斌)44 铜仁学院学报 202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